查看原文
其他

有声经济如何破解“无尽困惑”(文末有福利)

伏一晨 重庆瞭望
2024-09-08

近年来,以播客、听书等为代表的有声经济发展迅速。然而,持续升温的有声经济,正面临一场市场危机。


有用户反映,正常选择的有声读物,听着听着竟冒出“夹带私货”的三俗内容;有乘客打车时,发现司机正在收听低俗音频,让人尴尬得“脚趾抓地”;一项调查显示,超八成受访者听音频时碰到软色情内容或广告……


用户“脏”了耳朵,是平台和行业出了毛病。一个更紧迫的问题需要作答——针对野蛮生长中的有声市场,应该如何“放”,如何“管”,才能既不抹杀其活力,又让消费者听得顺耳顺心呢?


有声经济不能走进“无尽困惑”中。今天,我们就来聚焦耳朵里的这门“声”意。


重庆图书馆,读者可扫码体验有声图书。孙凯芳 摄/视觉重庆‍‍‍

事实上,有声经济的形式并不新。自打有广播电台开始,消费“声音”就成了大众文化选择中的重要一环。


眼下,得益于媒介技术的发展和人们文化旨趣的变迁,有声经济崛起之势明显:目前,我国有声经济相关企业已超4万家,预计2028年在线音频市场收入将增长至510亿元。


对于这样一个处于上升期的文化产业而言,任何一点问题都可能被放大,甚至影响社会文化风气。而这也进一步凸显了放与管的必要性。


一方面,有声市场增速明显,发展方向正确,才是文化产业的机遇


在通勤路上听一本电子书,让大脑潜入知识之海;在闭目养神之际听一段播客,让观点在耳畔交锋;在睡前听一台有声剧,让跌宕起伏的剧情伴你入眠……不同于被称作“电子榨菜”的短视频,一些“听”经济的热衷者将音频产品视为“电子燕窝”,因为其既有货又有趣,听起来很让人“上头”。


数据最有说服力。近几年的中国数字阅读报告和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均显示,有声书的人均图书阅读量和听书的成年国民数量双双逐年走高。相比2020年,2022年有声书阅读量的总增幅达到了18.10%,已有35.5%的成年国民有听书的习惯。


在庞大市场增量的基础上,有声市场还有高产业净值的特点。有研究显示,相较于短视频、直播等以视觉为主的产品,音频内容的用户忠诚度和消费意愿都更强。音频产品制作成本低但复购率高,有助于拓展文化产业版图,创造新的增长点。


但另一方面,诸多乱象让人深恶痛绝,也为行业发展埋下了“定时炸弹”


乱象反映出一个问题,有声经济创造的新消费场景虽美好但易碎。一旦其被低劣内容占据,就很容易挫伤大众的消费信心,导致产业发展“开倒车”。


客观来说,有声市场还有许多乱象需要正视。如,行业中碰瓷、抄袭、盗录频频,版权纠纷不断;有的有声内容为追求曝光量和娱乐化,以篡改经典、颠倒史实为噱头,带来歪风邪气,扰乱大众视听;甚至还有儿童有声内容中掺杂了不良内容,让视听读物变“毒物”。


凡此种种,均制约了有声经济的良性发展,需要依靠有效的放与管,扫除行业发展的障碍。


▲“脏”耳朵的有声书。闵汝明 作/新重庆-重庆日报客户端

透过现象看本质,有声市场种种沉疴痼疾、疑难杂症的背后,是行业发展不平衡、制度作用不充分的双向结果。


行业恶性“内卷”,“卷”低了下限,让有声市场充斥“杂音”“噪音”


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教师张伟对@重庆瞭望 表示,如今,大量有声产品的合作模式十分松散,一些小工作室为“卷”效率、“卷”猎奇,不再演播经典文学作品,而是选择了夺人眼球的网络文学。尽管一些网文劣俗,但其曝光量在线,平台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长此以往,行业乌烟瘴气。


此外,近些年来,社会上不乏打着“在家接配音就能财富自由”旗号的所谓“声音训练营”。其不仅向报名者大肆敛财,还干扰了有声内容市场的供需关系,影响了行业的规范化水平。


这样短周期的人才培训看似为行业扩充了新鲜血液,但其所培养出的演播者往往缺乏媒介素养和对演播内容的把关自觉,许多导向低俗、质量低劣的演播作品反复出现,在市场中“劣币驱逐良币”。


针对性的法规仍然空白,行业欠缺规范与标准,监管依赖“亡羊补牢”


有声市场想发展,就要通过良性的同业竞争,拿出好作品,淘汰残次品。但眼下的有声行业,虽有指导性文件,却长期缺乏刚性的监管制度和针对性的行业法,让针对低质产品和违法违规产品的监管变得相对困难。


一位法律学界人士对@重庆瞭望 表示,目前我国针对有声作品的版权纠纷问题还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尺,常常是通过侵权程度、影响范围来反向确定。


比如,2022年,发生在某平台上的《三体》小说有声读物侵权一案中,法院经由《三体》的商业价值和平台的监管义务缺失,认定了平台的侵权事实。但在另一些维权事件中,也存在将有声作品认定为对原作品的表演,并不完全具备独创性的判断,让侵权难以简单化认定。相关法律法规唯有进一步细化“颗粒度”,才能倒逼行业规范化。


▲一名女孩在录制音频节目。/半月谈

应看到,有声市场当下暴露出的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也唯有靠发展来解决问题。但一味地放,反倒可能让市场重回内耗,严苛地管,也极容易让行业成为“一潭死水”。想要有声经济“声”“生”不息,关键还在平衡好放与管的尺度。


就顶层设计来说,要管之有方,用制度保障有声经济的“声”命力。对待有声经济这样的新兴文化产业,监管也不能因循守旧、亦步亦趋,而是要为行业量体裁衣,拿出新招法。


比如,有声产品是数字出版的新形式,与传统出版行业存在一些利益交叉,要通过对其进行客观翔实的定义,确保相关司法实践中能做到公平公正,以制度的透明度换市场的活跃度。此外,也要未雨绸缪,针对有声行业未来可能与智能家居、个人终端、移动式穿戴设备等新技术嫁接的产业发展趋势,就公民的个人隐私保护、信息安全提前构想,助力产业稳步前行。


对产业发展而言,要放到点上,以业态融合塑造有声经济“声”产力。当下,有声经济的市场红利还未完全显现,可通过积极引导,做大“有声+”文章,让有声经济助力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


比如,在《上海555网红打卡点绕行指南》这档播客节目中,播客团队就精准捕捉了越剧排练的细腻声音和上海的车水马龙,让有声助力城市文旅,使听众来了一场耳朵里的沪上“CityWalk”。而眼下,全民阅读风潮正盛,有声产业在其中,也不仅可以帮助都市人群“碎片化”听书,更能帮助老年群体、残障群体实现无障碍阅读,彰显公益性。


要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让放与管同向发力,激发有声市场新“声”机《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落脚到有声经济上,放是为了点燃“有效市场”的创新动力,管则是为了凝聚“有为政府”的管理智慧,两者的双向奔赴才能让有声经济焕发“声”机。


当下,有声行业有许多社团正群策群力,设计行业标准、凝聚市场共识、排斥低效率竞争;而一些地方也通过开设有声艺术节、打造有声产业园等方式,将有声产业与当地的影视、游戏、人工智能、动漫等特色产业进行链接,做大行业蛋糕……相关尝试多多益善。


有声行业内有个浪漫的说法:当太阳落下,世界变暗,能陪伴你的永远是声音。在十年前,这样的声音可能是深夜电台;在今天,它可能是多元的音频产品;而它未来的样子,值得今天的我们一同努力、一起期待。



PS:读重庆瞭望,品艺术精酿。


今日有福利:有声经济如何走出“无尽困惑”,对此您怎么看?期待听到您的声音。在本文留言区互动留言,单条留言点赞量前5名(我们认为可入选优质留言的5名读者朋友),将获得艺术精酿1提(统计时间截至8月16日22时)。获奖名单将在重庆瞭望读者群公布,奖品详情扫码添加重庆瞭望小编进群了解。

  注:当月内同一账号重复获奖无效



责编丨郑钰潇
责校丨周宝琴 程正龙
审核丨王方杰

长期征稿,每篇稿费2000~10000元
投稿邮箱:cqliaowang@vip.163.com
往期精彩内容

● 每条“中轴线”,都是城市价值的标尺

● “精装的朋友圈”到底装了什么?

● 巴黎奥运会,5个万万没想到!



扫二维码添加重庆瞭望小编微信
邀请加入读者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重庆瞭望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