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么残忍的题材,到底应该怎么处理?

Annihilator 陀螺电影 2022-05-10


作为人类文明史上最黑暗、最惨绝人寰的灾难的发生地,纳粹集中营这个极为特殊的历史空间,进入摄影机的视线之中、成为反战电影领域的经典题材,是理所应当的。


从《美丽人生》到《辛德勒的名单》再到《钢琴家》,这些影片给人一种似乎每一次对这类题材的尝试,都会诞生一部高分作品的感觉。


/《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家》海报


俄罗斯德国合拍的《波斯语课》正是集中营题材的又一新作,该片去年在柏林电影节和北京电影节展映后,很快以超高口碑和热度使影迷们翘首以盼,甚至成为“年度期待”。


/《波斯语课》海报


资源释出后,《波斯语课》的评分依然稳定维持在8.5分,不负众望地登上了豆瓣口碑榜第一。


/《波斯语课》豆瓣评分


正如其片名所揭示的那样,《波斯语课》的故事核心是“波斯语”,打引号是因为它并不是真实的波斯语,而是以几千个人的姓名作为词根凭空捏造出来的。



⚠️剧透警告⚠️



电影的开场是一个小型的倒序结构,逃出生天的男主角在森林里迷茫地行走着,而后时空向前回溯,镜头对准了一辆满载犹太人的卡车。


男主角就是车厢里绝望脸庞之一,他和其他同胞们一样,没能逃脱纳粹的魔爪,被押送前往处决的刑场。


/《波斯语课》剧照


面临纳粹的枪口时,他慌不择路地大喊自己不是犹太人,是波斯人,并拿出之前用面包换来的一本波斯语书作为证据。


他也没想到这真的救了他的命——集中营的一个军官正好需要一个波斯人来教他波斯语。于是男主角便勉强逃过一劫,被带到军官面前。


军官自然要求他开口说波斯语,情急之下,男主角随便编了一些音节作为波斯语单词。从此,他编造“波斯语”之路便一发不可收拾。


/《波斯语课》剧照


单词虽然容易捏造,但捏造之后自己却难以记忆,之后便会露馅,因此男主角想出了一个妙招:他利用军官安排他誊写集中营囚犯名单的职务之便,以囚犯们的名姓作为词根编造出“波斯语”单词。


在这之后,他便过着白天在军官餐厅的后厨帮忙,晚上教军官波斯语的生活。


当然,这所谓的“波斯语”都是他白天绞尽脑汁编出来的。


军官在与男主角的接触过程中,渐渐向他敞开心扉,告诉他自己之所以想要学波斯语是为了战后去伊朗的首都德黑兰开一家餐馆。


/《波斯语课》剧照


军官开始主动帮助男主角,先是让他前往农场以躲避被送往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死亡命运,此后又屡次给他战场上十分宝贵的肉罐头、水果等食物。


德国战败,纳粹党土崩瓦解、仓皇逃窜,集中营中的剩余囚犯都将被清理。


军官再一次帮助了男主角,带他逃离了集中营,自己则只身飞往德黑兰,想在那里完成自己的梦想。然而最后在检查关口与伊朗海关官员对话时,才发现了自己所学的一直都不是真正的波斯语。


/《波斯语课》剧照


海关官员见他操着一口完全没人听得懂的语言,觉得他形迹可疑,便下令将他抓捕……


从这样的故事梗概中可以看出,波斯语课》是一部相对传统的电影,围绕着片名已给出的一个剧作概念为核心展开一个故事。


《波斯语课》不像绝大多数集中营题材的电影,在电影开场前用白底黑字标明“由真实事件改编”,这似乎更加证明了编剧在看到这一题材时所自带的沉重、沉痛和反思之前,应该首先被这一概念所激发出的戏剧潜力所吸引。


/《波斯语课》剧照


当然,这样的做法本来无可厚非,就像《辛德勒的名单》中的“名单”、《窃听风暴》中的“窃听”职业一样,每部类似题材的严肃影片背后,或许都有某个略微噱头化的标志概念,作为整部作品的核心支撑点。


但怎样对待这个概念,却决定了影片的创作态度。


《波斯语课》对于它的这一概念究竟处理地如何呢?说实话,并不太好。


在影片的前半段,男主角“波斯人”身份是否会露馅一直作为最大的悬念,这牵引着观众跳动的心。但后半段,伴随着剧情的推进,这一悬念丢失殆尽。


/《波斯语课》剧照


并且,影片对理应是剧作核心内容的“波斯语课”并没有展现出太多兴趣,因此也没有花笔墨去展现,只是寥寥几笔带过就急忙推进至军官与男主角更深入的对话,此时波斯语和伪造单词已经成为无关紧要的废弃设定了。


这更让人不得不质疑影片的立足点到底在哪里——作为一部虚构作品,《波斯语课》是只想讲述一个极端情境下紧张刺激又有趣的奇情故事呢,还是想完成一次对人性和战争的严肃反思?


回顾以往出现的集中营题材的电影,和《波斯语课》在某种层面上比较相像的是《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美丽人生》。二者都由一个特殊的角色关系作为剧作基础展开叙事,对于《波斯语课》是男主角与军官,对于《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是军官儿子和集中营中的犹太孩子,对于《美丽人生》则是孩子与父亲。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美丽人生》海报


这一特殊的角色关系既是情节的推动力和悬念,又是表意的载体,通过它,电影的情节浓缩成一则寓言。


对于这样处理集中营题材的方式,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它会使电影沉溺于玩弄那个特殊角色关系的寓意和内涵,用它来探索和拓展这个故事的张力和趣味性,以此为借口轻易丢掉了整体的严肃性。


/《波斯语课》剧照


《美丽人生》多亏于罗伯托·贝尼尼作为演员杰出的喜剧才能和表演天赋,以及他作为导演对作品情绪在悲伤和幽默间的精准平衡,才不至于沦落为儿戏,


而《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用英语演员来演绎德国故事,表明创作团队自一开始就无所谓是否还原史实,自然让电影空成一幅架子。


如果将题材的范围拓宽至反战和反极权,那么诸如《乔乔兔》这样的作品则更是反面典型,它不合时宜地让童话的幼稚入侵了战场,


明艳的视觉色彩和马戏团式的概念杂耍让严肃不再可能,而严肃正是处理这类题材时所必需的,否则阿伦·雷乃就不需要在《夜与雾》中用那样冷静的目光和沉着的口吻来重述奥斯维辛的故事了。


/《乔乔的异想世界》海报


《波斯语课》虽然不至于和《乔乔兔》这类花招电影同属一档,但它除了用着“犹太人编造一门不存在的语言欺骗军官来保命”这一概念演绎出一套精彩的剧情之外,确实没有为处理这一题材贡献任何实质上的新东西,仅是重复过往的一些老调。


甚至我们可以说,《波斯语课》前半段的氛围塑造都是在利用观众对于该类题材的类型预期——


我们感受到集中营的紧张气氛,不是因为电影对这一气氛的营造有多好,而是因为电影给出的情境使我们联想到了过往所看的一些作品,从而担心那些作品中的惨剧会在这部电影中重现。


因此,到了一些具体的、无法联想到其它作品的情节时,比如军官殴打差点露出马脚的男主角一段,就拍得毫无力度。


/《波斯语课》剧照


此外,电影一些有想法的部分,比如开场枪杀犹太人的一段推轨长镜头,从中总是能找到过往作品——如《自己去看》《钢琴家》之类——的痕迹。


而尾声部分,男主角一个个报出他用于造词的那些已然逝去的人名时,电影进入了情感宣泄的流程,这似乎是个高明的设计,但巧的是,同年的《芝加哥七君子》也有着相似的结尾,而这一结尾处理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至《辩护人》。


/《芝加哥七君子》剧照


这样的结尾出现时,甚至不会引发任何观感的意外,一切都在预期之内,电影恰到好处地煽情,观众恰到好处地流泪,如此而已。


对于集中营题材,我们究竟需要什么电影?


《美丽人生》固然好,但它本身仍然是根植于概念和虚构情节的,虽然提供了一个寓言模型和一些真诚的动人时刻,但我们真的能从中获得什么有关大屠杀的启示吗?


不如说它利用了这一题材所提供的环境和背景完成了这个感人的故事,但却没有反过来反哺这个题材。


/《美丽人生》剧照


《辛德勒的名单》固然好,但斯皮尔伯格是一个好莱坞导演,他的大片思维充斥着整部电影:倒叙结构、黑白与彩色的转换、平行蒙太奇、震撼和精准的场面调度、金句台词和煽情时刻……


这些炉火纯青的配方让电影变得很好看,但也必然让涌动的情感淹没了思考,从这些情感中,我们或许能明白犹太人的悲惨和屠杀的非人性,或许会更加痛恨纳粹和希特勒三分,但它不能让我们明白奥斯维辛的本质。



如果不去谈及传播度不高的艺术电影和纪录片,诸如《浩劫》《夜与雾》或近来的《索尔之子》,那么现在我们能获得的最好的作品就是《钢琴家》了。


完全不同于斯皮尔伯格的宏大和《美丽人生》的戏耍,《钢琴家》是冷静克制的、甚至显得有些毫无感情。


一个老人坐着轮椅被纳粹从阳台上扔下,男主角在楼对面望见了整个过程,这一场惨剧就这么悄无声息地迅速发生了,观众甚至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


/《波斯语课》剧照


反观《辛德勒的名单》,斯皮尔伯格用了多少电影技巧和配乐来渲染那个红衣小女孩之死啊。


波兰斯基一向如此,他是无声的,也是矛盾的,他的电影里充满表意的裂隙和矛盾,观点和声音相互抵消了,电影兜兜转转回到了原点,什么问题也没有解答,什么精神也没有传递。


没有辛德勒最后的演讲,没有《波斯语课》最后韩国电影般的猛力煽情,什么都没有。


/《波斯语课》剧照


甚至连纳粹,波兰斯基都不用着意去批判,他可以轻松地让一切都结束于一首男主角弹给纳粹军官的钢琴曲,立场似乎是模糊的,但事实却已铁证如山地呈现在影像之中。


和这样的电影相比,《波斯语课》里刻意放置的一些批判不是成了做作的小聪明吗?







/THE END










抛弃不完美的肉身,跃出阳刚的天窗


今年奥斯卡,亚裔导演又要拿奖?


狗狗没有错,所以救救它们吧


复古,黑色,邪典,这还是我认识的漫威吗?


我爸决定变成一个女人


干饭后动物感伤


A妹、甜茶、高司令......2021网飞英雄谱


《缉魂》是一部剥削电影吗?








关掉打赏,请多点

「赞」和「在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