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饭后动物感伤
万一,
你吃饭的时候也想哭呢?
吃饭,太重要了。
只有铭记着这一点的人类才有机会把基因遗传下来。
吃好吃的,也很重要。从农耕社会到如今,美食(而不仅仅是食物)对人类愈发重要——补充营养,消除疲劳,刺激多巴胺分泌,还能治疗抑郁,维持情绪稳定——
吃点好的,对敏感的碳基生物们来说,太有必要了。
#谁不想吃料理鼠王做的Omelet?
《料理鼠王》里,即使小老鼠再不受待见,它也总能通过料理给人们带来幸福。在亚洲大火的《深夜食堂》的每一集都在述说食物的治愈力量。
的确,美食能够满足我们最直白的欲望,让人有力气度过新的一天。可是许多美食电影忽略了一点:食物不是孤立于我们存在的。
万一(其实很有可能)一顿饭虽然好吃,但却吃得很悲伤呢?
#《饮食男女》中的家庭聚餐非常有趣
在中国文化中,“伤心美食”早有它的地位。
从鸿门宴和“杯酒释兵权”那种要人命的饭局,到林黛玉在贾府喝的苦茶,都可以看出食物与情感、与冲突的联系。
离我们更近一些的,《食神》里的黯然销魂饭,《饮食男女》中的团圆饭,这些饭虽然好吃,但让人伤感的绝对不是那一片叉烧或扣肉。当然,最著名的还是金城武的三十个过期凤梨罐头,“弄一罐凤梨罐头要花多少心血你知道吗?”
#嗯,好的
记录这类食物的电影,大胆地解除了美食的治愈魔法,把无法言说的难堪、压抑、困窘一起端上餐桌。甜中有苦,咸中带酸,像是隐喻,又像是难说出口的话语……吃不吃由不得你。
或许,相较于华丽的菜肴,它们才是更为常见,也更难消化的生活滋味。除了上面提到的,还有几种相对少见的特色美食,可以让你在饥饿的夜晚,一边被食物安慰,一边为人类感伤。
海鲜
早在旧石器时代,北京的山顶洞人就开始吃海鲜了。如果你考察中国的海鲜文化,会发现大量的古代鱼化石,还有无数关于水产的诗词。
《诗经》中第一首诗写道:“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彼时鲂鱼便与出身高贵的妻子并列,作为社会地位的标志。杜甫也说,“情人来石上,鲜脍出江中”,把鱼和情爱联系在一起。
#云水洞,中国猿人遗址,周口店鱼化石产地
朱文导演的《海鲜》就采用了这样的联想。
这部拍摄于2001年的小成本DV电影很少公开放映,却以独特的影像和对白成为中国地下电影的坐标。
电影中,警察和妓女一共吃了四顿海鲜,一顿吃得比一顿难捱。北戴河的一起自杀案件后,警察小邓发现隔壁的小梅也有轻生的倾向,于是带她下馆子,就着饭桌上的海鲜发表了一番理论:
“如果你要能经常吃海鲜,你就不会想到去自杀。问题有三个。
第一,海鲜味道鲜美,是天底下最好吃的东西。每天晚上躺在床上,想到第二天有鲜美的海鲜吃,就满心欢喜。这种人,咋地会轻易去死。
第二,你要能经常吃海鲜,那证明你是有钱人。有钱人在世上牵挂的事太多,车,房子,地位,权力,还有女人,等等等,这种人咋地会轻易去死?
第三条特别有科学的根据,爱吃海鲜的人性欲往往都比较旺盛。性欲旺盛的人大多热爱生活,就像我一样,绝对不会想到去自杀,而且绝对反对别人自杀。”
#第一堂课
冰天雪地的小餐馆里,小邓穿着警服,操着方言向小梅抖露了海鲜背后的人的欲望,也是他的欲望。欲望阻止人们去死。海鲜的味道是一个引子,指向更本质的需求:权力和性。
这多让人警惕啊,自然的产物,海水的馈赠,被人捕捉后就不再是生命,也不只是养分,要和人类社会的阶层与索取挂钩。第一顿饭之后不久,小邓强迫小梅和他做爱,同时品尝到了性和权力。
#“老三海鲜馆”
食物和车和衣服一样,还可以被当作摆谱的工具。隔日,小邓开着领导的车带小梅出门观光,又吃了海鲜。小邓熟练地让女服务员去叫老板,把他要的东西拿来,不一会儿端来一个盆,里面游着一群泥鳅。
电影学者张献民在《看不见的影像》中透露,《海鲜》中有一个细节后来被省略了,就是男主角活吞了三条泥鳅。中医认为,泥鳅是强精补血的食品,中年得意的小邓正是用食物展现他的“门道”与欲求。
#第二顿海鲜
但海鲜不是万能的。象征能够成为象征,需要它和被象征物之间有足够的距离。就是说,海鲜吃得再多,也无法与钱和爱等同。
在小梅两次尝试逃脱小邓的控制的过程中,她清晰地看见了他尊严表面的裂缝。警察虽然能用强权留住妓女,却会在追赶小偷时发现被抢的是冥币而生气。而当小梅跟着小邓回到简陋的家,她听见他与小保姆发生关系,痴呆的妻子则一言不发地坐在客厅里。
#第三顿饭
小梅吃海鲜的时候在想些什么?她虽然承认海鲜好吃,前两次吃得都不多,总是在擤鼻涕。吃到最后一顿时,她似乎看透了小邓所谓的“热爱生活”,意识到比起强硬的欲望本身,海鲜更像是无望的人类对欲望的寄托,和解般吃了起来。
在小邓大声抱怨海鲜不新鲜时,她说:“别喊了,你自己感冒了,吃什么都没味。”小邓也举起筷子,说:“有可能。”然后和小梅干了杯。海鲜没问题,有问题的可能是迫切需要海鲜的人。
#NOTES
吃最后一顿饭时,小邓抱怨牡蛎无味,而牡蛎在电影《阿黛尔的生活》《南希的情史》《蒲公英》中都是情欲的视觉象征。在19世纪的美国,脱衣舞女跳的狐步舞就被称为牡蛎舞。直至今日,牡蛎还是最受欢迎的情人节食物之一。
古斯古斯
突尼斯裔的法国导演阿布戴·柯西胥在2007年拍了一部献给父亲的电影《谷子与鲻鱼》。
所谓谷子,在电影里指的是 couscous,翻译成古斯古斯,又叫做古斯米。它是一种源自非洲西北部的小米,是包含突尼斯人在内的阿拉伯人的日常主食,也是当地的宗教活动和节日庆典上不可缺少的代表食物。
#古斯古斯其实不是一种长在地里的米,
而是面粉制成的米状主食
19世纪,法国殖民阿尔及利亚,古斯古斯却反道而行,由殖民者传入法国。后来,随着北非的移民浪潮,古斯古斯成为了法国等欧洲地区广受欢迎的食物。
就在上个月,古斯古斯因为它跨越国别的凝聚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谷子与鲻鱼》中的主要角色都是北非后裔,在移民法国后仍然保留了原族群的饮食习惯,其标志性的食物就是古斯古斯。
#在阿拉伯街头和米其林餐厅都可以品尝到古斯古斯
不过,“谷子与鲻鱼”这个搭配即使在突尼斯人中也不常见。铺在古斯古斯上的一般是羊肉、牛肉、鸡肉等肉类,肉汁可以浇在米上,类似盖浇饭。
之所以有鲻鱼,是因为电影中的父亲赛门是在海边维生的技术工人,被公司解雇后只能用劳动换来水产,给前妻、情人和儿女们送去。鲻鱼的法文是“mulet”,也有“骡子”的意思。
#赛门带着鲻鱼回家
谷子与鲻鱼在一起,既是远乡人的故土情谊,也是移民者用当地食材谋生的手段。如果海鲜是小邓欲望的阶梯,那么谷子与鲻鱼则是赛门一家生活的根基。两种食物都有阶级的注脚,都让人满怀希望。
但令人伤心的是,不论是作为阶梯还是根基的食物,并不像它所承诺的那样日常和稳固。古斯古斯能否发挥它的凝聚力量,也依赖于人的协力。
#一家人等待开饭
第一锅古斯古斯是赛门的前妻煮的。为了解决了长期囤积的鲻鱼,她重新发明了阿拉伯烩饭,邀请儿女们携家带口地来聚餐。团聚很开心,不过和很多团圆饭一样,总有人要为这份圆满暂停自己的苦痛。
赛门的大儿子被俄罗斯裔的妻子质疑出轨,大女儿只好劝说她:“大家都在等你,大家都很开心,下楼吧,我们迟些再解决这事。”因为美食带来的仪式感是压倒性的。在一起吃饭的浅足幸福之中,不幸的人怎么能说出自己的不幸呢?
#赛门从谷子与鲻鱼中得到了灵感
《谷子与鲻鱼》里,希望与矛盾都由这顿古斯古斯开启。饭桌上,母亲说:“我用爱做的古斯古斯……爱需要每日维护。”
她送了一碗谷子与鲻鱼给刚失业的赛门,后者受到美食的启发,在情人的女儿的鼓励下,准备在一艘废弃的船只上开餐厅,让前妻制作这种特别的烩饭作为主餐,让儿女们都来帮忙打点。在古斯古斯发挥作用的过程中,爱滋养了开端,又预示了它的维持之难。
#为了留住还没吃到主食的客人,
赛门情人的女儿在餐厅里跳起了肚皮舞
人们对食物的期待太高了。当赛门因为餐厅筹款屡屡碰壁,他想到的也是把大人物请来,一起吃一顿谷子与鲻鱼,盼着美食的自证能改变资本的走向。没想到的是,大儿子着急去偷情,拍拍屁股开着家里的车走了,后备箱里还装着母亲煮好的古斯古斯。
人人空腹之时,爆发的是长达7分钟的不幸的控诉,16分钟的绝望的肚皮舞,而当情人重新煮好饭,赛门倒在回餐厅的路上……这是柯西胥最惨淡、又最有生活气息的电影。人也许可以解决食物的问题,食物最终却无法解决人的困境。
#NOTES
女性一向在古斯古斯的制作过程中担任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阿拉伯地区,母亲一般是主导古斯古斯的准备、烹饪和保存的人物,而女孩们在成长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制作的技巧,也学会了与古斯古斯制备相关的歌谣、姿势和仪式安排。古斯古斯就这样在家庭中代代相承,占据多个族裔的家庭菜谱。
古斯古斯被认为是“妈妈的食物”
玉米天妇罗
除了非常在意美食的中国人和法国人,日本导演们也拍了足够多以食物为轴的电影。
想想伊丹十三《蒲公英》中的豚骨拉面,成濑巳喜男的《饭》和耳熟能详的《千与千寻》,以及小津安二郎的《秋刀鱼之味》(即使电影中没有出现秋刀鱼)和《茶泡饭之味》。
还有《秋日和》,其中有一个场景,母亲对即将出嫁的女儿说:“我会永远记得和你在这里喝红豆汤的事情。”
#甚至有“伊丹十三为了《蒲公英》亲自开面馆”的传闻
当代的日本导演中,最爱拍家常菜的可能是“电影中总有人在吃饭”的是枝裕和。他时常被与小津比较,又自称受到成濑巳喜男的影响,饭桌戏份只多不少。
不过,在是枝裕和的电影里,要是一家人围起来吃饭,绝对不是在和和美美地享受和食。他的“伤心美食”不如海鲜那么激烈,不像古斯古斯那么沉重,无关欲望,无关生存,但关乎家庭的历史,人与人之间的脆弱联系。
#《步履不停》又被翻译成《横山家之味》
以自身家庭为背景拍摄的《步履不停》是是枝裕和的成名作,整部电影到处都是食物——青豆,菌菇,西瓜,泡芙,胡萝卜,白萝卜,冰麦茶,冰激凌,170美元的寿司组合,羊羹,鳗鱼饭,还有玉米天妇罗。
食物让人们有理由挨在一起,有理由共度时光,也有理由讨论与食物相关的记忆。亲情也许就是分享食物所产生的感情。
#长子忌日的聚餐
只是,对食物的偏好和习性有着强大的惯性,而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家庭关系越是紧密,越难以适应突如其来的变化。
变化之一是长子的意外死亡,即使在十五年后的忌日上聚餐,一家人提到他的名字都无法释怀。变化之二是身为小镇医生的父亲的退休,管理厨房的母亲从不会让他去买牛奶,因为他不习惯让人看见自己拿着超市袋子的样子。
变化之三是次子与有儿子的寡妇组建家庭,新婚妻子一边听横山家讲食物的轶事,一边向母亲学习做菜,尽力融入家中的饮食秩序。
#良多教妻子和继子怎么剥玉米最快
次子良多一回到家就各司其职地剥起玉米来,和妻子由香里与继子淳史说:“这差事一直都是我在负责。”虽然他不常回家,准备玉米天妇罗的仪式一下子就让他拾起了旧日记忆。
长女说,“真是怀念呢”,连不好相处的父亲闻到炸玉米的香味都从看诊间出来,边吃边加入大家的谈话。我们得知,玉米天妇罗是长子生前最喜欢的食物。母亲猜测淳史也会喜欢,淳史说“还好”,由香里赶紧说,“你会吃很多的。”
#散发香味的玉米天妇罗
长子已经不在,吃玉米天妇罗的习惯却固执地留了下来,影响着家人的回忆与行为。母亲再次讲起了去邻居家田里偷玉米的故事,复述长子当年的俏皮话,父亲也说:“那孩子小聪明特别多。”
但在良多的回忆里,那句话是他说的。只是由于那么多的家庭历史与食物息息相关,父母自然地在回忆里寻找失去的长子与现存的食物之间的关系。
#良多听见父母将与自己的回忆嫁接给大哥
食物是营造假象的高手。碍于玉米天妇罗营造的“一如既往”的氛围,良多在享受美食的当下只是愣了一愣,没有开口纠正父母的回忆。同样感受到食物的号召的还有淳史,当被孩子们问到如何称呼良多,他拿起一整块玉米天妇罗,佯装平静地说:“爸爸”。其实他会叫“小良”或“良酱”。
人和人之间的联系本来就不像食物那样一成不变。就算吃得伤心,你也要承认,你宁愿一边吃,一边改变,一边“永远记得”。
#淳史看着手中的玉米天妇罗
#NOTES
玉米天妇罗的做法:
一根甜玉米,三大勺天妇罗粉兑三大勺冷水备用,在玉米粒中加入一勺天妇罗粉搅拌,后加入兑好的面衣继续搅拌,分成六份用木勺加入油锅中炸3-4分钟,上下翻面,最后加撒一点盐,可以蘸酱油吃。
再伤心
也要吃饭啊!!!
/THE END
✍️
陀螺电影ToroScope 电影与生活
撰文|zhiqin
排版|zhiqin
责编|常温狗
©️ 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
合作请联系微信号:chillybuster
A妹、甜茶、高司令......2021网飞英雄谱
如何在后现代邪恶病毒中自愈,1998年他给过答案
《无依之地》是怎么拍出来的?
在威尼斯的那些晚上,我每要在各处乱走......
成名作即禁片,91岁了,如今他还在拍
妈妈,这是我由内而外的隐喻和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