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无依之地》是怎么拍出来的?

陈思航 陀螺电影 2021-02-19


“如你所言,那些声音更大、意图更宏大的故事,通常都会赢得满堂彩。但生活并非如此。”


《无依之地》的导演赵婷在接受阿方索·卡隆的采访时如是说道。


/ 赵婷


这句话似乎屏蔽了那些大声而聒噪的“叙事电影”,否认着戏剧冲突与叙事张力,引导着我们寻找其他的线索。


有时候寻找线索的努力,也是寻找一种电影读解方式的努力。


那么在此之前,人们在问:


“《无依之地》是一部好电影吗?”


/《无依之地》海报


人们各执一词。批判者的常见论调包括话题投机、节展特供、音乐视频以及心灵鸡汤。


赞赏者则认为其氛围动人、主题深刻、格调东方还有直击心灵。但无论是心灵鸡汤还是直击心灵,都源于《无依之地》的风格系统。


今天这篇文章,就来聊聊






《无依之地》

的表意方式





关键词:


#特写与远景的互动游戏

#大远景中的调度

#间隙构图与中央构图

#特写镜头也可以调度吗?

#视点镜头的设计


/《无依之地》剧照


试图切入现实当然不意味着摒弃技巧,古往今来的现实主义作品已经告诉我们,所谓现实感不基于现实的还原,而在于从另一种方式观照现实。


评价强调现实感的作品,就是在追索“重剑无锋”的逻辑。


/《无依之地》剧照


《无依之地》(Nomadland)的风格逻辑,首先潜藏在它的名字之中。


片名中的“流浪者”(nomad)一词源于16世纪的法语以及此前的拉丁语,与“大地”(land)结合,便构成了一种人与空间的关系。


如果说无依者与流浪者表征为影片中的近景与特写镜头,以及切近的画面中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那动人的表演,那么大地便表征为浩渺而苍凉的远景。


所谓“无依之地”,就是无依者在大地上徘徊的方式,也是特写与远景互动的方式。


在影片的第一个段落中,我们便看到了这样的景别游戏。


我们在近景镜头看到了麦克多蒙德饰演的弗恩在收拾自己的盘子,然后走到车旁。而后,我们在一个大远景中凝视着雪地中央的房车。


/《无依之地》剧照


接下来,弗恩与一位男人在近景中拥抱,而后是远景荒原中的公路。


在这浩渺而苍凉的景色之后,我们看到了弗恩若有所思的特写镜头——而在最终的远景中,她在一片四处无人的平原上如厕。


这个数个镜头构成的段落,摒弃了中景的缓冲,在极近与极远之间往返。


情绪层面来说,这是流浪者被放置到无际之荒原中的怅惘;


象征层面来说,这是个体消弭在环境中的方式。


/《无依之地》剧照


在弗恩如厕的镜头过后,“无依之地”的片名显现。


这种远近之间的切换,呈现出一种断裂感与无措感,而景别冲撞所建构的氛围,已经埋伏在了观众的感触之中。


《无依之地》始终在通过调度,传达不同景别的优势。事实上,大远景中的调度,要比许多人想象得更为复杂。


影片开场弗恩如厕的那个镜头,令人想起远景调度大师西奥·安哲罗普洛斯在《重建》中的撒尿镜头。


/《重建》剧照


当然,安哲罗普罗斯这个镜头的景别更近,调度也更为复杂——包括人物的站位、前景人物的动作等等。


但是,无论是安哲罗普洛斯惯用的背面视角(人物背对镜头),还是弗恩那个镜头中的超远景别,都起到了某种相似的作用:摒弃角色的情绪。


因为我们看不到人物的面部信息,无法进行强情绪的交流。


/《无依之地》剧照


但值得一提的是,在《无依之地》中,导演刚刚在远景之前使用了一个特写镜头,这是强化角色情绪与反应的景别。


这种景别的切换,既将特写中的情绪晕染到了广阔的环境中,也将环境的苍凉藏到了情绪里。


当然,除了景别本身之外,无依之地还采用了其他的中远景调度技巧。


譬如长镜头爱好者们惯用的间隙构图(aperture framing,或称“画框中的画框”)。在第一个镜头里,我们便能看到处于这种套层空间内的弗恩。


/《无依之地》剧照


又或是咖啡厅门口见到小狗的弗恩。


/《无依之地》剧照


在《无依之地》里,间隙构图除了强调作为视觉重心的弗恩之外,或许还可以赋予另一层象征维度的意义:在一个无依无靠的、更广阔的空间中,寻觅一个相对可把握、可触及的空间。


正因如此,弗恩的房车也常常提供间隙构图的第二个画框。


/《无依之地》剧照


在这个灯光极暗的房车内部镜头中,窗户构成的间隙构图,反而构成了某种复杂的安宁意象。


黑暗的内部是温暖的吗?圈定出来的外界是光明的吗?房车的流浪生活究竟是黑暗还是光明、温暖还是冰冷?或许一切皆是两者之间的灰度。


中央构图是《无依之地》的另外一个调度策略。它的视觉基础似乎非常简单:人们往往会更关注位于画面中心的策略。


/《无依之地》剧照


但它的运用可以甚为繁复而复杂,许多调度大师会利用中心元素的变化或是构图环境的选择,创造出非常复杂的效果(可参见此前发表的那篇洪常秀的调度分析)。


在《无依之地》中,远景别的中央构图有时会选择非常有趣的空间,譬如下图中的超市场景,中央构图创造出一种秩序井然、精神空间安宁的效果。


欧格斯·兰斯莫斯常常利用这种技巧来创造出诡异的秩序感,但在这幅画面中,我们体认到的效果,却是弗恩在嘈杂而世俗的超市中,寻觅宁静的情绪角落。


/《无依之地》剧照


与之相对的,《无依之地》也在发掘特写镜头中的调度资源。许多观众认为,在特写镜头这种偏狭的景别中,也能存在调度吗?


但事实上,在宽银幕电影出现之后,特写镜头里角色之外的空余空间,已经足以填下许多东西。


影片中最重要的特写节拍器,或许是下图(位于影片中不同时段)的侧影镜头。对弗恩来说,这是她与这个世界互动的方式:位于房车内部的生活、身旁的窗外流动的风景,但她目视前方。


/《无依之地》剧照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说《无依之地》的远景镜头是在用景别本身来抑制情感——


因为我们难以辨明角色的情绪,或者说我们比起角色更关注环境与空间——


那么在它的特写镜头中,抑制情感的则是扮演弗恩这个角色的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


或许在现实生活中,那些内向的人们就像麦克多蒙德一样,不会在脸庞上显露那么多的感情,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感情。


/《无依之地》剧照


弗恩的内心藏着关乎过去的记忆,她的一举一动中也潜藏着关乎流浪的热情。


那么,在这部清冷的影片中,这些被压抑的情感在何时爆发了呢?在一部风格系统明确的影片中,高潮常常与那些非常罕见的东西联结在一起。


当远景与特写都构成沉默的语言时,两者之间的中景运动镜头,或许表述着某些热烈的东西。


当弗恩在同为流浪者的人们的房车前行走的时候。


/《无依之地》剧照


当她在平面的构图中望向纵深的时候。


/《无依之地》剧照


或许我们看到了她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将自身与这个世界联结在一起的路径。


当然,除了这种纵深感较强的中景镜头之外,这部影片里更罕见的或许是视点镜头。


是的,在大多数对话场景中,对话双方都以相似、相对的倾斜度对着镜头,而代表着创作者的镜头,仿佛是一位客观的记录者。


/《无依之地》剧照


我们似乎很难看到以弗恩或其他角色的视点出发的镜头。


然而,在影片接近末尾的时候,一位老者在流浪时对弗恩心生好感,想要让她停下流浪脚步,但她仍然决心离开。


而当她走下楼梯的时候,她望见他在客厅里弹奏着钢琴。在这部视点近乎客观的影片里,这是一个甚为罕见的主观镜头。


/《无依之地》剧照


这场柔情也不能让她留下来吗?不能,但她没有否认这样的柔情。正如她休憩在房车的黑暗中时,她也没有否认那场黑暗。


流浪不止意味着没有目的地的远行,也意味着没有定论的灰度。


《无依之地》是一部关乎流浪、关乎房车也关乎空间的电影,这空间甚至让我们想起电影本身。


这电影画面是牢笼吗?是没有定论的生活吗?或许是,或许不是,但它能将我们带到不同的地方。








/THE END








在威尼斯的那些晚上,我每要在各处乱走......


成名作即禁片,91岁了,如今他还在拍


影后水准,疼痛的感官世界


帮你挑好了,1月看这些:


新冠下的奥斯卡:冠军已经被谁「内定」?


妈妈,这是我由内而外的隐喻和悲伤


《星战》不是科幻片


把电影拍成了广告





关掉打赏,请多点

「赞」和「在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