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从逆袭到“网红”
©
ECHO
城记X长沙
长沙,一个充满古风的名字。山水洲城,湖湘文韵,给人诗情画意。
长沙,也是一座时尚文娱之都。火辣的美食,火热的流量,让城市活力四射。
从岳麓山到文和友,从马王堆到解放西,古今在这里交汇;从湖南卫视到茶颜悦色,从“世界媒体艺术之都”到“最具幸福感城市”,艺术与生活也在这里共融。
长沙地处丘陵盆地向平原的过渡区域,西边是雪峰山余脉,湘江西岸的岳麓山最为有名。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以及当今长沙的三所名校(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均在岳麓山脚下。
湘江下游流速较缓,泥沙在河道中沉积形成沙洲,其中最大最长的一条江心洲,因长有橘树而得名——橘子洲。书声朗朗的岳麓山,光影流动的湘江两岸,焰火盛放的橘子洲头,一山一水一洲,构成了长沙特有的城市符号。
湘江© 上图/晟龙 下图/姚王度
岳麓书院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之一,其古代传统的书院建筑至今被完整保存。© VCG
长沙杜甫江阁橘子洲烟火,是每逢节日时一道亮丽的风景。© VCG
而湘江东岸的长沙城,则是历经两千多年城址未变的历史古城。长沙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历史上,出自《逸周书》记载,周成王时期,各地进贡的物产中有所谓“长沙鳖”。秦置长沙郡,长沙正式出现在中国行政区划版图之中。
西汉长沙国,虽在历史上名头不响,流传后世仅有贾谊屈就的典故,但出土了不足50克直裾素纱襌衣的马王堆,被评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三国时期“关云长义释黄汉升”的《战长沙》,被改编成不同地方戏中的经典剧目,传唱至今。
长期以来,两湖一体属于湖广行省,其最高长官长驻武昌,湖南行政级别较低。直到清代康熙雍正年间两湖分治,长沙城才真正拥有了省级行政中心的地位。许多人想象中的长沙古城,应是有着石板路、青砖墙的古风古韵。历史上也的确是这样。
历史各时期长沙城位置示意图 © 制图:郑艺/星球研究所
湖南省博物馆(新馆)由著名设计师矶崎新设计,馆藏文物18万余件,尤以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商周青铜器、楚文物、历代陶瓷、书画和近现代文物等最具特色。
但1938年的那场“文夕大火”,长沙古城化作一片灰烬,“楚天一炬”,90%的房屋留下烧痕,3万多人在大火中丧生,地面文物几近全毁,经济损失10多亿元(当年生产总值的43%)。所以,如今长沙城内的真古迹,已是不多见了。
与全国大多数城市一样,钢筋与水泥混合而成的建筑森林,才是时代的主题。452米+310米的长沙国金中心,让湘江天际线有了新一线城市的高度与底气。梅溪湖剧院、谢子龙艺术馆,赋予老长沙现代的美感与品味。
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是扎哈在中国最后的公共文化建筑作品。
© 建筑设计: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
© 建筑摄影:Blackstation / Kevin Sun
长沙,在中国近代史上,也有浓重的一笔。
曾国藩、左宗棠为首的湘军力挽狂澜,让清廷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黄兴、蔡锷、陈天华、宋教仁等一批仁人志士曾在这里从事反清斗争,为建立共和打下基础。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刘少奇等早年在此求学,从事革命活动。
但在新中国建立之后,长沙并没有获得国家重大工业建设项目布局,经济基础十分薄弱。改革开放以来,不沿江、不靠海,没有特殊区位优势的长沙,城市发展略显沉寂,这里渐渐成了大家眼中的“革命老区”。2004年以前,长沙GDP总量在中国城市排行榜中位列30-40位,没有发达的工业,仅靠寥寥几家大企业撑场面。
长沙烈士公园纪念塔 © VCG
长沙新民学会旧址,蔡和森故居。© 摄影:朱立
经过不断摸索,蛰伏已久的长沙找准了自己定位,大力发展基建,打造“工程机械之都”的号角吹响,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机械制造企业带动了整座城市经济的高速增长。
2017年,长沙市成为中部第2个GDP突破万亿元大关的城市,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13位,省会城市第6位。这种高速增长的逆袭之路,被誉为“黑马长沙”。
长沙还跃居“智造之城”,有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企业(项目)达27个,数量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位。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也在长沙蓬勃发展。
上图:四通八达的长沙铁路交通
下图:建设中的长沙新港码头
© VCG
三一重工汽车起重器与港口龙门吊 © 摄影:章彦颉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长沙GDP总量对房地产开发的依赖不到40%,这个比例在全国二线以上的城市中都不多见。
有观点认为,号称“最严调控”的房价背后,其实是长沙财政的某种“牺牲”,加大土地供应量,千方百计发展实体经济。
房价洼地效应,吸引大量人才和企业入驻,也是长沙快速突破1000万人口的关键因素。房价低了,人们就敢消费了,长沙人的幸福指数就上去了。
航拍下的长沙 © VCG
长沙有历史有未来的城市生活
其实在“网红”这个词还没红之前,长沙就已经是网红城市了,因为在某些外地人的眼中,湖南卫视就是长沙的全部。
《快乐大本营》《超级女声》掀起的一轮轮娱乐风潮,让长沙成为众多追星族眼中的圣地。“电视湘军”之外,还有“传媒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中国影视界最重要奖项之一的金鹰电视艺术节永久举办地也在此。
曾经让多少体育迷爱不释手的《体坛周报》,总部就设在长沙。湖南出版集团的“走向世界丛书”、“湖湘文库”,也以视野与深度闻名全国。
当下,长沙不再是一个历史地名,而是一座当代的活力之城。长沙人的“吃喝玩乐”逐渐演变成一种生产力,足浴等休闲项目兴起。2005年一部名为《脚都》的小说,更是将长沙冠以“脚都”封号。
长沙最“网红”与最令人称道的,还是餐饮行业。有多少人就是冲着“吃”,直奔长沙而来。在长沙发迹、出圈的“茶颜悦色”,也开始大连锁之路,在其他城市复制成功模式。而长沙的吃,也不仅仅有臭豆腐与糖油粑粑那种传统小吃,不只有火宫殿那种游客打卡的知名景点。
真正的长沙老饕会告诉你,美味都藏在了看起来无人问津的街头巷尾,七拐八拐到了之后,才发现食客多到连给你站的地方都没有。
众多网红品牌里,“文和友”无疑是最成功的一个。八九十年代的城市风貌,老建筑、老物件、老吃食,人们吃的或许不是风味,而是一种情怀和记忆。
这就是长沙,一面是个性的张扬,热情、火辣;一面是温情与包容,如“塑料普通话”般柔和,如房价般厚道。
图/Lucyyan葡萄拖鞋闯天下
©编辑部的话
这是座永远不甘寂寞的不夜之城,来到长沙的人为何不舍离开,吃喝玩乐是表,城市能够给予人的那份关怀与信任,构成内在幸福的重要基底。长沙的“城市娱乐之道”,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底气十足。
©
特约撰文| 郑子蒙
平面设计 | 王津 排版 | 侯雨
监制 | 西坡
新媒体运营 | JEAN
品牌运营 | 子溪、侯雨
图片来源 | VCG、gooood、星球研究所、大作
新媒体战略合作 | 人间三角
往期精彩回顾
唱歌、遛娃、看电影……教育大国芬兰的图书馆有多“不正经”
咖啡馆的灵魂不是咖啡
野奢成潮流,这些最值得住的酒店带你隐匿于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