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总法嘉谈|如果在平行世界,张文宏的博士论文被认定抄袭……

周伯通 法嘉LAWPLUS 2022-04-11

编者按:

非常巧合,周伯通老师在今天上午发出了这篇文章,而在若干小时后,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就公布了调查结果:认定根据原上海医科大学1999年1月修订的《科研型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细则》,张文宏博士学位论文符合当年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附录综述部分存在写作不规范,不影响博士学位论文的科研成果和学术水平,不构成学术不端或学术不当行为。

我们很高兴,这件事情尘埃落定;

但如果,我们也只是说如果,在某个平行世界,这件事情得出了不一样的结论,那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那个不一样的结果?

或许因为已经知道了结局,反而可以帮助我们脱离事件本身的纷纷扰扰,去更辩证地进行思考……

距离814日知名博主赵盛烨发文爆张文宏博士论文抄袭已经过去10天,距离复旦大学815日公开回应启动调查已9天,我们期待的权威结果依旧没有公布。


很多网友都评论说张文宏博士论文3000字左右的重复,只占到4.2%左右,远低于10%的标准,根本不能算抄袭。也有网友说,20年前还没有机器查重的手段,引言和综述部分都直接引用前人文献的情况很常见,只要关键内容不存在抄袭,就不能认定抄袭。还有网友分析博士论文的关键是观点足够创新,张的文章的创新性到现在都不过时,而综述部分本就可有可无,他论文中综述部分的瑕疵最多算引用不规范,不构成抄袭。

我内心觉得他们都说得有一定道理,但理智告诉我,我没有看过他的文章,更不是这方面的权威,不能凭我的理解来评论是否抄袭,因为我知道那都是先有了结论再找论据的判断。

所以,还是要等复旦大学的最终结论,相信这会是一个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公正结论。我也理解复旦大学的慎重,因为这不仅涉及一个人的学术头衔,也涉及汹涌的民意。

但,我也希望复旦大学的结论是一个不受意见操纵的公正结论。不因为张文宏背后千千万万的声讨函或请愿书而改变,也不因为张文宏的个人成就而改变,更不因为某一位领导的意见而改变。

还记得201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被曝18篇论文造假,论文实验图片有PS痕迹的事件吗?最后科技部公开通报没有认定造假,而只是认定存在图片误用,决定取消曹雪涛院士申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资格1年,取消作为财政资金支持的科技活动评审专家资格1年,取消招收研究生资格1年,责成其对被质疑的论文回应质疑并进行勘误。

气功抗癌——曹校长的研究成果之一 

什么叫图片误用?数据造假和图片误用可是有天差地别的区别,前者是故意的,后者是无意的。但十几篇论文都不小心误用了?误用了什么图片?为什么误用的图片不影响结论?科技部的通报中语焉不详。

今年5月,美国《生物化学杂志》(JBC)陆续撤下了曹校长的12篇论文。根据 JBC 的撤稿声明:“这 12 篇论文均由作者发起撤回,绝大多数被期刊认为存在一图多用或图像操纵问题,但上述论文作者均不认可期刊的调查结果,提出替换图片的请求但是被期刊拒绝”。

曹校长团队的回复是,重复实验的结果都与原文的结果一致,证明所有实验都是可以重复的、实验结果是可靠的、实验结论是可验证的。但JBC 编辑部不让换图片勘误,只能主动撤回论文了。

科技部的通报只说了结论和处罚结果,并没有说理。因此,我希望关于张文宏的博士论文的最终结论有一个附件,如果有心的人都可以下载阅读,里面详细分析张的论文为什么构成或者不构成抄袭,以此服众。

如果张文宏的博士论文最终认定的结论和我希望的一样,不构成抄袭,也希望不是一句简单的结论,而是说明为什么两篇文章相同3000字不构成抄袭?或者是不是构成不规范引用?两者的界限在哪里?堵住铄金的众口,也让张文宏和他的粉丝们腰板更挺一些。

如果,我是说如果,张文宏的博士论文最终被认定构成抄袭,更需要一份全面的说明。如是,这将推动学术共同体对抄袭概念的一次广泛传播,每一个写论文的学生和科研人员,都会问问自己,我遵守学术规范了吗?是不是每一个直接和间接引用的地方都加注了引注?会不会在未来像张文宏的博士论文一样被人扒出来炒个底朝天?

作者们将更加用心对待论文的规范性,因为高悬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不知哪天会掉下来。而学生们在完成他们在校最后一课——毕业论文的时候,意识到他们的论文不是在和查重的机器算法玩猫捉老鼠的游戏,而是在积累他们第一份的社会声誉。如是,那此事的意义超过了事件本身。

有人说,学术界经不起这么查,也没必要这么查。

我不同意。根据Web of science数据库统计,截止2021年5月,中国已经反超美国占据榜首。一方面,这表明中国科研实力逐步提升,另一方面,不得不承认,这也是中国对科研的评价模式——“期刊影响因子×论文数量=奖金”下,科研人员的“理性”选择。

但更为高企的是SCI撤稿率,截止到2020年7月,世界范围内共有23,425篇SCI撤稿,其中中国有 10,303篇,位居榜首,已占了世界44%,远远高于第二位的美国4,125篇。

撤稿观察网站标注的撤稿原因多达82种,但主要原因是雷同。据不完全统计,出版机构调查、同行评审虚假、文章重复、抄袭、数据错误、图片重复等六大原因占撤稿量总数的70%。在撤回的稿件中,大部分来自许多知名医学院,是因为这些附院晋职称都需要SCI。

中国论文质量的国际声誉屡受质疑。2017年4月,我国的SCI期刊《肿瘤生物学》一次性撤回107篇发表于2012年至2016年的中国医学论文,原因是涉嫌伪造同行评议,创下了正规学术期刊单次撤稿数量之最,引来一片哗然。同年,《肿瘤生物学》被剔出SCI。

2020年2月,荷兰学者、知名学术打假人伊丽莎白·比克(Elizabeth Bik),直指有超过400篇中国英文论文具有极其相似的标题布局、图片格式,尤其是连蛋白质印迹图的风格都非常相似,涉嫌来自一个批量化论文生产工厂,该事件未见官方进一步处理意见。

伊丽莎白还盯上了一篇论证中药对于新冠疫情有积极作用的论文,而2019年曝曹校长的,也是伊丽莎白,她堪称学术界的外国方舟子。

为了毕业、职称、晋升用抄袭手段炮制论文已是学术界的顽疾。还记得那个不知“知网为何物”的演员北影博士、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翟天临吗?掺了水的学术头衔,只会劣币驱逐良币,破坏学术环境,也会造成学术资源和科研经费的浪费,阻碍科研进步。

又有人说,既然张文宏确实是一位优秀的医生,这么多年对医学事业、患者都确实做出了杰出贡献,又何必去纠结一篇20年前的博士论文是否涉嫌抄袭? 

我也不能接受这样的观点。如果构成抄袭,该取消博士头衔的就取消博士头衔。否则,未来会有多少政府官员、社会贤达会假汝之名,放心大胆地抄作业而不用担心被查处? 

但另一方面,学术成就和社会成就要分开看。被取消博士头衔的张文宏是否还能做医生?只要华山医院没有要求所有医生都必须有博士头衔,他依然可以做医生;至于他的行政职务的头衔,完全可以保留,依然可以做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依然可以做上海市传染病与生物安全应急响应重点实验室主任。

而他的那些荣誉称号,上海市先进工作者;入选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获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中国城市人物等等,应该不受影响,道理很简单,你看看朋友圈,就知道老百姓服他!

可能受影响的是博士生导师的职务。不是博士了还能做博导吗?其实,博士生导师不一定必须是博士,取消了博士头衔的张文宏依然可以成为博导。但如果真的被取消了博士头衔,应该对他的博导头衔重新予以认定,是否仍然符合复旦大学博导资格。

公众人物所作所为被公众拿放大镜来看,这是公众人物必须接受和承受的代价。我们无需批判赵盛烨、方舟子或者伊丽莎白的居心叵测。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人存在,公众才可能会看到一些真相,学术界才会有公平竞争的环境。

无论怎样,如果张文宏因论文被认定抄袭而被取消博士头衔,相信很多人都会和我一样感觉不舒服,很难接受这个事实。

中国自古以来对人的评价总是两极化、脸谱化的,要么内圣外王、是道德楷模,要么乱臣贼子,要遗臭万年。而我倒觉得,假定每个人都是普通人而不是圣人,假定公众人物不是道德完人也会犯错误,允许人们用放大镜去看公众人物的缺点的同时,也能根据错误的不同大小客观地给予惩罚,这才是一个包容的社会应有的样子。

作者简介

周伯通,国内A股市场最大的汽车上市公司的总法。在日常繁忙的工作之余,他会坚持写一些“装作”深刻的东西,他说,装着装着,就说不定真的深刻了。他的目标是成为一个 “有好看皮囊的有趣灵魂”。

往期链接:

🔗总法嘉谈|疫情下的马太效应和反作用

🔗总法嘉谈 | 自觉带来自由

🔗总法嘉谈|中国式创新的新优势——拥抱变化的中国人民

🔗总法嘉谈|中美自动驾驶大比拼

法嘉·总法嘉谈

作为一名法律人来说,“总法律顾问”意味着时光与经验的沉淀,意味着资历同智慧的兼具!

他们就像是大海中的灯塔,天空中的明星,指引着法律人努力的方向。

其实——他们还实力与文采并存,有一颗笔耕不辍的心!

“总法嘉谈”专栏由此而生。

我们将收集总法律顾问们的笔墨佳作,感受他们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专业素养和人生智慧。

站在他们的肩膀上,读法律、看人生、观世界。


近期热点活动

律师如何正确地“拼命”和“革命”,以至可以“改命”?

2021年度·卓越法务与合规精英班招生简章

“沪航”贸易高质量发展之出口管制专题培训顺利举办

数字经济与全球数据治理系列研讨会成功举办

近期热点文章

芝麻开门,奔赴一场夏日法商盛宴!

《个人信息保护法》工具包集合来了!【正式稿与二审稿修改对比】与【中英文对照版】

【实务导师谈形势】解读《反外国制裁法》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影响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简析

为什么很多公司都被“伪高管”拖垮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