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宣教授被引次数最多的文章:中国模式
本期导读
一般而言
被引率高的论文,学术质量也高
从10月29日起
本平台陆续为大家推出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知名专家
被引次数最多的论文
品读名家名作
共享思想精粹
第十六期推出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
秦宣教授被引次数最多的文章
专家简介
秦宣,男,湖北荆门人,1963年11月出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题组首席专家、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指导组组长、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和教学,先后承担过国家级、省部级重点或一般项目数十余项,出版《科学社会主义基础理论研究等学术著作、教材多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等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二百余篇,多项成果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
中国知网检索 2021.11.10
被引次数最多的名作之一
“中国模式”之概念辨析
秦宣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前线
2010(02):28-32.
被引134次
观点精编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开始关注中国发展道路问题,并提出了“中国模式”这一概念。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模式”更是国际主流媒体关注的热点,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庆典以及由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更是凸现了“中国模式”的影响。从国内外学者对“中国模式”的研究成果看,不同学者对“中国模式”概念的界定颇有差异, 这种概念界定上的差异又进一步带来了理解上的差异。因此,在进一步讨论“中国模式”的过程中,有必要先对“中国模式”的内涵进行界定。
一、“中国模式”这个概念到底是何时提出来的?
第一,“中国模式”并不是进入新世纪才提出来的概念, 它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出现在国际主流媒体上。第二,从国外学者及政要的论述来看,他们使用“模式”这个概念比较随意。在讨论“中国模式”的同时,国外学者还使用了“中国经验”、“中国发展道路”等概念。第三,20世纪最后20年国外学者讨论“中国模式”时,多指中国改革开放模式,尤其是指中国经济改革模式。
二、我们到底可不可以使用“中国模式”这个概念?
我个人认为,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回避“中国模式”这个概念,完全可以使用“中国模式”这个概念来概括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经验。
三、到底如何界定“中国模式”的科学内涵?
我们认为,所谓“中国模式”,主要是指从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总结出来的一种社会发展模式。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有着不同的发展历程,不同的发展路径、不同的发展条件、不同的发展结果。这一系列“不同”,导致了不同的发展理念、不同的价值判断、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发展道路。
此外,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在西方学者及政要对“中国模式”的认识中,有两点是必须注意的:第一,他们在谈“中国模式”时,经常淡化“社会主义”的色彩。第二,西方学者和政要比较关注中国经济模式,容易淡化意识形态的差异。这两点说明,虽然中国的快速发展已经引起国外学者和政要的重视,但其对中国的偏见仍然是存在的,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的差异是不容我们忽视的。正因为如此,我们中国学者应加强对“中国模式”的研究。
汇编 | 《思享前沿》总编组
来源 | 中国知网、前线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官网
汇编仅用于学习研究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链接
喜欢《思享前沿》微信公众号内容的师友可以扫码实名添加 本号常务副主编个人微信以便于邀请您进入《思享前沿》微信交流群。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