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货到店丨As Found Houses 中国乡村的自建实验丨“非正式建造”系列
在中国农村,过去40多年的经济和社会变革引发的非正式建造使得一些村庄的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在这些地区,法规的限制很少,新材料和工业化的建造方法使混合建造成为可能。农村自建者对传统建筑类型进行调整、修改、嫁接、拼装、包裹……不受审美和形式的束缚。这些创新的建造方式为可持续建造和对话传统建筑等话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As Found Houses》一书记录了中国农村住宅建筑中令人出乎意料的设计方式。两位驻香港的建筑师林君翰和Sony Devabhaktuni走访了内地各省,最终选择了4种典型的传统住宅进行研究,并且对其中的20座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本周这本热销的图书补货到店,有需要的读者这次不要错过。点击内页图片放大,点击封面进入购买链接。更多书籍请移步群岛BOOKS微店。
“非正式建造”介于城市化与乡土之间、工业化与手工艺之间,是当今城市与乡村无法忽视的现实,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发达还是发展中国家。或许这样的关注不能立即转化为设计的资源,但尝试发现和理解我们所处的城乡空间中的问题,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起点。群岛BOOKS安排了“非正式建造”系列,介绍近年来有关这个议题的著作,以及一些年轻学者和建筑师的观察与思考,点击文字查看书单。
往期“非正式建造”系列企划:
“非正式建造”系列企划之七丨纽约皇后区住宅的多面表情丨All the Queens Houses
“非正式建造”系列企划之六丨Torre David:垂直的贫民窟
“非正式建造” 系列企划之四丨50年后,重读《向拉斯维加斯学习》
“非正式建造” 系列企划之三丨不精确的节点——半工业化半城市化的混合建造景观
“非正式建造” 系列企划之二丨As Found Houses 中国乡村的自建实验
匿名建造者的哲学和知识为专业人士提供了大量的建筑灵感来源。他们经过思考得到的建造产物超越了经济和审美的考虑,触及到了更为棘手的日常问题,例如如何生活,如何与邻居维持和谐等等。这些问题解决的意义可能影响更为深远。
—— Bernard Rudofsky
《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展览序言,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1964
当代自建行为审视
序言摘录 林君翰
Graf Castell-Rudenhaüsen拍摄
这是一幅模糊不清但能带给人们无尽遐想的图像:黑色方块在泛白的平面上逐渐变小。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些黑色的方块是从地面下挖的庭院。这些院子的院墙从地面延伸至地下,并形成了一系列被挖空的拱形空间,人们在这些空间中生活、睡眠、烹饪和储存物品。
这种通过挖掘建造的房屋展示了一种可能:在唯一可使用的建筑材料(土)的限制下,庭院文化如何整合到生活中。通过划分地面上的农耕生活和地面下的家庭生活,这种建造实现了农业生产和公共生活之间的平衡。
几年前,我们决定前往河南省三门峡市,去寻找这张照片确切的拍摄地点。然而,我们在那里发现了新奇的景象:工厂建筑在下挖的住宅之间生长。随着城市化进程深入到偏远地区,乡村的建筑景象正在发生彻底的改变:许多地下住宅已经被遗弃或处于失修状态,新的住宅开始建在地面上。新建的地上房屋、残留的地下庭院、无序的工厂建筑和深入地底的大型基础设施一并出现在同一场所中。
城市化的力量改变了居住与生活微妙的共生关系,如今,这种力量已经侵入农村,侵入传统生活的残余部分。邓小平在1978年宣布了经济特区计划,加快了中国的城市化速度,一系列的政策使中国向全球市场开放,并带来了世界上最迅速和广泛的城市化进程。尽管这些政策最初侧重于建立新的城市,并鼓励数以百万计的农民工放弃他们成长的农村到城市寻找工作,但城市化已经慢慢地不可避免地逆转了方向,侵入了农村。
自《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向人们介绍那种乡土的、非正式的建造已经过去了50多年。以当下中国视角重新审视Rudofsky对于乡土建筑的观点,我们发现:快速的城市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那些非城市的地方。如今不断变化的生活方式与理想中整合的定居点是相反的,“乡土的、无名的、自发的”等一系列现象需要被重新思考。
我们开始追问自己:当代的乡土建造究竟是什么?当我们看到数以百万计的建筑商用工业材料改造村民们的传统住宅时,我们能否找出创新的解决方案,找到焕发其意义的方式?在我们第一次去到中国北方,看到地坑院住宅的时候,我们找到了一些答案。我们发现有的家庭尽管已经在地面上建造了新房子,但在夏季和冬季却继续住在地下,因为土墙的隔热性能使得在恶劣天气环境下仍能保持室内的舒适。这种可选择性的生活方式给我们带来了思考:乡土建筑能为当代的生活带来什么?我们开始关注:村民们对于传统建筑的自建行为为解决建筑问题提供了哪些方法,他们如何实现可持续的生活?
于是我们开始关注到中国各地的乡土建筑遗址,去寻找被隐藏的当代故事。在过去的五年里,我们在各地寻找和记录乡土建筑改造的案例,关注于那些因加建而改变的房屋,而非那些保存完好的传统房屋。我们走遍了中国不同的气候区,最终将注意力集中于四个地区:中国西部的地坑院、中南部山区的侗族木屋、东南部的土楼以及藏族的高海拔住宅。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研究,我们开始察觉到农村建造的驱动力:没有充分的理由或直接的影响,就不做任何事情。这种驱动力将工业和传统的方法结合到一起,形成了超越形式设计的状态。我们开始关注在这些翻新的房屋中不匹配的、甚至是矛盾的美学,重新塑造对于乡土建筑和强有力的形式纯粹性的关系的思考。
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我们也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乡村对于传统建筑的改造可以演变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多样化形式。这种演变是在与当地材料和世代相传的技术有关的集体建筑过程产生的,这个渐进的过程使建筑和生活之间保持了完美的同步性。
本土的建造者可以无拘无束地改造几百年前的结构,这表明农村自建者和城市专业人员都拥有设计的权力。当建筑师旁观这一切,会从中发现许多灵感和启发,若当建筑师提前介入其中,这种启发是否还成立?是否能带来有效性?这是我们仍在思考的问题。
四类自建房屋
01 The Underground House | 地下房屋
案例:Summer Winter House
尽管这家人已经在地面上建了新房子,但他们并没有放弃地下的房子,在气候极端的夏季和冬季继续住在地下。在夏天,下沉庭院的深度阻挡了强烈的太阳光线;在冬天,地下空间收集的热量也能保护其免受强风的侵袭。甚至在秋季和春季,当地下房间变得潮湿时,他们也并未将所有活动都转移到地面上的房屋中,而是继续在地下的院子里做饭。为了使地上地下的来回成为可能,他们将新房子放置在通往地下庭院的坡道旁边。这种地上与地下的日常循环成为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02 The Wooden House | 木屋
案例:House on House
这家人决定在他们的混凝土房子顶部添加一个木制框架和斜屋顶。上下不同结构的房子的尺寸和空间组织都遵循传统的布置:三纵列均匀的空间,中间有一个开放的区域,两侧被分割成四个房间。在底层的混凝土房屋中,中间是公共活动空间,四周是个人活动场所,同时,大门上方布置了一个凹进的阳台,可以看到田野。新加建的木结构顶层没有封闭界面,一家人可以在这个空旷的空间里晒肉、晒庄稼、储存手工艺品等等。家庭的日常活动在下面普通的混凝土结构空间和上面传统的木结构空间中转换,新旧被缝合在一起。
03 The Collective House | 土楼集合住宅
案例:Remark House
在这个房屋改造中,居住在此的八个兄弟相继改造了他们继承的部分,重新创造了一个集体的居住环境。土楼相对较小,有一个狭窄的长方形院子,兄弟们用两层楼的建筑取代了原本的土楼,用新的覆层和颜色对其进行装饰,但改造后的部分仍然采用了原来土楼的组织方式。从外面看,该建筑已经毫无土楼的痕迹,只有原本作为结构的泥墙被保留了下来。原始土楼的残余空间没有被封闭,而是被用来储存物品。在这之后,他们有了更多的空间需求,于是在两层楼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新的楼层,土楼的顶部则被利用为露台。尽管该建筑几乎完全重建,但在更新的过程中,原本土楼垂直向分配空间的组织方式被一步步强化。
04 The Seasonal House | 藏族时令之家
案例:Flat Façade House
这座房子是村里第一个使用玻璃墙面的房子,大约在10年前建成。厚重的外墙是夯土制成的,内部树干般的柱子和精美的雕花模板创造了一个温暖的空间氛围,与外部贫瘠的景观形成了鲜明对比。这座房子朝南有一个面朝院子的门廊,因此这家人决定通过玻璃封闭的方式充分利用这一方向在冬季的强烈阳光。后来他们又以同样的方式封闭了上层的阳台,这样整个南立面可以在全天反射阳光,辐射到房子的其他地方。
(本期图文编辑HXT)
作者简介
林君翰,建筑师,香港大学副教授。曾在纽约市库柏联盟学习艺术和工程课程后,于2002年获得建筑专业学位。现与 Joshua Bolchover 一同担任 Rural Urban Framework 的负责人,该机构是一个致力于为快速城市化地区开发可持续原型的研究和设计平台,已获得众多国际奖项。已出版的《Rural Urban Framework: Transforming the Chinese Countryside》(Birkhauser,2013 年)介绍了 RUF 在中国 18 多个村庄的研究和项目,不仅收录了成功的项目,还讨论了失败案例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推荐阅读 点击封面进入购买链接
Experiments from Self-Buildersin Rural China |
在中国农村,过去40多年的经济和社会变革引发的非正式建造使得一些村庄的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在这些地区,法规的限制很少,新材料和工业化的建造方法使混合建造成为可能。农村自建者对传统建筑类型进行调整、修改、嫁接、拼装、包裹……不受审美和形式的束缚。这些创新的建造方式为可持续建造和对话传统建筑等话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As Found Houses》一书记录了中国农村住宅建筑出人意料的设计方式。两位驻香港的建筑师林君翰和Sony Devabhaktuni走访了内地许多地方,最终选择了4种典型的传统住宅进行研究,并且对其中的20座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近期补货到店
补货到店丨Atelier Bow-Wow 犬吠工作室丨Windowscape 4 [北欧编]
补货到店丨意大利的房间丨Stanze / Rooms: Novel Living Concepts
补货到店丨维特鲁威主义 2.0丨Baumschlager Eberle Architekten 2010–2020
补货到店丨柯布与昌迪加尔丨Le Corbusier & Pierre Jeanneret: Chandigarh, India
补货到店丨Database, Network, Interface丨建筑与数字文化的历史维度
补货到店丨50 Houses from Archive 1-3丨GA Houses 171, 173 & 177
每周书架 2023年7月3日-9日
Perspecta 55: Futures Index, MIT Press, 2023 新刊 Villa urbaine: The Lausanne Example, Birkhäuser, 2023 新书 Erich Mendelsohn Buildings and Projects, Birkhäuser, 2022 新书 An Anatomy of Influence, AA Publication, 2020 新书 Landscript 5: Material Culture Assembling and Disassembling Landscapes, JOVIS, 2018 Landscript 4: Nature Modern The Place of Landscape in the Modern Movement, JOVIS, 2018 Stairs (Detail Practice), Edition Detail, 2018 Jože Plečnik: The Zacherl House, Birkhäuser, 2016 Frei Otto: A life of research, construction and inspiration, Birkhäuser, 2015 好书打捞 Le Corbusier: Paris - Chandigarh, Birkhäuser, 2000 好书打捞
群岛BOOKS微店小程序已上线,长按二维码,选择右上角 ·・· 菜单,添加到我的小程序:
群岛BOOKS实体店上海市徐汇区云锦路300-2号地铁11号线云锦路站7号口电话:021-5456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