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的“创纪录”增长,为什么市场不买单了?
十二岁的B站,还需要一场商业上的成人礼
作者 | 陈重山
封面 | B站官方宣传片
持续增长的用户规模,已经拉不动哔哩哔哩(下文简称B站)的股价了。
2021年第三季度,B站MAU(月活用户)增至2.67亿人,提前一个季度达成全年用户增长目标,连续5个季度环比正向增长,且今年前三个季度的单季MAU同比增长均超过30%。
B站在第三季度还创下了多项纪录:MAU环比净增3010万人,净增数创历史新高;用户日均使用时长为88分钟,创历史新高。此外,当季的日均视频播放量、月均互动数等多项指标均创造了历史佳绩。
但资本市场并不满意。11月17日财报公布后,B站在美股市场连续两天大跌,跌幅分别为8.98%、17.17%;在港股市场,18日下跌也超过了10%。
自2018年3月在美股上市以来,B站股价一路走高,到今年2月11日,较发行价上涨近13倍。但此后,市场情绪急转直下,截至12月3日,B站股价在短短9个月时间里下跌了63%。今年3月,B站在港交所二次上市。截至发稿,港股股价与最高点相比已经腰斩。
公允地说,B站股价下跌有大环境的因素,比如美国监管政策持续变化使得市场集体下跌;但剔除市场情绪等宏观因素,这家曾让Z世代用户钟爱、资本市场惊喜的B站,在成功破圈之后,走向深水区的途中不可避免地迎来一系列挑战。
▌烧钱换用户,效率越来越低
用户规模既是互联网公司的基本盘,也是公司市场价值的锚定点。为此,B站不惜大把烧钱,换取用户的高增长。
从2019年第三季度至2021年第二季度,B站重金投入营销与推广,8个季度中,销售与营销费用同比增速高于100%的有6个季度。今年三季度,B站销售和营销费用达到16.33亿元。
另一方面,通过增加对UP主的激励、直播分成、游戏分成,以及投资ACG(动画漫画游戏)产业,B站也在尝试增强平台的内容吸引力,提升用户黏性。
然而,烧钱换用户,效率越来越低。
与2019年第一季度相比,B站2020年第三季度的销售与营销费用增长了348.63%,MAU只增加了100%。2020年第二季度与第一季度相比,B站销售与营销费用增长了11.39%,MAU却几乎没什么变化。
据雪豹财经社不完全统计,仅2021年,B站就投资了27家动漫游戏等内容制作类公司,这导致第三季度投资亏损7.24亿元。天风证券在一份研报中提示,若内容行业版权竞争进一步激烈,B站在内容方面的投入可能还会加大。
图源:天眼查App
在B站董事长陈睿看来,高质量内容是吸引用户关注和留存的转化剂。但今年第三季度,B站的收入分成同比增长83%至21.6亿元,仅换来MAU同比增长35%。
另一个衡量用户黏性的重要指标“DAU/MAU”,B站的数据也并不理想。
一般来说,一款App的DAU/MAU高于20%,可认为用户活跃度较高;超过50%通常被认为已具备发展成为平台的潜力。不久前改名为“Meta”的Facebook在仅有7万用户规模时,DAU/MAU就已达到较高数值,目前为66%。
相比之下,B站在2020年上半年之前,DAU/MAU一直维持在30%左右。自2020年三季度以来,B站DAU/MAU下降到27%,且已连续四个季度徘徊在低位。
天风证券在研报中提示,B站DAU/MAU有不达预期的风险。相较于快手、抖音,B站的DAU/MAU较低。
即便如此,粮草和弹药并不充足的B站,仍有更高的雄心。陈睿在2020年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上表示,增长目标是2023年内MAU做到4个亿。
▌失色的Z世代标签
为了实现用户规模的迅速扩张,早期被贴上二次元标签的B站选择了主动破圈。
为吸引更多用户,过去几年,B站不断提升内容的丰富度,从二次元社区走向综合性视频平台。陈睿在2021年3月B站港交所上市后的媒体群访中表示,B站目前有1000多个品类的内容。
2018年赴美国上市时,B站在招股书中披露,其81.7%的用户是Z时代(1995-2009年间出生的一代人)。到 2020年四季度,B站用户已从过去的90后、00后的圈子,逐步渗透到了85后甚至是80后。2021年在香港上市前,B站在招股书中又将核心用户定义为“Z+世代”(1985-2009年出生的人群)。
独特的社区文化在拥有高用户黏性的同时,也意味着小众和排他性;但做大的过程中,B站又不得不面临失去个性和独特调性的风险。
原国金证券分析师裴培曾在一篇文章中表示:在中国互联网的历史上,还从未有内容平台做到过在用户基数急剧扩张的同时,不损害原有内容调性。在很多人心目中,用户基数的增加、商业变现的深入,必然会导致调性的损失或者消失。那么,B站能是例外吗?
2020年,B站跨年晚会《最美的夜》成功破圈,但否定的声音同样不绝于耳。很多老用户吐槽B站“变得不认识了”。在豆瓣上,B站跨年夜晚会的评分从上一年的9.1降到了6.7。
破圈的B站并没有收获一边倒的赞美,反而可能会丢掉Z世代的专属标签。
另一方面,以抖音和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崛起,不断蚕食B站基本盘。据极光数据,2021年第三季度,在抖音和快手的MAU中,“Z+世代”的人群规模分别达到3.84亿和2.05亿。同一时期,B站涵盖所有年龄层的MAU为2.67亿。
图源:极光
同样是在2021年三季度,腾讯视频和B站在25岁以下年轻用户中的渗透率,分别为70.6%与63.6%。微博港股上市的招股书则显示,2021年6月,微博确定的月活跃用户中,有超过75%属于Z世代。
▌比破圈更难的,是商业化突围
烧钱换来的用户增长,并没有让B站实现盈利。收入增幅放缓和支出高速增长,导致B站亏损不断扩大。
今年三季度,B站营收同比增长61%,亏损同比扩大144.18%至26.86亿元,远超市场预期(亏损18.18亿元),为上市以来单季最高;经调整净亏损16.22亿元,亏损额超过上半年总和。同一时期,B站毛利率为19.6%,两年来首次跌破20%。
近3年来,B站净亏损额一直处于扩大趋势,自2018年美股上市以来累计亏损96.36亿元。广发证券认为,B站盈利,道阻且长。
华金证券在研报中分析,B站亏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高毛利率的游戏业务营收占比减少。
研发周期长,投入大的游戏业务,一度是B站的主要业务。招股书数据显示,2017年,游戏收入在B站总营收的占比为83.4%,B站一度被称“披着弹幕外衣的游戏公司”。到2021年第三季度,游戏业务营收同比增长9%至13.9亿元,总营收占比降至26.7%。
目前,B站正在发力做自研游戏,三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增加97%至7.88亿元,但这无疑是一条漫长而艰难的道路,前途难卜。游戏制作公司也是B站对外投资的重点,但“买买买”的同时也在“亏亏亏”。今年三季度,B站投资亏损7.24亿元,占总亏损的1/4左右,部分来自投资游戏公司的公允价值变动。
投入和回报不成正比,让投资机构开始审视B站的竞争力和盈利逻辑。高盛8月下调B站美股和港股目标价格,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考虑到B站的游戏业务表现较弱。银河证券在点评B站财报时认为,新游戏上线不及预期是一大风险。
游戏业务的黯然失色,可能将让B站面临没有故事可讲的尴尬。
2018年在美股上市时,B站曾给资本市场描绘了一个充满想象空间的故事:81.7%的用户是Z时代,这个群体预计到2020年,将贡献中国在线娱乐市场62%的消费。但截至目前,这些用户并没有让B站赚钱。
从三季度的收入构成来看,包括会员、直播在内的增值服务和广告收入分别收入19.1亿元和11.7亿元,传统业务仍然是B站最重要的营收来源。电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8%至7.3亿元,不仅与抖音、快手不在一个量级,收入贡献占比也只有不到13%。
去二次元化让小而美的B站更大了,也带来更多挑战:游戏业务拉胯,Z时代标签失色,长视频仍然拼不过爱优腾,短视频不是抖快的对手。定位日渐模糊的B站,在用户和内容破圈的同时,该如何实现商业化的突围?
十二岁的B站,还需要一场商业上的成人礼。
END
推荐阅读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