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刊文 | 一路谈:贾莲娜与冯仕达的对话集 / 《城市 环境 设计》(UED)第133期【贾莲娜专辑】

UED 城市环境设计UED 2023-10-14

点击上方↑「城市 环境 设计 UED」快速关注

UED

新刊发布啦!!!

《城市 环境 设计》(UED)

第133期

贾莲娜专辑

新鲜的发现 朴素的实践


青年建筑师的成长之路

多相工作室有一个长期的微信工作组——“生活中的建筑小组”,它就像一条小路,是我们这些同伴们渐渐走出来的。在这条路上,有一位特别的同行者,不断启发和鞭策着我们饱满精神地走下去,也常在关键时刻提醒我们回头看看已经走过的路。这位同行者,偶尔会加入我们一起走几天,更多的时候,他经过另一处森林走到我们前方,恳切地在那里注视着,等待我们走到,好分享一路上各自看到的风景,也交换在此处的新鲜感受。


Along The Way

一路谈

贾莲娜与冯仕达的对话集

冯仕达 

哈佛大学设计学院

景观学讲师

贾莲娜

多相工作室合伙人

贾莲娜工作室创始人


冯:你从张永和老师那里学到了什么?

贾:1998年第一次见到张老师,2003—2006年又在非常建筑工作三年,我的建筑启蒙很大程度上是张永和老师给予的。 

如果想认真地说清我所受到的影响,先要花点时间回顾一下这段启蒙的经历。作为清华建筑系一名懵懂的学生,大三时看到了张永和老师的第一本《非常建筑》[1],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清华那年有一个学术周,可以自由外请导师,我们九位同学(包括陈龙和陆翔)一起邀请张老师作为我们的学术周导师。张老师给我们出了个题,然后我们真刀真枪做了个1∶1的东西,这段很短暂的经历就是我的建筑启蒙,从那时起我开始关心建筑本体,关心如何推演出形式,关心如何造出来。这个影响至今一直都在。

之后的经历其实有点错位,我是在张永和老师的影响下读了王路老师的研究生。当时觉得王老师是德国回来的(那会儿喜欢的建筑师也都是德语系的),应该和张老师的关注点有很大交集吧!现在想想,这是一个多么美丽和幸运的误会!王老师在德国研究的课题是村落保护。在这三年里,有两条平行的线索。一条是在王老师的带领下,与陈龙一起开始了学生时期的极其充实的建筑实践,比如天台博物馆、南227改造(王路老师的工作室),这部分的实践差不多是概念思维+建造研究。第二条线索是跟着王老师四处走,探各种极好的村子,浙江的、徽州的、贵州的;造访寺庙,比如天台山的国清寺和智者塔院(图1、图2)。王老师当时还让我们好好读陈从周[2]和宗白华[3]的书,看是都看了,虽然当时没领悟,但仍然埋下了种子。这部分影响在当时并没有显现,只是觉得喜欢,从未想过这些和我自己要干的事情有什么关系。

▲天台山国清寺

▲天台山智者塔院

研究生毕业后,本来也向往已久,又收到大学同窗陆翔和周榕老师的邀请,就和陈龙一起去了非常建筑,做项目负责人。工作三年里主要负责的项目是用友软件园的1号研发中心[4](图3),前期我比较驾轻就熟,关于形式的生成过程算是有点意思,画了有趣的分析图,那会儿大家也都觉得新鲜好玩儿。

▲用友软件园1号研发中心

但到了后面,尤其进入施工阶段和室内设计阶段,我就招架不住了。完全没有去工地的心理素质,很容易对抗和生气,不敢面对现实,尤其是不敢面对自己所导致的不如意的结果,既愤怒又怯懦。由于这种怯懦,导致我在用友后期的参与度不高,完全依赖陈龙推进。更沮丧的是,我费了很大力气,才发现自己完全不会做室内设计。用友这个项目之后,我对自己产生很大的怀疑,建筑师需做好大的决定啊,我有这个能力吗?我好像只知道概念的推导,似乎聪明、有逻辑,但在生活和感受上完全缺失,没有根基。那段时间我觉得特别心虚,感觉这些年虽然学了一些东西,好像也能做房子了,但这些东西似乎并没有和我的内在形成什么深刻的连接。恰好当时 我的几个同事也有种种触动,想做自己的事务所,从小项目做起,打下扎实的基础,这样就有了后来的多相工作室。 

现在再回到您的问题—于我而言,“从张永和老师那里学到了什么?” 

第一点,对当代欧洲建筑师的重视。从1998年起知道并喜欢彼得·卒姆托(Peter Zumthor)、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事务所(Herzog&De Meuron)的建筑,读研究生时王路老师带我们去欧洲实地参访时达到“痴迷”的巅峰。和卒姆托建筑的“恋情”在2015年欧洲之旅后才基本结束,与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结束得更早一点,是在2006年看完巴塞罗那的“黑奶酪”[5](图4)后就降温了。前一阵子重读张老师的文章《平常建筑》[6],才发现那时候张老师文中也提到了彼艾·夏柔(Pierre Chareau),但那时候因为看不懂就完全忽略了,在2019年偶然看到了他的玻璃宅的图文(图5),完全被迷住。

▲“黑奶酪”巴塞罗那自然科学博物馆

▲玻璃宅照片 选自《走进世界最美的家》

第二,建筑设计实践可以将建造作为思考的起点。作为一个本来对物理世界缺乏认知的人,从那时开始关心和思考建造问题,虽然是纸上谈兵,幼稚笨拙,但对于自身成长而言仍然意义非凡。那时候的我,并没有花时间去充分理解工匠真实的建造,而是在不懂建造的情况下思考建造(或者仅仅知道一些名称和大致的原理),这背后有一个自己当时完全没意识到的潜台词——似乎现实世界的建造总是不及头脑和图纸上的建造高级和纯粹。

第三,将对建筑材料、建造、形态、空间这四方面的关注和训练视为建筑设计的基本功,就像是学习一门语言时所必须做的语法练习。 

第四,对逻辑和思辨的重视。设计需要以思辨开始,挖掘任务的潜能,设计也需要能够立得住的、自洽的逻辑线索贯穿。警惕审美和直觉的判断,避免谈论好看、难看、大气、小气这些比较主观的看法。对一个设计的“说法”(也就是那个概念)和形式的生成过程非常重视,也由此发展出运用概念思维重新发现和转化设计任务的能力。 

第五,张老师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一种自由的、丰富的、渊博的存在方式,不只局限于“建筑师”的专业视点。张老师对文学、电影、绘画、装置艺术等门类的兴趣和洞见、他和当时中国当代艺术界的密切联系启发着我们去打开建筑之外的世界。 

第六,于我而言,张老师的城市观察展现出一种新的视点,从某种程度上唤醒了我的洞察力。虽然我个人并不擅长城市研究,但张老师的视点给了我启发(比如“平行城市”[7]之说):不急着评判好坏,给自己时间,开放地发现蕴含在看似消极的现实之中的潜力。这个能力在后续的工作经历中被不断发展,比如对现场的发现性视角,致力于激发场地和任务的潜力和品质,甚至将错误、意外也转化为一种积极体验的能力。2013年之后逐渐增长的在自然环境中读地、聆听自然、聆听他人的能力,应该都与当时的唤醒有关。 

第七,提出了“中国”问题。城市、建筑、材料、结构中的“中国性”,如何分辨?如何转化?但这极其重要的部分,却是略显迟钝的我在当时没有太多共鸣的部分。我那时不太能理解,现在想来,可能那个阶段是我内心离中国最远的时候,那时的自己完全处在头脑强大但感知力几乎没有打开的状态,只是因为研究生时期在王路老师门下有多次探访国清寺和古村落的经历,让我在不能理解中国传统建筑智慧的时候也心存敬意(其实是敬而远之)。也有一点具体的念想在那时被启动了,比如当时听张老师闲谈他记忆中四合院里的生活,那些场景很打动我,也勾起了我自己童年的杂院记忆,开始觉察院子与人、与天地的联系。后来院子成为我们设计中的重要母题想必也与此脱不开干系。 

最后,必须要说明的是,张老师在今天的我看来,依然是大海一样的存在,只是以我当年的局限和容纳度,只能获取到这些。张老师在工作室营造的那种丰富、轻松、诙谐、率真的氛围,也令人难忘。


冯:离开非常建筑之后的第一个五年又补了什么课?

贾:当时在非常建筑负责的项目都是比较大型的,以自己当时的经验和能力,对那种规模的建造设想基本处于夹生状态,很难落地,而自己又不满足于只在头脑中进行的“理想”建造,渴望获得现实世界的积极反馈。于是我和陈龙、陆翔、胡宪一起成立工作室,放慢节奏,从头做一些与自己实践能力相匹配的小项目,和工匠、施工团队直接讨论,近距离观察、学习和参与建造,将真实世界的建造作为自己成长必需的营养。与此同步,我们与甲方、合作方更密切地互动,继续在具体项目中训练和发展概念思维,为形式生成的过程注入更多的燃料,比如建筑节能、照明、景观、室内、策划、平面设计等,试图理解和企图“控制”建筑房子的全过程和全面向。2010上海世博会的万科馆[8]的全过程算是一次阶段性的满足。

也是在这段时期,我们与其他门类的设计师有了更多交流,打开了一些不同的视角。当时我们有机会经常与两位服装设计师朋友一起聊天,张达会谈很感性和直观的东西,王一扬会讨论气质和日常。他们一开始对我们这些建筑师的思维方式挺“敬畏”的,但时间一长,概念思维的东西比较好懂嘛,也比较容易看到逻辑推导的尽头(就好像一道几何证明题)。可他们当时说气质、气场什么的我却完全听不懂,我甚至怀疑有没有这种东西,记得案艺术实验室[9]刚做完的时候,张达看了,说你们这个楼梯栏杆的宽度和你整个空间的气质来比,宽了(图6)。我心想这么神奇!其实当 时是根本感觉不到的,也不太相信。 

▲案艺术实验室

案艺术实验室是我们四个合伙人一起做的第一个项目,将“接口”(图7)的概念具体化在一套可重复利用的装置上,很有趣,完成度也非常高,当时很兴奋,还“跨界”做了一套叫作“豆荚”的本子,做了这个艺术空间的logo(标识),真正是用一个概念统领了空间、产品、平面设计(图8),虽然是很小的,但做得极其认真,我们的收获很大,甲方也非常认可,后来的宋庄艺术空间的甲方就是同一个。记得案艺术实验室开幕展览的时候(图9),师弟赵扬正好去看,他觉得挺好玩的,但他问我:“有没有觉得其实这些杆的存在也挺干扰的?”这问题引起了我的反思,的确,让这些杆存在,但又想把它们消隐掉。后来的素然纸空间[10]、2007年参加大声展的“穿墙术”[11],一直到2010年的万科馆,对工作室而言,都有一定延续性。万科馆是个大装置,因为它的功能性稍弱,我们的概念思维就占据了主角。 

▲案艺术实验室“接口”

▲“豆荚”

▲案艺术实验室

在工作室成立的前些年里,虽然很兴奋而努力地投入实践,但在离开非常建筑之前就萦绕心中的几个困惑也在持续发酵。第一点,感觉自己一直在将“形象”窄化为“具象”,并且将对它的关注与对材料、建造、形态和空间的关注对立起来。似乎是在用概念和逻辑来逃避对“形象”问题的思考,它复杂而微妙,不好把握,但设计的时候又不可能不面对。这个困惑直到2013年后重读宗白华的时候才有了点醒悟,他说:“形象不是形式,而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形式中每一个点、线、色、形、音、韵,都表现着内容的意义、情感、价值。”[12]“形象”或许恰恰是形式与内容、物质与精神的“桥梁”。 

第二点,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匮乏感,既没有时间也不会生活。自己感觉活得苍白,精神饥饿,也清楚这样的状态不可能做出真正的好房子。更要命的是,我逐渐对自己的建筑师审美—一种审美洁癖产生了让自己不安的质疑。我好像对生活中所有模糊而温暖的东西嗤之以鼻,因为那个好像和我所习得的审美偏好有冲突,但我的内心深处似乎又无比渴望它们。一个原本无知和自大的人开始了自我怀疑的旅程。



参考文献  Reference Documents

/

[1] 张永和.非常建筑 [M]. 哈尔滨 :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2] 陈从周.说园 [M]. 武汉 :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20. 

[3] 宗白华.美学散步 [M]. 上海 :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 

[4] 周榕.诗意的编程—用友软件园1号研发中心[J].建筑学报, 2008 (07):52-57. 

[5] 赫尔佐格与德梅隆事务所于2012年在巴塞罗那设计的巴塞罗那自然科学博物馆 . 

[6] 张永和.平常建筑[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16-24. 

[7] 张永和, 史健. 建筑:动词

—张永和访谈录 [M] // 张永和.平常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 

业出版社, 2002: 43. 

[8] 多相工作室联合万科地产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设计的万科企业馆 . 

[9] 多相工作室于2013年将北京798艺术园区的一处工业厂房改造成用于展览和活动的空间 . 

[10] 多相工作室受邀为服装品牌ZUCZUG(素然)设计其品牌旗舰店.(参见本专辑第246页) 

[11] 多相工作室于2007年为大声展设计的艺术装置.(参见本专辑第246页) 

[12] 宗白华.艺境[C].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270

(节选自《一路谈——贾莲娜与冯仕达的对话集》)

/

撰文 | 《城市 环境 设计》(UED)

编辑 | 夏雪婷

PURCHASE

那么,如何读到本期专辑的

更多精彩内容呢?

点击下方二维码,

马上下单购买!

(手快有,手慢也有)

UED第133期

购买链接 >

PURCHASE

关于UED

作为中国第四代建筑媒体的代表,UED坚持专业、时尚路线;关注中国建筑、中国建筑师;报道人物、作品、思想。以敏锐的视角探寻全球著名的建筑、城市、景观设计作品,聚焦当下的全球设计实践现场,挖掘国内外优秀的建筑师、设计师人才,关注国内外城乡环境变迁。是集刊物出版、新媒体、学术活动、策划于一体的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全媒体平台。从具有专业学术高度的视角,以设计、技术与艺术为切入点,参与当代中国的城市发展、老城复兴、乡村建设。 

《城市 环境 设计》(UED)创刊于 2004 年,由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主办。UED 期刊曾被人民网研究院评为中国媒体百强,是唯一入选的建筑媒体,并荣获中国期刊交易博览会评定的“中国最美期刊”称号。

至 2022 年 7 月: 

UED 期刊迄今已经出版了133期,每期发行量在 1.2 万册左右,读者覆盖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迄今为止,UED杂志已经为全世界几十位最优秀的建筑师、建筑事务所出版了作品专辑(特辑),可谓群星璀璨:蓝天组、FOA、程泰宁、马里奥·博塔、安托内·普雷多克、福克萨斯、何镜堂、多米尼克·佩罗、GMP、斯蒂文·霍尔、CCDI、山本理显、OMA亚洲、姚仁喜、丹尼尔·里伯斯金、李兴钢、福斯特、WOHA、张雷联合事务所、ANMA、德包赞巴克、大舍、MVRDV、托马斯·赫尔佐格、伯纳德·屈米、UNstudio、汤桦、马岩松、都市实践、OPEN、董工、TAO、承孝相、BIG、朱小地、原地建筑、墨菲西思、周恺、张利、赵春水,等等。

UED 除出版期刊以外,还为行业各界提供了一个高层次的专业平台,长期举办设计竞赛、项目合作、展览展示等活动策划项目,旨在打造全新的建筑类新媒体平台,以专业、先锐、科学的视角报道国内外建筑设计、城市规划、乡村建设的实践现场。 

我们秉持开放、认真、专业的态度,致力于搭建中外建筑行业深度交流的专业平台,肩负推动中国建筑界走向世界的媒体责任。我们欢迎全球建筑界、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界的同仁,就多种形式的合作和推广,不吝垂询我们。

在2022年UED的“再启航”中,开创共生、共赢的新局面!


# UED 最近刊 #

2022年第133期《城市 环境 设计》(UED)贾莲娜专辑

UED第133期

购买链接 >

PURCHASE


本期相关阅读:

▲UED新刊发布!贾莲娜专辑

新鲜的发现,朴素的实践


2022年第132期《城市 环境 设计》(UED)赵春水专辑

UED第132期

购买链接 >

PURCHASE


本期相关阅读:

▲UED新刊发布!

赵春水建筑师专辑:城市心象风景

新刊发布!城市文化 匠人匠心:赵春水专访

刊文 | 崔岩解读赵春水建筑

由开放合作设计至独立创新的转化

刊文 | 许懋彦:对天津文化中心图书馆

和济宁文化中心群艺馆的品析

2022年第131期《城市 环境 设计》(UED)张利专辑

UED第131期

购买链接 >

PURCHASE


本期相关阅读:

▲UED新刊发布!

张利建筑师专辑:城市人因视角下的设计干预

▲刊文 | 追寻知识:青锋解读张利的建筑历程

▲冬奥场馆 | “雪如意”首金!带你深入了解北京冬奥会国家跳台滑雪中心

▲冬奥场馆 | 谷爱凌“雪飞天”夺金!带你深入了解北京首钢滑雪大跳台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