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荐读 2020年第1期 | 信息行为领域选择性暴露研究: 视角、方法、动向
Photo by Andrew Small on Unsplash.
吴 丹1 ,2 樊 舒1
(1.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武汉,430072; 2.武汉大学人机交互与用户行为研究中心,武汉,430072)
[摘要]
[目的/意义]选择性暴露在信息行为领域受到了新的关注,对其内容的梳理有利于丰富信息行为的相关研究,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研究设计/方法]以国内外会议、期刊发表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归纳法,梳理选择性暴露在信息行为领域的研究进展。[结论/发现]通过对研究方法和研究主题的分析,归纳了信息行为领域选择性暴露的研究方法,并从信息选择行为、信息获取行为、信息分享行为三个方面揭示了该主题的研究动向。[创新/价值]构建对于选择性暴露这一交叉学科概念的系统认知体系,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
选择性暴露 信息行为 信息选择 信息获取
信息分享
1 引言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利昂·费斯汀格(Leon Festinger)的认知失调理论(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极具影响力,该理论指个体为了避免与既有认知不一致或不和谐状态的出现,对所接触的信息采取有意或者无意的规避态度[1],并主动暴露于与自身知识、观点、态度、决定等一致的信息环境之中[2],即选择性暴露(Selective Exposure),在心理学和传播学领域也称其为“选择性接触”[3]。这一概念本质上与个体的倾向性选择密切相关。
多个学科领域已对选择性暴露进行了探讨和验证,而最近选择性暴露的研究则呈现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特点,并受到图书情报领域相关学者的关注。对这一概念的讨论越来越多地涉及到信息行为领域的内容,且将其视为信息规避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4]。
信息行为的研究成果丰富,且一直受到图书馆和信息科学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关注。Pettigrew等认为信息行为是人们在不同的情境中需求、搜寻、获取和使用信息[5]。Wilson也将信息行为定义为与信息源、信息渠道等密切相关的所有人类行为的总和,并将主动和被动的信息搜寻行为(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信息搜索行为(Information Searching Behavior)和信息使用行为(Information Use Behavior)划分为信息行为的子类别[6]。除此之外,信息分享也是信息行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7],众多信息行为相关文献也强调了信息分享的重要性[8]。
2 理论框架
2.1 理论基础
选择性暴露在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传播学、信息学、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均具有重要影响,与认知失调理论、一致性理论、动机理论、自我调节理论、守门人理论、恐惧管理理论和信息处理理论等多个理论概念相关[9,10]。
认知失调理论(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是选择性暴露的基础理论来源,选择性暴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消除认知失调所引起的心理不适[11]。与认知失调理论相对应的一致性理论(Consistency Theory)是指个体应对信息不一致情况时,通过调整原有态度以增强内部一致性,其目的是降低失调并达到心理的一致与和谐[12,13]。
动机理论(Theory of Motivation)涵盖与动机概念相关的各种理论研究。尽管根据倾向性进行自我选择暴露主要是有意识和刻意的行为,但也可以在无意识状态下根据心理偏好做出选择[14]。社会心理学家将这种偏好归因于动机视角,即假定人们有动机去寻找证实自身已确信观点的信息[15],其本质是个体的求知动机,即好奇心的驱使推动了信息的选择性暴露行为[16]。从动机角度出发,不确定性态度也会驱动与选择性暴露相关的信息搜寻行为的产生[17],这也是个体的自我调节的重要表现。
与动机理论、选择性暴露理论均密切相关的自我调节理论(Self-regulation Theory)认为选择性地暴露于特定信息中有3种具体表现:受自我支持动机(Self-bolstering)的影响可以维持现有行为,受自我激励动机(Self-motivating)的影响改变现有行为,受自我防御动机(Self-defending)的影响在暴露于消极信息环境中时会做出相应的防御行为[18]。
守门人理论(Gatekeeping)和选择性暴露理论都是传播学的经典理论,尽管二者立足于传播者和受众两个不同的角度,但其共通之处均指出了个体根据偏好传播和接收信息时所产生的选择性行为[19]。
恐惧管理理论(Terror Management Theory)指个体在面临死亡焦虑时会通过各种方式努力避免这种焦虑感。其中,主要的处理方式之一就是增强自身的防御动机,例如反映在网络浏览行为上的表现就是防御动机驱动下个体通过选择性暴露来强化已有态度信息[20]。
信息处理理论(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认为认知负荷的增加会影响个体信息处理的能力,不同程度的认知负荷如任务处理的数量和难度会影响个体的选择性暴露,尤其是多任务环境下认知负荷的增加会影响选择性暴露的具体表现,并导致选择性搜寻和选择性规避行为的发生[21]。
2.2 研究演进
选择性暴露的核心观点是人们更喜欢暴露于与他们先前存在的观点一致的信息环境之中[22]。这一概念也进一步强调了个体选择的重要性,即个体在现有信息中进行选择时存在的任何系统性偏差都会驱动其积极地寻找支持自身观点的信息,并积极地避免那些挑战已有观点的信息[23,24]。
选择性暴露这一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早期,美国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Lazarsfeld)在《人民的选择》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选择性暴露”假说[25],其具体的内涵是,与先前的信念或态度的不一致会产生负面的心理紧张状态,以此为驱动个体通过寻找信息来强化自身态度并减少不和谐现象的发生[26]。1955年,在后续的研究《人际影响:个人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一书中,美籍以色列传播学家卡茨(Katz)和拉扎斯菲尔德共同提出了制约和影响大众传播效果的中介因素,而选择性暴露机制就是中介因素之一。该机制说明受众会选择性回避某些媒介或内容,而被回避的媒介和内容是很难产生效果的[27]。1960年,美国传播学者克拉珀(Klapper)在《大众传播的效果》一书中提出了受众的选择性心理(Selective Mechanism of Audience)理论,认为受众的信息选择心理过程包含选择性暴露、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三个具体环节[28]。选择性暴露(Selective Exposure)是受众心理选择过程的第一个环节,指受众倾向于接触与自己意见相符或感兴趣的内容,将自己暴露于已经选择的内容之中[29]。“选择性暴露”、“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共同组成了受众心理选择过程的三个环节,是受众倾向性程度层层递进、不断深入的过程。
此后相关研究聚焦于:政治议题下的选择性暴露研究,选择性暴露中的偏差信息研究,以及选择性暴露对态度转变、决策过程的影响等。
尽管选择性暴露是一种超越政治传播研究的现象,但在政治议题讨论与传播中发现了更强的选择性暴露效应[30]。随着媒体信息传播渠道的增加,政治议题下的选择性暴露研究也日渐增多,例如党派选择性暴露研究在高选择性媒体环境中的适用性[31]、个人政治态度的倾向性影响相关新闻和信息的选择与获取[32]、社交媒体中信息暴露的模式是驱动政治信息共享的因素之一[33]等。
选择性地搜寻或规避都可能使所获取的信息产生偏差,并继续维持先前存在的观念和认知。选择性暴露所体现的个体选择性搜寻和规避行为说明个人经常以一种带有偏见的、确定的方式搜索信息[34],即偏差信息搜寻行为。已有研究已经考察了针对刻板印象的信息搜寻的基本过程、信息搜寻对刻板印象变化的影响以及如何克服信息搜寻的偏差(Information-seeking Bias)等[35]。在社交网络环境下,这种偏差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同质性偏差(Homogeneity Bias),即倾向于消费来自少数信息源的内容;一种是流行性偏差(Popularity Bias),即选择性地暴露于来自热门流量网站中的相关内容[36]。其中,认知偏差对于偏差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则主要体现为不同信息接触模式及数量对于认知失调和认知协调的状态有显著影响[37]。
选择性暴露影响个体态度的形成和转变。例如,通过选择性地接触在线健康信息内容可以培养个体的健康态度[38],而固有的矛盾态度会对态度一致性信息选择产生影响[39]。此外,有学者扩展之前的研究,发现对搜索结果的选择性暴露会产生明显的态度转变,而态度的重要程度也会影响选择性[40]。
3 信息行为领域选择性暴露的研究方法
在选择性暴露这一理论框架下,信息行为相关研究的研究方法呈现出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单一方法到多方法复合等特点。多种方法混合应用更能弥补单一测量方法的缺陷,这也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的重要体现之一。其中,自我报告研究、观察行为数据、实验研究法和聚合行为测量这四种研究方法是挖掘隐藏在数据之下变量之间潜在关系的重要手段(见表1)。
3.1 自我报告研究
自我报告研究(Self-report Study)是一种典型的调查方式,参与者需要根据自身感受、态度、信念等进行陈述,是收集用户自反馈数据的主要方法,在选择性暴露的研究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尤其是获取和评估被试者自我态度、认知状况、知识能力等要素。对于用户自我报告数据的收集和使用,是获取个人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表示个体特征的反馈途径之一,为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基础。
Garrett[44]基于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的全国性电话调查的抽样数据对选择性暴露进行了探讨,要求受访者自我报告获取网络政治信息的来源、使用不同党派网站的情况、对竞选情况的关注程度等问题,通过被试者的回忆对暴露程度进行评估,更能体现选择性记忆所发挥的作用;Weeks[45]等采用专门小组调查设计(Panel Survey Design)的方法,获取了2012年10月19-25日总统大选期间的调查数据,利用六度量表测量偶然暴露于反对态度信息的频率、偶然暴露于支持态度信息的频率、社交媒体中政治信息共享的频率等信息,并收集了被试者自我报告数据,如党性力量的强弱等,进而通过回归分析发现信息暴露模式和党派关系的强度是影响政治信息共享的主要因素;Sawicki[46]等考察了信息选择的矛盾心理效应,利用量表测量态度好感度、话题兴趣度、信息熟悉度、矛盾心理等变量,并以态度好感度为主体预测因子,信息熟悉度为主体内测因子,对矛盾心理预期变化指标进行混合模型回归分析,识别了矛盾态度对实际信息选择的影响;Sawicki[47]等人的另一项研究探索了怀疑态度对信息选择和信息搜索行为的影响,测量了预暴露态度的好感度(Favorability of Pre-exposure Attitudes)和态度信心(Attitude Confidence),研究发现相对自信的心理状态和较高的信息熟悉度对个体的信息选择具有预测作用,而相对不确定的态度会影响个体的信息选择,并引发进一步的信息搜索行为;Hall[48]等探究了信念优越感(Belief-superior)与信息搜寻行为之间的关系,要求参与者自我报告对于不同主题的信念自信感、信念优越感和感知知识等相关陈述的同意程度,研究发现认为自己观点很优越的人在信息搜索的过程中更容易查找具有同质性的偏好信息。
3.2 观察行为数据
观察行为数据(Observed Behavior Data)也是选择性暴露研究中最常使用的数据收集方式之一,随着社交媒体网站的普及,用户在线行为数据的观测、记录、分析也更为普遍。这种依靠信息技术不引人注意的调查和收集数据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外在因素的干扰,揭露用户真实的行为轨迹,为研究结果的分析提供更有价值的参照。
Nelson[49]等经用户许可后在用户电脑上安装comScore跟踪软件以跟踪用户访问的URL,并调查了2014年10月访问最多的50个政治新闻网站,研究发现在线新闻网站的受众往往暴露于少数几个知名的主流新闻网站,而社交网站如Facebook则是用户最常接触政治新闻的途径;An[50]等根据http://newspapers网站和新闻目录确定了一组新闻媒体来源,生成包括主流新闻媒体和知名记者与主播的新闻提供商列表,共获取了24家主流新闻媒体和2100万Twitter用户数据,对影响用户分享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选择性暴露是影响因素之一;Ogawa[51]等收集Twitter上1276名采访者的日志数据,并将其与社会研究获得的数据相联系,探究了社交媒体环境下选择性暴露和个人心理态度之间的关系;Mastro[52]等在选择性暴露框架下设计情绪对互联网使用的影响实验,利用Cybersitter程序以不引人注目的方式记录了参与者的访问信息、页面停留时间,并跟踪记录URL的变化,研究结果证明了用户的网络行为受情绪的影响,过度的刺激会影响使用者的信息搜索行为;Lee[53]搭建实验网站(Googlenews.com)以便更全面地获取参与者的选择行为数据,该方式也属于观测行为方式之一。
3.3 实验研究法
通过人为控制某些条件开展研究的方法被称为实验研究法(Experimental Studies)[54],该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现有的信息环境进行复刻,但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研究的局限性也较为明显,即参与者在实验中呈现的行为可能与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存在偏差[55]。实验法可以包含基于自我报告的数据采集方式,但其本质不是由用户自行报告行为,而是由研究人员对用户进行观察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而这种观察又不同于观测行为数据,后者主要指网络痕迹数据,是一种非介入性的数据采集方法,而实验法则是一种典型的介入性数据采集方法。在选择性暴露的相关研究中,实验法通常包括前测设计、分散实验、选择性暴露实验和后测设计等部分。
Westerwick[56]等招募了222名女性和197名男性开展实验,要求参与者按照个人兴趣搜索、浏览、点击相关页面,并通过这些行为数据分析选择性暴露于健康信息下个体的态度转变以及对健康行为的影响;Jang[57]根据不同的研究问题设计独立的实验任务,利用自建的模拟新闻网站news.com平台,探究实验对象是否会选择性地寻找一致信息并避免中立信息和不一致信息,以及实验对象是否会受到认知负荷这一变量的影响;Liao[58]等邀请参与者针对存在争议的六个社会政治主题开展探索性实验任务,要求参与者访问在线论坛,关注其用户发帖及评论内容,并对参与者态度进行测量,利用选择性暴露指数分析基于态度的一致性和不一致性选择。
3.4 聚合行为测量
4 信息行为领域选择性暴露的研究进展
一方面,选择性暴露是个体信息选择过程中的一个环节,“选择性”是其核心,而信息选择行为也是选择性暴露相关研究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另一方面,选择性暴露的结果本身就是一种获取行为,因此将信息获取行为囊括其中;此外,信息分享行为既是个体选择性的体现,也是信息行为领域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本文从信息选择行为、信息获取行为和信息分享行为三个方面进一步梳理信息行为领域与选择性暴露这一理论密切相关的研究内容,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
4.1 信息选择行为
信息选择(Information Selection)的目的是获取更为有用或具有实际价值的信息,这也揭示了信息效用和选择性暴露之间的关系。随着信息源和信息渠道的增加,个体的信息选择范围、信息选择内容更为丰富和多样,实现信息有效性的先决条件就是信息在互联网环境下得到了足够程度的暴露。在日常生活中,用户在线健康信息选择的机制是如何受选择性暴露影响的研究已经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例如:Kim[62]等发现以祈使语气提供有效信号信息的标题、适度使用负面情绪的标题词、提及癌症或其他疾病的标题、带有负面缩略图的标题以及放置在较高位置的标题更容易被选中;Liao[63]等提出专业度指标会影响用户的信息选择,促使用户选择相对较高质量的不一致信息;Xiao[64]等基于YouTube,Flickr和Twitter等在线社交网络平台的用户数据分析发现,用户的选择性行为与其属性,如年龄、性别和文化背景等相关。
个体对于信息选择行为的感知很大程度上还受到认知负荷[65]、任务数量[66]、信息熟悉度[67]、来源可信度[68]的影响。在多任务媒体环境下,个体处于高认知负荷环境中,由于无意识的分心或多任务活动而无法专注于单一的目标,其信息选择可能只是简单的默认反应,无法实现有效的信息选择;对于信息熟悉度而言,如果所获取的信息已有先验知识或专业知识加以辅助选择,就会更多地导致态度一致的暴露,即选择与自己原有观念相一致的信息;对于来源可信度来说,它可以帮助用户在海量的、多样化的网络信息中快速决定信息的选择,节省对信息的解释和认知加工时间,提高用户信息处理和信息选择的效率。
4.2 信息获取行为
信息搜寻和信息规避都是与信息获取相关的概念,选择性暴露的结果也是获取与自身观点一致的信息,因此将信息搜寻和信息规避纳入信息获取行为的相关研究范围。
4.2.1 信息搜寻行为
选择性暴露视角下的信息搜寻行为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
(1)情绪状态与信息搜寻行为之间的关系。在信息搜寻(Information Seeking)和信息检索(Information Search)的讨论中,不确定性通常与焦虑感联系在一起。因此,获取信息的主要功能在于减少不确定性,并借其工具价值和情感价值来减轻情绪压力[69]。利用选择性暴露探究情绪改变和网络搜索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而对个人情绪进行管理的研究已经得到一些学者的关注,情感状态的差异会直接对网络的使用产生影响,例如压力状态下的点击量和无聊状态下的点击量显著不同、无聊状态下的社交互动更为频繁等[70]。这一影响也体现在决策后信息搜寻行为(Post-decisional Information Search)中,决策后通过寻求信息减少不确定性有可能是出于调节负面情绪的目的,这也进一步说明了负面情绪是推动信息搜寻行为的一大动力[71]。
(2)决策过程中的信息搜寻行为,即根据信息偏好做出的选择性搜寻行为。由于个人偏好倾向于搜寻与决策相符的信息[72],所以个人经验会对决策的过程和结果产生显著影响,而个人的信息搜索贯穿于整个决策过程之中。例如消费者会在意识到自己可能做出错误的选择之后进行确认信息搜寻[73],患者会根据已有经验选择医疗信息进而辅助医疗信息的决策[74]。这一现象不仅存在于个人决策的过程,也对群体决策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即偏差信息搜寻也发生在群体决策过程中,而这种偏差的强度取决于群体成员的初始决策[75]。
(3)在选择性暴露理论框架之下,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例如,研究发现科学信息搜寻行为与政治信息搜寻行为相反,个人更愿意关注不一致或有争议的科学信息以发现或了解新奇或出乎意料的事件[76],可以通过研究个体特征(例如尊重科学权威、感知科学知识、态度极化、在大众传媒中关注科学的程度、政治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等)如何影响选择性搜寻和规避行为,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在健康信息搜寻过程中个体会主动寻求信息以改善自身的健康行为,促使良好健康习惯的养成[77]。此外,信息内容[78]、信息来源[79]和社会反馈[80]也会对信息搜寻过程产生影响。
4.2.2 信息规避行为
Case[81]等回顾了信息规避(Information Avoidance)的相关研究,追溯了20世纪初及以前的各种心理概念,发现与信息规避密切相关的术语包括选择性注意、选择性暴露、认知一致性、减少不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管理等[82]。Sween[83]等将信息规避定义为任何旨在防止或延迟获取可用但潜在不需要的信息的行为,并探讨了信息规避的动机以及调节信息规避可能性的因素。选择性暴露理论提及到个体会回避挑战自身信念的相关信息。近年来,学者们对选择性暴露和选择性规避进行了区分,例如公众虽然倾向于寻求态度一致的媒体,但他们并没有主动回避跨领域的新闻网站[84]。选择性规避是一个独立现象,与选择性搜寻是两个不同的过程[85]。二者之间既存在相似之处,又存在不同之处。不仅如此,部分研究也对选择性规避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1)规避信息可以适当减少精神上的不适和焦虑,降低遇到不愉快信息的可能性,例如对于癌症等疾病信息的规避就是一种最为直接的体现[86]。这种选择性规避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持自己愉悦的情感状态,具有较强的目的性[87]。
(2)信息来源的可信度也会影响个体的选择性规避。例如,个体倾向于选择高可信度来源的健康信息,潜意识地规避可信度较低的信息源[88]。
(3)减少认知负担的需要,这也是应对信息过载最常用的策略之一。在信息过载的环境下,个人为了节省时间和精力,更有可能选择性地暴露于某些特定的信息源[89]。
4.3 信息分享行为
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扩大了信息的暴露范围,使得人们接触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新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借助在线社交网络自由地发布、评论和推荐信息,信息分享也成为社交媒体的一项核心功能。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导致社交网络更多地暴露在弱联系和多样化的信息环境之中[90]。相似信息会在相似的群体成员之间被分享和信任,也有可能激发再次分享行为,这与选择性暴露理论中指出的个体倾向于寻找与他们先前存在的态度或信念相一致信息的观点契合[91]。
政治议题下的选择性暴露研究作为研究演进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点之一是社交媒体下的政治信息分享行为。社交媒体改变了用户的信息暴露模式,个体偶遇信息的几率大幅增加,对于政治活动的参与也更为便捷,所以政治信息分享行为也更为普遍。这种低成本的参与极易激发个人在线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92]。Kumpel[93]等将社交媒体中的政治信息分享行为定义为一种发布或推荐有关政治和公共事务新闻或信息,以便让社交网络内的其他用户获得这些信息的政治表达形式。其中,与自己信仰或观点相一致的新闻内容分享行为被定义为选择性表达(Selective Expression)[94]。
已有研究指出倾向态度的选择性暴露可以塑造个体对于意见氛围的感知,从而增加人们表达意见的意愿。例如:在网上论坛中,当人们接收到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信息时,他们就认为自己的观点占多数,并倾向于发布信息表达观点[95];同样,在社交媒体上,当网络上暴露的信息与个体观点相一致时,人们就会通过点赞或评论他人的帖子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然而,当人们接触到反态度信息时往往趋向于保持沉默[96]。
5 总结与展望
选择性暴露理论在多个研究领域得到了验证,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这一理论也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信息行为领域,信息选择行为、信息获取行为、信息分享行为均与选择性暴露理论密切相关,是用户在信息环境中自主选择的结果,受到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等方面的影响。自我报告研究、观察行为数据、实验研究法、聚合行为测量等方法的使用便于获取多方数据,从多角度探讨各变量之间的关系,以推动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未来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的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
(1)选择性暴露的概念界定问题。尽管针对选择性暴露的相关研究已较为成熟,但在信息行为领域对该概念的界定仍需进一步深入探讨。另外,在社交媒体环境下,选择性暴露的含义、特点、表征等是否发生了变化,如何界定、以及是否可以通过具体的行为指标加以判断仍是主要的关注点。与此同时,与之相关的概念如选择性搜寻、选择性规避等概念区分也是未来研究开展必不可少的理论基础。
(2)选择性暴露的影响因素研究。当选择性暴露的发生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时,对其成因的探究与追溯极具意义。针对选择性暴露的影响因素而言,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都需要纳入考量范围。其中,个体因素可以将个体差异、用户属性、个性特征等方面作为切入点展开,环境因素可以聚焦于社交媒体环境下的研究,以及基于大规模数据从宏观角度分析互联网环境下的选择性暴露模式等。
(3)选择性暴露的作用机制研究。选择性暴露是用户自主意识下根据自身情况做出的选择,其作用机制可从以下角度分析:①选择性暴露对个体的作用,无论是进一步的信息搜寻还是有选择性地规避信息,都是通过个体主动接触或被动暴露所形成的,它会投射于人的心理层面和精神层面;②选择性暴露对环境的作用,选择性暴露会影响整个信息环境的变化,尤其是信息流、数字流等方面;③选择性暴露对行为的作用,其一是针对偏差信息搜寻行为,选择性暴露的过程伴随着偏差信息的出现,未来研究内容还需要探究与偏差信息搜寻行为相关的个体行为模式等,其二是针对健康信息选择,通过选择性地接触在线健康信息内容来培养个体的健康态度,改善自身的健康行为,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④选择性暴露与偶然暴露,信息暴露过程中有一部分现象属于意外发现,但是随着同质化信息的增多,偶然暴露所获得的信息会日渐减少,从选择性暴露角度切入研究偶然暴露现象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偶然暴露的发生及作用机制。
(4)选择性暴露的应对策略研究。选择性暴露的倾向性特征极易造成群体意见极化,尤其是社交媒体环境下,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之一就是鼓励多元信息的参与和扩散,以降低回音室效应的影响。其他的建议和对策仍需获得重视,这些都是未来研究需要关注并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本文原载于《图书情报知识》2020年第1期第32-47页
版权归《图书情报知识》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END
当期荐读 2020年第2期 | 图情专家谈新冠疫情:专稿刊发及征稿启事
当期荐读 2020年第2期 | 提高社会风险信息感知能力 完善公共危机预警机制
当期荐读 2020年第2期 | 突发重大疫情下的应急舆情分析与管理应对
当期荐读 2020年第2期 | 面向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虚假信息甄别 ——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谈公众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当期荐读 2020年第2期 | 对抗疫情的科研成果发表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