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昌永:让经典深入人心
“风在叫,马在啸,黄河在咆哮”,80年前,由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作曲、诗人光未然作词的《黄河大合唱》在延安诞生。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黄河大合唱》引起了巨大反响,迅速传唱全国。80年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大型音乐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唱响《黄河大合唱》,再次获得人们的关注,激发振奋人心的力量。如何让经典穿越时空,在当下焕发光彩,也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命题。
“经典是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经典是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如此说道。怎么重读经典这本“书”,成为一个时代的课题。在这个方面,《经典咏流传》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以咏诵的形式,以大众传媒的方式,以VR等高科技手段,经典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让人们用更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方式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移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今天,节目通过受众广泛的数字化方式,引导年轻用户关注经典文化,让经典与人们同呼吸。
“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自己以遗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像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经典的价值,更在于其精神内涵和价值,能够历经时间的考验,并成为民族的精神底色,彰显我们的文化自信。以《黄河大合唱》为例,民族危亡的时刻,它激励着中华儿女保家卫国,捍卫民族的尊严。和平年代,它鼓舞着华夏子孙努力奋斗,不负时代和历史。其背后强大精神内涵和价值,穿越80年的时光依然熠熠生辉。《经典咏流传》第二季中不乏这样的精神源泉。《乡愁》中绵长的家国眷念,《遥念词》中一心报国的赤子之心,《将进酒》中豪迈洒脱的人生态度……都深深融入了中华儿女的血脉,成为民族基因的一部分。我们在当下来重温经典,也是重温这些精神图腾,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并给前进道路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还需要一代代人来读,需要一代代人流传。《黄河大合唱》创作之时,没有交响乐团,没有灯光,甚至没有像样的舞台、乐器,演出队制作出了特殊的演出乐器——用子弹壳做的伴音乐器、用汽油桶自制的贝斯,用铁皮制作的打击乐器镲,甚至连喝水的缸子插上五六根木棍。《黄河大合唱》重新唱响之时,节目将当年延安音乐家用过的茶缸、欻和低音古琴从哈尔滨的博物馆带到节目现场,让传统可触可感。
特别是,节目邀请到几位特别的演唱者,98岁高龄的延安时期参与首演的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第二期学员李一非,97岁高龄的在敌占区参与演出的抗敌演剧二队队员解冰,《黄河大合唱》第三乐章的恢复者和表演者瞿弦和,这些传唱人本身就体现了代代相传。当熟悉的歌曲响起,观众都情不自禁跟着一起和唱,也成为经典流传的一部分。
在创作中,经典就产生于人民,服务于时代。在发展中,经典不断吸纳传统和当时社会氛围,与时代同频共振。《长相思》《短歌行》《回文诗》……“千年诗词,古今传唱”经典的意义也正在于此,有了我们一代代的传承,经典才能深入人心,并流芳千古。
作者:廖昌永,上海音乐学院院长
更 . 多 . 精 . 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