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春天到了,去西塘吧
西
塘
冬去春来,陌上花开
是时候和春天来场浪漫邂逅了
“九里湾头放棹行,绿柳红杏带啼莺。”
静听乳雀啁啾,橹声咿呀
“樱花红陌上,柳叶绿池边”
坐看粉樱芳华,如云似霞
春天到了,去西塘吧
在“启程”前,小编先给大家做个西塘文化知识小测验,看看你能答对几个?
点击空白处
上下滑动查看答案
1
A
西塘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
乌镇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
周庄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
同里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
周庄、西塘、乌镇、同里、南浔(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甪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并称为江南六大古镇,是江南水乡古镇的典型代表。
2
C
客家土楼强调“平等聚居”;北京四合院是典型的封闭性的院落;江南民居由于多狭窄悠长的巷子因而具有“幽深”的特点;丽江古城没有一般市井的通衢大道和严谨布局,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散发着自由的格调。
3
D
履福堂位于黄山市黟县西递村“司城第”弄内,是典型的徽派建筑。
大家都答对了吗?现在让我们一起云游西塘,了解更多关于西塘的文化知识吧~
水乡西塘
江南水乡的民居清新秀雅,极富特色,西塘古镇就是代表之一。西塘地处江浙沪三省市交界处,属于浙江省嘉善县。古镇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就被称为“吴根越角”——吴国和越国的交界处。西塘大致规模在宋代之前就已经形成,今所见西塘著名的桥梁望仙桥就是宋代的遗迹。西塘在明清时期是江南很有名气的商业大镇,这里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又是著名的丝绸制造之地,还以制陶业而享誉天下。
这里的民居依水而建,人们说,西塘是“人家在水中,水上架小桥。桥上行人走,小舟桥下摇。桥头立商铺,水中倒影飘”。初至西塘,徜徉在她闲散的街市中,映入眼帘的,是一幅令人陶醉的江南水乡风景画。
“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是对西塘最恰当的概括。西塘素以桥多、弄多、廊棚多而闻名。
古镇中有九条蜿蜒的河道,将全镇分成八块。人家临水而居,西塘人世世代代凭着一叶小舟,在街市中穿梭往来。河道两边弱柳扶风,又有繁花异朵点缀,河中浮荇点点,水鸟嬉戏,白鹅漂水,一片生机。西塘有数百座古桥,形态各异,著名的桥梁有五福桥、卧龙桥、环秀桥、送子来凤桥等。桥多呈拱形,弯曲的桥面就像半个月亮落在水中。人从桥上经过,如在天上的街市。
五福桥
巷,也叫弄(lòng),这里所说的是正对河道并伸向河岸的巷,也叫水弄,是人们通向河岸的便捷途径。由于古镇环水而建,陆地的面积非常紧张,所以西塘人建房、修路都精打细算。房屋之间有窄窄的弄堂相隔,弄堂一般长有百余米,而宽往往不到一米,仅够两个人相向而过。巷子地面多铺青石板,两侧山墙高耸,由深巷往上望,是向天际延伸的高高的屋顶,那是真正的“一线天”,极大的空间高宽比使得巷子狭窄而悠长,当地民居“幽深”的特点便源于此。
在西塘,这样的弄堂就有百余条。最出名的要数石皮弄,地面由薄薄的石板砌成,薄而亮,如同“石之皮”,这条弄堂便由此得名。
石皮弄
廊在西塘当地被称作“廊棚”,因为这种廊的结构简单,造价不高,很像普通百姓在房前屋后搭建的棚子,就像是“有顶盖的河街”,在西塘的大街小巷几乎随处可见。廊是西塘古镇区别于其他江南水乡古镇最具特色的空间形式。廊的出现缘于西塘古代商贸往来以水路为主,有的商铺就在自家店前河滩上搭起廊棚,这样货架、货摊就可以放在廊下,既扩大了店面,又招揽了生意,还使行人免受日晒雨淋之苦。家家户户的棚面连成一片,形成“千米长廊”的特色景观。
烟雨长廊
参考资料:
[1] 叶朗,朱良志. 中国文化读本[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3
[2] 徐境,任文玲. 西塘古镇滨水空间解读[J]. 规划师,2012.28(S2):69-72
资源推荐
《中国文化读本》
(叶朗、朱良志著,外研社)
《中国文化读本》主要面向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中外读者,以典型的事例和材料对智慧与信仰、创造与交流、艺术与美感、民俗与风情四大方面的中国文化进行了具体深入的介绍,力求讲出中华文化的精神、内在意味与核心价值,显示中国人的心灵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是一本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人独特精神世界的文化读物。该书先后出版了中、英、韩、阿、日、俄、法、德、西等9个语种版本。
“国际中文文化教学”专题课程
“国际中文文化教学”专题课程含3节课程,分别为南开大学祖晓梅教授主讲的“国际中文课堂中的文化教学”(回放)、北京语言大学刘谦功教授主讲的“国际中文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教学”(回放)以及首都师范大学吕玉兰副教授主讲的“如何在国际中文教育中'讲好中国故事'?”(北京时间4月22日10:00直播),3节课程原价167元,限时特惠99元/3节,购买后可长期观看,感兴趣的老师不要错过~
扫码购买专题课(3节)
往期精选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编辑 | 杨立梦
美术编辑 | 丰可(实习)
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自微信订阅号:外研社国际汉语
欢迎分享与转发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教学资源网
教师发展课程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文化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