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钟飞腾,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地区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中美肩负对全人类和平和共同发展的历史性责任,应该努力探求一条新的相处之道。此次中美元首会晤,朝这一方向迈进了重要的一步。
▲当地时间11月14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图/新华社
2022年11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尼参加二十国集团峰会时会晤美国总统拜登。此次会晤受到世界的高度关注,这不仅是拜登就任总统之后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首次面对面会晤,也是中美双方在各自国内重要政治议程结束之后的首次会晤,因而将为未来一段时期的双边关系发展定下基调和方向。中美元首首次会晤还给世界释放强烈信号,中美双方都试图缓和紧张局势,这对世界的和平和发展极为重要。美方提出了一些新的对华政策表述,这尤其值得我们重视。
新华社发布的新闻通稿显示,此次中美元首会晤时长超过三小时,双方谈得很深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向媒体介绍情况时指出,此次重要会晤明确了一个方向、确定了一个框架、启动了一个进程。
从方向上讲,中方表示要防止中美关系脱轨失控,找到中美两国正确的相处之道。拜登也表示,一个稳定和发展的中国符合美国和世界的利益。美中应该向世界展示一种管控分歧的意愿和能力,避免从竞争滑向冲突对抗。从框架来看,此次元首会晤明确了中美应该有一个战略性框架。中方再度强调,应该从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个原则来构建大国关系格局。拜登政府此前曾提出“四不一无意”,在此次会晤中增加了“不寻求‘新冷战’” 这一条。因而,拜登政府的表态变成“五不一无意”,即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通过强化盟友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湾独立”,也不支持“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拜登总统还有几项新的表述是,美方无意寻求同中国“脱钩”,无意阻挠经济发展,无意围堵中国。因此,拜登政府对华政策的最新表述变成了“五不四无意”。从进程看,此次会晤达成一项重要共识,双方团队将按照两国元首确定的工作重点,在已有的共识基础上继续谈下去。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将访问中国,进一步推动落实这一进程。令人期待的是,中美元首进一步确定,下一步两国财金团队将就宏观经济政策、经贸等问题开展对话沟通。事实上,自2016年中美战略经济对话这一机制结束后,中美之间已经很久没有就这类问题进行积极的对话协调,要么是演变为贸易摩擦,要么是技术、人才等领域交流的“脱钩”。因此,未来中美之间将围绕这两大类问题重建交流对话机制。双方还承诺进行公共卫生、农业和粮食安全的对话合作。与中方的期待相比,虽然还是有些少,但至少又进一步明确了共同合作的领域。一年前,习近平主席和拜登总统举行视频会晤时指出,中美在经济、能源、两军、执法、教育、科技、网络、环保、地方等诸多领域存在广泛共同利益,应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做大中美合作的“蛋糕”。但从过去一年的实际成效看,除了地方合作仍保持较大的进展,可以说中美在上述领域的合作进展甚微,个别甚至出现大幅度倒退。这次在印尼巴厘岛的会晤中,中美双方确定下一阶段的三个合作领域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公共卫生领域合作,毫无疑问将联系到中美两国的新冠疫情防控政策,未来中美之间完全有可能达成新的合作协议,为推动全球的开放发展,恢复到2019年时的国际交往交流状态做出贡献。
▲当地时间11月14日,中美两国领导人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会晤。图/新华社
农业和粮食安全,关系到广大粮食进口国明年的安危,将是2023年国际形势是否稳定的一项重要因素。例如,在俄乌冲突爆发后,联合国粮农组织曾指出,全球有50多个国家依赖于俄罗斯和乌克兰提供的小麦等谷物,其中许多是北非、亚洲和中东地区的最不发达国家或低收入缺粮国家。还有许多欧洲和中亚国家超过一半的化肥供应依赖于俄罗斯。联合国贸发会也曾指出,多达25个非洲国家,包括许多最不发达国家,从交战的两国进口三分之一以上的小麦。今年9月,中美在各自的国际合作议程中对国际农业和粮食安全问题做出了不同的安排。9月17日,上合组织峰会发布了有关粮食安全的声明,其中认为,加剧全球粮食危机的重要因素是单边限制措施,而美国在9月20日推动的全球粮食安全峰会上却否认这一条。因此,在此次巴厘岛的会晤中,中美双方同意就粮食安全问题开展对话合作,这将成为全球粮食安全的一个新起点。和以前相比,拜登这次说了一些新东西。特别是对于两国的学生、学者和文化人士而言,双方都同意人文交流十分重要,并鼓励扩大两国各领域人员交往。虽然没有提到扩大科技交流,但即便如此,下一阶段中美的人文交流会有新的通道。这是造福两国年轻人的大好事,也有利于双方智库、地方等层面的交流。不过,众所周知,拜登是一名老练的政客,非常明白国际场合说得好的象征意义。担任总统两年来,他一贯是说得比做得多。但对中国来说,我们更看重的是美方的一些新表述能否真正变成政策落到实处。毕竟,拜登政府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前一周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仍然认为,中国是美国未来最重要的竞争者。
尽管中美双方都认为,要保持对话沟通,进一步管控分歧,推动交往合作,但中美之间的差异不会消除,尤其是一些分歧依然很大。首当其冲的是台湾问题,过去一些年,美国政府不断虚化掏空一中政策,为“台独”势力火上浇油。此次会晤,拜登总统作了很漂亮的表述,但这种表述和过去相比基本是一致的,美国的难题是如何落实这种表述。
我们还要看到,台湾问题已从一个政治安全问题,演变为和中美两国的高科技竞争联系在一起。不少美国分析人士认为,如果让中国大陆统一台湾地区,那么台湾地区所拥有的先进芯片的制造能力将落入中国之手,这对美国将是极为不利的。其次是有关两国国家治理体系和制度的一些分歧也很明显。在此次会晤中,中方就民主人权问题、制度道路问题阐明中方立场,亮明中国态度。拜登的回应是明确的,即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对这一表述,我们要做进一步的分析。美方的实际逻辑是,鉴于中国的实力如此强大,改变中国体制是不可能的,美方的政策变得更加务实和具有更丰富的现实主义的色彩。美方改变了过去对华政策的一个期待。自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访华以来,通过让中国融入国际社会改变中国的体制曾经是美国对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克林顿总统就以此说服美国国会同意中国加入WTO。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中国经济如此之成功,但并没有变成美国所希望的样态。
▲当地时间11月14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乘坐专机抵达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努拉莱伊国际机场,应邀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这是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步出专机舱门。图/新华社
从经济发展趋势看,未来一个世纪仍然是中国相对美国实力不断壮大并超越的一个时期。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近期发表的一篇研究预测,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美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将从2017年的16%下降至2100年的12.3%,中国的占比相应地将从16%升至27%。80年后,中国经济总量相当于整个西方世界。美国似乎认为,中国的实力如此之强,搞清楚中国的意图到底是什么,可能也变得不如以往重要。尽管中国几代领导人反复说明,中国对世界霸权地位毫无兴趣。中国共产党党章、中国宪法等也都载明,中国无意寻求霸权地位。但是,美方对此似乎并不确定。究其原因,美国的历史观和中国有着很大的不同。美国就是靠着敌人意识形成了一个现代民族国家,这与中国这样的文明古国是根本不一样的。美国非常担心其霸权地位,如没有这样的地位,美国这个国家有可能瓦解。在双边经贸问题上,美方加征的关税并未解除,而且更坏的信号是拜登政府决心在半导体、芯片等高科技领域实施对华“脱钩”政策。美国以前针对华为实施的出口限制,至少面上的口号还是说阻止任何芯片用于潜在的军事用途。但是,10月份公布的限制芯片出口措施,通过禁止出口任何用于超级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先进芯片,试图完全扼杀中国高科技行业的升级。这是中美科技交流的一个分水岭。第三类分歧是国际问题领域的,例如乌克兰危机和朝鲜半岛问题。中方希望美国、北约、欧盟同俄罗斯开展全面对话,显然,美方不仅继续推进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还继续沿用此前出台的一系列制裁措施。中期选举后,民主党继续控制参议院,有可能助长拜登政府在乌克兰采取更大的行动。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美方迄今为止的政策仍是不对话,并且陆续派军舰游弋在半岛海域,刺激朝鲜。
从更深层次和长远角度看,中美关系的确是人类历史上非常独特的一组双边关系。从经济上看,无论是苏联,还是日本,虽然都被认为曾经是美国的挑战者,但苏联的经济总量占美国比重从未达到60%,而日本是靠着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日元汇率升值,勉强上升至美国经济总量的70%,但很快就下降了。而中国未来必然在经济总量上超过美国,并且这样一个势头在未来100年还不会停止,这样一种长期的战略前景足以让美国精英焦虑不安。
从文化和精神上看,中美的不同也是显而易见的。经济是决定大国竞争的基础,各方对此有非常清晰的论述。但是,更重要的是,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延续性的最重要方面仍是文化。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方越来越强调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虽然每个时代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定义略有不同,但是中国人充分理解文化在决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作用,并进而影响国与国关系。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中方将“相互尊重”列为未来50年中美正确相处时首先要遵循的原则。中国以其悠久的历史、广袤的国土和智慧的人民,注定是世界的一流大国,不可能听命于任何一个其他国家。不理解中国追求和保持独立自主的这个特性,就不可能和中国形成心心相印的关系。同时,作为两个核武器大国和军费开支列全球前两位的大国,中美对全球战略稳定肩负重任。中方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议,实际上就是要让世界明白,过去盛行几个世纪的安全观需要改变,因为把寻找敌人、制造敌人视作本国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的国家,绝大多数已经在历史上消亡了。在新时代,特别是新的技术时代,绝对安全是难以做到的。新冠疫情暴发后,大家也容易发现,如果其他国家不安全了,本国也难以确保持久的安全。百年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中美肩负对全人类和平和共同发展的历史性责任,应该努力探求一条新的相处之道。此次中美元首会晤,朝这一方向迈进了重要的一步。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