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12月19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民声Ⅴ(16)汉水伊家:家乡丹江口的柑橘树

园地耕耘者 一枚园地6 2021-08-21


家乡丹江口的柑橘树


汉水伊家|文


家乡的柑橘树是一种极其常见的树,是库区农民经济发展,脱贫致富贡献最大的树

每次看到它们,张九龄那首脍炙人口的《感遇·江南有丹橘》,就会浮现在我脑海中: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诗人饱含热情,用50个字,把柑橘树不畏严寒,不屈不挠,无私坚贞的精神表现地淋漓尽致。
 
2017年11月,我回老家探亲,看到家乡漫山遍野挂在树梢上金灿灿的柑橘,难掩心中的激动,随手写下一首“打油诗”:
 
桔乡之行话桔香,漫山遍野泛金光。
向天借来百日晴,尽把甘甜送他乡。
 

家乡素有“中国水都”和“柑橘之乡”的美誉。在丹江口水库特有的温暖湿润气候地滋养下,家乡的柑橘以色正,味美,含糖、维生素高,远销全国各地,并大量出口俄罗斯。但由于家乡深秋多阴雨,给家乡柑橘的销售增添许多麻烦,也给桔农增加许多烦恼。所以,在柑橘销售季节,桔农们都渴望遇到持续晴好天气,使柑橘顺利销售出去。


然而,近几年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家乡的柑橘普遍滞销,给桔农造成了很大经济损失。
 
家乡柑橘产业的发展,如同丹江口移民,历尽坎坷。
 
1958年9月,随着丹江口水库正式破土修建,到2005年9月丹江口水库加高工程正式启动;从上世纪60年代,到新世纪2010年,半个世纪以来,40多万丹江口移民一直不停地辗转在外迁或内安的路上,给移民的生活、生产和经济发展造成一次又一次伤害。
 
水上发展水产养殖,山上种植果树,是丹江口库区人民经历磨难,探索出来的生存之道。家乡的柑橘树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成长起来的。
 
“1991年返乡时,听到的最动人心的故事之一是故乡在大面积种植柑橘。这本是一个种植业的事情,为什么会打动人的心呢?
 
柑橘本是汉江两岸的人们世代种植的传统经济作物,记得童年吃到的柑橘比北京密云的大扁柿子还大。可随着一年又一年的‘以粮为纲’,柑橘乃至所有的果树、花树、蔬菜都一年又一年地消失了,一直消失到被水逼到荒山野岗收不到粮食想种柑橘时,人们已不会种柑橘了!”
 
作家梅洁在《大江北去·待到橙黄橘红时》中这样写到。
 
“时光老人给丹江口库区了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大跃进’的年代、‘十年XX’,极左思潮,无一不给库区移民和建设带来影响和混乱。沉重的经济负担,超负荷的政治运动,使库区经济举足维艰。
 
然而,只要还有一座山,还有一片水,库区移民就会不屈不挠,艰苦创业,义无反顾地抒写着自己的壮丽诗篇。″
 
原湖北郧县文联副主席王太国在《风雨丹江口·山水经:大块假我以文章》中这样写到。
 
作家梅洁和王太国先生在写家乡柑橘发展经过时,都提到了同一个的地方和同一个人的名字。他们提到的这个地方,小地名叫田沟,与搬离故乡前,我们原居住村所在的地理位置只隔着汉江,站在山头上可以遥首相望。他们写到创业模范叫曾元成,我身边至今还有许多老人认识他,对他当年的创业故事耳熟能详,娓娓道来。曾元成由于率先在田沟种植柑橘,曾作为“反面典型”,多次在大会上“亮相”和“做检讨”。[详见梅洁《大江北去》和王太国《风雨丹江口》]如今,当地相关部门为了纪念“田沟精神”,以曾元成当年带领群众创业故事为背景,在村口树起了一个巨型雕像,大加颂扬。
 

我们原村发展柑橘产业,是在上世纪90年代左右。在种植柑橘前,我们先后种过栀子、山楂、茶树,种植失败后,才大面积种植柑橘。由几家几户开始战战兢兢地种植,发展到一个组、一个村都种植。由开始的一年收获几十吨果子,发展到后来的上百吨,上千吨。
 
大家开始不敢大胆种植柑橘,除了交通、信息闭塞,经济观念落后外,与在特殊历史时期遭遇到的朝令夕改的政治运动不无关系,大家都心存余悸。而一旦摆脱了精神上的桎梏,还他们生产和发展的自由,他们就会创造出惊人的成果。
 
当我读到袁凌《在别处·出生地》中写到的,当年他大舅家率先在村子里养殖长白猪和种植包菜时,村里的人像看到外星人一般好奇;而看到一则《岳西一农民宰杀自家生猪,被罚近2000元》的消息,我笑着,笑着,就哭了。

因为在当年,在我老家,也遭遇过这些,大伙宁愿三年养大一头本地黑猪,也不肯一年养大三头长白猪,不敢或不愿接受新鲜事物,他们害怕被“割资本主义尾巴”和被罚款。

交通闭塞,信息单一,不但会让人变得愚昧,而且会让人变得专横。在特殊的年代,草木的荣枯,人事的变迁和个人荣辱,都与决策者的好恶和朝令夕改息息相关啊!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句话:所有的垄断罪恶,都抵不过信息垄断来的最大;因为别的垄断只会使人变得贫穷,而信息垄断会使人变得更加愚昧。深以为然。


上世纪90年代,我曾做过几年的村干部,多次参加过当地农技部门组织的柑橘技术培训,亲身体验过柑橘树的栽培、嫁接和修剪。由于当初单纯为了追求产量,柑橘树种植时品种单一,株距和行距过小,不但极大的影响了柑橘的质量,而且影响柑橘收成的大小年也十分明显。因此,大家后来不得不花大力气改良品种,拉大株距和行距。
 
柑橘是家乡经济发展,人们生活安定贡献最大的树,家乡许多乡亲摆脱贫困,走上富裕,全凭柑橘。大伙在一起聊天时经常讲,孩子上学靠柑橘,病人看病靠柑橘,盖新房靠柑橘,买新车靠柑橘……甚至有老人戏称:家里有上百棵柑橘树,养老比儿女还靠得住。
 

然而,由于这两年中国农副产品出口下降,加上碰到千年不遇的“新冠疫情”,家乡的柑橘普遍滞销,有许多卖不掉的,都烂在地里。
 
2010年后,随着十几万南水北调丹江口移民再次外迁,为了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家乡大兴生态林建设,距丹江口水库最高水位2公里的地方,统一停耕停建,杜绝种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导致大面积柑橘树荒芜、枯萎。
 
去年我回老家时,看到此种景象,心中油然生出一种莫名的悲伤。



【作者简介】周游,湖北一70后农民,热爱生活,热爱美食,热爱交友。一枚园地耕耘者。


(编辑:安然以待)


本文图片来自作者所诉观点与平台无关



关注一枚园地,共筑心灵家园
回首往昔岁月,记录时代坎坷。一枚园地《说事儿》欢迎您的来稿。(不限历史时期,不限题材字数,未在其他公众号发表过)                  投稿邮箱:yimeiyuandi@163.com
微信号:anranyodai(请注明“投稿”)
进园地读者群请加微信:anranyodai
《一枚园地文集》民声l已制作完成,读者可添加微信657767929获取。


点击阅读更多


民声V(14)你是这样的人
左右两边一起把莫言放火上烤,有意思么?

说事儿(108)公立大医院的老作风
说事儿(107)布尕玉


说事儿系列  民声IV系列  民声V系列 园地回顾

专辑 一砚翁 庞旸 于无声 大灰羊 风吹沙 风铃 吟诗作赋 黄宁 耕夫呓语 黑麦 

汉水伊家 青禾 王力坚 南宫踏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