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消费者真相:倍速生活和「认知加速」的受众〡 人人都要懂点营销科学

秒针营销科学院 秒针营销科学研究 2023-11-22







追剧习惯性倍速,

5分钟速读一本书,

上班路上学英语,

下班路上看综艺,

……


你是否也在用倍速模式,过倍速生活




2019年,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对1993名18~35周岁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76.5%的受访青年称自己过着“倍速生活”,其中,一线城市青年比例最高,达78.9%。


秒针营销科学院2020年9月的调研数据也显示:目前30%的受众观看视频节目时会使用倍速,14%的受众看视频倍速在1.5倍及以上。

我们常说知行合一,人的行为受大脑控制,同时又反作用于大脑,形成“行动-反馈-认知-调整-行动”闭环。当下,8成青年人群体性称自己过上了倍速生活,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他们的认知,已先于行动,进入倍速模式。


换言之,是认知的加速,导致了倍速生活,而倍速生活,又进一步加快了认知速度。


人人即媒介的时代,信息极大丰富,为了快速抓取有用信息,人们只能加快信息处理的速度,受媒介环境变化影响,如今,群体认知正在进化。


同时加速的,还有消费者识别和处理广告的速度



消费者留给广告的窗口期,

只有0.4s



营销者通常认为,广告对消费者产生效果要经历一个线性过程:广告曝光-引起注意-产生影响


与此相对应,大家关注并致力于解决的问题主要为:



◾ 广告是否被消费者看到了?

◾ 如何提升被TA看到的几率?

◾ TA喜欢还是反感我的广告?

◾ TA有没有花时间消化广告传达的信息?

◾ 如何设计广告内容,才能让TA get广告要传达的信息?

◾ 看完广告后,TA是否表现出兴趣和欲望?



这一线性认知过程中,广告停留时长,是营销者需要明确的基础性营销科学问题,即为了引发注意,获取消费者认知,一个广告到底需要在屏幕上停留多久?


这关系到创意设计,媒介采买等后续重要工作。目前,主要的互联网广告时长,为15s及30s,延续自传统的电视广告。


在认知加速的当下,这样的时长是科学的吗?基于神经科学及眼球追踪,美国无线营销联盟(MMA)于2019年1月发布的《从眨眼到印刻再到心跳:为什么注意力应该赢得而不是买得》报告结论显示:


如今,只需0.4s,人类大脑就能识别手机广告,并对其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反应。




也就是说,当下,消费者给广告的窗口期,只有0.4s。此时间段内,若广告内容没有引起TA的兴趣,就会被划走。接着的认知处理、购买反应将没有机会发生。


对比研究不同终端、不同广告形式、不同广告表现力、不同品牌知名度、的注意力速度,研究者发现:



◾ 相比PC端,移动端能更快的引起注意,PC端,60%的广告在2-3s内被关注,移动端,只需要0.4s;


◾ 相比静态广告,视频广告引起注意的时长差别不大,但能更快地调动受众观看的积极性,同样是0.4s,58%广告能调动受众的积极反应,静态广告只有25%;


◾ 相比高表现力广告,低表现力广告引起注意的时长差别不大,但在消费者认知处理环节,耗时更短,并更早的引发负面认知反应;


◾ 相比低知名度品牌,高知名度品牌不能更快地吸引消费者注意力,但能更快完成认知加载并调动受众积极性。







品牌自检  

测测你服务品牌广告嗨点与点击率、完播率的关系!


*可以试着统计下,你服务的品牌,嗨点在不同时间点出现的广告创意,点击率和完播率如何?


是否能在大数据层面,得出相似的结论?(欢迎评论区分享、学习)




嗨点前置,信息简洁,品效协同

带动受众积极情感



多媒体电子屏交互时代,媒体传送效率大幅度提升,受众对媒体的掌控度也大幅上升,可随时划走不感兴趣的信息。


0.4s,是经神经科学及眼球追踪研究证明,决定消费者会不会继续看广告的黄金时间,虽然这一结论不能推导15s或30s广告时长是否科学,但却提醒了营销者:



◾ 认知加速的当下,内容创意不要再聚焦15s还是30s,而是1s,勿一味追求高时长;


◾ 为了不被划走,硬性或软性广告,不管是直给性叙事,还是悬念或推进式叙事,创意的嗨点,都要在0.4s内出现,并基于此设计更多节点,以科学地提升广告的点击率及完播率。

 



此外,创意和内容还要把握3个关键要素:




◾ 容易理解和记忆


认知加速状态下,人们追求高效,厌倦反复和没有信息量的内容,因此,信息要简洁有力。


同样的内容,为强化认知和记忆,可以多种广告形态并用,上下是文字,中间是视频,但前提是传递的主题要简洁;


◾ 调动积极情感


唤起消费者积极情感,需要把握一些基础要素,比如善用色彩、对比、方向感、运动感、人的身体部位,人们天然会对这些元素产生兴趣;


◾ 创造便捷购买体验


认知加速同样适用于购买决策,互联网提供了品效协同的机会。


因此,广告的每次曝光,都建议配合转化入口或提示,供消费者选择,因为几秒后,TA的注意力就会被别的信息吸引。



本节思考(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1、 你认同广告需要在0.4s提前嗨吗?

2、 你认为当下,硬广时长多少秒为宜?

3、 你操盘的广告,广告时长和点击率、完播率间是否存在某种规律?






相关阅读



什么是营销科学?〡人人都要懂点营销科学 

这125个营销科学命题,个个价值上亿〡人人都要懂点营销科学 

消费者真相:我的消费者能更忠诚吗?〡人人都要懂点营销科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