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古文观赏》的精读精解第6篇:《后出师表》

喜欢请关注加🌟 秀才读史论公道
2024-10-10

《后出师表》

—— 三国 诸葛亮

【作品介绍】

后出师表》,是三国时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十一月,诸葛亮二次伐魏前给蜀后主上的表章,为了与建兴五年春第一次北伐前所上表疏区别,后人题曰《后出师表》,此表始见于《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习凿齿汉晋春秋》,习氏谓“此表,集所无,出张俨默记,于是,自清代始,出现了关于此表真伪问题的争辩,至今莫诀。

《后出师表》,载于三国时期吴国张俨的《默记》,一般认为是诸葛亮的作品,《出师表》(《前出师表》)的姊妹篇。这篇文章立论于汉贼不两立和敌强我弱的严峻现实,向蜀汉后主刘禅阐明北伐不仅是为实现先帝的遗愿,也是关系到蜀汉的生死存亡,不能因“议者”的不同看法而有所动摇。全文以议论见长,传达出一股忠贞壮烈之气。

魏将曹休为东吴所败,魏军精锐东下,关中空虚,诸葛亮想乘机出兵击魏,但群臣疑虑,后主动摇,就写了这个奏疏。文中分析了当时形势,指出蜀汉不能以长策取胜,不能以一州之大与曹魏相持,不能迁延时日,致使无人以图敌。作者最后还表明了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心迹。文章光明磊落、正气堂堂,因而能与诸葛亮其人其事一道流芳千古

【脉络梳理】

时间: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刘禅主政时期

人物:诸葛亮,刘禅

出自:选自吴国张俨的《默记》

情节:伐魏之机——六不解——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本篇名句: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小心谨慎地贡献全部力量,死了之后才算完结。)

【作品原文】

后出师表

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刘繇[yáo](一读“[yóu ]”)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qí ]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dài ]死潼[tóng ]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李服图之,委任夏侯夏侯败亡,先帝每称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hé]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cóng ]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通“评”)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fǔ]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zǐ ]归蹉跌[cuō diē] 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逐句译文】

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

先帝考虑到汉朝和魏贼不能并立,帝王的事业不能偏安于一隅[yú ]之地,所以托付我去讨伐魏贼。

汉:指蜀汉。贼:指曹魏。立:存在。

偏安:偏居于一个角落。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凭着先帝的圣明,估量我的才能,本来就知道我去讨伐魏贼,我的才能弱小而魏贼的力量强大。但是,不讨伐魏贼,汉朝的王业也要灭亡;与其坐在这里等待灭亡,还不如去讨伐它呢?因此,(先帝)托我讨伐魏贼就毫不犹豫。

惟:只,与其。孰与:何如。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

我接受使命以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想到,向北面去讨伐,应该先安定南方,所以五月渡过泸水,深入不长草木的荒凉之地,两天只能吃到一天的饭食。

思惟:考虑。南:益州南部诸郡(云贵的少数民族)。

并日而食:两天只吃一天之饭。

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

我并不是不爱惜自己,是想到汉朝的王业不可以偏安在蜀都,所以冒着危险和艰难,去实现先帝的遗志。但是,议论的人(反对北伐)却说这是不正确的计策。

惜:爱惜。顾:但。

非计:不是上策。

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现在魏贼恰好疲惫于西方,又忙着在东方作战,兵法说,要乘敌人疲劳之时进攻,所以这是进攻的好时机啊!我现在恭恭敬敬地把这些事情陈述如下:

适:才。疲于西:后主刘禅五年,诸葛亮率军攻祁山(今甘肃和县西北),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皆叛魏应汉,关中震动,魏明帝曹叡不得不亲自西镇长安。

务于东:同年秋天,是将陆逊大破曹魏将领曹休于石亭。

乘劳:趁敌人疲劳的时候。进趋:进攻。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

高帝(汉高祖刘邦)的圣明好像日月,出谋划策的臣子好像潭水一样清深,但是他也历尽艰险,受过创伤,经过了许多危险,然后才得到安定。

渊深:谓深谋远见。

被创:身受创伤。刘邦项羽作战时,尝为流矢所伤。

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现在陛下的圣明比不上高帝(汉高祖刘邦),出谋划策的臣子不如张良陈平,而想用长远的计策取得胜利,坐在这里等着统一天下,这是我不理解的第一件事情。

良、平:指张良陈平

张良(约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汉族,亳州城父人,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大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张良的祖父、父亲等先辈在韩国的首都阳翟[yáng zhái]任过五代韩王之相。曾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叔父项伯,使刘邦得以脱身。后又以出色的智谋,协助汉高祖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最终夺得天下,帮助吕后扶持刘盈登上太子之位,死后被封为留侯。他精通黄老之道。不留恋权位,晚年据说跟随赤松子云游。张良去世后,谥为文成侯。因其机智谋划、文韬武略,后世称其为“谋圣”。

陈平(?-前178年),汉族,阳武户牖[yǒu]乡(今河南原阳县)人,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后,六国贵族也纷纷起兵,陈平往事魏王咎[jiù]。不久受谗亡归项羽,随从入关破秦。刘邦还定三秦时,又间行降汉。拜为都尉,使参乘、典护军。后历任亚将、护军中尉。先后参加楚汉战争和平定异姓王侯叛乱(见异姓诸侯王)诸役,成为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

坐:谓坚守,常驻不动。

刘繇[yáo](一读“[yóu ]”)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

刘繇[yáo](一读“[yóu ]”)王朗,各人占据州郡,议论安危、谈论计策,动不动就引用圣人的言论,但他们的腹中全是疑虑,胸中充满畏难情绪。

刘繇[yáo](一读“[yóu ]”)(156年—197年),字正礼,青州东莱郡牟平县人(今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东汉末年的宗室子弟、著名大臣、汉末群雄之一,历任郎中、侍御史、扬州刺史、扬州牧、振武将军等职务,后孙策所败。。刘繇的先祖乃是汉高帝刘邦的庶长子、齐王刘肥。(刘繇刘备的情况比较类似,都是西汉时期的诸侯王子孙)。刘繇本人在东汉末年也颇有政绩,素有名誉。刘繇十九岁时,他的堂叔刘韪[wěi ]被一伙强盗劫为人质以勒索钱财,刘繇得知这一消息后,当即召集了十余人混进强盗老巢,趁乱发动突袭,最终不仅成功救出了堂叔刘韪,而且还临阵斩杀了盗匪头目,自此以后,刘繇便因为斩贼救叔的事迹而闻名遐迩。

王朗:(?-228年11月),本名王严,字景兴。东海郡郯[tán ]县(今山东临沂[yí ]市郯[tán ]城西北)人。汉末至三国曹魏时期重臣、经学家。王朗早年师从太尉杨赐,因通晓经籍而被拜为郎中。后因杨赐去世而弃官为其服丧,后来被举孝廉,但王朗不应命。徐州刺史陶谦又举其为茂才,拜治中从事。迁任会稽[kuài jī]太守,任内获百姓爱戴,后为孙策所败。

动:动不动就。

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

今年不战,明年不征,使得孙策安然强大起来,于是并吞了江东,这是我不理解的第二件事情。

孙策:字伯符孙权之兄。东汉兴平二年,孙策率兵击破刘繇,据有江东。后又入据会稽[kuài jī]孙策的征战为吴国打下了根基。

坐大:自然而然地强大起来。

江东:长江在芜湖、南京间作西南南、东北北流向,习惯上称自此以下的长江南岸为江东地区。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qí ]连,

曹操的谋略,确实高超过人,他的用兵就像孙膑吴起,但是他也困败于南阳,遇险于乌巢,遭危于祁连,

殊绝:超群绝伦。

孙、吴:指孙膑吴起

困于南阳:建安二年,曹操在南阳郡治宛城(宛yuān或wǎn(古读前音,今二者皆可) 一般还是读做wǎn城)为张绣所败,中流矢,长子曹昂等战死。

险于乌巢:建安五年,曹操袁绍在官渡相持,当时操军势力弱,且一度绝粮。后来曹操出奇兵夜袭袁绍屯粮之处乌巢,扭转战局,取得胜利。

危于祁连:史实未详。

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dài ]死潼[tóng ]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被逼于黎阳,几乎失败于北山,差点儿战死在[tóng ],然后才建立伪政权于一时之间罢了。何况我的才能薄弱,却想着不遭遇危险而去安定天下?这是我不理解的第三件事情。

逼于黎阳:袁绍袁谭据黎阳,曹操用兵吴蜀,袁谭兵逼迫其后;建安八年,曹操尝攻黎阳,不胜。

几败北山:建安二十四年,留守汉中的曹操大将夏侯渊刘备所斩。曹操为了争夺汉中,运送军粮经过北山。曹操兵与赵云遭遇,军败,死伤甚众。

[dài ]死潼[tóng ]:建安十六年,曹操马超战于潼关,将渡河,马超军突然至,箭如雨下,曹操几被射死。

伪:诸葛亮以蜀为正统,故指曹魏为伪。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李服图之,委任夏侯夏侯败亡,先帝每称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曹操五次攻打昌霸不下,四次越度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反而谋害他,委任夏侯渊而夏侯渊战败被杀。先帝常常称赞曹操能干,曹操还有这样的失败,何况我才能低下,哪里能够一定取胜?这是我不理解的第四件事情。

昌霸:即昌豨[xī ],东汉末年东海郡(今江苏邳[pī] 县以东)太守,背叛曹操,归附刘备曹操刘岱王忠数次击之,不胜。

下:攻陷,降服。

巢湖:曹操曾多次从巢湖进攻孙权,都无功而还。

李服:前人考订为“王服”之误。王服曾与车骑将军董承等密诏,谋杀曹操未成。

夏侯:曹操起兵,夏侯渊以别部司马骑都尉从;后任征西将军,守汉中。建安二十四年为蜀将黄忠袭击,战死。

驽下:才能低下。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hé]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

从我出师到汉中以来,才经过一周年罢了,但是已经丧失了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hé]邓铜等大将,以及部曲的长官、屯兵的将领七十多人,

期年:周年。

曲长、屯将:军队里曲、屯的长官;曲、屯都是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

突将无前、賨[cóng ]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

他们都是冲锋陷阵所向无敌的将士,还丧失了青族、羌族年老年轻的骑兵一千多人,这都是几十年之内从四方纠集起来的精锐兵力,不是一个州所有的。如果再过几年,就要损失三分之二了,还用什么去消灭敌人?这是我不理解的第五件事情。

突将无前:蜀军中的冲锋将士。

賨(cóng丛)叟、青羌:蜀军中的少数民族部队。

散骑、武骑:都是骑兵的名号。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现在百姓穷困战士疲累,而战事不能停息。战事不能停息,那么驻守和进攻,其劳苦和费用是相等的。既然如此,而不及早攻打敌人,想凭着一州的地方,与敌人长久相持,这是我不理解的第六件事情。

事:指战事。

息:停。

劳费:消耗的劳力与费用。

夫难平(通“评”)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fǔ]手,谓天下已定。

天下的事情(战事)很难料定(评价)啊!从前先帝战败于长坂,曹操拍手称快,认为天下已经安定。

平:衡量,此处指预测,评价。

败军于楚:指建安十三年刘备败于当阳长坂事。当阳,古为楚地,今属湖北。

[fǔ]:拍手。

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

后来先帝东面联合吴越,西面夺取巴蜀,兴师北伐,夏侯渊被斩首,这是曹操的失计,而兴复汉朝王室的事情将要成功了。

连:联合。吴、越:指孙吴。

巴、蜀:指当时璋统治的益州地区,古巴国在今四川东部,古蜀国在今四川西部。

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zǐ ]归蹉跌[cuō diē] 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

后来东吴违背了盟约,关云长败死,先帝在秭归又失误,曹丕做了皇帝。凡事都是这样,难以预料。

更:又。关羽毁败:关羽,蜀汉名将。守荆州时忽视联结孙权的战略意义,致使孙刘联盟破裂。建安二十四年,吴将吕蒙袭取荆州,杀关羽

[zǐ ]:在今湖北秭归。蹉跌[cuō diē]:失足跌倒,引申为失败。刘备因为关羽复仇,挥师伐吴,至夷陵为吴将陆逊所败,逃至秭归,收拾残兵回蜀。

曹丕称帝:曹丕于董初元年(二二零年)废汉献帝自立。

逆料:预料。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我小心谨慎地贡献全部力量,死了之后才算完结。至于成败得失,不是我的眼光所能预见的啊。

鞠躬尽瘁:指为国事竭尽心力。鞠躬,弯腰表示恭敬、谨慎。

利:顺利。钝:这里指受挫。

逆睹:预见。

【赏析】

本文选自三国时期吴人张俨的《默记》,作于蜀汉建兴六载(228),比《前出师表》晚了一年。此时正值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未取得预期成果之时,为消除各方阻碍,在第二次北伐临行之际,诸葛亮向后主刘禅献上了这篇《后出师表》。因此较之前表而言,后表的重点放在了表达军事方略以及对此次北伐持有反对意见人的驳[bó]难上。

因为重点是驳斥[bó chì]反对北伐的人,所以本文以议论见长。既是议论,就免不了论点、论据和论证三部分,而本文就是围绕着这三要素进行的。

文章的中心论点集中在第二次北伐该不该进行,该如何进行上。为此,作者通过三方面的陈述来论证这个中心论点。首先,“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此乃先皇“临崩寄臣以大事”,这一论据是文章的前提,抬出先帝的遗命来证明此次北伐的必要,极具权威性。况且在当时那个才弱敌强的情况下,“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将论据与当时蜀汉所面临的形势紧密结合起来,避免了空洞的说教,更见政治家之本色。为安定国内人心,使之支持北伐,诸葛亮一再重申自己为之复出的努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说明国家已做好充分准备,有足够力量“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时,曹魏政权“适疲于西,又务于东”,腹背受敌正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这就为北伐胜利再添胜算。

以上是诸葛亮就第二次北伐该不该进行的论断,为了取得朝臣支持,他必须就此次北伐的可行性作出回应。针对朝中可能出现的疑虑,文中举了六个未解来辩驳。首先列举了汉高帝刘邦,他虽能“啸命豪杰,奋发材雄”(司马贞·《史记索隐》),在打天下过程中仍不免“涉险被创,危然后安”。然后是汉末割据一方的刘繇[yáo](一读“[yóu ]”)王朗,只知“论安言计,动引圣人”,不敢奋起反抗,结果被吞并。这一正一反揭示了战则生,不战则死的道理。由远及近,曹操虽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但也同样经历了无数次的磨难才获得了片刻安定局面。以曹操的才华尚且如此,自己怎能“不危而定”,又“何能必胜”。

再从两国实力上作比较:军事上打天下的老臣逐渐凋零,经济上迁延不决必将导致“民穷兵疲”,攻守之间“劳费正等”的局面。《孙子兵法》中强调用兵“宜速不宜久”,这是亟须北伐的重要根据。文中的六个“不解”是按严谨的逻辑顺序来的,是一个逐层深入的系列。

行文至最后,又起波澜。“夫难平者,事也”,意思是事情的结果很难判断,平同“评”,这里是作者的反思。建安十三年,刘备曹操所溃于当阳,奔走夏口。当时曹操额手相庆,认为天下一统指日可待。但后来刘备联合东吴,在赤壁与曹军决战,大获全胜。进而西取巴蜀,举兵北上,消灭夏侯渊,夺取汉中,使兴复汉室变为了可能,这些都是曹操所始料未及的。然而,就在蜀汉国力蒸蒸日上之时,东吴却背信弃义,攻取荆州,致使关羽败死麦城。刘备为替关羽报仇,同时欲借机一举吞并东吴,却在秭[zǐ] 归大败而归。世事无常,于此可见一斑。由此作者得出一结论:凡事如此,难可逆见。这段话,是让蜀国上下有失败亡国的准备,同时也要有统一全国的信心。在成败利钝还难以预知之时,作者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这份表章作于汉室三分之际,表现了作者兴邦建业,忠贞不二的品格。本文善于表达,通过举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毫无呆板说教之嫌。通读本文,诸葛亮那份为国为君鞠躬尽瘁的精神令后人景仰,一句“死而后己”将那颗赤诚之心表现得淋漓尽致。由于本文是第一次北伐失败后所作,为提升士气,稳定朝局,作者在议论上气势宏伟,感情上慷慨豪迈。六个“臣之未解”将文章之气逐层提拔以至巅峰。与此同时,说理上义正词严,间接地将苟安之心驳斥地体无完肤。气生于理,理又借助气则更见立论之高远,虽无惊人之笔,但仍很具说服力和震撼效果。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秀才读史论公道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