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崆峒文化与森林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探讨

森林康养 森林与健康
2024-08-30


崆峒文化与森林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探讨

董   滢

(兰州文理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森林康养是一个新兴产业,近年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集森林生态、景观休闲、食药 融合和文化教育于一体的健康文旅体验模式。甘肃崆峒山是闻名海内外的文化名山,也是森林康养旅游资源的富集地。在平凉“十四五”文旅规划布局下,积极推进崆峒文化与森林康养融合发展是甘肃平凉地区旅游经济提升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从崆峒山文化资源的四个优势方面分析与森林康养的融合发展,提出利用生态文化提升森林康养品质;融入养生文化普及森林康养理念;引入武术文化丰富森林康养形式;吸纳膳食文化助力森林康养服务。这些针对性的建议,可以促进崆峒文化与森林康养产业进一步融合发展,提升森林康养旅游服务质量,实现资源产业化,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崆峒文化;森林康养产业;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9020(2024)01-031-05


崆峒山,位于甘肃省东部,平凉市境内,素有北国之雄、南国之秀的道家第一山之称,自古被奉为中国道教名山圣地。其所在的平凉市是甘肃省能源保供战略基地,富产优质的农业高地,更是宜居宜游的康养福地。崆峒山因其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和丰富厚重的人文历史,孕育、创造出绚烂多姿的崆峒文化。近年来,平凉市聚焦打造陇东综合能源、先进装备制造、文旅康养“三大基地”,而崆峒山因其优越的生态环境,为当地动植物的生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平凉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业发展规划(2021—2025)》构建了“一核引领、两翼联动、三片支撑、五带协作”的文旅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以崆峒山大景区为“一核”,做强“崆峒道源”核心品牌,做实“武术之乡”等特色品牌,实现了资源产业化,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崆峒文化中因其问道、修身、养性的康养思想,被后世传承、发扬。国家在“十四五”规划中,将人民康养事业作为国家战略来引导、发展。目前,我国康养产业的不同资源类别与业态形式、格局已逐渐成形,呈现出以各区域康养资源为基础,以康养旅居、运动、疗愈、研学等业态形式向资源依附的地区聚集的态势。本文以崆峒文化中养生思想为依据,阐释崆峒文化与康养产业融合发展,对构建文化引领、龙头带动、产业融合、多点联动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助推乡村振兴具有现实意义。


一、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现状

森林康养是以森林生态环境为基础,以促进大众健康为目的,利用森林生态资源、景观资源、食药资源和文化资源,并与医学、养生学有机融合,开展保健养生、康复疗养、健康养老的服务活动。


森林康养是19世纪40年代的德国提出的,当时仅是形式单一的感官感受森林清新空气和观赏动植物等的项目活动,更多是从医学治疗角度发展、研究这一产业。到了20世纪末,欧、美、日、韩等国家将经营管理理念引入这一产业,从生态效应、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平衡点和增长点,调整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模式,将森林康养作为本国林业转型发展、提质增效的抓手,以提高国民福祉和健康水平。随着全球“回归自然、追求健康”的发展趋势,森林康养产业对生态、社会、经济的有效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更成为了各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我国森林康养产业起步较晚,2012年在北京首次引进“森林疗养”的理念,之后我国才开始探索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国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迅速,湖南、四川、山西等多省首先关注森林康养这一新兴产业,并颁布相关政策推动各地森林康养产业的起步发展。2019年,国家林草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森林康养基地,目标是在2035年建立1200处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向人民群众提供不同种类及层次的高质量森林康养服务,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意见》中也指出:“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是科学、合理利用林草资源,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有效途径,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措施,是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战略选择,意义十分重大。”由此可见,未来森林康养产业大有可为,在“森林康养+”的主题系列中,可拓展多样化、多元化、规模化、集群化、跨行业化等社会发展形态,满足不同受众需求,带动城乡副业,提升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国民经济增长。


目前,全国文旅产业发展中,以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最为积极,森林康养产业己形成规模。从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2015年制定申报条件,遴选“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开始,到2019年10月的5个年头内已完成5批审报,共计遴选595个全国森林康养基地,遍布西南、华中、华东、东北、华北等七大地区,其中西南、华中地区数量最多。这5批甘肃虽然没有森林康养基地入围,但到2023年,甘肃已有33家单位被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认定为“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乡(镇)”、“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和“中国森林康养人家”。其中平凉通过积极打造“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森林康养基地品牌”体系,让森林康养成为区域发展新坐标、新名片,推动了其文化、旅游、康养产业融合发展。


二、崆峒文化与森林康养产业融合发展建议

(一)利用崆峒生态文化,提升森林康养品质

1.崆峒山自然资源优势

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1994年成立为旅游景区,获得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称号,景区面积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米,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崆峒山地貌既有北方山势之雄伟,又兼具南方景色之秀丽。崆峒山地的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目前有300多种物种,其中有70多种珍稀野生动物,这些动物是吸引中外游客的一大亮点。除此之外,崆峒山昆虫种类繁多,在林区形成了一种自然调节机制,使林区的害虫数量长期维持在植被允许受害的域值之下,构成了崆峒山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也为景区增添了研学项目[1]。同时,还有一些具有经济、药用、食用、传粉、观赏价值的资源昆虫,为景区餐饮提供特色食材。崆峒山的林地植被保存完整,景区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对当地的气候调节、空气净化、水土保持、野生物种资源保护都具有积极的生态效应。同时,崆峒山蕴育着丰富的次生林资源,品类繁多的花卉资源,吸引着各方放养蜂群的往来,也是陇东地区最广阔的蜜源收集基地,对当地经济起到了助力发展的作用。除此之外,林区还是天然的药材宝库,像驰名中外的当归、党参、枸杞、槲寄生、七叶一枝花、天南星、铁棒槌等名贵药材分布广泛,野生高档药材达上百种。此外,崆峒山还有繁多的菌类植物,成为景区的一大特色[2]。


2.崆峒生态文化与森林康养产业的结合

崆峒山自然生态优质,文化底蕴深厚,历代被“儒、释、道”三教所青睐,在此地修建了众多的宗教建筑,皆因三教的养生理念在文化底蕴上的不谋而合。传统养生要求在林秀水清、幽静雅致的名山胜地之处结庐修养,以达到形神兼具的目的。而崆峒山峰峦雄峙、危崖耸立、林海浩瀚、烟笼雾锁的绝佳环境吸引了众多求仙问道之人,也因此获得“华夏养生第一地”的美誉。


崆峒山森林资源丰富,植被覆盖率极高,是富含高浓度负氧离子的场所。国内外学者发现森林康养对人体及心理健康都有着维持、促进的作用,所以,将崆峒山生态文化与森林康养融合,从有益于消费者养生的角度来拓展森林康养项目,以此提升康养产业的效益。

一是利用景区森林资源建造修养康复的设施场所,如以森林康养的疗法层次为依据建设森林康养基地,可以从具体的选址、步道、设施及植物要求等四个方面规划建设。

二是与当地医疗系统合作进行专业的康养疗愈。如慢性病、老年病等专业康复治疗可以放在森林疗养项目中进行,让消费者在参与体验中了解养生思想,并将之融入日常生活中。将这类有前景的项目进行深入挖掘、整合,形成具有崆峒特色的康养产业链。


(二)融入崆峒养生文化,普及科学康养理念

1.崆峒人文养生资源丰富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根源于“道、儒、释”三家的养生理念,而崆峒山是三教融合之地,在养生方面也是彼此借鉴与吸收。崆峒养生在人文养生资源方面主要有以道家为主的养生、导引术等思想和形式,这对于文化与产业融合都是比较显著的资源。在汉、唐两代时,统治阶层将崆峒山一带圈禁为皇家狩猎场,在此修习、调养。再者,崆峒山更是道教圣地,此地的养生文化汇集了当地历代劳动人民祛病健体的众多方法,以道家思想为精髓,融入自然、人文、社科等诸多科学因素,创造了护体养生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


崆峒养生文化中“道、儒、释”三家养生理念的融合是三教融合的标志体现。在秦汉魏晋时就已有方士在此隐居,道教在此建筑宫观,相传道家著名名士张三丰真人最后归隐于崆峒山。佛家在崆峒亦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唐贞观年间仁智禅师开凿了崆峒山中台至皇城的上天梯石阶,为此唐太宗赐予山上明慧禅院田地。至元朝安西王因信奉佛教,修建东台宝庆寺,统管陕西、甘肃、四川、西夏等路(省)的佛教事务。又至明代万历年间修建中台凌空塔,明神宗御赐崆峒山真乘寺匾额,皇太后也赐送佛教经书三万多册。到清朝初年时,崆峒山的佛教寺院已达19处之多。这种道佛并存的景象成为了崆峒山有别于其他名山圣地的独特景观。除此之外,崆峒文化还影响了一批儒家学者,如著有《潜夫论》的汉代大家王符,著有《针灸甲乙经》的针灸学集大成者皇甫谧,还有明代“前七子”领袖李梦阳,以及“明八大才子”之一的赵时春等历代儒学文人,他们早年都曾在崆峒山潜心研学、修习典藏,可以说崆峒山的钟灵毓秀造就了一大批旷世才华的儒学大家。


2.崆峒养生文化与森林康养产业的融合

养生的途径依赖于所处的自然环境,环境因素自古被养生者关注与重视,也日渐形成各具特色的养生文化内涵。崆峒山养生文化根植于崆峒山的自然风貌和资源。崆峒养生以道家为主导的文化根基深厚,消费者在整个养生的过程中能更好地融入。幽静的山岳道观,塑造了强烈的养生氛围,让消费者有更深刻的代入感;良好的植被和高比例的森林覆盖率,保障了优质的养生品质;源远流长的人文背景,给予了崆峒养生的内涵。崆峒养生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主要依托于崆峒山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遗迹,这些都与森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崆峒养生遵从于传统的“天人合一”养生观,讲究“天人相应”,在自身已有的物态资源上,顺应自然,调养生息,以达到“形神合一”的目的,给人带来精神的寄托和美的享受。崆峒养生文化融入森林康养产业,可以提升康养产业的品质,促进康养项目的纵深发展。


崆峒养生文化与森林康养产业融合,将呈现出独有的文化风貌。健康养生除了外在身体上的,还包括内在精神上的。崆峒山因其秀美奇巧的自然环境吸引了道、佛两教众多门徒在此地修炼养生,弘法传教,众多宗教建筑景观依山势而建,布局灵活,与自然景色相互配合形成了崆峒山景致的独特风格。如雷声峰、棋盘岭等地的景观,其建筑形貌都是随山势景致而定,就地取材,独具匠心,与自然景观交相呼应,相互衬托、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养生文化中“道法自然”的思想。因此,其人文建筑与自然审美便是崆峒美学康养的具体载体。依托于此,可以开发一些便于消费者了解和参与体验崆峒养生文化的康养项目:一方面建筑遗存是文化融入的一种具体体现形式,崆峒山的建筑景观是对道家文化历史的再现,在此基础上开发适宜消费者融入的活动项目,如道教绘画、雕塑、书法等,逐步形成一种文化氛围,可推动崆峒文化的传播,也可达到康养的目的。另一方面崆峒养生文化资源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同时还蕴涵着深厚的文化价值和巨大的社会效益[3]。在康养项目开发设计时,除了充分利用崆峒山的自然资源,还要深层次挖掘地方文脉传承,将其独特的地方民俗融入进来,再利用科技手段,多维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样,崆峒养生文化的吸引力就提高了,消费者的复游率也就自然增加了。


(三)引入崆峒武术文化,丰富森林康养形式

1.崆峒武术文化源远流长

崆峒武术是在崆峒山原始社会氏族部落的战争中起源的,是部落战斗的攻防格斗之法,是崆峒山古代先民创造的智慧结晶,后被“人皇帝师”广成子总结并注入哲学思想和技击内涵而创,并在后世不断发展演变形成一大武术流派。崆峒武术蕴含“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我守其一,以处其和”等修身习武之道。崆峒武术理论在内涵上体现为动静、虚实、开合、刚柔、进退等阴阳变化的互转互补,演绎出生命的运动和延续,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讲究的是身体与精神、精神与自然的协调[4]。崆峒武术在一千五百多年间,经过历代僧人、道士的传承、创新,博采众家之长,熔炼于一体,又独树一帜,名扬于天下。随着崆峒武术的演变发展,历史上产生了许多杰出的武术名家。这些武术大家,遍游崆峒的奇峰胜景,从中汲取了天地之精华,提升武学修为,也给崆峒山留下了宝贵的武术文化遗产。


2.崆峒武术文化与森林康养的链接

崆峒武术与少林、武当、峨嵋等我国著名武术流派齐名。强调健体强身和增强功力,吸收了少林、峨嵋、武当的武术精华。崆峒武术的康养价值体现在健体强身、愉情怡性、修身养性,它修习的最高境界以练气、以“趺坐习静,以静制动”之法作为本派的上乘武功,是以意念控制气,通过凝神调息进行习练,以调理阴阳气血,而达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之效。除此之外,崆峒武术的养生拳法是其基础功法,是在广成子创立的崆峒派养生静功基础上的传承和创新,后经崆峒派历代宗师的发扬光大,形成现在这种古朴高雅、柔美自然的崆峒养生拳(功)。修炼这套拳法既能养生延寿,又可开慧增智,其养生功效显著。崆峒养生拳动作简单易学,因其轻灵沉稳、虚实分明的运动特点,习练时可体会到心静体松、意动气随的境界,尤其适宜中老年人。因为中老年人运动量小、身体适应性差,此功法有增强臂、腿部力量的动作,调整阴阳平衡,使练习者体质能够逐步增强,非常适合长期练习。


结合崆峒武术的特点,可以研发相关的康养项目,一种是以武馆的形式,利用崆峒武术养生方面的功法,结合崆峒山优越的森林康养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研发适合现代人的康体健身的功夫。可以聘请专业武术指导,对个体进行体测并以此制定个人专属的修习计划,这样能让来此体验的消费者深层次、近距离地接触崆峒武术。另一种是武林氛围体验项目。在风景怡人的地带,将休息处、餐馆等改造成具有武林氛围的环境,让工作人员装扮成江湖人士的样子进行服务工作,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喜好装扮成江湖侠士的形象进行游览,再举办富有武林气息的参与项目以吸引消费者,满足其武侠情结,借此可弘扬崆峒武术文化,提升崆峒康养的品牌形象。


(四)吸纳崆峒膳食文化,助力森林康养服务

1.崆峒膳食文化多元丰富

中国传统的膳食养生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商代的《汤液经》中就主张通过食物烹饪的方法来达到治疗特定疾病的效果。至汉唐时期,膳食养生的发展更为鼎盛,并形成了相关的理论系统。进入现代社会,人们对膳食养生的效用越来越关注。崆峒山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动植物资源更是品种繁多,这给崆峒饮食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崆峒膳食文化也是崆峒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满足消费者健康饮食、追求康养的条件下,可因地制宜开发、建立养生膳食体系,以丰富崆峒膳食文化的内涵。


崆峒山因历代僧道居多,膳食特点以素食斋饭为主,在遵循“饮食自然”的理念下,利用崆峒山丰茂的物产资源,在烹制过程中多以传统烹饪方式为基础,不放葱姜蒜等刺激性食材,尽可能保存食材的养分,对人体非常有益。崆峒山所处的当地饮食也很有特色,像崆峒弹筝湖水库内的鳟鱼,营养十分丰富,所富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病人的血液循环非常有利,是很好的保健食物。鳟鱼又是高档食材,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其中富含的硒元素,对抗衰、养颜有显著的功效,还对肿瘤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可作为长期食用的保健食品,这些都是崆峒膳食文化中食补食疗的宝贵资源。


除食疗资源外,崆峒茶饮资源也很丰富,崆峒茗茶最为独特的是以百里香泡制的养生茶,李时珍在他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百里香味微辛,土人以煮花以食,香且美”[5]。百里香在我国称为地椒、地花椒、山椒、山胡椒、麝香草等,其主产于平凉崆峒山北塬。相传古代崆峒部落族人很早就使用它调味、防腐。百里香有着非常优质的药学价值,在各种中医典籍中都有记载,它可治疗多种疾病,其气味甜又带有草药味。崆峒养生茶就是用新鲜或干燥的百里香枝叶配以山中泉水冲泡成花草茶来饮用,也是崆峒养生的一种方式。


2.崆峒膳食文化与森林康养的衔接

近三十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国人的饮食观念已演变为“吃的健康,食疗养生”,提倡“有饥则食,食勿令饱”的原则,人们的饮食更加注重健康自然的菜肴对人体的滋养功能。我国的传统膳食又有“凡膳皆药”“药食同源”的说法,《黄帝内经》中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6]《千金食治》中也提出“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秋七十二日省辛增酸以养肝气;冬七十二日省咸增苦以养心气;季月各十八日省甘增咸以养肾气”的饮食养生原则[7]。崆峒养生膳食可结合自身资源与当地民俗美食特色,根据食材食用属性研发养生膳食种类。


药食调养餐饮。崆峒山的中药资源非常丰富,且当地的中医文化积淀深厚,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资源也很优越,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在药膳方面发挥特色,推出食物疗养、食物养生、食物补身的养生餐。如利用一些既是食材又是药材的中草药,根据四时节气等特点来搭配制作,像山中的笋类、核桃、木耳、香菇、苹果、黄精等食物,都是自然长成的有机食品,经常食用有很好的疗养效果。另外,还可根据消费者的不同调养需求,开发不同疗养效果的养生餐饮,如针对高脂肪、糖尿病等患者,研发无糖低脂的养生餐;针对身体虚弱人群研发康体健身养生餐。针对美颜塑形的女性群体,研发润养美体养生餐。


膳食养生宴席。目前,崆峒山已成功开发出来的养生膳食产品有广成先祖宴、李广家宴、王母长寿宴等十大宴席,并荣获甘肃省名宴称号。随着消费者游览崆峒山的需求愈来愈多元化,现有餐饮服务的缺陷已凸显出来。因此,要根据崆峒膳食特色,深度挖掘当地餐饮品类,结合时下人们对膳食养生的需求进行开发、改良。如将宗教养生餐与各类节会相结合,推出“腊八粥宴”“观灯养生宴”“道教法会养生美食节”“庙会养生美食大会”等形式的节会活动,以吸引不同需求的消费者。


特色养生小吃。依托崆峒景区地理特点,通过建设民俗小吃街,开展民俗演艺节目、民间戏曲等文化形式,吸引消费者猎奇尝鲜、聚餐娱乐。


在饮食进补和调节的作用下,回归传统饮食养生结构,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崆峒山现有的森林自然资源,提高食物资源效益,确保消费者的健康需求。


结论

随着我国对森林康养产业的重视,加快推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策略探析在近年不断增多。崆峒山作为甘肃省境内森林资源较为丰富、文化优势较为突出的景区,应充分利用其优良生态、气候资源,促进两者更进一步的融合发展,将度假、娱乐、运动、养生、养老等健康服务新理念,依托在崆峒山生态型景区特色上,理性分析崆峒文化在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模式中的可行性,开发集合生态、避暑、度假等多元主题的文旅康养小镇,布局森林避暑度假营地、森林养老疗养康复中心等多种业态,更好地提升崆峒文化与森林康养产业的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程亚青.崆峒山昆虫群落及其多样性研究[J].甘肃林业科技,2007,32(1):4-9.

[2]冯敏.崆峒山植物考察散记[J].天水师专学报,1991(3):84-85.

[3]冯斐.崆峒山养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3.

[4]白安有.崆峒山与崆峒武术[J].武魂,2013(2):116-120.

[5]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6]田代华: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7]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校释[M].李景荣,等校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期刊:甘肃高师学报 2024年 第29卷 第1期


特别声明:本公众号转载相关文章,仅用于传播森林与健康信息,不做商业用途。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往期推荐


自然教育理念下郊野公园植物景观规划研究——以郑州市郊野公园为例


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综述


医养结合背景下贵州省森林康养服务体系发展建议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森林与健康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