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研究中的“进一步分析”,开展的思路有哪些?(更新版)
把文章做好,是每个科研人员都想的事情!而往往就是这么个想法,才使得我们在科研的道路上竭力前行,不断探索提升!毕竟,对科研工作者而言,发表才是硬道理!尤其是对一些青椒学者来讲!
但是,每当写完一份工作论文后,总觉得自己paper的level不够,总觉得自己的工作论文缺点什么,论文需要在哪里改进、充实……笔者相信,这不仅仅是我个人写完一份工作论文的反思,而且也是诸多同行朋友在各自科研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回到笔者以前的科研岁月,由于各项科研资源的限制,加上自己是个科研小白,我们在开展一份工作论文时往往布局得较为简单,就是一个简单的“A对B的影响”!虽然这些文章最后也能得以发表,但是这些文章仅能停留在很一般的期刊杂志上,很难去有所拔高!
因此,如何去面对这个困难的科研升级转型的瓶颈问题,是笔者博士期间重点去解决的问题!正因为有所觉悟和问题导向,笔者这些年也逐渐在这个方面有所转变,但不敢轻言有所成就!所以,随着阅读高质量文献成果的知识积累和个人经验总结,作者逐渐发现大部分权威期刊论文的内容布局不是这么简单,他们在考察一些类似A影响B的经济现象或问题时,还进行了一系列的“进一步分析”!
从作为读者的角度来看,笔者觉得他们的“进一步分析”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使他们的研究发现更具吸引力和说服力!其中,就笔者关注的经济管理学领域的期刊杂志而言,《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所发表的文章最让作者佩服和欣赏,笔者受他们的影响最大。
虽然有的人觉得这两个期刊所发表的论文长篇大论、观点冗余,但是我们读完这类文章以后不仅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感觉,而且还总觉得他们的写作范式更加符合“用事实说话”的初心,结论更加有根有据、科学合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其中,笔者觉得他们的“进一步分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作者他们不再仅仅关注“A对B影响”的简单问题,而且还要进一步挖掘这个关系的稳健性、两者关系的影响机理,以及这两者关系的异制性特征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实证论文虽然有时候被称为“八股文”,按照“引言、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研究假设)、研究设计、实证分析、研究结论与启示”这五个严格顺序的部分来开展,但是他并不是完全一成不变的,它的写作布局依然可以有所调整和优化的,比如在“实证分析”和“研究结论与启示”两个部分之间,可以纳入“进一步分析”,让自己的研究问题更加充实有趣!
那么,针对一篇正常传统的“老八股”实证论文,我们该如何去充实优化它?从哪些方面来入手,将它的质量得以进一步的提升?或者,在工作论文写作的一开始,我们该如何去布局这个“进一步分析”的研究思路,以提升文章的充实性和说服力?
根据多年的文献积累、经验总结和思路,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实证论文的“进一步分析”,如:
1、内生性问题
内生性问题的讨论,是我们实证研究中不得不开放讨论的话题之一。针对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哪些。一般而言,内生性问题主要由测量误差(measurement error)、遗漏解释变量(explanatory variable omitted)、互为因果(simultaneity)三个方面原因造成的,而且,内生性的解决方法有很多,工具变量法IV(推文导读:二值选择模型内生性检验方法)、Heckman两步法(推文导读:Heckman二阶段模型运用与操作!)、倾向得分匹配(PSM)(推文导读: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的说明!)、DID、安慰剂法……作者可以借鉴其中一两种较为出色的方法,加以精致处理文章的内生性问题足矣!
2、分样本检验
相信大家都有所察觉,绝大部分的实证研究中,都在适当开展分样本检验,意图在于使得文章所得结论更具吸引力和参考价值。那么,开展分样本检验的思路或视角,是否有相应的选择技巧或策略呢?换言之,在文章撰写过程中,为了提高论文内容的丰富程度,分样本检验的撰写有没有技巧,或者相应的开展思路?
当前,最为流行的分样本检验的思路(推文导读:实证论文写作中分样本检验的开展思路!),有如下方面:(1)经理人企业家层面:两职分离与否、男女性别、外部晋升与否、政治背景……(2)企业层面:是否股权激励、规模大小、融资约束、政府援助……(3)地区层面:市场化高低、中东西部、地区营商环境、地区开放程度……
当然,在研究过程中,由于研究主题和数据库的纷繁复杂,不同研究中研究场景、考察主题、样本分布、变量设计等方面也会存在明显的迥异,上述思考和经验的分享仅仅将大家研究过程中较为通俗的方法进行了提炼和总结,内容不一定面面俱到,以供大家参考。
3、调节效应分析
相对于其他“进一步分析”思路,调节效应的开展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根据笔者的总结,调节变量的选取可以分别从个人层面、企业层面和地区层面三个方向来入手,至于选取什么样的具体调节变量,还需要结合各自所考察的选题。当然,市场化程度、营商环境、对外开放程度、产权性质等,是我们实证研究中寻找调节变量的常用思路,以供参考。因此,总体来说,调节效应分析方法的总结不易总结,笔者在这里不再予以一一展开。
4、所考察主题的再思考
这里所谓的“再思考”可能会根据研究的选题来确定。一般来讲,常见的“再思考”有大家常见的提升(降低)经济效应分析、促进(抑制)投资效应分析、缓解(加剧)融资约束分析等等类似方面的思路。而且,所考察主题的平行现象或者另一个表现方面,比如:“环境治理”选题的内在涵义,可以从“环境技术创新”方面来进行深入分析;“企业技术创新”的行为,可以从“重视技术创新”方面来考虑……
5、稳健性检验
稳健性检验思路,除了内生性问题检验之外,实证论文写作中稳健性检验的思路(推文导读:实证论文写作中稳健性检验的思路有哪些?),一般有变量替换、模型运用方法替换、剔除可能性异常样本、增加一些潜在影响的变量、变换检验样本、排除其他理论假说、多重共线性问题检验等思路。但是,笔者依然建议且特别提醒,内生性问题的考察固然被视为稳健性检验的重要思路,但是作为实证研究的亮点之一,内生性问题的考察最好安排单独的部分来关注和深入讨论。
6、中介机制探索
众所周知,中介机制的计量考察已成为当前实证研究的最为关键的写作布局,也是提升论文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里,数据或经验证据比起理论分析更具有说服力,需要计量型的中介机制来支持作者的观点和假说,而不仅仅再是简单的理论分析。因此,在考察“A对B影响关系”时,我们需要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兼顾理论和实证两套方法来讲好自己的论文故事。
那么,请问一般实证分析研究中,如果去完成常用的中介机制(中介效应)检验分析?有没有相应的直接操作命令?或者推荐相关方法的文献呢?在本公号以前推文中,我们已经为“中介机制分析”提供了一种较为简单的操作方法(推文导读:实证分析的中介机制分析解读!)。
当然,每个人心中对“进一步分析”概念和重要性,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了解一下相关的分析思路将对你的研究有着“百利无一害”的作用。
上述意见建议,仅供参考!
最后,笔者赠言:祝读者你写作愉快,发表顺利!
几万经管学仁+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