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疫苗的那些儿科事

王之羽 福棠儿童用药咨询中心 2022-10-09

点击蓝字关注我哦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席卷全球,疫苗作为有效预防手段之一,得到了大众广泛的关注。


但新冠肺炎疫苗上市的同时却意外的引发了一些疑虑,网络上流传着声称上市后的疫苗不能打,是在用人体做试验等的流言。因此利用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疫苗的研究过程。


疫苗作为一种药品,和药品一样确实在上市前需要经过临床试验,分为3期。


Ⅰ期临床试验: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试验对象为20~30健康人,观察人体对于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代动力学,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Ⅱ期临床试验:治疗作用初步评价阶段。其目的是初步评价药物对目标适应证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也包括为Ⅲ期临床试验研究设计和给药剂量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试验对象为不少于100例目标适应证患者。


Ⅲ期临床试验:治疗作用确证阶段。其目的是进一步验证药物对目标适应证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评价利益与风险关系,试验对象为不少于300例目标适应证患者。


由此可以看出在上市前新药已经在人体进行过多轮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验证。

前我国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接种年龄范围为18~59周岁,儿童暂时不能接种。


因此在此也提醒大家,疫情期间儿童一定要佩戴口罩,勤洗手,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注意防护。


虽然儿童暂时不在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范围,但他们对疫苗并不陌生,从出生那天起,他们就开始接受多种疫苗的保护。疫苗的工作原理并不难理解,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转基因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它保留了病原菌刺激人体免疫系统的特性,去除或减低了致病性。当人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菌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如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质、特殊抗体等,当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菌时,人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菌的伤害。



接种疫苗后,疫苗与人体免疫系统发生反应时,可能会出现发热的症状。因此有些儿童在接种疫苗后可能会出现发热烦躁等现象,但接种后的发热一般在38.5℃以下,持续时间不长。


在此提醒各位家长接种前后前后应避免感冒,接种疫苗后应在接种点观察30min,回家后多喝水,接种部位24h内应保持干燥和清洁,避免感染。如接种后持续发热3天以上未好转需及时就医,就诊时告知医生近期接种过疫苗,方便诊断病情。


由于疫苗进入人体后会刺激免疫系统,如正在服用影响免疫功能的药品如粉尘螨滴剂或激素类药品等需提前告知医生,医生将根据用药情况安排接种事宜或接种后重新调整用药。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王之羽)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精彩回顾小朋友感冒了,该如何正确用药呢?
聊聊“益生菌”和“益生元”的那些事儿每周药点-咳嗽不一定要用止咳药激素类药物儿童可不可以用?谈激素色变?大可不必。激素不是洪水猛兽,该用就得用激素激素,该怎么来爱你?每周药点-不要盲目迷信海淘药拜年啦!拜年啦!
今年春节怎么过,我们倡议!
关于新冠肺炎疫苗的几点科普每周药点-腹泻不建议立即吃止泻药孩子得了支原体肺炎会有后遗症吗?
胰岛素——“药”知道的事儿
普通感冒用药常见问题之你问我答

共同关注儿童健康

文章版权归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标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