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练春海主编《制器尚象:中国古代造物观念与传统研究》出版

广西师大出版社 蒙古史与元史学术兀鲁思
2024-09-15


【温馨提示】由于微信公众号修改了推送规则,所以部分关注本号的朋友无法在第一时间收到“蒙古史和元史学术兀鲁思”推送的消息。欢迎各位朋友按下面的方法简单设置,让本号继续为您在第一时间及时进行推送:

1. 关注并进入公众号后,2. 点击手机右上角“. . .”。3. 点击“设为星标”

这样您就可以及时收到本公众号推文

本号是一个以“蒙古史和元史”为主题的学术公众号,专注于蒙古史、元史、中亚史、内亚史和世界史的学术研究和资讯传播,主张在世界视角下跨学科、多领域建构新世纪的蒙古史与元史学术叙事研究!服务于高校科研工作者、本硕博群体和历史爱好者!


“ 本书从工艺形制、流变传播、观念思想等角度展开探讨了中国古代器物的生产传统、装饰与流通,推进对器物文化深入解读,全方位、多层次呈现了中国传统器物文化的多维景观。全书内容分三部分:第一类为传承与流变研究(中国传统器物的形制、造型、功能、纹饰方面的传统以及演变情况等),第二类为工艺与技术研究(古代器物制作的工艺、技术、流程及有关模范、工具等辅助加工设备的特点及情况),第三类为文化与交流研究(器物与特定历史时期、族群、区域流行的观念和信仰间的关联及中外物质文化交流研究等)。







01

本书概况


《制器尚象:中国古代造物观念与传统研究》


主编:练春海

编者: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12月

页数:526页

开本:16开

装帧:精装

定价:138.00元

ISBN:978-7-5598-6589-2



作者简介



练春海,201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福建师范大学“闽江学者”讲座教授,主要从事美术史、美术考古、物质文化研究与美术创作。出版《汉代壁画的艺术考古研究》《重塑往昔:艺术考古的观念与方法》《器物图像与汉代信仰》《汉代车马形像研究:以御礼为中心》等专著多部,主编《制器尚象:中国古代器物文化研究》《制器尚象:中国古代造物观念与传统研究》,在《美国东方学会志》《文物》《美术研究》《民族艺术》等杂志上发表论文70余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文化部课题、中国艺术研究院课题等多项。

内容简介

本书重点探讨中国古代器物的生产传统、装饰以及流通,从工艺与形制、流变与传播、观念与思想等角度展开,推进对器物文化的深入解读全方位、多层次地呈现出中国传统器物文化的多维景观。全书内容概括为三大部分:第一类为传承与流变研究,包括中国传统器物的形制、造型、功能、纹饰方面的传统以及演变情况(如特定器物与使用环境、适用对象以及使用方式、时空规定等问题)等。第二类为工艺与技术研究,包括探讨古代器物制作的工艺、技术、流程以及有关模范、工具等辅助加工设备的特点及相关情况的研究。第三类为文化与交流研究。包括器物与特定历史时期、族群、区域所流行的观念和信仰之间的关联的研究以及中外物质文化交流研究等。

编辑推荐

★在类型上,覆盖礼器、庸器、乐器、食器、明器、行器及日常用器等;在时间上,跨越从传说时代到清代几乎整个古代历史时期;在空间上,涉及从西到东,从北到南,从中国腹地至于海外;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包括考古学、人类学、历史学、文献学、图像学、艺术史研究方法在内的多种方法!

★传承与流变研究。包括对中国传统器物形制、造型、功能、纹饰方面的传统以及演变情况等的研究

★工艺与技术研究。包括古代器物制作的工艺、技术、流程,以及有关模范、工具等辅助加工设备的特点和相关情况的研究。

★文化与交流研究。包括器物与特定历史时期、族群、区域所流行的观念和信仰之间的关联研究,以及中外物质文化交流研究等。

★对传统器物与图像的研究,既有别于经典的考古学研究范式,也与传统的以风格史为研究的艺术学相区别。在面对古代器物与图像的材料时,如何处理材料、阐释材料,并将其纳入思想史、制度史与文化史的讨论之中,是目前面临的难题。《制器尚象》收录的个案研究,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与开拓、材料的发现与解读,以及对古代制度、信仰与文化的探索等多个方面,皆取得了极大的突破,对于推进传统器物文化研究的转型与深入意义重大,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对传统器物文化的解读和研究。

★回首往昔,古代中国的辉煌早已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之中,传世文献中的有关记载云遮雾罩,无从证实。我们唯有通过出土的遗物,透过青铜器上的斑斑锈迹,玉器中的丝丝沁纹,陪葬坑中发掘出来的吹弹可破的漆皮……才能捕捉到过往千年的蛛丝马迹。

★力求汇集相关学科和领域最前沿的学术理念,更着意于冷门不冷,“绝学”有继;探索跨学科、多维度思考问题的可能性,以推动对中国古代器物的整体认识。


目录

传承与流变

孙华  九鼎传说与铸鼎象物

张闻捷  河南信阳城阳城M9出土乐钟的编列制度与陈设制度

聂菲  真实与虚构:马王堆汉墓漆奁锥画图像的复合意涵

邓菲  墓葬壁画的视觉资源:从山西繁峙南关村金墓谈起

练春海  海昏侯墓出土玉舞人研究——兼论战汉玉舞人功能的演变

姚一鸣  先秦至两汉时期席镇的功能流变

朱浒  临沂吴白庄汉墓画像石中的“武王伐纣”故事

周繁文  西汉木葬具的等级问题

柴怡  西安出土汉代陶人物俑的再思考

张鹏  文化传播与记忆储存——金代毕国公主石奁研究

李重蓉  汉代鸮形仓的定名与功能探析     

肖世孟  汝瓷釉色“天青”

工艺与技术

苏荣誉、柳扬  圆口长颈方腹青铜卣研究——再论商代南方青铜风格与工艺对安阳的影响

鼎  周青铜器上一类特殊的“仿物”纹饰

董波  长沙窑中外交流新证——聚焦一件长沙窑“红绿彩”执壶的探讨

王拓  晚明宜兴紫砂与铜、锡金属器之间的亲缘关系——基于史料文献、考古实物与制作工艺的实证研究

陶晓姗  清世宗的式样库——基于《活计档》的考察

文化与交流

陈轩  汉代的金灶与步摇

程雅娟  有关几枚北魏棺钉铺首的文明源考

叶少飞  唐宋时期的白象造型

任欣  古蜀鸟日组合遗存及其内涵研究

张亚莎  青藏高原远古大神神鸟琼的图像变迁

吴若明  普拉多的柜子——17世纪克拉克瓷的异域传播与镜像呈现

庄蕙芷  “圆方图”与“方圆图”:从文物与文献看先秦两汉的盖天说与浑天说

彭圣芳  《考工记》设计美学思想的体系化考察

何清俊  象数与道统:北宋朱长文琴器思想考释




02

本书编者按


“制器尚象”学术论坛重点探讨中国古代器物的生产传统、装饰以及流通,推进对器物文化的深入解读,以期为学界提供一个交流与互动的开放平台,并就相关学术前沿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制器尚象:中国古代造物观念与传统研究》收录本次论坛二十多位学者的研究和讨论。

造物不仅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里程碑,还是人类文明的记录者。造物既是图像表现的对象之一,也是图像依附的主要载体。在揭示古代文化内涵,弥合传统文化中宏观概论与微观探究之间的鸿沟上起到了很好的联通作用。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举办“制器尚象”学术论坛打破了以往器物研究方面的局限,把考古学、文化人类学、文学、历史学、古文字、美术史学等学科领域的学者集中在一起,使学者们之间互相启迪,集思广益,对推动研究造物的进步发展有积极作用。

在美术史、古代物质文化史、工艺技术史以及文化人类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中,那些蕴含着大量人工投入与智慧结晶的古代遗存倍受关注。但把中国古代的文化遗存视为一个整体,我们对它的认识和研究则是远远不够的,这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瓶颈制约的结果。

在历史层面,无数凝结了古代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与巧思的文化遗存,因为战争、地震、火灾、腐蚀、销熔等自然或人为的原因,早已悄然从人类的视野中被永久地抹去,今天我们通过各种途径所能见到的传世或出土文物不过是吉光片羽,甚至都不能反映其历史原貌的万分之一。

20世纪,国际上对中国美术史的研究偏重于古代书画,随着那批精于鉴藏的书画大家的相继离世,国外关于中国书画的研究也呈现萎缩的趋势,而另一方面,关于中国古代器物文化的研究,则得益于交通便捷、图录与发掘报告的发行以及国际文物交流展览的增加等因素,日渐成为一个新的文化热点。

本辑《制器尚象:中国古代造物观念与传统研究》重点探讨中国古代器物的生产传统、装饰以及流通,从工艺与形制、流变与传播、观念与思想等角度展开,推进对器物文化的深入解读。

传承与流变

器物与古代政治制度紧密关联。

孙华从夏铸九鼎、鼎迁三国的传说切入,对鼎之造型、数量与象征意义展开探讨,认为鼎作为祭祀用铜容器,“三翮六翼”的配置是九州版图的代名词,也不排除井里九夫、国都九里此类象征意义。

张闻捷的报告围绕楚国乐制展开,结合相关出土器物,对乐钟组合、陈设及其反映出的等级与变革等方面进行分析。

个案研究是近年来美术史和考古学界比较常见的做法,强调从具体案例出发,将墓葬空间视为完整且独立的个体,通过考察其中的随葬品和图像进而理解墓葬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视觉逻辑。

聂菲从文献学、图像学的角度,重释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锥画漆奁。认为漆奁上的图像呈现了墓主生前狩猎讲武的真实生活与追求升仙的精神世界,在墓葬语境下,此件漆奁为墓主提供了生活服务于展示祈盼的空间,也满足了生者企望死者永享荣华的愿望。

邓菲聚焦于山西繁峙南关村金墓,通过整体考察墓葬中的建筑空间与装饰题材,解读其背后所传达的文化观念。报告指出,工匠在营建该墓时参照了大量图像粉本,包括传世绘画、佛教艺术、神煞题材等,看似杂乱,实则统一,透露出布局背后的深层逻辑,营造出一个内涵丰富的礼仪空间。

练春海对汉代墓葬尤其是海昏侯墓所出土玉舞人(有战国时期制作和汉代制作两种)进行了比较,即便是同等层次的墓葬,玉舞人的制作水平也参差不齐,反映了汉代社会风气从先秦时期的重视礼仪转变为强调实用。

姚一鸣的研究发现,先秦至两汉时期镇的造型变化较大,镇从春秋时期的几何形发展到汉代的圆雕形,显示出汉代日用器物的世俗化转向,亦发生了由单纯装饰功能到反映汉人炫耀心理及豪奢思想的转变。

朱浒对临沂吴白庄汉墓中室南壁东门楣上的图像上所刻画的人像身份及情节主题展开探讨,认为画面主角为纣王帝辛,表现了武王伐纣的场景。

周繁文对西汉木葬具的等级规定进行了考察,认为葬具的规格具有严格的等级规定,以种类、数量、材质等作为区分葬具等级的重要指标。

柴怡以西安出土汉代陶俑为研究对象,全面梳理、归纳近年来西安地区出土的汉代陶俑,并对汉代陶俑的制作工艺、流通现象,以及随葬陶俑与墓葬等级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探究。

张鹏围绕北京金代乌古论家族墓葬中出土的四层石奁,从器物材质、装饰、工艺及所有者等方面展开详细论述。金代石奁在某种意义上储藏了历史的记忆和生命的乡愁,凝聚了对抗、妥协、传承、变异等多种文化因素,成为一个有机的生命体。

李重蓉在补充整理鸮形仓实物资料的基础上,考证此类器物的定名、功用与流变,指出鸮形仓应为粮仓明器,它在墓葬中的出现与汉人利用鸮鸟形象来防鼠、保护粮食的观念相关。

肖世孟追溯釉色“天青”的渊源与内涵,并探讨了文人对汝窑茶器的色彩理想:其一,超乎言象的“天青”釉色迎合了文人物象之天成的观念意趣;其二,汝窑“天青”温润如玉的色泽与文人“比德如玉”的审美品位相契合。

工艺与技术

社会变迁、集体意识等皆对工艺与技术的选择与改变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苏荣誉的研究围绕现存的五件圆口长颈方腹青铜卣展开,以科技考古的方式分析了青铜卣的风格与工艺,讨论它们各自内涵及属性,从而深化了学界对商代青铜工匠和青铜技术的流动、青铜器的流通等问题的认识。

韩鼎关注到商周青铜器纹饰中一类特殊的“仿物”纹饰,特殊之处在于其模仿对象为有机材质。该研究不仅揭示了商周青铜器(及纹饰)的一种重要设计理念,也复原出部分有机材质器物的原型。

董波从一件长沙窑“红绿彩”执壶切入,在中西文化交流的视野下,概括长沙窑三彩瓷器的工艺与色彩特点,指出此类瓷器的用料、做法皆与西亚相关。

王拓的报告从文献、实物、工艺等方面,全面论证了晚明紫砂器对对铜、锡等金属器皿的模仿与借鉴,并归纳其缘由:一是造物规律使然;二为迎合社会风尚;三则出于紫砂器与金属器皿制作工艺的相似。

陶晓珊在全面分析清宫《活计档》“留样”旨令、综合考察传世文物的基础上,对雍正建立的供御用品造办的式样库进行全面分析。并指出,式样库的建立直接促成了雍正朝宫廷工艺美术形成风格相对统一与纯粹的时代特点。

文化与交流

研究材料的更新为解读文化变迁、制度规范提供了契机。器物与图像作为媒介,承载着宗教思想、家族意志乃至文明播迁中的观念与信仰。

陈轩将汉墓中出土的金灶作为汉代步摇的悬挂构件展开探讨,指出作为中西物质文化交流的缩影,金灶的设计与使用体现了汉地将游牧贵族的佩饰转化为以本土吉祥语汇构建的装饰系统。

程雅娟关注北魏时期出现的一类具有强烈外域风格的辅首衔环。她从图像流变、宗教传播等角度出发,对北魏铺首衔环中来自古印度的“勇士驭兽”母题,以及来自苏美尔文明的“一人双兽”母题进行细致地梳理与分析。

叶少飞对唐宋壁画、雕塑等艺术形式中出现的与白象相关的题材进行了分类与讨论,指出唐宋时期的白象造型基本出自佛教文本,在呈现文本基本内容的同时,还受到了政治权力、社会观念、图像传播规律等因素的影响。

任欣根据器物形制与造型特点,探讨古蜀地区鸟日组合形象所具备的文化功能,以及古蜀先民的造物观念与文化信仰。

张亚莎围绕曲踏古墓地发掘出的一件方足彩绘木案展开,分析了青藏高原地区鸟形纹饰的流行区域、发展与演变,以及神鸟在古象雄王国早期信仰中的特殊意义与崇高地位。

吴若明在回顾明代海上贸易发展与克拉克瓷概念的基础上,重点阐释了普拉多博物馆的藏画《视觉的寓言》,分析17世纪中国外销瓷的在欧洲绘画中的镜像呈现,并综合审视跨文化艺术的形成及其本土化变迁。

“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器物所反映的观念与文化的复杂性,强调适时、适度借助跨学科视角带来的研究方法与学术范式上的拓展与创新。

庄慧芷从秦汉之前的各种天文相关遗址、文物与文献切入,探讨“盖天说”与“浑天说”宇宙模型的起源,以及两种学说的关联性,并指出在具有官学色彩时期,此类器物为皇权所掌控,失去官学地位之后,则逐渐转变为宗教、信仰,甚至是装饰、游戏的题材。

彭圣芳陈述了《考工记》的设计美学思想,认为其通过翔实的规范和标准表达了造物设计的形式观与功能观。

何清俊对北宋朱长文所著《琴史》做了系统的梳理,将朱长文的琴器造物思想归纳为尊圣、拟象、应术和立道四个主要方面,并指出《琴史》反映了北宋时期理学兴起背景下知识分子试图将传统阴阳、五行、象数等观念进行理性改造的尝试。

各位学者的研讨全方位、多层次地呈现出中国传统器物文化的多维景观,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与开拓、材料的发现与解读以及古代制度、信仰与文化的探索等多个方面,皆取得了极大的突破,对于推进传统器物文化研究的转型与深入意义重大。


【往期文章】

《韩国近代科学之路》:国内首部韩国科学史学会长的朝鲜王朝近代科学史与社会史新著!

《俄罗斯帝国发明史:从彼得一世到尼古拉二世》:国内首部俄罗斯帝国科技发明史重磅新著!

《加拿大现代科技之路》:国内首部全球史视野的加拿大现代科技史与现代性关系史新著!

《日本近代技术之路:传统与近代的互动》:国内首部全球史视野下的日本近代科技史新著!

《科学与知识的历史》:一部多国史家编写的真正意义的近现代科学-知识全球史重磅新著!


【相关书目】


感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供稿授权!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即可查看本书的豆瓣主页本号推荐书目的版权归相关出版社或出品方所有,书讯由本号整理首次发布,其他学术公众号转发请注明原出处本公众号名称!欢迎转发,点个 “  ” 和 “ 在看 ” 以示鼓励!感谢支持!


进学术群:本号目前建有 蒙古史-元史-内亚史群、中东史群(含波斯-伊朗文明、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奥斯曼-土耳其文明、阿富汗史、犹太-以色列史、高加索地区)、东欧-俄国史群、古希腊罗马-西欧史群、南亚史群、远古夏商周史、中国中古史群(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史群、辽夏金史群,请添加微信并简要说明来意,否则不予通过(格式:学校/单位-职业/专业/研究领域(中亚史、蒙古史、游牧民族史、中东史、东欧史等)-姓名。例如:北京大学-历史学-XX、内蒙古大学-蒙古学-XX),之后会邀请您入群。商务合作:蒙古史、元史与世界史新书书讯等合作请直接添加微信,并说明来意“交流或合作事项”!合作微信:qiu282693838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蒙古史与元史学术兀鲁思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