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约6700字,阅读需13分钟
分享丨张晓军 西交利物浦大学未来教育学院执行院长、领导与教育前沿院院长
整理丨高校教学创新100人
当下,除了疫情,还有一个更大的背景在影响着教学,那就是数字化和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数字化和智能化已经在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我们的学习方式、教育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为什么做教学创新?我认为有一些非常基础性的挑战或者说动力在推着每位老师往前走。
第一,我们过去服务的教育目标和现在应该服务的教育目标之间有很大的转型和变化。在疫情之前的5年,也就是2016年以后,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中的讨论非常热,一度有话题是人工智能到底会不会给教育带来根本的变革,以及老师的工作会不会被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部分取代。不管个人的观点是什么,一个现实是人工智能确实已经对教育相关活动以及教育目标产生了很多影响。有第三方数据平台做过对大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与他之后从事的工作的关联性的统计,发现超过80%的学生从事的不是自己本专业方向的工作。我们国家近些年在高等教育里有一系列非常重要的改革,包括双一流建设、一流课程建设等等,实际上要回应的都是一个问题,那就是能不能满足学生未来成长的需求。过去200多年以来的教育,非常关注培养学生体系化的知识和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是面向未来,特别是受到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影响,学生需要的一些非常关键的技能或者素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在复杂场景当中的问题解决能力、社会责任感、可持续发展意识能力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在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需要的能力,需要我们在大学里给学生支持。这应该是所有老师做教学创新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因。我们做教学创新,往往希望或者擅长于基于过去教学中的痛点做创新,但是我认为在第四次科技革命的这些关键技术影响之下,我们更加需要面向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做创新。有些过去的问题依然存在,但没有必要去关注这些问题,因为我们要服务于新的目标,所以我个人一直在呼吁,做教学创新,可能不一定非要针对过去教学的痛点,需要针对的是今天的学生在未来成长当中的需求。第二,海量的互联网资源,对线下课程既是机遇,也可能是挑战。在疫情之前的五六年时间,我曾经和大学里的一线老师做了大量沟通和互动,我发现,当时很多一线老师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吸引学生来到自己的线下课堂。当时疫情还没发生,线上还不是主流,但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了。举一个我个人的例子,我去年给大一学生新开了一门课,叫可持续发展,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接下来4年以及更长远的时间里,能够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并投身于这些问题的解决中去。在负责这门课前,我简单做了搜索,我发现,全球很多大学都有可持续发展这门课,而且很多学校都把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课程的资料、慕课全部放到网上。我就一直在想,有那么多非常知名的教授甚至诺贝尔奖得主在讲这门课,我作为一个普通的老师,到底应该怎么设计这门课?如果我设计的课程跟网络上的课程差不多,学生为什么要来我的课堂?我在过去两年多看到了很多老师的混合式教学尝试,可以简单总结为“三段论”,课前学生线上自主学习,老师自己制作视频,或者给学生提供一些成型的优质的慕课资源;课中不再以知识讲述为主,更多的是研讨、案例展示、互动;课后有一些拓展性的学习。这种三段论的模式有一个基本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为大量的知识点过去是在线下讲给学生,但现在需要学生课前自主完成学习。但是我个人一直有一个不同的观点,我认为面向未来的混合式教学,不应该简单让学生在课前把知识点学会。自主学习能力在这个时代确实很重要,其一,在当下知识爆炸的时代,需要把课堂学习和碎片化的无处不在的知识学习整合起来;其二,学生毕业后就没有老师再指导,但学习的需求依然在,终身学习的自主能力培养就变得非常关键。但是,“三段论”模式下,大量课程还是以几十个知识点或者若干个理论组成的一个学科体系为基准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的老师为了让学生把一个知识点弄明白,想尽办法把视频讲解做得通俗易懂,还提供章节测试题库,让学生自己测试到底有没有学会。这可以叫做自主学习,但我认为这还是一种教师主导下的学习,只能培养有限自主性的学习能力,和学生长远发展所需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很大差异。我认为,学生在大学毕业后所需要的自主学习能力有这样一些维度和特征:第一,有没有长远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即当学生毕业了以后,是不是知道自己是需要不断学习的?第二,在海量的互联网学习资源中,有没有对自我发展的认知,是否知道自己该学什么?第三,在海量互联网资源中,是否具备搜索整合信息的能力,能找到自己要学的东西?第四,找到学习资源后,能不能把这些知识学好?第五,能不能评估自己学得好不好?今天的线上线下教学,还很难做到系统支持这五个方面。这可能是我们每个老师需要去关注的,如果能做好面向未来的自主学习,那么线上线下教学就是我们教育教学的机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支撑学生长远的成长和发展。第三,是需要通过课题激发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给学生提供追随自身兴趣的空间。混合式教学非常直接的一个好处就是有利于个性化。过去在线下课堂,50个学生坐在下面,老师很难照顾到每个学生,但有了线上平台,就给了学生和老师无限的空间去开发个性化的学习空间、学习资源、学习场所、学习机会。这里面有个更根本的问题,那就是在混合式教学中,怎么能让学生有兴趣和有自驱力去做个性化学习,因为个性化不能只靠老师给予,一定是学生首先有自我,然后才会有个性。关于调动学生的兴趣,又是个老问题,可能从教育存在开始,这个问题就一直存在,但是在今天混合式学习的环境下,这个问题更加突出。而且从目标角度来看,我们现在普遍把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创新精神这些东西作为很重要的培养目标,我认为这些目标都要基于个性化,比如创新思维本来就是很个性化的东西,一个班的50个学生,对同一个问题一定是有不同的理解,然后基于这种不同的理解,提出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解决方案,这才是创新。尽管兴趣和个性化是老话题,但是对于当下的老师还是一个根本的命题。
要解决这三个问题,最核心的就是教学和教育目标的升级。现在教育部讲的金课建设其实就是基于这个理念。金课的三大维度,第一个就是高阶性,即一定要超越知识和理论学习,上升到学会学习、数字素养、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这些现在大家都很熟悉,但我们真的找到了有效培养学生这些能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了吗?我觉得目前还没有非常根本性的突破,这是教学创新当中基本的挑战。我在过去10多年的时间一直在关注教学创新,也看了很多教学创新案例,基于这些研究,我觉得,要想真正做出有意义有价值的好的教学创新,有5个方面的要素很关键,我把它叫做“钻石模型”。
现在的教学创新是五花八门的,很多老师也给我们反馈,你们的教学创新大赛出了各种各样的模型,很花哨,但在本质上到底有没有创新?评价是不是好的教学创新,我一直以来的分析模型就是这个“钻石模型”。我非常关注目标、教学活动、教学场景、教学内容和考核这五维之间的互动。最上层的是目标,最底层的是考核,这两者是最重要的,但恰恰在目前的教学创新中,是最缺乏的。现在的教学创新,我个人感觉非常关注内容层面,而对其他方面的关注是不够的。过去200多年,我们的教育体系都是内容导向的体系,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都是如此。基础教育最近出了新课标,它瞄准了一个核心的目标叫核心素养。高等教育也要思考,怎么能够超越内容谈目标。我们的教育实践和教学实践在过去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中,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就是理所当然太过专注内容。大量的教学创新都是从内容出发,比如原来的内容是8章,现在把它改成4部分,而且有老师在教学创新中往往有一种诉求和期待,希望通过内容的改变来实现所有的教学创新目的,这实际上是非常艰难的。除了内容,活动、场景也是支持目标的。有些时候我认为活动比内容更重要,比如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给学生学什么东西可能不是最重要的,让学生做什么自主学习活动才更重要。现在的教育和教学目标有一些是情感性目标,对于情感性目标,恰恰场景是最重要的。比如课程思政中,建造什么学习场景比打造什么教学内容更关键。当然,我并不是认为在教学当中内容不重要,我想强调,内容不应该被过度给予期待,它应该跟其他4个要素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现在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也在发生转型,我们国家从五六年前开始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不是新概念,在国际上也至少已经被提了三四十年,近些年,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体系,在国内的高等教育中逐渐被大家所认知、接受、践行。
以学生为中心,不简单是一个教学中的概念,而是一个整体的教育中的变化,包括对学习和教育的重新理解,从关注客观知识的习得到注重建构式的人的行为塑造和改变;学习环境的革新,过去远离社会,远离现实,让学生在“象牙塔”里,但现在学习不一定非要到一个封闭起来的像教室一样的地方,而可能是完全融入在自己的生活当中来学习,有些是真实场景,有些是虚拟场景。在这些变化之下,教学当然也有很多需要变的。如何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到“以学生为中心”,现在大量教学创新都是围绕这个问题。至于到底怎么转?以下这些方面都是比较关键的点。
我个人认为,以教师为中心,核心特点是在解决“过去的问题”,其中最典型的是“如何更高效地把知识教给学生”,现在90%所谓的“教学创新”还是在琢磨这个目标。一些老师做了各种各样的创新,但改变的目的还是让学生能更高效地学习固定的知识和理论体系。以学生为中心,我觉得需要老师核心去关注和探索上面列出的这些问题。比如,学生成长的需求到底是什么?人工智能时代,很多事情机器就可以解决,我们需要解决的是一些更重要的情感导向的、复杂问题导向的问题,在这些场景下,学生的需求到底是什么?一门课程到底应该设定哪些教育和教学目标?自从国家开始倡导一流课程建设后,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大家的课程大纲中的目标全部都升级了,有些课程在课程大纲中会写十几个所谓的高阶目标,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等等全部在里面。但第一,这些新的以能力和素养为导向的目标,到底是不是上这门课的学生的需求?第二,一门课往往只有三四个月的学习时间,它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支撑学生在能力和素养方面的提升?这些问题其实都没有经过非常严谨细致的思考和探索。我见到的所有案例中,几乎每个课程都说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4个月的时间里到底怎么才能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认为直到今天也没有形成可以广而推之的、让大家普遍能采纳或者受益的做法。课程思政也是如此,现在围绕课程思政有很多创新实践,但这些实践的有效性也要打个问号。你说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但4个月过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升了吗,提升了多少?衡量是个难题,这也是面向未来“以学生为中心”的挑战。据我个人的了解,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大趋势下,国际上有很多教学改革和创新,甚至教育改革和创新。在我们国家最近这几年大力倡导教学创新的背景下,出现了两种基本的教学创新实践路径,一种是我前面讲到的“以教师为中心”,解决过去的问题;另一种是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我发现大家在做教学创新探讨的时候,词语使用上的转换非常快,几乎100%的老师都会讲自己做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创新,但在我看来,可能90%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创新。为了区分“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我做了两张图。
我常常讲,以教师为中心,核心是教师、教学和教材,现在大量教学创新基本上还是在这些地方调整,只是他们的教师、教学、教材和之前有不同。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创新不再关注教师、教学、教材,而是关注学生的需求、目标和环境营造,而且我们要讨论的基本东西也不一样,它的结构可能是从一个圆变成了一个三角形。教学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如果从关系的角度来看,教学中存在着很多对关系,我大概列出了一些,进行教学创新,需要反思过去教学中所塑造的关系,包括人与人的关系、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
以课程体系重构层面为例,要重新处理基础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关系。课程体系的重构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点。过去的课程体系非常重视一个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在那个体系之下,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而按照以学生为中心,特别是以能力和素养为导向的改革趋势,过去的专业课程体系和结构面临着很多挑战。比如在传统的课程体系下,一门课基本都是上一个学期,最多两个学期。如果转向以能力为导向,可能就会出现长条块的课程。曾经有个老师跟我讲,他现在在做一门为期两年的课程,因为他认为他那门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他需要让学生经历一个系统完整的解决问题的流程,这个过程需要往复,需要不断给予学生反馈进行修正,一个学期不够,一年也不够,所以要以两年为期。我认为这是很好的尝试,一定会打破目前专业当中的课程架构。目前大量的教学实践普遍有一种倾向,就是希望通过对学生知识习得的训练,让学生习得能力和素养。我一直在思考,这种路径是不是一种有效的路径,我个人认为可能是值得商榷的。我们很多时候认为,知识是能力和素养的基础,但我觉得这种说法可能不全面,有时候知识可能是能力和素养的基础,有时候能力和素养也是知识的基础。它们三者之间应该是平行的,是互为基础、相互促进的关系。按照这个角度思考的话,今天的教学是需要做大量改变的。大家做教学创新,有一些基本性的问题需要去操作解决,这些也是急迫需要创新的方向。
第一个方向,关于能力和素养的操作化定义。前面提到,每个老师的课程思政目标都提到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实现这个目标的前提是,每个老师和学生必须要知道什么是爱国主义精神。自主学习能力也是很多老师提到的目标,但对于什么是自主学习能力,大家有不同的理解,有的老师觉得,给学生一堆知识点,学生自己能学会,就是自主学习能力;我前面提到的面向未来的五维度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可以叫做自主学习能力。我在和大量老师的沟通互动中发现,大家会用很多共用的词,比如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但是深聊下去,你会发现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定义,大家之间其实是没有太多共性的。所以,我们所关心的这些重要的能力,到底应该怎么去理解,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方向,提升能力和素养的学习活动设计与操作。也就是理解了这些能力之后,如何去操作,这是创新中的难点和关键点。很多能力和素养是非常抽象的,但是需要在教学中找到可操作的空间。依然以自主学习能力为例,在这个能力的培养上,我认为活动设计比内容设计更重要。大量课程都会提到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但是恰恰在整个学生学习活动中,几乎所有的活动都是老师主导的,如果学生在一门课上从头到尾都没有自主,怎么能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同理,如果学生在一门课中从头到尾没有解决过问题,又怎么能说培养了他的解决问题能力?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目标下,到底应该设计什么学习活动才能有效支撑这个目标?学生之间讨论这些东西足够吗?学生是不是一定要去解决一个问题,才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的人又有不同观点。第三个方向,关于能力和素养的测评。这是一个大难题,也是在目前的实践中最约束我们、最急迫需要创新的一个方向。OBE是国家近几年在推广的一个理念,强调以产出为导向,在一门课程中确定了什么目标,在考核中就一定要去考核它。这个理念很好,但现在恰恰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就是,高阶层面的能力和素养目标没有很好的方法去衡量,这就导致大量教学创新是在围绕着知识掌握来开展。时间关系,这里不再解读其他创新方向。总结起来,真正的创新,核心是要面向未来,我们要想象未来的社会是什么样子,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如何帮助学生提升在未来社会中的竞争力。注:本文整理自张晓军在“高校教学新常态:混合式教学的实践与创新”系列公益讲座上的主题分享《数智化时代的教学创新与混合式教学的突破》。
北师大陈丽教授:开展课程创新,需要树立新的“知识观”
厘清教学中的三大核心概念:任务、情境与问题
前沿丨《创新教学报告2022》发布,教学创新正在走向何方?
复旦蒋玉龙教授:如何以“原位翻转课堂+费曼学习法”开展教学创新?
前沿丨武汉理工大学校长杨宗凯:数字化转型时代,对未来教育的四大展望
关于我们:
《高校教学创新100人》是面向高校老师和师范生的知识型媒体,关注教学创新、课程创新、终身学习、混合学习、虚拟教研室等方向,我们致力于“让一部分师生率先触摸教育未来”!
备注“职务+姓名”,加入读者交流群
联系我们:
王慧 主笔&内容老师 微信号:HofMarchbh
张沉浮 主编&总负责人 微信号:chenfu3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