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年:这是香港新的出发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香港商报 Author 商報君
导读 · 2022.07.04
“面向未来,再造一个香港。”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在接受《香港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香港新的出发,香港一定要对内再发展,对外更开放。郑教授认为,香港下一步的发展,只能通过与大湾区的融合来实现。香港拥有国际化的标准规则和风投优势,与深圳互补,与湾区融合,潜力无穷。
深港融合进入新阶段
回顾深圳的发展史,香港功不可没。“可以说,没有香港就没有深圳。”郑永年说,从80年代开始,香港很多制造业已经转移到珠三角地区,只留下服务业,所以下一步香港的发展,只能通过跟大湾区,跟深圳的融合来实现,“深港融合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郑永年指出,香港有一个优势,即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和大湾区的融合得到发展。“香港的服务业,无论是金融、法律、教育还是医疗,其服务对象群体越大,发展得就越快。”郑永年认为,湾区融合是香港发展所需要的,也是深圳发展,大湾区发展所需要的。
粤港澳大湾区
(图源:网络)
当前,中央提出了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实施制度型开放战略,“这些对深港都具有重大针对性。”郑永年指出,双循环不仅仅是货物的循环,还有资本、技术、人才的循环,“这就需要有统一的规则,统一的标准。”郑永年建议,以香港的规则标准为基础,加上广州和深圳,形成“香港+”的格局,再通过南沙、前海、横琴三个试点进而推广到整个大湾区。
“规则统一的过程,就是走向国际化的过程,这也是融合的方向和目标。”郑永年说,粤港澳三地的语言饮食等文化都是相通的,欧盟都能做好融合,相信大湾区也能够做好。
深港合作“一加一大于二”
近几年,香港因为民生问题引发了一定政治问题。郑永年认为,林郑提出的北部都会区就是想解决民生问题,解决产业问题。“发展科创,产业问题解决了,就业问题就能解决,香港的民生问题就彻底解决了。这是正确的方向。”郑永年说,香港发展科创,就要考虑深圳的20+8政策,“深圳20+8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和先进性,双方合作是一加一大于二。”
“发展科创,需要基础研究,更需要能够把基础研究转换成经济活动的企业。而第三个重点就是风投。”郑永年说,“科创和企业这块深港均有优势,而风投,深圳单独是做不了的。”郑永年认为,短时期内中国内地不可能发展出像华尔街这样的风投体系,所以要把香港的风投引进来。
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
(图源:央广网)
这是香港新的出发
谈及香港回归25周年,郑永年认为,最伟大的就是“一国两制”政策,“一国两制”的实施解决了国家统一的问题,是世界上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历史创举。郑永年说,1997年香港回归时,很多人预期香港沉沦了,但实际上并没有,香港还是保持了它的沉稳发展,“香港还是一个很先进的城市,人均GDP依旧高于台湾。”
在郑永年看来,香港经历了二次回归,“第一次是法理上的回归,这次是人心的回归。”郑永年说,而今国安法通过了,新特首上任,这是香港新的出发,“香港一定要对内再发展,对外更开放。”
郑永年进一步解释道,对内再发展就是北部都会区的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对外更开放是指香港在金融服务业上要比新加坡、比东京更开放,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在消费者权益保护上做得更好。郑永年特别提到,香港要补齐短板,解决贫富分化问题,做好整体升级和系统升级。
当前,受疫情影响,深港依旧无法通关。郑永年认为,疫情影响只是暂时的,深港融合在物理意义上的互联互通已经没问题了,人心上的互联互通还要努力。他以港中大和港中大(深圳)的合作为例,建议通过交流,尤其是通过教育交流来促进人心互通,“香港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内地要有爱港教育,爱是双向的。”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园
(图源:网络)
访谈最后,郑永年再次强调了规则统一的重要性,“大家(从深圳)过来(香港)感觉规则不一样,有不确定性,所以不来。如果规则统一,将会大大促进两地融合。”郑永年说,融合潜力无穷。“两边合,大家都是共赢的,不合,大家都是输家。”
(本文内容原载于《香港商报》,记者林丽青)
编辑:GBA Review 新传媒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