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古典学实验班课程选介(一):中国古典篇

古典学实验班 RUC古典学 2023-09-13


· 一、《论语》研读 ·


《论语正义》书影,《清经解续编》本



课程简介


     《论语》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汉代时《论语》虽然未被列入最重要的“经”的范围,但一般被称为“传”,也就是理解六经重要的入口。因此,《论语》也就常常成为入学之初的关键教材,比如著名经学家马融的弟弟,“七岁能通《论语》,十三明《尚书》,十六治《诗》,博观群籍。”(《后汉书·马援传》)这是一种可以借鉴的为学次第。到了宋明之后,《论语》的地位更加凸显,自二程朱熹始,以理学为根本指引,将《论语》、《孟子》与《礼记》中抽取之《大学》、《中庸》,合称“四书”。二程最先使之并行,朱子撰《四书章句集注》,确立了四书的教育与传承。程子甚至说:“学者当以《论语》《孟子》为本,《论语》《孟子》既治,则六经可不治而明矣。”因此,薄薄的《论语》和历代汗牛充栋的注疏,恰恰是理解中国思想最为丰富的文本。

《子路问津图》-仇英画


      本课程以清人刘宝楠的《论语正义》为主,辅以朱子《论语集注》,尝试在经学和理学的双重视野下理解《论语》丰富的思想,并最终以《论语》为入口,回到孔子确立的宏伟丰赡的经学世界。 


授课教师:娄林

教材

1. 刘宝楠,《论语正义》,高流水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0;

2. 朱熹,《论语集注》,收于《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

参考书目:

1. 程树德,《论语集释》,程俊英、蒋见元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0;

2. 宋翔凤,《论语说义》,杨希校注,北京:华夏出版社,2018;

3. 唐文治,《论语大义》,张旭辉、刘朝霞整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4. 戴望,《戴氏注论语小疏》,郭晓东校疏,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14。


学生反馈

No.

01


      作为第一届古典班的学生、作为一名高中语文老师,我喜欢给我的学生们讲《论语》,这是非常美好的体验和享受。
      讲“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我会引导他们去思考自己当下的处境。讲“三十而立”,我会跟他们分享自己的生命困惑。讲“子夏问孝”章(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他们能很快联想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还能联想到“巧言令色,鲜矣仁”。
      在一遍又一遍的经典讲解和教学相长中,中学应试的课堂也依旧可以轻盈而深刻。而这所有的轻盈与深刻,都来自娄林老师在当年的第一节《论语》课后向我们投来的眼神——“你们的眼睛还没有感受到《论语》的光”,来自老师要求我们背默半本《论语》的铁血考试……更重要的是,来自老师对经典传承的殷殷期盼。
      老师教给了我,而我,也在努力地教给我的学生……
第一届古典学实验班 董晓博


No.

02


     《论语》课在我看来,是与古典班气质最贴合的课程之一。一来《论语》其书基本上来源于孔子对弟子的教学,传经、解经、学经,是最正宗不过的“古典班”。参考孔门弟子的学习方式,对我们尝试理解经典大有裨益,感受《论语》所保留的孔子活生生的气息,也能帮助我们学习为人处世的方式。
      再者,《论语》在中文世界可谓大名鼎鼎,刚启蒙的小孩也能朗朗上口。和古典班的课程设置类似,不论是中学的《诗经》、《礼记》、《左传》,还是西学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莎士比亚、尼采——即使没读过,也总听说过吧。然而“大名鼎鼎”和简练纡徐的形式,反而容易让读者,尤其是当今的学习者“习焉不察”,把《论语》真的误认为是“儿童之书”,是“道德金句”,是“心灵鸡汤”,没有太多广博精微的思想。古典班开设《论语》课,正是通过细致的阅读,捕捉句读之中灵光一闪的能量。
      当然了,我觉得这么想《论语》其实也没有什么问题。就和大家选择古典班、学习经典一样,囿于资质天性和时势境遇,不是所有人都会走上学术道路。有的人之后可能从事不太相关的事业(正如我),但是古典班的学习经历于心性、于道德、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绝对是宝贵且有益的。我想起四年前答辩后的闲谈,我说,古典班就像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有的同学是小马,深则厉,浅则揭,广阔天地,一往无前;但我觉得我是一只偃鼠,饮河不过满腹但也已经满心欢喜、感激不尽了。
第五届古典学实验班 张唯楚


No.

03


      来到古典班的第一学期所上的课程,总会或多或少地成为我们对古典班乃至古典学问与气度的“第一印象”。在古典班的生活已经有五年,至今我都觉得,当初能在刚进入古典班时就听娄林老师讲《论语》,是一种很幸福的“第一印象”。            在课程的最开始,老师首先为我们介绍了《论语》作为儒家经典的基本情况,接着精选了其中的重要篇目,疏通字句,分析义理,从《学而》《为政》再到《尧曰》,从最开始的“学而时习之”到最后的“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老师的讲授循序渐进、首尾完整,为我们串联起了《论语》里从小家到天下,从自己、父母、师生再到政治世界的精神秩序,使我们有机会更深入地了解孔子的思想。而且,老师的授课结合时事,详实有趣,使我们不仅认识了孔子的时代,还返回现代,在喧嚣的当下建立起自己看待事物的健康尺度。在老师的讲授下,《论语》温润而又顶天立地的内在气度始终都是我心里一种清晰的财富,让我对“美德”这一概念有了最初的体会——这就是我的“第一印象”。
第七届古典学实验班 隋昕


· 二、《礼记》研读 ·



课程简介

     《礼记》是“经部经典研读”的选读课程之一。古典学实验班中国古典课程的根基在于经学,而《礼记》作为十三经之一,对于经学之入门和理解又有着特别的意义。清末大儒廖平曾经如此评价《礼记》:“余说诸经,先注《经解》一篇,以为叙意,此即经学要旨也。以此足见《礼记》所包者广,故余于《戴记》立经学一门,以《经解》、《学记》、《劝学》为主,辅以《坊记》《缁衣》诸篇以为经学程式。”根据廖平所言,《礼记》中的某些篇目可以作为经学根本的要旨,即理解什么是经学;还有一些篇目可以作为“经学程式”,即学习和为人的准则。再则,“《礼记》一书,荟萃诸经之传及儒家诸子而成。文字亦极茂美,不可不择若干篇熟读之也”(吕思勉语),更可以培养学生古汉语的基本语言感觉。
     《礼记》篇目颇多,历代经传训诂也蔚为大观,因此本课程依照廖平的指引,选取最具有“要旨”和“程式”意义的篇目,让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经学有初步的理解和感受具体篇目约为:《经解》、《冠礼》、《学记》、《大学》、《儒行》、《坊记》、《缁衣》、《仲尼燕居》、《乐记》、《曲礼》等,并根据学习情况酌情调整。


授课教师:娄林

教材

《礼记正义》,郑玄注,孔颖达正义,吕友仁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参考书目

1. 王文锦,《礼记译解》,北京:中华书局,2001;

2.王夫之,《礼记章句》,收于《船山全书》,长沙:岳麓书社,2011;

3. 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


学生反馈

No.

01


     《礼记》四十九篇,每篇都有不同的主题,娄林老师的《礼记》课程不是宽泛的介绍,而是以梳理注疏的方式精读其中七篇:《经解》、《冠义》、《学记》、《坊记》、《儒行》、《缁衣》和《曲礼》。篇目都经过了娄老师的悉心筛选,首先以《经解》开头,让我们认清了《礼记》在六经中的定位,明确所研习的礼学是经学中的礼学。古者二十而冠,《冠义》让当时恰值二十岁的我们懂得何谓“成人之道”。继而读《学记》知亲师乐道,读《坊记》而知礼以坊德。其中,娄老师精讲的《儒行》篇成为我立志以汉代经学为未来研究方向的重要引导。如果问儒者给人的印象是什么?我们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温文儒雅之类的形容,但《儒行》篇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先秦两汉儒者更具代表性的“刚健而文明”的一面。至今不忘娄老师说《儒行》“其言痛快”,我也想用“痛快”一词总结在古典班的时光。
 第四届古典学实验班 刘禹彤


刘禹彤同学《礼记》笔记


No.

02


      每节课前,娄林老师都会先告诉我们上课会讲解到的文段,时而短则点校本的一两段,时而长也不过一两页的篇幅。课前准备,一是需要预习下堂课的文段,先跟着郑玄、孔颖达两位先师细细掰清字义句意,偶尔也能获得一些粗浅的体悟,不自觉地就诵读、默背一些句子;二是需要复习上堂课的文段,因为上课开始时需要默写。
      默写之后,课堂就开始了。娄林老师会领着我们按着经、注、疏的顺序将其中要害文字逐一讲析。虽然单从纸上看来,不过是三种大小不同的文字,然则内地里可以说是三位儒家先师的对谈。借着老师的解读,我们才得以翻过训诂的及肩宫墙,窥见先贤席地而坐、交谈甚欢。
      即便《礼记》全部篇章都不是孔子的亲笔之作,但都无一例外地指向孔子这个人,希冀着跃过数仞之高墙,见其“宗庙之美,百官之富”。一学期的课时仅仅足够我们依次读完《大学》《乐记》《儒行》。那个学期以《儒行》作结,落脚在孔子生命中的一次事件上。当下回想起来,我们花费了一学期的时间,才懵懵懂懂地走完孔子所经历的一个瞬间。“今人与居,古人与稽”,此刻倍感“稽”字的沉重分量,一学期的努力只能充当墙外面的起点,也幸得作为走向中西方古人相通之处的起点。                          第八届古典学实验班 陈子博


· 三、《史记》绎读 ·



课程简介

      张文江先生在《史记太史公自序讲记》中说:“《史记》是总结先秦古学的集大成著作。以此划出时代,《史记》以前都是古学,《史记》以后都是今学。《史记》是后代人理解先秦古学的阶梯。”《史记》成书于秦汉之际华夏民族政治生活剧变之际,内容涵括人类历史进程的回溯、当代生活全景的写照、先秦学术思想的总结,以及人类心灵世界的探索,是一部划时代的总结集成之作。它衔接战国子学与两汉经学,因而成为入门中国先秦古学的津梁。


《史记》书影,南宋建安黄善夫家塾刊本


     “《史记》绎读”是一门兼具导读和精读性质的课程,通过《太史公自序》、《周本纪》、《十二诸侯年表》、《封禅书》等重点篇章的精读,以点带面,达到导读的目的:向学生传达关于《史记》和先秦学术的一系列基本而重要的常识,展示并诠释一部分中华学术典型而核心的命题,示范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资料深入字里行间研究、体会经典著作的基本方法,并鼓励学生从自身的时代和境遇出发持久地探索、思考这部常读常新的经典之作。
      所选的精读篇章每年会有所调整,上课的方式亦在持续调整和探索之中,总的方向和目的,是唤起更大的探索热情,增加师生交流的机会和深度,调动更多更深入的课后自学,建立学术思考与身心成长的密切关联。


授课教师:张毅

教材:

司马迁,《史记(修订版)》,北京:中华书局,2014。

参考书目:

1. 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2. 贺次君,《史记书录》,北京:中华书局,2019;

3. 王叔岷,《史记斠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

4. 张文江,《史记太史公自序讲记(外一篇)》,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



学生反馈

No.

01


     《史记》课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温和与平静。这两股力量来自于老师对人生认识的豁达与深厚的学养。《史记》作为纪传体离不开人物,而人物背后是一段段人生,一段段人生背后则是中华民族的思想起伏,以及史学传统的一脉相承。张毅老师的《史记》课如同沟通历史中的个体和整体思想脉络的隧道。在课堂上,对人物的理解不止于故事性的情节,更多的是引导我们关注字里行间渗透出的政治的、学术的思想火光。司马迁本人深层的对社会国家、思想文化的理解,以及塑造其观点的历史根基和学术脉络都在老师的温声细语中被娓娓道出。      因此,《史记》课所教导的不仅仅是某一段历史,某一部分知识,而更是指导我们对古典中国的思考方式、文化传统形成系统性的认识。以此为基础,哪怕只是自我阅读,也能有进入深层次学术探索的可能。而同时,老师对个体命运的恰当剖析,使得古典史书的智慧也不再是浮光掠影式的故事点缀,而真正成为关照现世人生的坚毅力量。
 第八届古典学实验班 何颜希


No.

02


      在我的印象中,《史记》课总是座无虚席,不仅选课的同学出席率高,往届的师兄师姐也乐于旁听。在课堂中,老师除了讲述《史记》章节中的主线内容外,更多时候会详述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其中的政治意图,甚至结合历史中各个相似点进行讨论。对初上这门课的同学而言,张毅老师的《史记》是一门深入浅出的课,而据师兄师姐们描述,张老师每一次讲课都会有新的见解,是一门“常新”的课。
      在我上《史记》的那一年,张老师尝试让同学们在期末进行学习分享。这样的新尝试具有翻转课堂的效果,同学们的分享虽然从课堂上的主题出发,但往往会提及更多课上不会重点关注的细节。这样的学习模式使《史记》课不仅仅是单方面的知识灌输,更促进了老师与学生、前辈与后辈之间的交流与求知精神,具有反哺的效果。整体而言,张毅老师的《史记》课更具精读和读书会的色彩,而张老师也乐于和同学们在课后进行更深入的交流,是一门受益匪浅的课。
 第八届古典学实验班 陈彦彤


No.

03


     “《史记》绎读”这门课,从《史记》的最后一篇《太史公自序》切入,涉及汉初的学术背景、司马家的家学渊源、作书的缘起以及究天人之际的志趣,令人恍若置身长明灯侧,窥视司马迁瘦癯的背影;接着,老师不惜花费极大的心力带领同学们字字细读《周本纪》,援引《尚书》、《诗经》、《春秋》等文献,将历史的尘沙抹去,只余一阵慨叹:周家的基业历经数代人筚路蓝缕至武王伐纣达到顶峰,经成康之治后盛极难继,厉宣幽三朝虽有短暂中兴,仍无力阻挡大争之世的到来;之后,老师组织了课堂发言,就《高祖本纪》来抒发见解与感悟,课堂气氛活泼,同学们妙论迭出;在课程结束前,老师希望我们读一读七十列传之首的《伯夷列传》,去感受史迁独特的精神力量,当她问出“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时,我们亦要对镜自问,要是没有任何回报,且不幸与不义接踵而来,还能否坚持住理想与道德?我想,这节课最大的收获便是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在浮躁的社会中得以借历史来反思自己的立身之基。


《伯夷、叔齐采薇图》(局部),李唐画


第九届古典学实验班 方佛送



迎新 | 文学院古典学实验班2022级选拔办法

● 听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刘小枫老师谈古典学

● 为什么应该建设中国的古典学

● 古典·师说|听古典班的老师们谈古典学

● “既见君子:中国人民大学古典学实验班十周年庆典”回顾

● 刘小枫 | 面向当下的古典政治哲学求索

● 学术访谈|刘铁芳:追寻古典之光

编辑|段奕如


朋友,请点击公众号主页右上角设置星标吧 不然可能会接收不到我们的精彩推文哦RUC古典学期待与你重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