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古典学实验班课程选介(二):古典语文篇(上)

古典学实验班 RUC古典学 2023-09-13

古典语文历来是古典学实验班的骨干课程,也是古典学实验班最具特色的课程类型。其特色在于:其一,中西并重,学生既要修习先秦古汉语,又要修习古希腊语和古拉丁语;其二,课时量大、学习周期长,每门课均为10学分,均持续两个学期,学生至少有两年时间打下坚实的语言功夫;其三,语言修习与经典阅读相结合,贯通语言和义理,带领学生获得对经典文本的直接感受。

古典学实验班的“中国古典语文基础”课程,并不采用通常的古代汉语类教材,而是以《诗经》和《左传》为基本课程材料,以经典文献、经典版本的逐字精读为特有授课方式,此种安排的考虑有三:

与艰深的一手文献保持足量的亲密接触,培养扎实的古汉语语感和自主阅读、钻研原典的信心;通过对“原生态”经典的精讲精读,传授综合的古汉语、古文化知识(如:版本、校勘等文献学知识,文字、训诂等语言知识,天文、舆地、官制、民俗等文化常识),在有限的时间内收获较大的学习效果;以构成文明内核的顶尖经典陪伴青春的最好岁月,培植生命的元气和思想的穿透力。




《春秋经传集解》书影,中华再造善本宋刻本


一、《左传》精读




课程简介




《左氏春秋》,又名《左传》,约形成于公元前四世纪初,是中华文明的早期元典之一,也是“十三经”中篇幅最大的一部。它是综合反映春秋时代历史的重要文献,也是先秦叙事散文的典范之作,兼具史料价值与艺术成就,也是理解战国诸子思想形成、演变的文献基础。

“《左传》精读”属古典学实验班专业核心课“中国古典语文基础”,教学方式为教师主讲的文本精读,使用教材为《春秋左传注》(杨伯峻著),讲授内容包括:与《左传》有关的古汉语、古文化基础知识;春秋两个半世纪的历史主线、基本史实、家族谱系及观念系统;《春秋》经传体系的形成过程和“《春秋》学”的基本概念;古代经典的形成、演变和文献学特征,等等。

该课程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古汉语水平,锻炼古汉语语感,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掌握古代经典的体系和脉络,积累古文献知识和常识,并逐渐养成阅读、亲近古代经典的习惯,培养热爱古代文化、尊重经典、注重自我修养的精神品位。





授课教师:张  毅/彭  磊


教材

1.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2007。


参考书目:

1. 杜  预,《春秋经传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2. 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北京:中华书局,1993;

3. 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

4.沈玉成、刘宁,《春秋左传学史稿》,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5.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



《晋文公复国图》(局部),(宋)李唐绘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学生反馈




1


人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就必须进行无数的选择,然而“乱花渐欲迷人眼”,如何选择,遵循何种原则便成为一个永恒的话题;人类对于这一问题答案的求索从未停止,无论是在各种主义甚嚣尘上,无数人追求消费主义和“娱乐至死”的现代社会,还是礼崩乐坏、百家争鸣的东周,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取向和主张。

孔子面对所见世、所闻世、所传闻世二百四十二年的人事纷争,无数国家的安危兴亡,无数人物的生死祸福,同样有了自己的判断与思考,他选择以“属辞比事”的方式将自己的判断取舍与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编入《春秋》,所希望的,除了“存亡国,继绝世”,还有教给身处政治社会的的君子们观察社会、观摄自己的一双明亮的眼睛,故而《春秋繁露》才会有所谓“《春秋》之所治,人与我也”的说法。而相比于公羊、穀梁二家更多教条化的解释,《左传》作为春秋的传记则践行了“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的道理;学习《左传》让我们可以在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具体人物的境况当中更为深刻体会中国古代的政治哲学,“资于政道”的同时也可以让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获得更多的指引。

老师深入细致的讲授和鲜活生动的再现则给了我们学习《左传》更为畅通愉悦的道路,在扎实中学基本功的同时,我们也借《左传》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志”与真正的选择。


(张凡 第八届古典学实验班)




2


在进入古典班学习之前,我虽仰慕中国古代经典,但却缺乏阅读经典的能力。对《左传》这样的书籍,我往往只能兴致勃勃地翻开,然后一头雾水地放弃。古典班的《左传》课程,给我提供了一个较为深入地阅读经典文本的机会。

《左传》课程中,老师带着我们,借助杨伯峻先生的注解,逐字逐句地阅读《左传》文本,并结合现实的人生经验,深入浅出地对文本进行解释。在课堂中,我常常因为《左传》语言的优美、文字间的强大张力、《左传》所记录的那个远去年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风貌而惊叹,有时下课铃响,也往往原地沉思,久久不能从课堂上受到的震撼中脱离。对经典魅力的直接体验,是阅读任何二手文本都无法得到的。这一年的《左传》课程给了我极大的享受与安慰,是我忙碌而混乱的大学生活中一方极其珍贵的乐土。


(刘靖凡 第十届古典学实验班)




3


阅读经典,是给生命以时间;经典的读者,是有时间维度的人,能在时间中汲取源源不断的能量。但其作用方式并不是太阳般无差别地普照,想要真正进入经典世界,需要学人漫长艰辛的跋涉。《左传》是一部古老深邃的经典,内容覆盖面广,除了涉及历史事件,还涉及家族谱系、典章制度、学术思想等等;其文辞典雅,是先秦散文的典范。这是来自历史深处的文字,反映的是现今人们早已疏远隔膜的古代政治军事贵族之生活,所以对初学者而言,如果没有老师带领,很难读懂文意、理解内容,更遑论进入《左传》呈现的丰美世界。但张老师递给了我们一把梯子,阅读古书的梯子、通往经典世界的梯子,如果没有《左传》课,我可能一生都无法与《左传》结缘。

张毅老师十分注重经典的反身作用。课堂不止于句读与文意,更重要的是理解当时的生活处境、古人的思维方式,尤其是一整段历史的因果链条。张毅老师通过分析人物的性情命运、《左传》叙述中展现的态度,最终引导我们区分人世生活的众生相、思考是非善恶、正义与勇气的标准,帮助我们寻找真正值得追求的东西、成为更好的人。张毅老师鼓励我们多提问,如果在课堂上有了困惑,可以随时举手提问;课下我们也总是聚集在讲台边,无论是关于学业还是个人生活,无论是问题困难还是所感所获,她都很用心地倾听我们,给出她认为最好最恰切的回应,同时激发我们自主探索、持续攀登的热情。“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左传》课堂带给我的感受正是如此。


(许越 第十届古典学实验班)




二、《诗经》训读


《毛诗注疏》书影,明刻本




课程简介




《诗经》为“六经”之一,是中华文明的早期元典。它产生于西周礼乐制度,形成于东周乱世,融汇了公元前11至前6世纪民族的生活与情感,经过孔子的删订整理和孔门后学的传习,成为先秦诸子的共同知识基础,从西汉以后,作为官方教本,成为此后两千年中社会知识阶层的教养基础。

“《诗经》训读”属古典学实验班专业核心课“中国经典训读”,旨在引导学生亲近古代元典,积累中国古典语文的基础知识,了解入门中国古典学术的一般门径。课程以《诗经》的经典版本(暂用清武英殿覆刻元“相台五经”本《毛诗故训传郑笺》)为教材,以精读详解为授课方式。通过“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文献学实践,使学生了解古代经典文献的形成、演变历史、一般特征及古籍整理、校勘的基本方法,向学生展示中国古代经典解释的规范、方法和经学的一般常识,帮助学生积累古汉语知识和古代文化常识,培养、提高古汉语阅读和写作能力。并在讲授过程中展现中华文化和中国古代典籍体系的结构脉络,启发学生建立理解文明整体和观察时代生活的相对整全的视野。





授课教师:张  毅/李致远


教材

1. 《毛诗故训传郑笺》(武英殿覆刻元“相台五经”本)。


参考书目:

1. 段玉裁,《毛诗故训传定本小笺》,收于《段玉裁全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

2. 孔颖达,《毛诗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3. 朱  熹,《诗集传》,北京:中华书局,2017;

4.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北京:中华书局,2012;

5. 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北京:中华书局,1987;

6.竹添光鸿,《毛诗会笺》,南京:凤凰出版社,2012;

7.陈子展,《诗经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2015。




《周颂清庙之什图》(局部),宋高宗书,马和之绘

(辽宁省博物馆藏)




学生反馈




1


大二进入古典班时,我有幸跟随张毅老师学习了古典班开设的《诗经》训读课程,有豁然开朗之感,收获良多。

这门课程以文本细读的方式,逐篇讲解《诗经》以及相关篇目的毛传郑笺,让我们进入经典的字里行间,切实触摸到《诗经》本身。通过为期一年的学习,我从原本只了解《诗经》相关的一些名词解释,逐渐明白了这部经典的形成过程、组织结构,熟悉了每首诗讲什么,怎么讲,从具体的诗篇中体会到什么是“风雅颂赋比兴”,诗如何“兴观群怨”,不仅学习和体悟到诗中的教化道理,还认识了古人眼中有趣的草木虫鱼,可以说是把原本空中楼阁式的知识转变成了做到实处的学问,原本的门外汉终于借此入了门。

直到今天,距离学习这门课程已有六七年时间,我仍能记诵《诗经》中的三十余首诗,生活中偶然想起某首诗的教化,也深觉心中受益,与人生体验映照契合。我相信这将是我一生的财富,感谢古典班和老师们给予我与经典面对面的机会。


(史含章 第六届古典学实验班)




2


未上《诗经》课前,《诗经》于我而言仅仅是初中课本中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老师的讲授则引领我真正打开了这本包罗世间万象,蕴含最优秀之人心血的大书。经由老师的讲授,我掌握了更多古汉语词汇、知晓了诗经学的基本常识、了解了古代典籍注疏的规范。但让我时至今日仍常常忆起的,是那位夙夜辛劳却仍姿态安闲的诸侯夫人(《召南·采蘩》)、沦为伶人只能徒徒思念周朝的贤人(《邶风·简兮》)、周公苦思天命后对成王语重心长的训诫(《大雅·文王》)、周大夫因生于幽王之世发出的深悲极怨之音(《小雅·正月》)……先民之诚挚情感、《诗经》编次者拣选诗歌之深思、注疏者之苦心均被老师一一娓娓道来,《诗经》图卷中多样的风俗民情、不同的感情志趣、严肃的政治思考伴随老师的讲授穿越千年时光,关联至我们当下的生活,其引起的共鸣与震动真正发挥了《诗经》涵养并感发心灵之作用,亦使我们得以稍稍触及经典的气息与脉搏。“温柔敦厚,《诗》教也”,古典班的课程本身,即是一首温柔敦厚的诗歌。


(赵舒琦 第七届古典学实验班)





淇奥图》(局部),(夏昶绘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迎新 | 文学院古典学实验班2022级选拔办法

● 听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刘小枫老师谈古典学

● 为什么应该建设中国的古典学

● 古典·师说|听古典班的老师们谈古典学

● “既见君子:中国人民大学古典学实验班十周年庆典”回顾

● 刘小枫 | 面向当下的古典政治哲学求索

● 学术访谈|刘铁芳:追寻古典之光

●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含古典学)全国优秀大学生学术交流论坛通知

● 古典学实验班课程选介(一):中国古典篇

编辑|陈子博

朋友,请点击公众号主页右上角设置星标吧 不然可能会接收不到我们的精彩推文哦RUC古典学期待与你重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