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马斯克怒怼泽连斯基?假的!拜登准备上街游行?真的!

沧浪大侠 沧浪闲话 2023-10-16

前段时间看到一则帖子,称马斯克在“X”(原名“推特”)上怒怼泽连斯基说:“我不会给你钱,走开!”

由于这类弱智谣言多如牛毛,并且这则谣言早在去年就曾经传播过,因此我也没当回事,手指一滑就过去了。

但这两天在多个社交平台上看到有人频频转发,并且评论说:“这脸打的,啪啪直响啊!司机会不会再次拉黑马斯克?”

——激动之情恨不能破屏而出。

本想由他们意淫去,但一想可能会有很多不明真相的网友会被带歪,所以忍不住来澄清一下。

请大家看下图——

图中马斯克的头像后面的括号中有个备注“parody”,这个单词可以用作名词也可以用作动词。

当名词用时,意思是“滑稽模仿作品、拙劣的模仿、荒诞不经的事”;用作动词时,意思是“夸张地演绎、滑稽地模仿”。

很清楚,这是一个网络搞笑账号,纯属闹着玩的,做了备注就不存在假冒的问题了,连泽连斯基本人也关注了这个账号。

再一看意淫得忘乎所以的账号“豫章信使”,竟然、竟然是个博士!西昌大学的博士!

可我百度了半天,也没找到“西昌大学”,只有西昌学院。不知道这位博士是真是假(修改:我看错了,应为南昌大学)。

如果是假,这胆子也忒大了点。

如果是真,怎么会连一个常用的英语单词也不认识?除非,他天生就是个睁着眼睛吃矢的坏种。

事实上,马斯克自从把“推特”更名为“X”之后,他的账号头像就是“X”的标识。

虽然马斯克在乌克兰战争中做过一些糊涂事,如禁止乌方在克里米亚区域内使用星链设备,也说过一些糊涂话,如建议乌方割地求和,等等。那只是他作为一个“理想的和平主义者”的先天性缺陷,以及追随川普的后天性不足。
但他绝非一个张扬的小人。

“我不会给你钱,走开!”——无论针对谁,这是怎样的促狭鬼才说得出来的话!

现如今各种信息多如牛毛,真真假假混杂在一起。但识别谎言并不难,只需要基本的逻辑和常识。

昨天还有一则令人疑惑的消息:美国总统拜登22日在“X”上发了一则帖子,称自己将于下周二即9月26日,前往密歇根州参加汽车汽车企业工人的罢工。

“财联社”报道这则是消息时用的词是“声援”,但拜登本人用的单词是“join”,意思是“加入”。

所以,他不只是声援,而是会和工人一起上街游行。

有人感到不可思议,问我这是不是真的。因为这突破了他们的理解范围。

我查证后确认:是真的。

这并不难理解。

通俗地说,美国是一个由50个小国家联合组成的大国家,每个小国家都有宪法、有法律、有军队(国民自卫队)、有政府,联合起来之所以设置一个联邦政府,是为了统一国防、外交和对外贸易政策。

实际上,联邦政府对内并没有多少权力,哪怕出台一项行政法案都需要由国会批准,以致国务院的总理人(国务卿)差不多只相当于其他国家的外交部长——因为他无权管理国内事务,与各个州政府也不存在上下级关系。

当汽车工人为了工资待遇发起罢工运动时,联邦政府——包括州政府——既没有权要求汽车企业给工人涨工资,也没有权要求工人别罢工。

它只是个没关系的旁观者。

那么拜登为什么要支持工人罢工,而不担心罢工破坏了社会稳定与和谐呢?

因为大选即将来临,他需要选票。

汽车企业的老板再大,一个人也只有一张选票;汽车工人再平凡,每个人也都有一张选票。

是得罪老板还是得罪工人,并不难选择。

那么,汽车企业的老板们会因为拜登上街游行就让步呢?

当然不会。

企业涨不涨工人的工资待遇,涨多少,最终是由双方博弈确定,与拜登支持谁没有一毛钱关系。

罢工,和战争一样,都是为谈判争取利益的手段。

明白这一点,我们就能够判断:无论拜登“join”罢工这个消息是真是假,但在理论上,这完全是有可能的。

事实上,美国联邦政府自己有时候也会“罢工”。

别看拜登大手一挥就可以花出几十、上百亿美元,但事实上他并没有决定权。

众议院才是管钱的单位。联邦政府每花一美分,都需要众议院批准才行。如果联邦政府需要花钱却被众议院否决了,它就有可能停摆。

停摆,实际上就是变相的“罢工”。

既然自己都可以罢工,支持一下汽车工人罢工也就不是什么稀罕事了。

——正文完——
通知:吴老师的兴化大闸蟹正式上市了,有需要的朋友可加文章上方微信,注明“大闸蟹”,即可入群咨询。

官场小说荐读:

《漫漫官路》|《官道天骄》|《官场红颜》|《问鼎官路》|《平民首长》|《首席御医》|《博弈》|《仕途无悔》|《官场红人》|《官路留香》|《权色仕途》|《1号首长》|《1888》|《奇谋》|

本号原创佳作荐读:

我们不是担心预制菜,而是不信任制作它的人
首次!泽连斯基抵达加拿大
那个啥法学院的刘书记,你的底裤掉了!
为何有人总认为别人在讽刺他?
爱国是一种质朴而深厚的感情,请不要污染了它
警惕“以认知代替逻辑、以定性覆盖细节”的非理性思维
调查显示:93%的网友认为应当公布“北极鲶鱼”事件调查结果
一部电影与一出活剧
一段心酸的对话,一个百年无解的难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