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任进军课题组应用固体NMR技术深度解析Li2O-P2O5-TeO2混合形成体导电玻璃的精细结构

物理化学学报 物理化学学报WHXB 2022-05-11

第一作者:张宗辉

通讯作者:任进军,胡丽丽

通讯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引用信息

张宗辉, 任进军, 胡丽丽。利用固态核磁共振研究100LiO1/2-(100−x)PO5/2-xTeO2快离子导电玻璃的结构.物理化学学报, 2020, 36 (11), 2001048.

doi: 10.3866/PKU.WHXB202001048


Zhang, Z. H.; Ren, J. J.; Hu, L. L. Structure Investigations on 100LiO1/2-(100−x)PO5/2-xTeO2 Fast Ionic Conducting Glasses Using Solid-Stat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Acta Phys. -Chim. Sin. 2020, 36 (11), 2001048.

doi: 10.3866/PKU.WHXB202001048


主要亮点

本文利用先进的固体核磁共振与拉曼技术解析了100LiO1/2-(100−x)PO5/2-xTeO2 (x = 0, 10, 20, 25, 30) 碲磷盐导电玻璃体系原子尺度的微观结构。超精细地解析出了磷和碲的各种结构单元。研究了各种结构单元在玻璃中的形成规律,结构单元之间的键连接情况,以及它们在玻璃中的分布规律。揭示了Li+离子在P与Te周围的分布规律。




研究背景:意义、现状

在磷酸盐玻璃中加入另外一种玻璃形成体,可以通过改变玻璃的网络结构与Li+离子在玻璃中分布,从而提高玻璃的离子电导率,如果玻璃成分设计得当,同时玻璃还可以保持较好的热稳定性。已有研究表明在某些磷酸盐玻璃中加入MoO3,WO3,甚至B2O3等玻璃形成体,可以显著提高玻璃的导电率。因此磷酸盐混合形成体玻璃在固体电解质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Li2O-P2O5-TeO2玻璃的导电率研究已有报道,增加TeO2的含量能增加玻璃的离子导电率,降低离子迁移活化能。然而,导电率增加的原因尚不清楚。玻璃的导电性能与玻璃的微观网络结构密切相关。因此,超精细地解析这个系统各种成分的玻璃的微观结构,将会有利于深入认识玻璃成分、微观结构、与导电率之间的内在关联,促进新型离子导电玻璃的研发。





核心内容



1.  核磁共振结构解析

1.1  31P MAS NMR

图1是所有31P MAS NMR谱及其拟合结果。对于玻璃0Te(即LiPO3),31P谱中可以观察到一个位于−22.7 ppm处的主峰信号,该位置可以归属于Q(2)0Te结构。除此之外,在−4.9 ppm处还有一个非常微弱的来自Q(1)0Te结构的信号,这是因为在熔融过程中少量的P2O5挥发而导致Li2O略多P2O5造成。将TeO2加入玻璃中,在Q(2)0Te和Q(1)0Te的位置之间出现了一个新的信号(对于10Te玻璃为−13.6 ppm),根据化学位移位置,该信号属于Q(2)1Te结构。随着TeO2的增加,Q(2)0Te结构单元显著减少,而Q(2)1Te和Q(1)0Te结构逐渐增加。Q(2)1Te的形成说明磷氧四面体只能跟一个Te原子连接。

1  (a)100LiO1/2-(100-x)PO5/2-xTeO2玻璃样品的31P MAS NMR谱。星号标记的是旋转侧带。(b) 31P MASNMR谱的拟合结果。其中不同颜色的虚线分别代表Q(2)0Te (红)、Q(2)1Te (黄)和Q(1)0Te (绿)。


1.2  31P 2D refocused INADEQUTE

图2是30Te玻璃样品的二维Refocused INADEQUATE谱。普通31P单脉冲MAS NMR谱(见图1)中所有的信号峰在二维Refocused INADEQUATE谱的F2维上均能被观察到,这表明在30Te玻璃中没有孤立的磷氧四面体,即不存在Q(0)结构。之外,二维图中还可以观察到九个关联信号峰(由图中九个半透明红点标记),分别对应六种连接,即Q(1)0Te-Q(1)0Te、Q(1)0Te-Q(2)1Te、Q(1)0Te-Q(2)0Te、Q(2)1Te-Q(2)1Te、Q(2)1Te-Q(2)0Te和Q(2)0Te-Q(2)0Te,表明所有磷结构单元之间均存在P-O-P连接,未发现不同P结构单元之间的优先连接或聚集倾向。

图2  30Te玻璃样品的二维31P refocused INADEQUATE谱。图中九个半透明红点代表九个自关联峰的位置,其分别对应Q(2)0Te (−20.0 ppm),Q(1)1Te(−10.6 ppm)和Q(1)0Te(−3.1 ppm)结构之间的六种连接。


1.3  125Te WURST-QCPMG

图3是125Te WURST-QCPMG谱及其拟合结果。每个样品的125Te WURST-QCPMG谱都包含两个拟合峰。对于10Te玻璃样品而言,这两个拟合峰的化学位移分别为2898和2262 ppm,分别归属于三配位和四配位的Te([TeO3]和[TeO4])。当TeO2的浓度较低时,[TeO4]结构占据主导,但是随着更多的PO5/2被TeO2取代,[TeO3]结构的相对占比逐渐增加。[TeO3]形成的原因是因为Li+离子进入Te的第二壳层。Li+离子在玻璃中的分布对玻璃导电率至关重要。

图3  静态125Te WURST-QCPMG谱。其中,虚线是拟合结果。整个实验信号峰被拟合成三配位Te (绿)和四配位Te (红)两种结构。


2.  玻璃微观结构单元

图4是玻璃中磷与碲结构草图单元。磷是以Q(2)0Te和Q(2)1Te与Q(1)0Te三种结构单元存在。Q(2)0Te和Q(2)1Te周围平均有一个Li+离子,而Q(1)0Te结构周围则有两个Li+离子。TeO4通过四个氧跟Te或者P连接。TeO3有两个非桥氧与一个桥氧,两个非桥氧平均有一个Li+离子。加入TeO2以后有TeO3的生成,说明有部分Li+离子进入到碲氧网络中。因为Te的半径比P大,Li离子在碲氧网络中会比磷氧四网络中迁移得更快,离子导电率会更高。由于Q(1)0Te是末端磷,Q(1)0Te含量的增加,说明磷氧网络变得疏松,锂离子在磷氧网络中的导电率会随Q(1)0Te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有文献报道在类似的玻璃系统中,Li+离子导电率随TeO2含量增加而增加(Solid State Ionics 1995, 78, 199–202.)。从微观结构演变可以看出,TeO3与Q(1)0Te结构单元含量的增加,是Li+离子导电率随TeO2含量增加而增加的重要原因。

图4  Q(2)0Te、Q(2)1Te、Q(1)0Te、三配位Te和四配位Te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单实线、双实线和虚线分别代表单键、双键和非整数键。TeOn代表n配位的Te结构,每个Te原子有一对孤立电子对。


3.  磷与碲的化学键连接

图中5对比了P-O-P、P-O-Te和Te-O-Te含量的实验值(黑色)和统计理论值(红色)。对于P-O-P和Te-O-Te连接,实际含量均比理论含量高。而对于P-O-Te连接则刚好相反,表明在本玻璃体系中更倾向于形成同核的P-O-P或Te-O-Te连接,而不是异核的P-O-Te连接。而且随着TeO2含量的增加,这个这种倾向更加明显,说明在这个玻璃体系中,随着TeO2含量的增加,玻璃中磷与碲的团聚现象更加明显。这种团聚对玻璃导电率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

图5  100LiO1/2-(100−x)PO5/2-xTeO2玻璃中P-O-P(a)、P-O-Te (b)和Te-O-Te (c) 三种键含量的实验值(黑)与理论统计值(红)对比。


4.  玻璃的转变温度变化

图6是玻璃的桥氧数目跟玻璃转变温度Tg跟TeO2的关系。随着TeO2增加,桥氧(BO)的摩尔分数和Tg值的变化趋势非常类似,在误差范围内它们几乎保持不变。这非常合理,因为玻璃网络的强度取决于BO的摩尔分数,类似BO摩尔分数意味着类似的玻璃网络连接度和近似的Tg值。大都数情况下,玻璃导电率的增加,Tg值会明显变小,玻璃热稳定性变差。而在这个玻璃系统中,导电率也会随TeO2含量增加而增加,但Tg值会却保持不变。

6  100LiO1/2-(100−x)PO5/2-xTeO2玻璃样品中桥氧BO的摩尔分数以及相应组分下玻璃的Tg值。





结论与展望

本文利用先进的固体核磁共振与拉曼技术解析了组成为100LiO1/2-(100−x)PO5/2-xTeO2 (x = 0, 10, 20, 25, 30)碲磷盐混合形成体玻璃的原子尺度的微观结构。TeO2加入后,形成Q(2)0Te、Q(2)1Te和Q(1)0Te三种磷氧四面体结构单元,和TeO3、TeO4两种配位体碲结构单元。P-O-P与Te-O-Te两种同核化学键的实验值要比随机分布模型计算值高,而异核化学键P-O-Te则相反。这个系统的玻璃中P与Te有局部团聚倾向。TeO3的形成是因为Te基团吸收了玻璃中部分Li+离子。随着TeO2的增加,越来越多的Li+离子进入Te周围但是从每个基团周围Li+离子的平均数量来看,Li+离子仍然是优先聚集于磷氧四面体(PO4)周围。TeO3与Q(1)0Te结构单元含量的增加,是Li+离子导电率随TeO2含量增加而增加的重要原因。根据玻璃成分与微观结构的关联,通过设计玻璃成分使得Li+离子更多的进入高导电率玻璃形成体周围,将会预期提高玻璃的导电率。



☎作者介绍

 张 宗 辉 

1994年出生,2020年获得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玻璃及玻璃陶瓷快离子导体相关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任 进 军 

1979年出生,2008年获得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博士,现为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引进人才。主要从事固体核磁共振方法学与特种玻璃的结构、性能研究。


相关拓展

1、北京理工大学黄佳琦团队综述:锂电池中固态电解质界面膜研究进展

2、西安交通大学孙成珍副教授:无需控制石墨烯纳米孔大小就能实现分子高选择性筛选

3、中科院大连化物所陈萍团队合成金属有机氢化物新材料

4、北大深圳潘锋教授和郑家新副教授综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极化子现象

5、化学所胡劲松研究员课题组综述:电催化CO2还原合成C2+产物的机理和材料研究进展

原文链接(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访问):

http://www.whxb.pku.edu.cn/CN/10.3866/PKU.WHXB202001048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