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觉醒——哈利波特与J.K.罗琳的商业帝国
“尽管她的读者年纪渐长,哈利波特系列依然像魔法一样源源不绝地印钞“
——《福布斯》
关于经典作品,我们容易形成一个共识,那就是经典作品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无疑,《哈利·波特》就是具有持久生命力的经典作品。
伴随着商业上的成功,它的身影不仅在书店,更出现在了唱片店、商店、剧场……“哈利·波特”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已经膨胀为一个庞大的商业体系,而作为商业体系的重要一环,华纳兄弟娱乐公司用100万美元就在与迪士尼的博弈中胜出,早早从J.K.罗琳手中买来了《哈利·波特》的电影版权,而这一举措也被视作华纳史上最明智的几个决定之一,它甚至直接影响了未来几十年娱乐业的格局。
一般来讲,不管事前搞出多大阵仗,从小说改编来的电影大多会遭到书迷的质疑,但《哈利·波特》却是个例外。
2001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正式搬上大银幕,首映票房高达3.13亿美元,创下了全球4000多家影院同时上映、全球最卖座儿童影片等八项影史纪录。
因为电影很好地抓住了青少年观众的心理需求——父母不求回报的爱、维持一生的友谊、懵懂的初恋和暗中守护的人生导师等等,依托好莱坞强大的工业体系对小说的精华内容进行了高度还原,并让别人家学校发生的新奇事引导了一大群“麻瓜”进入不可思议的魔法世界。
除了始终不变的高质量视觉奇观,整个系列的氛围还在按照原著发生着变化。
随着故事的推进,在电影的第四集《哈利·波特与火焰杯》,由于种种阴谋的实施伏地魔终于拥有了实体形态,这意味着乌云开始渐渐笼罩无忧无虑的校园生活,残酷的成人世界向哈利打开了大门,也是从这一部开始,华纳一改前几部的暖色调,开始采用冷色调。
你看,第四部之前的氛围还是这样的:
那到了最后两部电影,主色调就变成了:
2011年,承载无数人青春的终结篇《哈利波特死亡圣器(下)》上映并取得13.41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后,《哈利·波特》系列仅电影票房收益就高达78亿美元,而环环相扣的商业链条更是让其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带有魔法的印钞机。
演员们对人物生动地演绎,约翰·威廉姆斯妙到颠毫的音乐,再加上诸位导演将改编控制在一个可以让人接受的程度。十年间,《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和书籍交错推出,这让哈迷们在观看时更容易产生代入感,最大程度的将书迷直接转化为影迷,实现了堪称完美的商业组合。
📽2005年时《福布斯》杂志就表示,哈利·波特已成为一个世界品牌,其品牌价值超过10亿美元。
不论商业手段如何高超,没有高质量的内容,依旧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哈利·波特”从诞生之日起风靡世界逾二十载,除了满足现代人对骑扫帚飞上蓝天、挥动木棍就可以释放魔法的像想外,还为所有人提供了一个精神层面的伊甸园。
“被拽进角斗场去面对一场殊死搏斗和自己昂首走进去是不同的。也许有人会说这二者并无多少不同,但邓布利多知道——我也知道,哈利带着一阵强烈的自豪想到,我父母也知道——这是世界上全部的不同。”
还记得么?这是《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第23章《魂器》最后一段的独白,面对侵入伏地魔思想的痛苦,回忆逝去的小天狼星、塞德里克和素昧平生的父母,相信所有哈迷都会被书中这种时刻搞得虎躯一震吧!哪怕过去了十几年,J.K.罗琳笔下所传达的浓缩了人类文明精华的品质,永远都不会过时,这也是它超越了其他幻想作品的原因所在。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国内也不乏有一定影响力IP,靠角色靠情节积累了广泛的读者群,书籍销售非常火爆。但一旦进军影视,内容却变得乏善可陈,令人失望。
比如《鬼吹灯》系列,属于在影视化上走得比较远的一个大IP了。不仅出了网剧、网大,也拍过院线片。但绝大多数无论是对原著的忠诚度还是还原度都很低,让闻名而来的原著粉直呼“上当”。如果连书迷都不能很好地转化为影迷,那么谁肯继续投钱给你拍成系列呢?
希望那些IP的经营者,不管是小说、电影还是电视剧,若真想做出被观众认可的内容,别再该一味蹭热度赚快钱或批评一出便拿审查当遮羞布,学学《哈利·波特》那样适时地在内容上承担起传播普世价值观的职能,我想这对于扩展产业链创造更大的价值是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
稍微有点扯远了,咱们言归正传哈。
在被捧上当代文化产业的商业神坛后,魔法世界并没有随着小说和电影的完结而就此沉寂。
“哈利·波特”已经从一股持续十数年之久的文化现象变成了一家巨型的文化工厂。这家工厂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有除了小说和电影之外更多使它的受众对它保持忠诚的诀窍。
诀窍还得回到原著中去寻找。
《哈利·波特》小说本质属于幻想/奇幻文学作品。作为一种问世于20世纪中叶的文学类型,现代奇幻文学的核心特征在于它会在“叙事”的同时完成一套“叙世”。
也就是说它会在讲述一个精彩故事的同时给出一套宏大且自洽的世界观体系。这一点形成了现代奇幻作品最具特色的魅力源泉。如果说庸常凡俗、机械重复的世界封闭了太多的可能性,那么对于读者来说,奇幻作品所创造的“第二世界”就提供了某种替代性。
我们可以沉浸到那个不同于现实世界而又自有其“内在一致性”的“第二世界”当中,去体验不一样的生命旅程,去感受不一样的世界规则,进而去体会那些在现代社会中久已失落抑或难以成立的价值与意义。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特征,使奇幻文学变成当代文创产业格外青睐的类型。至于像《魔戒》、《哈利·波特》这样的经典作品,不仅为影视创作者提供了一套经受过读者考验的故事蓝本,那些历史、地理、角色、道具,更是产品制造商取之不尽的宝库。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社交媒体为广大用户赋予了自主发布内容的权利,在这样的媒体生态下,https://www.pottermore.com/ 作为罗琳于2011年八月推出的围绕《哈利·波特》书籍内容而建立的一个大型全球性网页社交网站,成为了魔法世界的新摇篮。
📽罗琳为网站专门写了18000字的文稿,都是介绍角色、地点和物品的说明性文字(比如麦格教授的身世等)。她也参与了网站游戏和互动体验部分的创意工作。
作为一家网站,保持内容的常新是尤为重要的。除了出版《哈利·波特》系列的电子书和有声书,Pottermore还不断开发其他的内容模块,比如你可以注册成为“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学生,被分院帽分到不同的学院,念咒语、配魔药,还能拥有专属自己的魔杖,同时Pottermore还是舞台剧《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的舞台脚本和衍生电影《神奇动物在哪里》原始剧本的全球电子书出版商。对于用户来说,Pottermore就像社媒时代的9 3/4站台,连接着“麻瓜”与魔法世界。
于是,以Pottermore为原点,催生出至少2000个与“哈利·波特”相关的网站,它们从罗琳的原著小说当中汲取养分,经过媒介赋权的粉丝同人文化融合的文创产业,也不断反哺着这个IP焕发新的生命力。
如今的文创产业讲究“IP运营”,也就是在一部作品成功地积累了人气、凝聚了粉丝社群之后,迅速地对其进行跨平台、跨媒体的转化,开发出多种载体、多种形态的产品链条。
所以我们不但能看到同名好莱坞大片在2001年以来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观影热潮,还能在市面上看到由“哈利·波特”衍生而来的各式各样的周边商品。
时至今日,“哈利·波特”俨然铸成了一座商业帝国,其带动的经济规模超过2000亿美元,堪称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之一。
“哈利·波特”的成功不光光源自于优质的产品内容,更要归功于这个经济、文化逐渐全球化的时代。
持续制造新闻点是让一个 IP 维持存在感的必要条件,值得庆幸的是,基于优质的核心产品(小说),“哈利·波特”本身就已经是最大的新闻点。
在写书之前,剧情该如何进展?还剩几部完结?重要角色会死吗?这些都是媒体关注的焦点,在写书的时候,罗琳送稿、出版要求全程保密,期间的哪怕一点关于续作的蛛丝马迹都让媒体兴奋不已。
《哈利·波特》在小说营销上同样花了不少心思。
从第四部《哈利·波特与火焰杯》起,2000年在英国出版时受大众和媒体关注的程度远高于普通新书。同时,皇冠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分别推出繁体中文版和简体中文版,引得中文媒体纷纷报道。第五部《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和第六部《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更是大作宣传,无论是英国还是其他语言版本,都讲究个老少咸宜——封面设计分为适合青少年的儿童版和成熟稳重的成人版——尽管内容是完全一样的。
从定价、宣传渠道、销售渠道上都力求做到最符合消费者身份的方式,甚至如果有需要,图书发布会上还能安排有关小说内容的魔术表演,销量顺理成章地霸占各国的图书销售排行榜。
此外,借力作者也是新闻的重要产生方式。
例如罗琳荣获“雨果奖”、“年度最佳作家”、“儿童文学家奖”……她总是表示希望将更多机会留给新一代作家而拒绝领奖。但不论领奖还是先拒绝后领奖,都成功地吸引了公众的注意,并逐渐形成了作家的个人品牌。
📽2017年12月12日,大英帝国在白金汉宫正式授予罗琳荣誉勋爵封号。
将 IP 作品本身当作信息源,持续地提供新闻点,吸引求新猎奇的媒体,调动他们的胃口,从而进行持续的大众传播,不失为一种花小钱办大事的营销手段。
甚至从罗琳落笔开始,有节奏的图书出版、现代化的印刷技术、满足不同人群的装帧,电影、舞台剧、唱片、文具、服装、游戏……还有难以计数的特许经营商品,例如主题公园、主题旅游……这个诞生于曼彻斯特前往伦敦的火车旅途中的魔法世界不断开拓,直至覆盖地球每个角落,最终让“哈利·波特”从文学形象变成风靡全世界的艺术偶像。
参考:
[1]IP标杆100 | “哈利波特”IP的多元化商业开发模式,企鹅经纬,搜狐网,2017-06-12 21:46
相关阅读
贰十二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