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允许孩子“浪费”,他才不会害怕成功

么利华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2023-12-20

潜意识搞鬼 戏弄你没商量

曾老师在初级视频里讲过一件事情,有一个女研究生,她在29岁去应聘一个银行的高级主管,第一次应聘因闹钟没响(也可能是没听见闹钟响)而错过了面试,这在以前是从未发生过的;第二次路上出了个小车祸,又让她无缘应聘,活见鬼般的感觉极大地震惊了她。在欧洲,做心理咨询是非常普遍的事情,所以,失误出现两次后,她去见了咨询师。


咨询师分析后,发现女孩的妈妈一辈子只是银行的一个普通职员,可她二十几岁就应聘到银行主管的职务,也许在潜意识里她感觉到这是对妈妈的背叛与攻击,这令她内在滋生强烈的内疚,于是潜意识出来帮忙。第一次,潜意识动用感官配合闹钟,成功阻挠;第二次,就连车祸也出来阻止。


一边是对妈妈的忠诚与爱,一边是对妈妈的超越和成功,面对“背叛”妈妈,她“选择”了自我攻击,所以潜意识出来帮忙用内疚来平衡掉她超越妈妈的成功与幸福,平衡掉的部分就是女孩内在无法承载的――不能拥有超越妈妈的成功。而这一切完全是鬼使神差,莫名其妙的发生。


聊斋里有个小故事如出一辙。


有一个人家里世代是农民,年纪轻轻当了朝廷命官却死在赴任途中。他去问阎王为何待他如此不公,阎王回复他这辈子只有200只羊的命数,上任前吃完了限额只能提前赴死。原来因为他爱吃羊,所以被提拔后受到很多请吃饭的全请他吃羊。


上面两个小例子,都是在说一个人成功和成功后巨大的惩罚。这个成功会引起人强烈的内疚,于是潜意识用惩罚出来帮忙



幸福的剂量,不能超越爸妈


我有一个来访者小岛30出头,刚开始咨询时,他跟我讲他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经常各种不舒服,看了很多医院都没检查出问题,但心脏的不适感和经常性的头晕给他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精神、身体都疲惫不堪。


他这一年里最大的一件事就是孩子出生了,孩子的出生给他幸福的生活新增了不少乐趣。为了减轻生活的压力,他的父母来到了他的家庭。没孩子前,本来是和父母分开住的,现在老人进入儿子家庭帮忙照看孩子,总会看到父母有很多的争吵,两代人的矛盾也不断被激发。


爸妈吵了一辈子,到现在也只是勉强维持,不相爱,过得也不开心,作为孩子的小岛,自己的小家庭却经营得幸福美满,这也许正是小岛精神、身体感觉出状况的原因。


每个父母都以自己的方式爱着孩子,一种自认为正确的方式去爱,却不知道孩子们在用各种看不见的方式爱着父母就像小岛对妈妈的爱,爸妈一辈子吵,不幸福,他的幸福不能超越爸妈,那会让他感到背叛与内疚,于是潜意识帮忙用小岛身体、心理的不适来平衡掉他内在的幸福感,平衡掉的部分就是小岛内在无法承载的――不能超越父母的幸福而幸福,这源自小岛对父母的忠诚和深沉的爱。这份爱简单、执着,看不见、摸不到,但却时时让现实层面的小岛困惑、痛苦不已。


爽透不能型,

源于“爽”的规模、爽后的惩罚


生活中有太多爽透不能型的例子,那究竟是什么造成了爽透不能?对一个人长大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假设那个女职员的的妈妈是银行高管,或许只会想要努力追赶妈妈,而不会因为应聘一个银行主管的职位就觉得攻击了妈妈而有强大的内疚。


这么一看,爽后的惩罚就是超过“内定”额度时的自我攻击与限定。


当一个人长大后就会被这份限定束缚、压抑、攻击,令其不敢、不能、不愿超越。这也许就是很多人终其一生总是不能挣太多的钱,即便偶尔有,也会在钱到手后失去很多;或者在某个很大的愿望达成后总要出点什么事,再或者总是在刚要成功前差那么一点点的原因,而这一切,来自早年父母的养育。


我认识一个男生,在他还是孩童时,他爸爸对别人夸赞自己的孩子很懂事,买东西时从来都只要一个,绝不要求更多,要给他更多,他也不要。20年后这个成年的大男孩说,他从来没有过拥有很多玩具的快乐,小时他不敢讲,因为他要像父母期待的一样做个懂事的好孩子,于是“很多的玩具”成为他内心永久的渴望和伤痛。玩具对小孩子有着跟成人不一样的理解和意义,对这个大男孩而言,“很多的玩具”对孩童的他是一份快乐、一份满足。


许想要拥有很多的玩具不及他要突破禁忌、诱惑所带来的被深深满足的愿望那么重要,因为在那里,可以要求更多的自由以及父母的爱与接纳。


假设这个男生成人后真的拥有很多,他内在或许喜悦参半。喜的是终于可以拥有很多,忧的是当拥有很多后和以往只拥有一个的感觉不同,这或许会令他在喜悦过后有失控有惶恐,因为“一个”是他的限额,拥有更多会令他感觉他不再是父母眼里懂事的好孩子,内在会滋生羞耻感和内疚感,羞耻感和内疚感就是自我攻击与惩罚。再或许,他会疯狂地购买很多东西而成为一个购物狂,而其实这份“疯狂”不过是曾经内在对玩具的渴望的替代品,实则是为了达成童年想要突破的禁忌。


爽的规模来自早年

“要求更多没关系”


儿童在成长中要同时迈出两只脚,一只脚向内,一只脚向外。


向内的部分是主观的世界,他要迈向一种心灵的、情感的、认知的、精神的。向外的部分是客观的世界,要迈向外面人际的、环境的、文化的、物质的。


对于一个儿童来讲,既有向外迈脚探索的驱力,也有向内探索的驱力。就像他提出要求,要透过与成人的互动,看自己被允许的边界到底在哪里,多少份额是能够被成人允许的范围,这次不被允许那下次会不会被允许,这些都要透过外在,与成人互动中实现的物质部分的额度来内化为内心被接受的份额,而当所要求的额度抵达或超出成人的设限时,成人以什么样的姿态来回应儿童也非常的重要。


儿童如果接收到来自成人轻蔑的甚至认为很贪婪的回应,会令儿童内在形成羞耻感、内疚感,会有强烈的自我攻击;如果成人以尊重、允许的姿态,共情、陪伴一起度过当要求得更多不能被满足时深深的失望感,这会让不断探索到边界、被允许的份额,此时份额大小已无关紧要,因为知道要求更多没关系,只要学会面对和调整就好,而当拥有更多也无关羞耻与内疚。这也许就是儿童内化额度的早期形成。


当儿童被允许要求更多,他的世界里没有爽后的自我攻击与惩罚。他就会专注地做自己,不会随意用别人的意志来衡量自己,不会爽透不能。在充满尊重、接纳、允许而少有自我攻击的经历与体验中,会令他在超越父母时去安于当下的享受那份超越的喜悦与幸福,当不及父母时,也会接纳属于他内在营造的平凡与快乐。


也许你会说那就是爽透不能型可怎么办?首先看到它,然后尝试着突破和靠近、接纳可以爽透的那个不熟悉的自己,也许能行的自己就会慢慢地浮现……



10月20日(星期五)下午13:00,由曾奇峰老师、么利华老师联合,以《什么样的孩子敢成功》为主题的超大杯主题直播正在预约中,作为第19期初级学习营收官分享直播,本期看点、福利统统All in。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将来就一定前途无量,自己就是合格的父母,但其实这是个误区。孩子将来长大了 ,他跟同龄人之间的较量,不仅在于他学习有多好、智商有多高、家里有多少钱,更主要的还在于孩子人格层面的力量。


譬如,遇到同样的挫折,有的人会总结错误找方法,有的人却过度自责没自信;遇到同样的机遇,有的人能努力把握不放过,有的人却在关键时刻掉链子。这就是人格的较量。人格健全,才是孩子真正的成功。


在本场直播中,曾奇峰老师将联合么利华老师,从“一个孩子玩的能力,如何决定其学习的能力”切入,给大家带来一场超大杯8小时的交流。
再次提醒大家,本场超大杯直播的神秘礼物已经到位,真的很香,作为第19期初级学习营收官之作,敬请期待!
那么,10月20日下午13:00,记得要来哦~





作者:么利华,第二季传播师计划学员,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讲师。热爱精神分析,愿意将精神分析传播到底,不让梦想和野心裹足前行。
编辑 | 大虾


————— ☆  阅 读 推 荐 ☆ —————


和不爱的人结婚,能不能过好?以《廊桥遗梦》为例
好的婚姻就是两人一起变坏杨丽萍《春之祭》:艺术“性”冒犯在哪?吴艳妮:( _______ )的骄傲让人进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