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就是无锡!

钱琪瑶 搜狐城市 2021-11-05


无锡
一座低调却不失精致的江南小城
太湖运河是它的底色
鱼米之乡是它的基因
吴侬软语是它的腔调
若说苏州是出身望族的大家闺秀
那无锡便是小桥流水的小家碧玉
更小巧、更鲜活、更可爱
进一步入喧嚣城林
退一步归静谧山水
江南的烟雨如画
江南的富庶繁华
江南的才情风雅
都在无锡生动了起来

无锡,就是浓缩的江南

鼋头渚

 01 

金山冉冉波涛雨

锡水茫茫草木春 

无锡地处长三角平原腹地
北倚长江,南滨太湖
东邻苏州,西接常州
西南连通浙皖
是苏锡常都市圈的中心城市之一
总面积 4787.61 KM²

仅相当于半个苏州,1/4个杭州

地图上看,无锡形似大闸蟹的蟹钳 / 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局

亿万年前
整个长三角沉睡海底
经过一系列版块运动
地壳形成褶皱隆起和断裂坳陷
在冷暖气候的作用下
海陆交替变迁
最终海水褪成海湾
沧海桑田,陆地生长
丘陵露出地表
受风化剥蚀
表面被打磨圆润
山体似断非断,隐约相连

低山谷地相依分布

无锡环太湖的连绵低山

而万里长江自青藏高原起
浩浩荡荡,奔腾而下
到达长三角这片坦途
气势已削减大半

江面变得宽阔,入海如斯

江阴辽阔江面上的航天测量船

其裹挟的泥沙不断沉积
塑造了一个沃野千里的大平原
山地被沉积物掩埋
只留下一些孤山残丘

星散点缀于平野之上

惠山龙光塔

淤积成坝的泥沙
将部分海水围堵在坳陷盆地中
形成巨大的湖泊
经过河水和雨水的冲刷稀释
海水逐年脱盐淡化
蜕变为一颗明珠
即为太湖
沿湖西北缘的湖山环抱之地

即为无锡

京杭运河勾连无锡老城与新城

2338 KM² 的太湖烟波浩渺
是江南水网中心
更是江南水乡的灵魂所在
尽管太湖 3/4 的面积归属苏州
但无锡却独占最美地带
天目山由东向西绵延的支脉
灵山、惠山、雪浪山
呈Y字型环抱太湖
山温水软,草木含春
山与水曲折缠绕的曼妙组合

演绎出绝世风姿

湖山成趣

突入湖中的半岛
因形似神龟昂首而得名鼋头渚
(鼋,yuán,一种爬行动物)
青山相依、绿水相随、樱花为伴
无疑是太湖美景之冠
郭沫若曾留下一句
“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

是对这里的最高礼赞

太湖佳绝处

湖堤上遍植大山樱
每年春月,花开如云
繁盛的花团分隔了水面

时动时静,亦虚亦实

鼋头渚鹿顶山北坡樱花谷

长春桥下,晚风乍起
吹落一树繁花
吹皱一池春水

是为长春花漪

长春桥的樱花胜景,不输东京目黑川夜樱

太湖丰盈的水系
涵养出河川密布、湖泊成群的无锡
全市共有大小河道 3100 余条
总长 2480 公里
梁溪河被誉为无锡母亲河

是勾连城区水系的天然纽带

京杭运河(右)、梁溪河(左)交汇处

太湖向北侵入陆地
形成葫芦状的内湖
得名蠡湖(lǐ,本意为瓢)
晨有烟收远树山徐出

暮见月落寒涛水正平

蠡湖晚照

大江大湖包夹无锡
源源不断供应着湿润水汽
在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加持下
年降水量超过 1100 毫米
而入夏后
夏季风与南下的冷空气在此僵持

更会形成绵长的梅雨

雨中寄畅园

雨水渗入地下

雕刻出瑰丽奇幻的溶洞世界

宜兴善卷洞

雨水淋入稻田

灌溉出软糯香甜的优质稻米

宜兴杨巷镇稻田
雨水洒入果园

滋养出爆汁甘甜的阳山蜜桃

中国桃乡,无锡阳山镇

雨水汇入江湖

孕育出嫩滑美味的湖鲜水产

太湖银鱼

长江河豚

沿江、滨湖、河网、多雨
催生了一个如画水乡
一排排枕河民居交相错落
一条条古朴街巷依水临河
“江田插秧鹁鸪雨,丝网得鱼云母麟”
太湖、运河、长江的守护
馈赠无锡的水乡风物

成就无锡的千年繁荣

氤氲水汽中的荡口古镇

 02 

渚势欲吞湖

湖流归旧吴

环绕太湖的一众城市中
无锡不仅独占最旖旎之风光
更独占最优越之地势
上古原始文明时期
水利工程尚未修建
常常湖沼泛滥、洪水滔天
无锡境内的丘陵地势较高
土层也更加坚实
成了可供躲避水患的高地
先天优渥的无锡逐渐吸引先民聚居

形成聚落

遥遥相对的锡山和惠山
3000年前
公亶父长子泰伯让位于季历
偕二弟仲雍,东奔江南
定居梅里(今无锡梅村)
筑城立国,自号“句(gōu)吴”
率领断发文身的吴人

成为江南的第一批拓荒者

无锡泰伯殿

“泰伯奔吴”带来中原技术
开掘江南第一条人工运河,泰伯渎
引水灌溉农田、疏通航道
又在太湖畔的沃土上
饲养禽畜,种桑养蚕
于是吴地上千小部族
自愿归附泰伯

为日后吴国称霸积累了原始资本

泰伯渎,今伯渎河

无锡在太湖流域
最早接受中原文化
进而衍生出吴地文化
商末,周灭商
姬发封仲雍五世孙周章为吴君
建吴国,定都梅里
直至诸樊迁都苏州之前

吴政权的核心主要位于无锡

梅里古都

春秋末年,吴越相争
范蠡辅佐勾践
卧薪尝胆,图强雪耻
相传他功成身退

偕西施隐居于无锡蠡湖畔

桃红柳绿醉春风的蠡园

后越国又被楚所灭
太湖一带成为春申君封地
黄歇“立无锡塘,治无锡湖”
在长江之阴,水深江阔处

开黄田港

今天的江阴黄田港

前223年,秦王政灭楚,置会稽郡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置无锡县
王莽篡汉后,改名有锡县
东汉建武元年(25年)又复名无锡县
而“无锡”一名的来源却众说纷纭
据茶圣陆羽所撰写的《游惠山寺记》
“山东峰当周秦间大产铅锡
至汉兴,锡方殚
故创无锡县,属会稽”
陆羽还记述曾有人在锡山发现石碑
碑铭曰“有锡兵,天下争

无锡宁,天下清”

灵山大佛

但经现代科学勘探测定
锡山泥层中不可能含有锡矿
考古调查也从未发现采锡矿遗迹
可见这一说法并不可取
另一说“无锡”传承自古越语
“无”是发语词,无实义
“锡”通假“赐”,为恩赐之意

《左传》中即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灵山梵宫

尽管得名起源未有定论
但“天赐宝地”的身份毋庸置疑
魏晋南北朝时
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迁
先进技术进入无锡
治湖筑圩,大兴水利
无锡从火耕水耨的轮荒耕作
进化为稻麦两熟制
太湖周围的卑湿之地
改造成湖塘棋布、排灌结合的水网
养蚕缫丝空前发达

“桑柘含疏烟,处处倚蚕箔”

 太湖边的水网农田

隋朝定都洛阳
大江南北的人工运河与天然河流被疏浚
连接起来服务洛阳
催生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隋唐大运河
由于黄河水患和北方政权更迭
淮安以北的河段曾数次改道

以南则一直保持稳定

蒸汽时代来临之前,具有良好航运条件的河流是最优的物资运输渠道

自此,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这条稳定的运河线路
让整个江淮地区都尝到了航运的甜头
苏、常两座大城之间的小县无锡
变身运河江南段的中央节点
成为最繁忙的航道

“商旅往返,船乘不绝”

太湖水道中的帆船

城中作坊错杂开设,市场兴隆
到了宋代开凿锡澄运河
长江和太湖水系被彻底贯通
无锡以北的江阴
成为长江下游十字路口
川鄂赣皖的丝米茶棉
东南沿海的海盐
北方出产的煤炭
都要经此集散
紧邻航运中心的无锡
成为漕粮财货进出苏州的中转站
王安石曾作

“海外珠犀常入市,人间鱼蟹不论钱”

宜兴紫砂壶

明代,无锡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优越的自然条件
便利的水陆交通
安定的社会环境
境内梳理整治出大批良田
又发展出水稻育秧移栽技术
精耕细作,粮食产量逐年增加
“春豆夏麦,秋收禾稻
中年之岁,亩得三石”

成为全国米仓

宜兴农田

至清初,无锡稻米的经营规模、
交易数量居江苏各县之冠
且成为漕粮的主要采办地
“产者输之,购者集之”
至雍乾年间
无锡与九江、长沙、芜湖合称
四大米市
“米豆仓行,甲于省会

皖豫米商,浙东籴贩,麇不联樯”

太湖香米,粒粒如玉,被列为皇室贡米

随着米市的兴盛
苏北淮扬、高宝湖等产棉区的棉花
由购米船队运至无锡
无锡乡间棉纺织业兴起
尽管无锡不种棉

但几乎家家有纺机,户户织棉布

运河边灯火街市

明弘治年间,莲蓉桥南已出现布市
“坐贾收之,拥载而贸于淮扬高宝等处
一岁所交易不下数十百万”
至清中叶,无锡全县织机逾4万台
年产土布 300 万匹
占全国棉布产量的6.7%
各地布商云集无锡
从北栅口至北塘,布市绵延数里
乾隆年间,无锡每年经销的土布达
700~1000 万匹
无锡得名布码头
与汉口的船码头、镇江的钱码头

并称长江三码头 

拈花湾

雍正二年(1724年)
朝廷从无锡县析置金匮县
以运河为界,西为无锡,东属金匮
两县同城而治,均属常州府
至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锡、金两县复合为无锡县,属苏常道

灵山小镇,酷似京都二年坂

 03 

黄田港北水如天

万里风樯看贾船

尽管行政级别一直是隶属常州的县
但富庶的米市、丝都、布码头
为无锡累积深厚的经济基础
劳动关系也在悄然变化
萌生资本主义萌芽
鸦片战争后,上海开埠
受上海的辐射影响

无锡成为江苏第一个出现工业的县

建于1921年的北仓门蚕丝仓库,如今改造成艺术园区

不同于外资扎堆的上海、天津、青岛
无锡的近代化主要依托民族资本
1895年,杨宗濂兄弟筹资24万两白银
创办无锡第一家民资企业,业勤纱厂
拉开机器生产的序幕

无锡城市近代化由此起步

无锡民族工商业博物馆内的印刷机器

1900年,荣氏兄弟创办保兴面粉厂
1904年,周舜卿在家乡投资8万两白银
开办无锡第一家机器缫丝厂,裕昌丝厂
业勤、保兴、裕昌三家工厂
开无锡地方实业之先河
其后,号行商人、钱庄老板、政府官员
纷纷投资近代工业
到1911年,已建工厂16家
工业总产值350万元

无锡成为全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

茂新面粉厂,1902年

随着沪宁铁路和津浦铁路连接
锡地贸易往来更为活跃
荣宗敬、荣德生在上海苏州河边
建立起“面粉王国”和“棉纺王国”
而锡商创业成功后返乡投资
进一步促进无锡的近代工业
1930年代,无锡已拥有300多家工厂

以“小上海”称誉海内外

1922年,无锡火车站

1933年,中国工业产值6.4亿元
农业总产值187.6亿元(占比约为1:29)
同年无锡县工业产值7726万元
农业产值869万元(占比约为9:1)
工业取代农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体
由此推动城市功能和市容市貌
发生根本改变

电灯、邮政、电话等市政设施出现

1928年的无锡直河河道,1960年代,被填平建成中山二路

近代化的无锡一跃成为苏南经济中心
工业实力雄居江苏榜首
1937年,无锡工业产值
仅次于上海、广州
居全国第三
产业工人总数居上海之后

位列全国第二

今天的运河畔 CBD

经济地位的变化导致城市级别的提升
无锡从一个普通县上升为地区行政中心
下辖江阴、常熟、太仓、昆山等8县
相形之下,传统府城苏州亦黯然失色
荣德生曾这样描绘无锡远景
“极度发展之大无锡
将为雄踞京沪线,并合苏常

人口数百万之大都市”

无锡东大门,舞桥横跨映月湖

然而,宏图未竟
战争接连爆发
无锡遭受战乱重创
经济凋敝,人口流失,城镇破败
商行工厂十之八九被烧毁
致使物价飞涨、日用品奇缺

抢米抢棉事件时有发生

日军攻占无锡后纵火烧城 / 《中国抗日战争图鉴》

1949年渡江战役后
无锡解放,重回发展轨道
1958年人民公社时期
无锡就出现社队企业
到1970年代,逐渐演变为农机具厂
当改革开放风潮掀起
无锡抓住市场空隙
再次领风气之先

成为乡镇工业策源地

1978年,无锡丝绸纺织车间 / 摄影师 Paolo KOCH
当时上海大量技术工人周末来到苏南
带来信息、技术和管理经验
在工业基础和上海辐射之下
迅速发展出
食品、纺织、机械、建材等综合产业
农村多种经营蓬勃发展
乡镇工业异军突起

被称为苏南模式

华西村,江苏省第一个亿元村、亿元乡、亿元镇均诞生在无锡

1983年,推行市管县体制
原属苏州地区的无锡县、江阴县
原属镇江地区的宜兴县
划为无锡市管辖
至此,无锡拥有了临江的港口
在交通技术的进步
让运河从交通干道降级为文化景观之后
长江接棒,继续发力

推动无锡向前

傍晚繁忙的苏南国际码头

1981年,无锡被列为
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
这一年,江苏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
江海木业在无锡成立

拉开江苏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序幕

1981年,江海木业成立仪式

1983年,堰桥乡在全国第一次
在乡镇企业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
改干部任免制为选聘制
改工人录用制为合同制
改固定工资制为浮动工资制
史称一包三改
1985年,无锡在全国率先实行
以市为单位统筹
退离休职工养老保险费用的改革

使养老保险由企业保障转向社会保障

无锡国金中心

无锡本土企业的崛起
从传统强项纺织业开始
1993年,太极实业(前无锡市合成纤维厂)
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成为江苏第一家上市公司

红豆国际广场

红豆集团以内衣、服装起家
如今已跻身民企500强
1988年创立于江阴的海澜集团
成为中国服装龙头品牌
但纺织印染行业的重污染属性
在2007年引发了太湖蓝藻灾难

危及无锡水源

蓝藻泛滥

除了投入财力治理太湖
无锡也开启升级转型之路
首先瞄准电子产业
早在1983年
国家南方微电子工业基地就落户无锡
中国第一块64K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在无锡微电子公司试制成功
1990年,国家微电子908工程

在华晶电子集团公司实施

微电子工业基地中心

2005年,海力士集成电路项目
在无锡高新区开工
成为江苏省当时最大外商独资项目
2017年,华虹集成电路研制基地入驻
总投资超100亿美元
目前无锡的集成电路产值规模已近千亿
约占全国 1/9

仅次于上海,居全国第二

电子产业园

得益于集成电路基础
无锡将汽车、通用设备
计算机、电子机械等新兴制造业
培育为主导产业
更衍生出智能传感、物联网产业
完成传统制造业的升级转型
成为全国首个

移动物联网连接规模超千万的地级市

集成电路产业总产值提高到1500亿元,是无锡十四五的“芯目标”

同时,无锡着力发展交通
江阴港作为长江出海口的重要换装港
承担起无锡的水运职能
京沪高铁、沪宁城际、新长铁路
直达长三角主要城市
沪宁、京沪、宁杭、沿江高速纵横交错
连接南北,沟通东西
随着2004年硕放国际机场通航
无锡的水陆空立体综合运输体系形成

被列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

尽管无锡面积只有 0.55 个苏州
常住人口 746 万
也不到苏州的 6 成
但经济实力毫不逊色
2017年加入万亿俱乐部
2020年人均GDP 16.58 万元
领跑全省,位居全国第二
更有江阴、宜兴两大王牌县级市
常驻全国百强县前十
即便在强手如云的“江苏十三太保”中

无锡也名列前茅

无锡,江南殷实富足的缩影

 04 

百世三吴开日月

万家合祀肃春秋

江河湖海给无锡带来滚滚财富
如同流水不绝的

还有传承千载的文脉

被誉为“书厢人文地,千年才子巷”的小娄巷

泰伯奔吴埋下“吴文化”基因
鱼米之乡、码头商贸催生殷实之家
“仓廪实而知礼节”
便有了文艺风雅、名士辈出的无锡
又或是因为“家有千金,行止由心”
无锡名士不全然专心科举诗文
反而任性随心

在各个领域均有建树

荡口古镇国风节,汉服集会

徐霞客自幼志不在为官
尤钟情于地经图志
“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之志
22岁离开家乡江阴
终此一生,游历山川

撰成60万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

江阴市南歧村徐霞客故居及晴山堂石刻

论绘画
东晋“六朝四大家”中的顾恺之
元代“元四家”中的倪瓒
都来自无锡
近现代大家徐悲鸿吴冠中

都出身宜兴

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

论音乐
江阴人刘天华是中国近代民乐宗师
号称“二胡鼻祖”
无锡人华彦钧

则凭一首《二泉映月》名传天下

锡惠公园内的阿炳墓

论文学
著有《扬鞭集》的刘半农是江阴人
国学大师钱穆、民国才子钱钟书
都出身无锡钱氏宗族
钱穆的侄子钱伟长则投身物理学

成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

钱穆(前排中)在上海送钱伟长(前排右一)赴美留学合影
论教育
北宋时“程门立雪”的主人公杨时
师从二程,一生致力于理学南传
他在无锡创建东林书院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在心”

不知激励古今多少文人士子

东林书院

明代,东林学者顾宪成等人重兴修复
在此聚众讲学
标榜气节,崇尚实学
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
一时声名大著
东林书院成为江南人文荟萃之区
和议论国事的主要舆论中心
时值明末社会矛盾日趋激化之际
顾宪成、顾允成、高攀龙等
出身无锡的“东林八君子”

从这里发出改革弊政的呼声

顾宪成像

在才子汇聚的富庶繁华地
士族大户往往修建园林寄托审美情韵
蠡园山清水碧,庭秀园深
梅园以梅饰山,借山饰梅
而康熙、乾隆六下江南时入住的寄畅园
最得江南园林之精华
因帝王过于钟情这个园林
便把图纸带回北京
在颐和园万寿山脚下仿建惠山园

后改名谐趣园

寄畅园春雪

江南文化尚德向善
无锡商人也注重义利并举
随着清末民初,西学东渐
以及锡商在上海滩崛起
他们积极返乡筹办新学
实业家荣德生在无锡创办私立江南大学

如今江南大学是无锡唯一一所211学府

江南大学 

 05 

独携天上小团月

来试人间第二泉

太湖、运河、长江
给这片土地带来繁荣
也塑造了无锡人如水的性情

惬意、通达、不争

寄畅园中假山景致

无锡这座小城
没有上海的摩登风光
没有苏杭的天堂名号
却独享太湖最美一隅
高居长三角人均GDP头名
但无锡人好像只想私藏

从来按下不表

无锡历史文化街区小娄巷的唯一住户,在浇灌一片有150年历史的清代牡丹

在省内无锡也从不争第一
车牌是苏B
任凭南京、苏州争“一哥”
无锡只默默站在第二梯队
就连惠山脚下的泉水

也称天下第二泉

陆羽将惠山泉列为天下第二

无锡人在自己的这片小天地里
精致讲究,适意享受
春天去鼋头渚赏樱
夏天去太湖边吹风
秋天去惠山看银杏
冬天去寄畅园观雪
不求天高海阔

只求把日子过得甜蜜

市民在梅园拍照

无锡人日子有多甜
看他们的饮食就知道
锡帮菜之甜
如川菜之麻、湘菜之辣一般
是这座城市最迷人之处
酱排骨,无锡菜头牌
本地人更喜欢称其为“肉骨头”
肉为主、骨为辅
每块排骨都包裹着一层浓厚糖浆
将嗜甜如命和无肉不欢完美结合在一起
戏剧家周贻白在大快朵颐之余,赋诗
“三凤桥边肉骨头,朵颐足快老饕流

味同鸡肋堪咀嚼,莫负樽中绿蚁浮”

无锡酱排骨

城市气质藏在他们的早餐里
嘈杂“过早”中有武汉人的江湖气
“大饼卷一切”里有天津人的随和
丰富早茶里有广州人的自由开放
而在无锡,小笼馒头

浓缩了整个江南的精致温柔

小笼馒头

小笼馒头就是小笼包
只看外表,无锡小笼似乎和其他地方的没什么区别
但甜度绝对不是一个等级
根据《家常点心》老菜谱给出的配方
普通小笼:面粉四斤,猪肉三斤……
白糖一两二钱
无锡小笼:面粉四斤,猪肉五斤……
白糖一斤
单是白糖用量这一项
就让人叹服,不愧是无锡小笼
外皮透明,翻转不破
一口下去,汤汁首先涌出
酱油和重糖调味让汤汁变得鲜甜
紧接着是内馅儿
猪肉的油脂
荠菜的清新
还有一丝蟹粉的鲜

不需要任何蘸料,就能俘获食客

呼“汁”欲出

虽然无锡处处甜
但咸豆浆/豆花更受老无锡的追捧
榨菜、虾皮、豆腐丝、碎油条

还要淋上一点辣椒油

咸豆花

守着太湖宝库
无锡的餐桌上从不缺湖鲜
农历5、6月入梅
太湖三宝轮番上桌
通透的白虾壳薄肉嫩
油炸,或醉虾,都是绝妙下酒菜
梅鲚鲜美,清蒸红烧香煎皆宜
而银鱼价格亲民
形似玉簪,色如象牙
软骨无鳞,肉质细嫩

最简单的银鱼跑蛋就足够美味

炝湖虾

银鱼跑蛋

黄鳝也是无锡人餐桌上的宠儿
《围城》里方鸿渐回国返乡
方老太太亲自下厨,备了一桌
“煎鳝鱼丝、酱鸡翅、酒煮虾”
其中数煎鳝丝最为复杂
刀工、火候缺一不可

是对远方游子最热切的欢迎式

煎鳝丝

至于糕饼茶点这些甜品
无锡人更是按时令一年不重样
正月吃元宝茶
清明吃豆沙青团
立夏吃咸蛋
中秋吃桂花糖芋苗
重阳吃花糕
冬至吃汤团
还有油酥饼、油金果
开口笑、蟹壳黄……
这些有酥有糯、有甜有咸的糕团
才是精致的无锡味道

也是精致的江南味道

糖芋苗

-end-

策 划 | 王海涛、赖颢宁
撰 稿 | 钱琪瑶
地图编辑 | 钱琪瑶
排 版 | 钱琪瑶
配图来源 | VCG、图虫
 往期精彩回顾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