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盛产才子的扬州,向南京发出“引才专列”

蓝桥 搜狐城市 2024-01-13


扬州,自古便是烟雨楼台繁华处,文人墨客聚集乡。


李白送别孟浩然,写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向往;杜牧寄赠友人,留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怀念;徐凝回忆扬州,发出“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的赞叹……《旧唐书》所记:“天下文士,半集维扬”,一点都不夸张。


曾经的扬州揽尽天下文士,如今的扬州主动招才引智。


近日,扬州推出“引才专列”,与南京大学等高校定向对接,邀请1000名南京高校大学生赴扬州文旅研学。不仅如此,扬州还送出史上最大力度“人才礼包”,包括南京大学生一年内免费乘坐公交车、人才驿站免费入住3个月等多重福利。倾全城之力,对接省会人才。


天下文士,半集维扬


想方设法招揽人才的扬州,曾经是最不缺人才的城市。扬州虽然从未做过大一统王朝的都城,但其经济发展、历史底蕴和人气名望,曾让大部分城市可望不可及。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扬州曾经历三度繁华。西汉时期,吴王刘濞“即山铸钱、煮海为盐”,开盐河(通扬运河前身),扬州迎来第一个繁荣期。隋唐时期,大运河纵贯南北,扬州成为水运枢纽,繁华程度仅次于都城长安。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开通,集漕运、盐运便利于一身的扬州富甲一方,迎来第三个繁荣期。


被水包围的扬州城。摄影/张卓君


地灵自然人杰。从古至今,扬州诞生了许多著名人物,比如汉代大儒董仲舒,“孤篇盖全唐”之作——《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张若虚,赴日本传戒的僧人鉴真,“扬州八怪”代表性人物郑板桥,著名文学家朱自清等等,扬州才子之名享誉天下。


扬州更是文人墨客汇聚之地,尤其是在盛极一时的唐朝。彼时扬州是中国东南第一大都会,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流连于此。据不完全统计,唐代至少有158名诗人写下435首吟咏扬州的诗篇。《旧唐书》记载:“天下文士,半集维扬”,足以说明其文化氛围和人气名望。


明清时期,大批盐商聚集于此,它们不仅修筑园林,也资助书院,为扬州奠定了相当不错的教育基础。大名鼎鼎的安定书院、敬亭书院、虹桥书院和梅花书院,便坐落于此。尤其梅花书院,是我国古代唯一一个专门招收举人的书院,吸引了大批举子来此求学。


教育实力雄厚的扬州,自然是科举场上的宠儿。以清朝为例,扬州进士数量361人,位居江苏第三位,仅次于苏州和常州。进士数量占总数的1.3%,相当于每100名进士中就有1.3个扬州人。状元、榜眼、探花共计11人,是全国均值的10倍。


可惜时移世易,随着漕运中断、盐政废弛,扬州不再是富甲一方的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天下文士,半集维扬”的盛景也再难寻觅。


高教洼地,人才短缺


时至今日,扬州还拥有一些顶尖的初中、高中,比如高居全省前列的扬州中学,前身为光绪年间创立的仪董学堂;但在高等教育方面,却仅徘徊在全省中下游。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截至2023年6月15日),扬州共有9所普通高校,居全省第6位。9所高校中本科院校仅有3所,分别是扬州大学,以及民办的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和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没有一所211、985和“双一流”高校。



扬州的人才数量,也相对短缺。2022年,扬州普通高校在校生12.72万人,排在全省第9位。2023年,全市人才总量刚刚突破百万,不足南京、苏州的1/3,无锡的1/2。扬州每10万人口中拥有大专及以上人口1.75万人,不及全省均值(1.87万人)。


扬州的人口吸引力,也不是特别突出。根据七普数据,扬州常住人口455.98万人,排在全省第10位;较六普增长9.97万人,排在全省第9位。老龄化程度相当严重,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9.99%,高居江苏第3位。



扬州的户籍人口,已经连续6年持续下滑。2022年,全市户籍人口448.46万人,较2016年巅峰时期减少了13万人。这些外流人口,很大一部分都去了南京。根据百度迁徙大数据,今年春节前夕,迁入扬州来源地排名第一的就是南京,占到20%左右。


扬州要招揽人才,一江之隔的科教重镇南京,无疑是最优选项。


倾城之力,招揽人才



如今的扬州,比以往更加渴求人才。2022年,扬州经济总量7104.98亿元,排在全省第7位。前有常州、徐州猛冲万亿,后有盐城贴身肉搏,居中的扬州实在没法“躺平”。


今年,《扬州日报》频频在头版刊发评论文章,呼吁扬州要“走出舒适区,告别‘温吞水’”“耻于居中,力争上游”。9月,扬州市委书记在全市产业科创名城建设推进会上提出“大干三五年,奋力过万亿”,拉开扬州奋起的大幕。


招揽人才,无疑是扬州发展的关键一环。早在2021年,扬州便提出“到2025年,新增在扬州就业创业大学生10万名以上”的目标。2021年和2022年,扬州分别新增大学生1.7万和2.2万,压线完成年度目标。


如今全国抢人大战愈演愈烈,扬州也在持续加码。近日,扬州在南京举办“青年人才协同发展推介会”,推出“引才专列”——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定向对接,邀请1000名南京大学生赴扬州开展两天的文旅研学,免费品尝扬州早茶、游览景点、参观重点企业。明年,扬州将以不少于10批次10000人次的规模,邀请南京大学生到扬州文旅研学。


同时,扬州还送出史上最大力度“人才礼包”——驻宁高校大学生一年内免费乘坐203条公交线路;44家景点免费游;14个青年人才驿站最长免费住3个月;6个指定体育场馆篮球、羽毛球等免费玩;8处饭店餐费打折、36间店铺购物优惠等等。


作为南京都市圈的一员,扬州与南京本就关系紧密。宁扬城际加速建设,扬州即将融入南京“半小时都市圈”。仪征市作为对接南京都市圈的桥头堡,近年积极承接南京产业转移,引进了中圣清洁能源、金陵船舶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教育、科研、人才等资源的互通,也是都市圈发展的题中之义。


而且,宜居宜业的扬州,对南京大学生也很有吸引力。不到1.5万元的房屋均价,比省会南京低了一半还多。还有清秀婉约的瘦西湖,名扬天下的淮扬美食,“非遗”级别的搓澡服务……扬州的一切都让人心生向往。


全力打造的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及零部件、生命健康等六大主导产业,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不错的发展机遇。日前扬州在南京举办的推介会,吸引了南京20余所高校的3000余名大学生进场,经双选洽谈,达成初步录用意向1099人,比重不低。


今年1-11月,扬州新引进高校毕业生2.4万人,再创历史新高。从1.7万到2.2万到2.4万,扬州近年引才数量持续增加。都市圈时代,扬州的发展机遇真的来了。


参考资料:

[1] 各地统计局

[2] 清代扬州府科举的分析研究.武明军 刘建臻

[3] 长三角观察丨频提破除“居中思维”,扬州为何着急了.澎湃新闻

[4] 倾一城诚意,发放史上最强“人才礼包” 扬州这样吸引“青春合伙人”.扬州发布

[5] 扬州,你为什么不着急?地道风物


-end-
 关注小号防走失 ↓ 
 往期精彩回顾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盛产才子的扬州,向南京发出“引才专列”

蓝桥 搜狐城市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