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别策划 | 上市险企三季度净利“折戟”,谁是幕后“推手”?

智慧君 A智慧保 2022-08-05

下滑!下滑!下滑!五大上市险企无一例外,只不过有轻有重而已。对于2021年第三季度净利保卫战全部“沦陷”,谁才是幕后的“黑手”?距离年底冲关只有整整两个月,这两个月对于全年业绩保卫战至关重要,一起关注。

7-9月净利“折戟”

先从整体看:

2021年前三季度,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前三季度的净利润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


· 中国人保净利润为207.75亿元,同比增长10.9%。

· 中国人寿净利润为485.02亿元,同比增长3%。

· 中国太保净利润为226.86亿元,同比增长15.5%。

· 新华保险净利润为119.54亿元,同比增长7.6%。


此外,中国平安净利润收入最高,为816.38亿元,不过是五家A股上市险企中唯一下降的一位,同比降幅为20.8%。


抛开上半年的集中报喜不说,下半年三季度出现了集中“失利”。五家上市险企2021年第三季度的成绩单透露出险企发展的艰辛。


据统计,2021年第三季度,五大A股上市险企归母净利润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具体来看:

中国人寿归母净利润为75.27亿元,同比下降54.5%。

中国人保归母净利润38.91亿元,同比下降36.6%。中国平安归母净利润236.33亿元,同比下降31.2%。中国太保归母净利润53.82亿元,同比下降0.5%。新华保险归母净利润14.08亿元,同比下降51.2%。


30%,乃至50%以上的下滑速度,折射出险企发展的现实境况。尤其是在保险业步入深度调整期,究竟是哪些原因成为净利下滑的推手,备受关注。


原因一:

长期险种新单下滑

准备金折现率假设“生变”


保险准备金折现率,是指以中债国债十年期到期收益率的750日移动平均为基础,加上流动性溢价确定的折现率。


在此次发布的三季度报告中,对于业绩的下滑,有险企就将原因归咎为“受传统险准备金折现率假设更新影响”。例如,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均在公告中表示,净利润下滑是因为传统险准备金折现率假设更新。中国太保也表示,对有关传统险准备金折现率假设进行了调整,增加了寿险及长期健康险准备金计提,使得前三季度净利润减少。


其实,说到保险准备金折现率这一专业词汇,大家似乎对其并不了解。2017年原保监会发布的《关于优化保险合同负债评估所适用折现率曲线有关事项的通知》显示,监管对传统寿险的折现率曲线进行了相关调整。


例如,将“一段式”曲线调整为“三段式”曲线,溢价幅度上限由现行的150个基点降低到120个基点。

其中,前20年仍然采用750日移动平均国债收益率曲线,40年之后的折现率为终极利率4.5%,中间时点的折现率不再采用移动平均的方法确定,而是采用二次插值的方法计算确定。


有分析称,准备金折现率其实只影响当期利润分配,不影响利润总额。如果险企剩余期限在20年以上的业务占比较小,那调整后折现率曲线可能导致计提准备金增加,从而使保险公司利润降低。


如果险企销售了大量传统保障型保单,同时公司综合溢价上调幅度不超过120基点,那么调整后折现率曲线就会降低其准备金的计提金额,从而释放保险公司会计利润。


因此,对于保障属性较强、保单期限较长(大于20年)的险企而言,新的折现率曲线将有效提高折现率,减少准备金提取,释放利润空间。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因素,险企有了更强的动力来推动长期业务的转型。


不过,2021年第三季度,或许受到新单业务下降的影响,尤其是长期新单业务下降,这可能导致险企计提准备金增加。例如,中国人寿公告显示,第三季度首年期交和10年期以上新单保费收入同比分别下降8.7%、12.1%。


基于会计估计变更,中国人寿增加2021年9月30日寿险责任准备金204.44亿元,增加 2021 年 9 月 30 日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26.74亿元,合计减少截至 2021 年 9 月 30 日止9个月期间税前利润231.18亿元。


原因二:

车险综改叠加天灾

赔付支出加大


保险,作为抵御风险的金融工具,赔付是合乎常理的责任。而在第三季度净利润出现大幅下滑的背后,赔付支出的增加,或许也给险企造成了业绩压力。


据悉,2021年财险业面临车险、非车险的双重压力。


车险方面,因车险综改快速落地,无论是从保障范围层面,还是从赔付方面,2021年的车险发展均在向“降价、增保、提质”方面靠拢。在这其中,就给车险经营带来了短期的压力。


具体来看,先从行业整体看,2021年前三季度,车险保费收入5622亿元,同比下降9.22%。尤其是今年9月份,车险保费竟然出现18.79%的下降幅度,成为综改以来单月车险下降最大的一个月。


上市险企也不例外。例如,财险“老大”人保财险前三季度原保费收入3457.96亿元,微增0.5%。其中,车险保费为1830亿元,同比下降8.2%,车险占总保费比例由上一年同期的57.9%降至52.9%。而承保利润方面,人保财险车险的承保利润为46.7亿元,同比下降33%。


当然,在车险综改进行中,今年的车险发展还受到了自然灾害的影响。据悉,今年夏天,国内部分地区遭受了暴雨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而因这些灾害受损的车辆也在不断攀升。例如,单以河南暴雨为例,整个保险业的车险理赔最终赔付金额可能要达70亿元。


非车险方面亦没有风平浪静。暴雨造成的洪涝等灾害,也使得企财险、家财险及农险等险种赔付率有所提高。例如,人保财险农险业务赔付增加,致使非车险业务承保亏损,有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人保财险非车险业务承保亏损15亿元左右。


车险、非车险的双面“失利”,致使第三季度数据并没有光鲜亮丽。


原因三:

资本市场波动

投资不及预期


作为影响利润收入的另一大因素,投资机会和投资能力不可忽视。


基于外部发展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继续保持恢复态势,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市场利率震荡、股票行业板块分化、指数波动加大,给保险资金投资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据悉,在2021年三季度报告中,险企均表示因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公司净利润出现下降。尤其是投资收益方面,各家险企在第三季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A智慧保』统计了五大A股上市险企2021年、2020年第三季度的投资收益情况。其中,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太保单季度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虽然中国人寿、新华保险有增长,但从增幅看并不大。


而且,中国平安还表示,受对华夏幸福相关投资资产进行减值计提等调整的影响,其净利润出现大幅下降。


四季度,保险资金的投资能否翻红,对于全年业绩保卫战至关重要。




除以上原因外,持续的新单保费压力或许也给险企的盈利带来一定压力。毕竟,有收入才能有盈利,当业务规模难成气候,盈利的“底子”也会变薄。


『A智慧保』想说,随着寿险业对营销员的整顿力度加大,清虚的动作也随着行业的转型在深入。在此过程中,代理人队伍仍然在持续下降中。不过,这一过程虽然从业务开展方面对险企造成了一定压力,但从人力成本支出方面,或许是一种节约。


加上车险综改,综合成本不断下降,多重因素带来的险企经营成本下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或许是一件好事。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很好的成本控制,或许净利润被吞噬的会更多。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长按识别二维码 进群探讨


投稿:请发邮件至344236809@qq.com

交流:请添加微信号 Azhihuibao



往期回顾


周评|“压力山大”的险企三季报背后,是“压力山大”的寿险转型

招才进保 | 五大上市险企“2022招才季”,哪些职位上“热榜”?

2021年度“中国保险鼎峰108将”公示:华北站区谁抢“C位”?

百年人寿选定新董事长?新掌门新考验:投资、合规、净利、净现金流!

接盘一家险企被拍卖股权,艺龙网借势入局!保险数字化转型新契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