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阳光保险献上“成人礼”:从上市首份成绩单,看文化驱动高质量发展!

智慧君 A智慧保 2024-03-03
18岁是青春的象征,是成熟的标志,既懵懂又憧憬。2023年,阳光保险集团迎来18岁。3月29日,赴港上市后的首份年度成绩单,成为阳光保险的“成人礼”。  作为上市险企“新秀”,阳光保险在国际环境风高浪急、国内面临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的环境下,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的高质量发展成绩单。数据显示,2022年阳光保险实现总收入1285.8亿元,同比增长7.2%。内含价值1012.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业务板块,阳光人寿的新单期交保费收入147.5亿元,同比增长9.3%;一年新业务价值30.2亿元,同比实现行业罕见的正增长。阳光财险保费收入403.8亿元,实现承保盈利。“这一年,公司总体经营业绩实现了稳健增长,价值创造能力持续增强。”阳光保险集团董事长张维功在年报致辞中如是评价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剖析阳光保险上市“首秀”的不俗表现,或源于这家市场化险企长期专注保险主业和价值发展,并敢于打破传统,作出创新变革的经营理念。穿透现象看本质。在跌宕起伏的中国保险市场,18岁的阳光保险,之所以能在价值成长的道路上行稳致远,稳步跨越不确定性周期,实则归结于其系统完善的企业文化、独有的“敢于挑战、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同时也正是企业家精神推动公司正向发展的充分实践。

一个人的价值观,往往会决定未来的发展命运。同样,一个企业的经营理念,亦会深远影响其长期发展格局。在阳光,“农民心态”和“工匠精神”便是该公司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语道出阳光保险的经营哲学。

可能有人会问,作为一家保险机构为何会将自身与“农民”、“工匠”紧密联系在一起?其实,这从阳光保险对“农民心态”和“工匠精神”的独到阐释中就能理解。

所谓农民心态即是要心存敬畏、懂得感恩,要学会脚踏实地、艰苦奋斗,要像农民种庄稼一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耕耘,来不得半点漂浮与虚假;而工匠精神与农民心态有异曲同工之处,即要学会俯下身去、耐下心来,心无旁骛、专心致志与精益求精,要一遍遍打磨、一次次试错、一点点提高、一轮轮迭代,要追求完美,产出精品。

恰是源于这样的企业心态与经营哲学,发展18年来,阳光保险非但没有在跌宕起伏的保险市场中迷失自我、偏离航向,反而以严守金融风险底线的强大定力,走出一条独特的路,而这条路的基石便是自觉自发构筑的风险防范体系,亦是阳光保险在行业中为人称道的重要特色之一。

譬如,在体制机制方面,阳光保险始终秉持着“风险底线是公司生命线”的风险管控理念,遵循“分工明晰、权责明确、协调统一、有效制衡”的原则,建立了全面、完善的风险治理架构;在实际业务运营中,阳光保险也借鉴行业最佳实践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搭建起一套自上而下的资本限额体系,以确保整个集团的健康稳定发展。

在资产负债管理方面,阳光保险以国际保险业先进经营模式为参考,力求资产负债匹配,处理好负债端与投资端的动态平衡关系。同时,为提升产险、寿险业务的风险防范水平,阳光还打造了一套完备的风控技术体系,并不断迭代更新。

年报显示,在寿险业务上,阳光人寿结合行业舆情事件、重大风险案件的特点和趋势,应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建立了风险监控预警平台“天眼系统”,风险管理前置,有效防范经营风险;积极推进健康大数据工程,从客户个体健康特征出发,匹配千人千面的产品需求,研发出死亡风险、住院风险、重疾风险等预测模型,提升了产品精准定价和两核风险的事前防范能力,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在财险业务上,阳光财险亦将承保风控放在首位,依托阳光天眼风险地图平台,呈现全国自然灾害风险和保单风险的分布情况,一方面,有效赋能核保定价、风险筛选和客户风险管理;另一方面,显著增强公司风险减量服务能力,为客户累计提供超过25万次气象灾害、台风路径和内涝点数据等预警信息。

在阳光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中,涵盖了一个追求、两个根本、三个统一,其中一个追求即“一切为了客户”,折射出以客为尊的发展理念。并且,这并非一句空泛的口号,而是扎扎实实地落在业务的每一个细节。

例如,在寿险渠道经营方面,阳光人寿本着以客户为导向的思路,积极推动代理人渠道高质量转型,通过实施差异化管理与队伍分层经营,提升队伍分客群经营的能力,打造与客群相匹配的代理人团队。

财险经营方面,围绕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车险,阳光财险着力提升产品定价能力,通过将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引入传统车险定价模型,升级形成“车险智能生命表”管理体系,实现“一人一车一价”,并自2021年下半年正式实施。2022年,阳光财险再度深化该体系,进一步提升车险定价的准确性与资源配置的科学性,推动公司更好地让利消费者,深度践行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除此之外,阳光财险还持续深挖个人客户的保障需求,加快个人非车产品创新,实现个人客户留存和转化的快速提升。2022年,阳光财险家用车续保率63.7% ,同比提升4.4个百分点;个人车险客户非车险产品购买比例47%, 同比提升4.1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为持续推进客户战略,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竞争力,阳光保险还于2022年落地“纵横伙伴”战略计划,通过不断丰富产品与服务体系,推动有效客户数的快速增长。截至2022年末,集团有效客户数约3288万。

具体来看,阳光人寿重点推出“纵横计划”,并以“保险+服务”的模式落地实践。如在产品体系上,阳光人寿为不同阶段的家庭成员提供覆盖健康医疗、寿险、意外、教育和养老等全方位的保障;在服务体系上,打造出“臻 · 橙”客户服务品牌,围绕家庭客户健康医疗、养老规划、子女教育、财富管理等四大核心需求,构建多层次的“保险+服务”生态服务体系。

财险服务方面,阳光财险主要面向团险客户,扎实推进“伙伴行动”落地,通过建立覆盖全国、总分直属的风险管理团队,上线阳光天眼风险地图平台,以“保险+科技+服务”的服务形式,聚焦业务重点发展领域,在传统风险转移保障的基础上,增加风险管理服务,帮助企业实现风险减量与价值提升。年报显示,2022年阳光财险累计为超4300个重要企业客户提供科技减灾和专业风险咨询服务。

当然,2022年经营成绩只是一个缩影。发展近18年来,阳光始终坚守着“一切为了客户”的初心情怀。正如张维功在年报致辞中所言,“客户为本,本固枝荣,公司的价值归根结底在于客户。为此,阳光保险提出打造客户驱动型的高价值保险集团,把一切工作落脚于‘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竞争能力打造上”。

可见,于阳光保险而言,客户就如同“水是生命之源”一般重要。

“战胜自我、创新变革”是阳光保险成立以来格外强调的企业精神。

的确,纵观任何一家基业长青的伟大企业,都将创新放在重要位置,这是企业长盛不衰,持续葆有市场竞争力的制胜法宝,18岁的阳光保险亦不例外。细览阳光保险2022年财报不难发现,数字化转型早已成为其保持创新突破、提升业务价值增长的新动能、新引擎。

那么,在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加速的大背景下,阳光保险究竟是如何打造保险科技竞争力的?对此,阳光保险选择以点带面,多维度全方位出击,即以流程优化和数据及模型应用为重点,持续提升数字化客户洞察、数字化产品创新、数字化营销、数字化风控、数字化运营五大核心能力。

与此同时,阳光保险突出强调科技赋能主业价值,以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为抓手,有效支持业务的风险选择与定价,提升运营成本控制和客户差异化服务能力,并获得外部各类技术创新奖项14项;此外,通过加强大数据平台建设,构建分布式、微服务及云原生的架构,推进业务智能化、线上运营,2022年新增授权专利13项。

在业务板块的数字化应用层面,阳光保险的产险、寿险各有侧重。其中,阳光人寿通过科学技术创新,聚焦客户洞察、智能客服、精准营销、风险管理等应用场景,积极推进大数据、机器人等项目,实现科技赋能业务与运营效能的显著提升。如公司着力打造的销售机器人,通过利用大数据平台和人工智能算法,基于客户精准画像,能够快速迭代销售策略,赋能代理人洞察客户需求,为客户家庭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服务”保障规划。

阳光财险则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以重点项目为突破,以模式机制改革为支撑,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不断赋能业务发展、优化客户体验、提高运营效率和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如依托阳光众多线上平台(官网、官微、车生活App、小程序),公司持续优化客户服务流程,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便捷服务,累计服务客户超1.2亿人次,服务满意度高达94%。同时,积极推广柜面服务智能化、线上化,进一步改善客户体验,提高运营效率。

事实上,在众多市场经营主体中,阳光保险资历不算最深,不过在科技创新上速度和深度却保持领先。多年来,阳光保险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50%的科技投入占比,持续夯实科技硬核实力,将“战胜自我、创新变革”的企业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剖析阳光保险长期以来坚守保险主业、专注价值成长的发展定力,并不断迸发出鲜活内在能量的根本动因,皆来自于该公司独到、坚实、系统、完整的阳光文化,而这一文化的源头实则是阳光原始的创业基因。

提及阳光保险的诞生背景,时间还要拨回到本世纪初,彼时中国保险业刚刚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新的市场机遇与挑战随之开启,“发展”也是那个时期的突出主题,责任与机遇的叠加激发了一位本土保险人内心的创业冲动。阳光保险创始人张维功的创业热情被点燃,“建立一家受人尊重的百年企业!”带着这样的创业初心,2004年他毅然辞去了原广东保监局局长的职务,开启创业之旅。

创业伊始往往异常艰难,张维功亦没有捷径可言。据了解,由于原有投资者“态度”和“理念”的突然转变,张维功只能依靠个人不足百万的积蓄作为创业经费,带领团队逆势前行。在度过220多个日夜,走遍中国17个省,商谈389家企业后,功夫不负苦心人,2005年,终以完全市场化的方式创立了阳光财险,而后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阳光保险集团。

值得一提的是,区别于过往保险公司主要由地方政府主导发起、大型央企国资主导发起、民营股东议合发起或中外企业合资发起设立的四大类创立方式,阳光保险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创立之路,经过了完整的个人创业过程。也正是源于这样独一无二的创业历程,以及“敢于挑战、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才为今天阳光保险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注入了顽强不息的“奋斗”基因。基因的价值在于传承,而阳光保险逐步演进的企业文化,即阳光文化体系,便是对创业基因与精神最好的传承与体现。

在2022年极具挑战的经济环境下,阳光依然保持了新业务价值的正增长,成为上市寿险系公司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企业。这也是阳光运用企业家精神在推动企业正向发展上的一次充分实践,其用行动证实了以强大的企业家创业精神和务实的企业文化,可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脱颖而出,稳步跨越不确定性周期。同时,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企业与企业家精神的长盛不衰依赖于社会,企业家从社会中获取养分,更应回馈社会,让社会大环境与土壤更为坚实。阳光保险在保持自身实现价值成长的同时,还在以更大的格局、更高的站位、更远的视野,积极拥抱国家战略,在服务实体经济、推进共同富裕、保障社会民生、服务绿色发展战略等方面贡献阳光力量。

未来如果更多的企业学习并推崇这种企业家精神治理的态度,将推动在全社会中营造一种尊重企业家精神的良好氛围,更有利于企业家精神的发挥,更有利于企业家群体创新创业,从而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结  语  风物长宜放眼量,站在18岁的发展节点,阳光保险对未来充满信心与期待。张维功在年报致辞中坦言,在变化不息的时代川流中,若把企业比喻成一艘航船,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就是引领航向的“指明灯”。
“阳光保险将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中锚准方位、确立坐标,以阳光文化为舵,确保航向不偏离;以基础能力和核心能力建设为桨,驱动航速不降低;以科技创新和生态涵养为帆,促使动力更强劲,推动‘阳光’号航船得以行稳致远,为中国式现代化付出更多努力,做出更大贡献。”张维功说。

一周回顾
#

寿险老大谋求革新升级:“八大工程”如何构建“动力源”?

#

友邦人寿2022年报出炉:疾风知劲草,“新五年”赢得发展先机

#

财险“老三家”2022年大比拼:有齐增,有普降,有分化,待优化!

#

中国式现代化启程,坚信长期主义的中国太保如何“坚持与坚守”

#

紧扣“风险减量”新课题,财险公司如何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

玖亓周评 | 保险降利率?由监管调研所想: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

人保招人多点开花:校内外、海内外!12大科研课题待博士后认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阳光保险献上“成人礼”:从上市首份成绩单,看文化驱动高质量发展!

智慧君 A智慧保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