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与启蒙
「▲关注后知▲ 一起朝向教育的诗与思」
后知教育
2021
5.08
寓言
成人之美
从参加5月8日的小语工作坊寓言专场活动回来,已经将近十天了。最近些天,先是电脑坏了,再是腿摔坏了。不过,它们也不影响我这颗心时时拣选那几日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从2020年开始,我才正式地走进小学语文的世界。在经历了一年多的独自摸索后,不知道心中何时多了好多所谓的“认识”。而在进入老魏咖啡馆这段短短的时间里,我开始一点点地审视、纠正自己,然而,远远还不够。
因此,于我来说,这次的郑州之行,是风暴,更是启蒙。这次论坛中涉及到的或者遗留下的无数个点,都值得作为专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讨与探究。而这些短短的文字,又何以能够将任何一个问题说得清呢?恐怕只能成为走马观花似的一瞥而已,又或者只是我的一场没有领会原意的偏见啊。
回
首
尺码相同的人
第一次见到魏老师与干老师,是在2007年的苏州。
那个时候的我,还是一名大四的学生,以实习生的身份在教育发展研究院做着教育在线的编辑、管理工作,纯真而懵懂,却满心都是对教育行业的热爱与向往。
那个时候的他们,才刚从贵州石门坎支教回来,在苏州中学做了一个小型的研讨会。参会的人很少,围着圆桌坐了一圈,底下又坐了几十来人,我就是那几十来人当中的一个。
我记得魏老师与干老师都发了言,但具体讲了什么却都忘记了。只记得从他们嘴里说出来的那些语言,似乎特别有力量,特别能感染人,整个会场静静的,只有他们的声音在四周回荡啊回荡,最后才稳稳地落在了我的心里,仿佛混沌而年轻的心,多了几分重量。
当时我住在马玲老师的房子里,里面堆满的都是一捆捆码得整整齐齐的书。后来,马玲老师还邀请我和她一起睡。我是一个内向腼腆的人,似乎也没有和马老师聊得太多。我们看着各自的书,一夜无话。白天,房子里总是播放着汪峰的《我要飞得更高》,当时听得特别熟悉,至今不忘。
后来,我离开了苏州;魏老师们也辗转了大江南北,内蒙、北京、山西、河南……刚开始有了海拔五千读书会,后来更名为新教育网络师范学院;再后来,新教育更名为南明教育;再再后来,有了全人之美、成人之美……
记得有一次,我在教育在线论坛上读某老师的书,还摘录了一些内容,魏老师在底下留言说:“某老师的课上得是好的,但缺少了思与诗”,我不知道怎么回应。
我继续摘录,魏老师又在底下留言:“要读根本性的经典书籍”。于是我开始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后来,我在北京丰台新教育实验小学见到了魏老师,当时我问了魏老师一个问题:“我高中时候的班主任曾经说,我是一个内向不够活泼的人,不适合教小学,魏老师你怎么看?”
魏老师的答案是,他不了解我,他不能依靠这一个小时左右的交流进行判断,他建议我可以留下来实习一周,体验一下,看看感觉。离开时,他送了我一本《学习之道》(魏老师也在老魏咖啡馆讲座里几次提到它),这本书随我走过好多地方,至今依然完好保存。
再后来,魏老师给我的建议是,可以去内蒙古鄂尔多斯罕台新教育实验小学带完一届学生。可惜的是,我没有去实习,也没有去罕台。离开北京后,我选择了家乡的一所非常好的高中,在这所高中,我在教学方面得到了比较好的打磨与锻炼。
十多年来,我没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追随这样一个中国教育界奇特且优秀的教育团队,这是我的损失,也是我的不够纯粹与通透所致。
所幸的是,这个团队生长得很快,生命力极强,无论我身在何处,始终能够以其巨大的感染力与感召力刻写着我,影响着我。
曾经那些在内心打着问号的困惑,我也渐渐有了答案,比如,我不再去问:“思与诗是什么?”“窦老师的课为什么缺少了思与诗?”也不再去问:“一个这样内向的我到底适不适合教小学?再加上我普通话不标准,方言味这么重。”也理解了那个“带完一届学生”建议的科学及中肯。
在跟随这么一群人的这些年里,我看到了他们的变与不变。
变的是他们似乎永远在如吉普赛人一般地漂泊与流浪,哪里都可以去,哪里都有他们的梦想。不变的是他们的初心与符码,所有的细节都是他们生命形态的注脚。
比如,那一捆捆的书标识着“魔鬼团队”的身份,那首《我要飞得更高》是他们胸有沟壑的代名,《学习之道》则是魏老师一直使用的工具之一,《给教师的建议》则是他们的经典研读书目之一种,“思与诗”则是他们一贯对课堂的追求与理解。
更为重要的是,无论环境若何,遭际若何,他们说出的话、走出的路以及生命气质是一致的。
而尺码相同的人,终会相聚,无论以哪种方式。
魏老师一直在强调底层逻辑,它不仅仅是研究的方法、学习的原则,也是生活的方式,生命的形态。
书
写
我的启蒙之旅
第三次见到魏老师,是在郑州参加这次小语工作坊寓言专场活动。他们都说我好远,在我看来,坐高铁4个多小时能到的地方,已经非常近了。
参加这样的活动,就像到一个历史厚重的地方去旅行,必须提前查阅资料了解相关知识,才能够有效率有针对的进行游览。
所以在去郑州之前,我特地做了一些准备。把《自相矛盾》《纪昌学射》《叶公好龙》《小马过河》《亡羊补牢》的课文搜集起来,仔细阅读了几遍,并尝试着在大脑里设计了教学步骤及流程,猜想着到时候老师们到底会如何上这几篇课文。
然后按照发表时间的先后顺序及被引次数,下载了二十几篇研究寓言的文献,把其中质量最高的几篇一一读过,其余的做简单浏览。但这点准备工作是远远不够的。
#1
文本解读的三个阶段
在5月8日晚上的沙龙活动中,魏老师谈到了自己文本解读的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艰辛与不易,并且层层递进,让我初步窥探到了一个高手的成长历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及启发,在此专做一个梳理。
第一个阶段:穷尽阅读。
这里的“穷尽”与“海量”的含义相仿,只是更加体现出了过程的主动与艰难。用魏老师的一句话概括就是,一百年来数得上的作家,包括如王安忆、贾平凹都全部读。比如张爱玲的散文、小说,比如鲁迅除了书信集以外的其他作品,比如老舍的包括《正红旗下》在内的所有作品,比如莎士比亚的不同翻译版本的作品,比如无数的优秀期刊与杂志,再比如研究鲁迅的作品尤其是日本的研究……还有大量的编纂工作,把一篇篇课文的解读汇编成目录。讲诗词则是在大量背诵诗词的背景下,阅读《唐诗鉴赏辞典》之类的鉴赏书籍。为了备好一课要花上十几个小时。总之,在这一阶段经历了艰苦卓绝的阅读历程。
但魏老师自己评价说,这样的阅读并没有解决文本解读的问题,反而是文本解读上走的大弯路,《唐诗鉴赏辞典》套路不对,甚至用上了“丢人”来形容自己的阅读打卡之旅。但我认为,弯路也有弯路的价值,如若不经历如此丰富、海量的阅读,又怎能有深厚的知识背景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呢?这就是教师的第二套教学大纲啊。很久以前,我就文本解读的问题专门请教过魏老师,当时他给我的答案是“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他不仅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尽管他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它,但也是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去阅读。
第二个阶段:阅读真正的大家。
遭遇叶嘉莹。叶嘉莹让人摆脱了对象化解读诗歌的模式,而学会将自身生命投放在诗歌之中,同时得益于自己与诗歌相符合的生命气质以及大量的诗词积累与背诵,因此对于诗歌解读,能够从混沌走到了豁然敞亮。《唐宋词十七讲》让魏老师的诗歌教学有了质的变化,与之前相比判若云泥、天上地下。同时,叶嘉莹解读的诗歌还可以复制到课堂里给学生讲,可想而知,这样的课堂对学生的启发应该是很大的。
要识别真正的大家,读作者本身不是研究者的作品,除非是顶级研究者。如林庚的作品、傅雷评张爱玲的作品、李长之的李白、苏轼解读,闻一多的《唐诗杂论》(尤其是闻一多对《春江花月夜》的解读,极好),孙绍振的解读,王富仁《古老的回声》,等等等等,都是非常好的作品。
魏老师自己评价这一阶段说,课变好了,对自己的课也有了感觉。但没有习得工具。
第三个阶段:习得工具。
开始研读《人间词话》《文心雕龙·原道篇》,从康德的《论崇高感与优美感》中习得崇高、优美、反讽的文本解读工具。从伽德默尔、席勒美学那里习得解释学姿态,后又读《德语诗学文选》(寓言从此生发出来)。经由这些来解读希腊悲剧、童话、神话,就容易得多了。
涉猎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等很多领域,并把握住这些领域的核心概念。哲学、心理学特别重要。心理学告诉你你是什么,它解决的是事实层面的问题;哲学告诉你你应该是什么,它解决的是价值层面的问题。心理学的原型理论可以帮助解读童话、神话、寓言,如用荣格的心理学解释神话。而童话、神话、寓言又是文本解读的基础。
什么是高手?高手就是心中装有无数模型的人。这是我最近一直在尝试理解的一句话。相比之下,我读的书是远远不够的,就算有些书我读过,但是也远远还没有达到形成工具来使用的境界,书与我还不能自洽圆融地相处。
常常和我一起听老魏咖啡馆讲座的先生说:魏老师一定是读了很多很多书才能够讲出这些内容的。其实,不仅仅是读书的问题。这样一个浪漫—精确—综合的文本解读过程,一定得经历漫长的穿越、沉淀与实践,在岁月深处扎根,才能够有所成的。
这次能听到《坐井观天》的解读,以及《自相矛盾》等几篇课文在课堂上的解读呈现,对我来说,都是很大的启发。未来,除了深潜,我并无其他的路可以走。
#2
文体与文本解读
我们要有意识的利用工具来解读不同的文体,这是文本解读的又一秘诀,也是文本解读第三个阶段所强调的内容。
文体在解读文本中到底有多重要?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文本解读的核心是文体的确定,不懂文体就进不了文本解读的门。
一旦没有文体意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怎么排兵布阵,就是模糊的、混乱的。换句话说就是,一篇课文的文体决定了它的教学内容,也决定了它的知识与教学方法。
同一个文本可以有不同的文体。比如,《颐和园》的文体是什么?记叙文,说明文,游记,还是散文?如果当成记叙文,就要教描写、记叙、详略等知识了;当成说明文,就要教说明方法与说明顺序;当成游记,就要教游踪、顺序、详略等内容;如果定为散文,就要教主题与写法。
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原来这样深奥啊!
魏老师建议将《颐和园》定义为“文章”。文章训练是语文训练的核心,其训练关键是简明、连贯与得体,它们被称为消极修辞,而比喻、拟人则是积极修辞。
因此,语文教学是教孩子怎么确定文章的结构,怎么处理文章的层次,怎么写得简明、连贯、得体,它们是个人面向社会的基本能力。
将《颐和园》定为文章,优势何在?直接影响我们对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认识与把握。
小学低段的重点是识字、写字及朗读,强调认读能力。相对于小学低段的认读及朗读来说,中段便是讲求速度的默读,要达到自动化。
小学高段是研读,需要降低阅读速度,做批注式阅读。因此,低段的文本多是有趣好玩的故事。中段则是段落训练,其特点是精确,比如中心句、上下左右的照应,因此,小学中段训练最好的材料是文章。
而这些文章能够将一件事物讲明白。中段的文章带有公文的性质,以交代清楚事物为目标。高段是以文章的视角去看整篇,同时加入鉴赏的部分。
因此,小学中段重在讲结构、层次、中心句、过渡句、详略,不重在修辞。可以将这些内容定下框架,以修改为核心,带领学生反复训练,学生的文章便会写得很有层次。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价值。如品味语言。神话、童话不需要品味语言;诗歌则需要品味语言;作为小说的《红楼梦》语言则是其价值之一。
然而,什么叫文体?不同的文体又有些什么特征?散文教学又如何具体对待?当我们把一篇课文定为“文章”之后,又怎么处理它具有的或者说明文或者游记文或者记叙文所具有的特征呢?
还是都一律处理为“文章”,只讲它的结构、层次、中心句、过渡、详略等内容呢?对这个问题,我还是没有彻底弄清楚。那就先留一系列问题在这里,再慢慢去解决吧。
另外,语文教材里除了寓言之外,还有诸如小说、诗歌、童话、戏剧等多种体裁。这些体裁的课文又该如何去解读去教学?
这又是此次活动留给我的问题。怎么越往下写,越发现自己的困惑越多呢……好吧,容我后面好好做一做这方面的功课吧。
#3
核心要素的研究意识
小学语文里的每一个核心要素几乎都是一个值得深究的点。比如朗读,阅读,写字,默读,写作,描写,记叙,说明,议论,抒情等等,实在是不一而足。
说句实话,在此之前,我从来不曾觉得描写、记叙之类的教学会成为问题,更不会追问什么是描写、什么又是记叙或说明。
直到那次小语咖啡馆里的讨论,我才开始觉得自己真是蒙昧啊,而那样的提问,或者说这样的工作坊活动,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启蒙。
容我在这里问三个比较愚蠢的问题:
①什么是描写?
②什么是好的描写?
③怎样教描写?
不回答好这些问题,就无法清晰地判断出《刷子李》为何不应该被编排在五年级下册的描写单元里,虽然我在读《刷子李》的时候,总是感觉把其中的描写当做核心要素来教有些奇怪与别扭,但就是说不上来哪里不对劲儿。
如果继续追问下去,每一个核心要素都能提出类似的问题。忽然一下子感觉压抑与迷茫,似乎哪里哪里都是问题。我该如何是好?
关于核心要素,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教核心要素,实际上是要教能力,把语文要素当作知识来教,没有当作能力来教,就逃脱不了工具论的诅咒。但前提是你必须透彻地理解、研究它们,因为它们属于语文教学里底层逻辑的内容。
接下来的时间,我似乎有了些些的方向,又似乎依然不知道……
#4
小学语文的双系统模式
记得曾经被学生问到过这样一个问题:统编版教材正式投入使用之后,某些课文在之前的人教版教材四年级已经学过,然而新版教材又将同一篇课文放在了五年级,学生刚升上五年级,是不是又要把这篇课文学习一遍呢?
这个问题有很多答案。
比如重新备一次全新的课,刷新学生的第一次学习,比如直接跳过这篇课文或者不上或者找课外的其他文章代替。
由此可见,语文课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具有巨大的可变性。可变性的另一种说法就是不科学性。然而,如果能够用双系统的眼光来看待小学语文,很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这样的双系统一下子解决了之前我很多的困惑。也一下子明白了南明教育全人之美课程下下的诸多补充课程存在的依据。
这里的双系统指教材系统与大语文系统,前者主要用教材教,后者主要用补充课程教。我想,语文课程的双系统不仅仅针对小学语文,初高中语文也应该是双系统的。
只是说,小学语文留给语文老师的自由度更大,空间更广阔。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应该是大有可为的。
教材系统与大语文系统的教学内容、教学载体、教学方法及测评方式都是非常清晰的,由教到评形成了一个闭环,操作性强。且双系统相互补充,能够让学生由知识到思维到能力得以全方位的关照,给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更高的发展平台,更好的思维训练。
有了这样的双系统,就仿佛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在讲座现场,我还没有发现它的妙处。回来后,经过内容的再次温习与梳理,才发现它的精妙。
讲座里的双系统一览表:
上
路
更多的自由选择
每一个寓言都是一场关于选择的故事。
如养羊人不补圈的自然选择与补圈的自由选择,如寒号鸟不造窝的自然选择与造窝的自由选择,如井底之蛙的继续留在井中的自然选择与跳出井外的自由选择,小马不过河的自然选择与过河的自由选择。
每一场选择又都是一场博弈。
这其中有自己与他人的博弈,有人类与自然的博弈,而更重要的是自己与自己的博弈。我们的生活就是一场寓言,庸庸碌碌,平平淡淡,轰轰烈烈,冷冷清清,还是热热闹闹,生命的结局只有一个。
说它虚妄也好,充实也罢,安于现状也好,积极进取也罢,它始终都要推着我们继续的。过程由我们书写,寓意由他人评说。
譬如这次郑州之行吧,我们由网友奔现,当那个人真真切切地站在你面前,简短的寒暄之后,总是一句“啊,那个谁谁谁就是你啊!”然后便相视大笑。
无论之前我们的阅历多么不同,境遇如何相异,然而似乎每一小步的选择都为5月8日的郑州之约铺了一颗小石。
而这次,也终于得见早闻其名的严老师。之前曾经在CCtalk平台上的全人之美教育沙龙里,听过她的“培养一个有光的孩子”,那是我第一次听她讲课。这次得见,只想说,真好!
学习并非是自然的选择而属于自由的选择,因为这一份自由,我选择过南方的阳光,北方的大雪还有中部的连绵小雨。
现在的我内心依然躁动,未来还必须要面对无数的自然与自由的选择以及自己与自己的博弈,我不能保证自己一定会去造窝,会去补圈,会去过河,也不能够保证完全能够跳出井外拥抱蓝天大海。
我小小的愿望就是,永远不要忘记,有一种东西叫自由选择。
如何从自然选择走向自由选择?我不知道。但好在,我已经做了一次自由选择,那就是完成了这篇文字的书写。
接下来,要做的第二个自由选择,就是把公众号重新写起来。其他的,交给岁月与时间吧。
最后,用我特别喜欢的这首《预感》来表达一下这复杂的心绪吧。
预感
里尔克
我象一面旗帜被空旷包围,
我感到阵阵来风,我必须承受。
下面的一切还没有动静:
门轻关,烟囱无声,
窗不动,尘土还很重。
我认出风暴而激动如大海。
我舒展开来又卷缩回去,
我挣脱自身,独自
置身于伟大的风暴中。
—end—
后知教育联盟开始报名了——来自岁月深处的邀请
说说《小马过河》
WHY NOT?
教师成长的法门
寓言,深度教研的第一场风暴
成人之美小语工作坊是怎么一回事?
成人之美——为什么会有“后知教育”?
快时代里,寻找慢匠人——后知教育招聘启事
校长们注意了,课程设计、教学资源、教师发展,终于被我们打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