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2年5月21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犯我韭菜者,虽远必诛!

小炒君 小炒说 2022-05-14

成为小炒特别读者

点击上方「小炒说」→右上角菜单栏→设为星标


很久没有聊历史了。


从金融的角度为大家梳理一遍中国历史,势必让大家觉得“听君一席话,颠覆历史观”


我们从汉朝讲起。


1货币之争


汉平帝(西汉末代皇帝)时期,愤怒的长安人烧掉了汉武帝刘彻的坟墓,火光照亮了未央宫。


千古一帝,死了快一个世纪,依然被汉朝百姓所仇恨。


这个帝,是谁的帝?


故事要从头讲起。


西汉建国之初,天下疲敝,大家都熟悉的例子就是,汉高祖刘邦想找四匹纯色的马来拉车都凑不齐,王侯将相出门都坐牛车。


除了穷,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通货膨胀


连粮食价格都从每石五千钱涨到了一万五千钱。


物资匮乏,流通的货币还贼多,物价不暴涨才怪呢!


刘邦本来规定,官方货币是重十二铢的秦半两。但全国百废待兴,朝廷穷得叮当响,而且全国57个郡,朝廷只掌握了15个,剩下42个在诸侯手中。


朝廷没钱,诸侯坐大,刘邦是夜不能寐。



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撑不住了,按捺不住敛财的冲动,宣布官方货币是三铢钱。


货币含金量从十二铢降为三铢,贬值75%!


这是中国史书首次有官方记载的大通胀!


三年之后,朝廷有了底气,推出重磅的货币政策:


由皇帝统一全国铸币权,诸侯不得自行铸币。


朝廷与诸侯之争,变成了货币主导权之争。货币是财富的表现形式,财富不能自由流动,但货币能,皇帝不能控制货币,自然就无法控制天下财富。


你连财富都掌控不了,还谈什么唯我独尊?


不过,秦始皇都没有做到的事,刘邦也没有做到。


诸侯在自己的领地,是独立的军队、财政和税收,核心就是可以自由铸币。朝廷把铸币权收回,这不是釜底抽薪吗?


就好比,中国能把人民币的印刷交给美联储?


毫无疑问,刘邦的货币政策流产了。


一定要消灭诸侯!


战争永远是经济斗争的延续,刘邦去世时,异姓王逐个消灭,诸侯都是血浓于水的刘姓诸侯



刘姓诸侯也是诸侯,离西汉皇帝的目标还差得很远。


历代帝王不遗余力地要消灭诸侯,原因只有一个:只有独立自治的诸侯才有能力对抗皇帝。封建官僚和豪门大族都没有这个能力。


从经济角度讲,只有消灭诸侯,才能形成皇家垄断,垄断就能躺赚,没有竞争的日子过得非常舒服。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千秋万代一统江湖”,就是皇帝必须消灭所有竞争对手。


这对老百姓有好处吗?这个问题我们在后面来慢慢讲。


公元前184年,汉惠帝去世的第二年,吕后慌忙推出削藩的货币政策:官方货币是八铢钱,朝廷统一铸造,地方不得私铸


以此为开端,西汉进入了残酷激烈的政治斗争。


结果是吕氏家族不断蚕食诸侯的领地。


好景不长,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很就是齐王起兵,吕氏被灭族!


既然武力夺取和政治斗争无法解决皇权问题,那就换经济手段吧。


2文景之治


汉文帝开启的“文景之治,大家都很熟悉,我只说一点:


文景之治只局限在朝廷领地,诸侯领地有着自己独立的经济政策


但汉文帝开了一个非常好的头:


用经济发展来彰显朝廷制度的优越性,用强盛经济来征服诸侯。


于是,整个西汉,开始了红红火火的经济大发展,朝廷和各个诸侯都想用发展成果来吸引百姓,维护自身统治的合法性。


这场经济比拼,让百姓获得了真正的好处。


就用朝廷和吴国来举例。


汉文帝将农业税从1/15降低为1/30,创造了低税率的纪录。最重要的是,他放开了铸币权。不仅没有动诸侯的货币权,而且允许民间铸币,于是民间资本进入到各个经济领域,一个大尺度的市场经济正在形成。


吴国更狠,直接免农业税,煮盐业也免税,硬生生将穷乡僻壤之地干成了经济中心之一。


所以,江南百姓,至今思吴王;中国百姓,至今思文帝



从货币的角度讲,汉文帝放开铸币,这不会导致货币泛滥物价飞涨吗?


经济运行有客观规律,铸币是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人们有各种货币可以选择,你的货币差,自然就会丧失信用,被好的货币来取代,会自然形成“良币驱逐劣币”。


经济活跃,如果有很多赚钱的手段,那又何必费力去铸造劣币挣昧良心的钱呢?何况铸造出来的劣币不一定有人会用。毕竟只有垄断,才能保证自己铸造的劣币有人用。


高风险、低收益,何必呢?


在这场经济竞争中,人口成为各国竞争追逐的最主要对象。现在讲人口红利,古代的农耕社会更是如此。什么户口、限购限贷,都没有,“来了就是深圳人”。


就连社会上最低等的罪犯,诸侯国都用优惠政策吸引他们前来工作定居。


比如淮南王刘长,“收聚汉诸侯人及有罪亡者,匿与居,为治家室,赐与财物爵禄田宅。”还有吴王刘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益铸钱”,而且坚决不同意“引渡”,“它郡国吏欲来捕亡人者,颂共禁不与”,其他国家要把罪犯从吴国抓回去,吴国一概拒绝。
朝廷没有了货币权这个统治象征,但收获了人心这个最大的政治资本。

就在形势越来越好的时候,汉文帝英年早逝,享年仅46岁。


这位得到史书一致称赞的帝王,才是真正的千古一帝。


记住他的名字:刘恒!



所谓的“文景之治”,景帝并没有继续父亲的政策,在很多方面是反其道而为之。


他一上台,就重用被文帝弃用的晁错。这个货没有能力,没有政绩,没有治国经验,就是个愣头青,是皇帝的喉舌。


景帝的脸上写着“削藩”两字,那么,诸侯就是敌对势力,削藩是宇宙真理。


晁错的方法毫无新意:朝廷收回铸币权,地方不得私铸


但大环境不一样了:朝廷与诸侯的经济实力,已经有了鲜明对比。这就是景帝敢于削藩的根本基础,他只差削藩的借口。


“七国之乱”的过程不再赘述,我只想告诉大家:朝廷实力远超诸侯;七国是被朝廷逼反的;七国出兵不是觊觎龙椅,而是希望朝廷收回削藩政策;是朝廷的军功集团逼死了晁错,而不是七国诸侯。


“七国之乱”的结局,不是消灭了诸侯,而是将诸侯换成了景帝的直系血亲:景帝的儿子和亲兄弟。只有吴国被废除,收归朝廷。


但这个时候的诸侯,已经没有了铸币权。


老虎没有了牙齿,就是待宰的羔羊。


屠夫,就是汉武帝刘彻。

3一统天下


皇帝追求绝对权力,是因为绝对权力就意味着垄断的高收益,没有了诸侯,天下之利都是皇帝一人说了算。


天下苍生操于我一人之手,没有比这更爽的事情了。


磨刀霍霍的刘彻,很快将诸侯治理得服服帖帖。


没有了诸侯,就会有官僚与皇帝争夺利益,但诸侯与官僚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事物。


皇帝与诸侯是“双向博弈”,如果皇帝政策对诸侯国不利,诸侯可以驳回,从而减少末端的百姓压力;


皇帝与官僚是“单向传递”,皇帝的压力只会逐级传导,官僚不仅不会驳回或分担压力,还会为了自身利益扩大压力,到了末端的百姓就是数倍扩大的压力。


这就涉及到财富所有权的根本问题,地盘是独立的一家一姓,就会相互有竞争,把自己地盘搞得民不聊生对自己没有好处;封建官僚就完全不同,地盘又不是他的,是皇帝老儿一家的,只要能获得眼前利益,管它洪水滔天,大不了换个主子就是了。



为了汉匈战争,为了穷奢极欲,皇帝与官僚一起,将屠刀又挥向了天下百姓的财富。


敛财的高级玩法就是印刷货币导致的通货膨胀


无需动刀动枪,就能迅速地聚敛天下财富,这个feel倍儿爽。


美其名曰“货币改革”。


汉武帝废除广泛流通的四铢钱等币种,推出了三种新货币:皮币、白金币和三铢钱


皮币是鹿皮,白金币是银锡合金,它们代表的财富价值,远远超过本身的价值。一张鹿皮,也就够买几张擦脚布,最多值2000钱,但面值是40万钱。


这场货币改革,就是一场利润率达到百分之好几百的生意。


说生意都玷污了生意这两个字,这就是抢劫


由于太过暴利,民间私铸盛行,朝廷无论怎么禁止都没用,砍头都无法阻止。


本想与民争利,现在变成民与帝争利,仅仅一年之后,这三种货币就废除。


但西汉经济已经乱套了。


公元前118年,刘彻在位已经23年,匈奴已被打残,为了继续敛财,西汉推出五铢钱。但这个时候的五铢钱,不是铜钱,而是廉价的紫铜。


无论朝廷怎么出台政策强制推广,市场始终不买账。


五年之后,再次废除。


公元前113年,朝廷宣布:由朝廷统一铸造足值的五铢钱,禁止诸侯铸造。这就是后世沿用上千年的五铢钱。



但此时,民间和诸侯国的经济已经千疮百孔。


只有朝廷得到了好处:聚敛天下财富。


但汉武帝推行的货币,市场始终不买账,接二连三被废除,这就告诉我们:


再强大的君主,也无法对抗经济规律;君主徒劳的“努力”,只会破坏正常的经济。


汉武帝的任性还带来一个严重后果,虽然统一了货币,但经济已经崩溃。流民四起,户口减半。


当各行业都赚不到钱时,货币就会自然而然流向一个方向:


土地


在经济下滑阶段,这是一个低风险高收益的赚钱渠道。


没有人能够离开土地而活。


西汉不可避免地进入到炒地阶段。


西汉之衰,始于“败家子”刘彻。


4帝国终结


公元前87年,汉武帝去世,他给汉昭帝留下了一笔“丰厚的遗产


西汉快速膨胀的官僚集团,渗透到经济的各个领域,这就是“官商”。


他们控制了天下财富,没有了民间资本的空间。


他们不会创造财富,不会制造精美的实物,但又掌控着大量的货币。


于是,土地兼并成为时代潮流。


封建官僚取代地方诸侯,成为国家最有势力的群体。



皇帝可以在精神上和肉体上消灭诸侯,但它无法消灭官僚。


没有官僚,皇帝还怎么随心所欲地统治国家呢?


但是不消灭官僚,自己的统治就无法长久,迟早一起玩完。


这就是皇权大一统的悖论:依附于皇帝的统治根基,反而在挖皇帝的统治墙角


但这个问题,无解!


这就是上天对贪婪的皇权的惩罚。


西汉后期的皇帝们,不愿意看到鱼死网破的结局,开始拼命腾挪。


为了打击土地兼并,汉宣帝想到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国家不再铸造货币


他认为,不再印钱了,市场上钱变少了,土地价格就会下跌,就不会有土地兼并了。


汉宣帝在位25年,史书中没有一次铸币的记载。


皇帝的态度很坚决,但他是一个不懂经济的皇帝


停止货币供应,货币流通量一直保持不变,通货膨胀是没了,但产生了一个更严重的后果:


通货紧缩!


经济要运行,必须保证投放一定量的货币,只是不能投放过多。过多和过少,都是大问题。


现在压根不投放,物价暴跌,还有谁会来做生意呢?


最关键的是,通货紧缩导致货币升值,但货币都在谁手上呢?


封建官僚!


官僚躺赚。


对农民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土地和税收。你不投放货币也就罢了,但你规定的税收是定额的,数字没有变。


以前的一两银子,跟现在的一两银子,是一个概念吗?


农民的税负,陡增好几倍。


加速了农民破产。



货币越来越值钱,人们就更愿意把货币储存起来,市场流通的货币越来越少,经济越来越萎缩,物价越来越低,货币就越来越值钱……陷入恶性循环。


到了汉哀帝时期,大司马董贤被抄家,家里收藏着43亿个铜钱,他当时入朝仅仅两年。


货币全进了封建官僚的储存库。


西汉晚期成为了一个没有货币的世界


从货币泛滥到货币消失,西汉就喜欢玩极端,迷失在货币世界里。


极端就是黑暗,就是地狱。


百姓暗无天日,但封建官僚正在疯狂反噬皇权,皇帝们有心无力,无处下手。


帝国的崩溃只是时间问题。


汉平帝时期,汉朝子民冲进长安,烧掉了汉武帝的坟墓,将对封建官僚的满腔怒火发到了一个死亡90年的人身上。


公元8年,在封建官僚集团的拥戴下,王莽登上帝位。


封建官僚终于终结了皇权。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皇帝与诸侯争夺货币权的历史进程中,西汉首次建立了“皇权-官僚-农民”的三级体制,这是一个权责严重失衡的体系。


皇帝独享政权,官僚独吞财富,农民只是韭菜


历史不断告诉我们:他们三者没有赢家,最终全是输家。


END版权所有,欢迎转载


晚清风云的开篇:西方船坚炮利不背锅

广州改变不了中国

一个英国人,是如何凭一己之力让欧洲从“中吹”变成“中黑”的?

美国独立得到了中国的帮助,中美蜜月期在美国建国时就开始了

当今世界的历史任务:节制资本,还是节制权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