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裁”?淳朴勤劳的新疆采棉工惹谁了
2018年,国内首部反映“采棉大军”赴新疆采棉的电视剧《花开时节》在央视播出。每年9月份,来自山东、河南、四川、甘肃等地的数十万“摘棉大军”乘坐“摘棉专列”进疆采棉。
一、苦中作乐
该剧集中展现河南省兰考县一群年轻农民女工在副乡长带领下,到新疆哈密市摘棉花的奋斗故事。与很多电视剧不同的是,该剧70%的角色由非专业演员扮演。
电视剧在哈密市取景,有很多与新疆有关的场景,金色的胡杨林、一望无际的棉田、甘甜的新疆大枣、成片的火红辣椒,还有热情的新疆群众不辞辛苦地帮助兰考农民找工作、安排生活。这些场景在新疆观众中引起共鸣。
新疆是我国第一大棉花主产区,由于机械化采棉尚未全面普及、劳动力短缺等因素,新疆每年都需要大量的采棉工人进行人工采棉。每年9月份,来自山东、河南、四川、甘肃等地的数十万“摘棉大军”乘坐“摘棉专列”进疆采棉。
在该剧开拍之前,导演和制片人赶赴新疆采访了130余位摘棉农民。陈胜利说:“尽管摘棉花很辛苦,但大家挺乐观的,一边赚钱一边体验生活,甚至还有人带着孩子过来。”
很多内地人也因为来摘棉花而扎根新疆。来自河南的王喜就是其中之一,他说:“十几年前,我跟着村里人一起到新疆摘棉花,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职工们一起奋斗,他们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品质也影响到了我,让我喜欢上了这里,也把家安在了这里,所以新疆也是我的第二故乡。”
二、勤劳致富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数据显示,2011到2013年的三年间,兵团累计引进疆内外拾花工105.38万人,支付拾花报酬逾67亿元人民币。
2011年至2013年,采棉工人均收入分别达到5990元、6630元和6523元。仅2012年,兵团引进拾花工38.34万人,全部劳动报酬为25.42亿元人民币。
人工采摘的好处是等待棉花自然开花后再采摘,棉花质量更高,加之人工采摘的浪费率低于机器,因此一亩地可多收棉花40-50公斤。
利用农闲时间去远方干农活,不让自己的劳动力闲置,同时又能在经济上补贴家用,已经是内地农民的一种传统,这支劳动力大军形成了季节性的人口迁徙现象。到新疆后,每天天还未亮,勤劳的妇女们就开始下地劳动。
太阳出来时,妇女们已经在棉花田里劳作几个小时了。
为了抵挡棉田里的烈日暴晒和蚊虫叮咬, 妇女们会全副武装把自己包裹起来。
每天相同的动作要做2万多次,才能采摘80公斤的棉花,她们每个人每年在这个季节采摘的棉花都是按吨计算。图为给儿子挣学费的母亲郑兰翠。
“我是来为自己摘嫁妆的!”小姑娘喜娜的脸虽然已经晒得黑红,但她依然很开心。
为了节约时间,采棉工都选择在地头吃午饭。一个馒头,一碗菜,吃完后大家稍事休息,继续采摘。
三、机械化
采棉工的消失,并非一朝一夕。人力成本的增长,是一个重要因素。用机器替代人工采棉,成为了当地采棉业,以及整个棉纺织产业继续发展的关键改革举措。
但新疆棉花采摘业“机器换人”的大趋势已经确立,到了2011年,新疆机采棉面积已经达到400万亩,占当年棉花2300万亩总面积的17%。兵团的机械化采棉占比更是高达40%。
这一年,新疆开始专门划拨补贴资金,以每台20万元价格,鼓励发展国产采棉机。2012年,兵团的机采棉占比首次超过50%,此后几年继续提高。在机械化所带来的更高采棉效率面前,采棉工的需求量逐年缩小。
2014年,兵团的棉花种植面积增长到901.39万亩。在当年农业部、财政部启动大型采棉机融资租赁项目试点工作、通过财政贴息支持新疆农民购买大型采棉机的背景下,兵团的机械化采棉占比达到67%,用工需求度进一步减少,当年仅为20万人,从外省输入的农民工仅12.7万人。
2015年,兵团种植的棉花约七成实行机械采摘。大型采棉机的数量也从2008年的420台增加到1800台。与此同时,当年兵团拾花季节工需求量为14.29万人,与2008年的65.6万人相比,降幅达到78.2%。
2017年,新疆再次提高采棉机补贴,大型采棉机单台价格从20万元提高至60万元。对于采棉工的需求量进一步下降至12万人。
2018年究竟还有多少采棉工来到新疆?一项数据显示,自7月31日首趟采棉工专列抵疆,截至9月14日,由上海、陕西、四川、重庆等地开来的专列运送进疆的采棉工为3.6万人次。
在机械化带来的更高效率面前,采棉工人的身影正逐渐消失。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