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聚焦二十大|专家读报告】培育创新文化,加快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之江策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到2035年,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
正如马克斯·韦伯所言:“任何一项伟大事业的背后都存在支撑该事业的无形精神文化气质。”中国科技创新的伟大事业内在地需要增强创新文化软实力,广泛凝聚共识,汇聚强大合力。培育创新文化,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大的观念、精神和文化支撑迫在眉睫。
弘扬科学家精神,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科学家精神是成就中国伟大科技事业的灵魂。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科技强国。“新时代更需要继承发扬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更需要继续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
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勇攀世界科技高峰,争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者、建设科技强国的奉献者、崇高思想品格的践行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在一些领域实现并跑领跑,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凝聚强大精神动力,促进科技事业健康发展。2019年5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国家层面对大力弘扬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核心内涵的科学家精神做了制度的安排,并提出“力争3年内取得作风学风实质性改观”。
三年来,科学家精神得以广泛有效弘扬,全体社会成员文化自信和创新自信明显增强,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而今,我们仍需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家精神的重要论述,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切实抓好落实工作。
我们要广泛宣传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等,将弘扬科学家精神不断融入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中,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尊重科学家的社会氛围;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潜移默化、久久为功,让科学家精神更加形象化、大众化,更好地让人们接受和践行。
涵养优良学风,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
加强制度建设,构建科技大监督格局。
科研作风和学风是决定科技事业成败的关键。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实现科研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清正化、规范化、常态化,必须高度重视制度的约束作用,充分发挥制度普遍刚性、根本性、稳定性、全局性、长期性的特性,建立清晰的制度导向,形成依靠制度规范、强化制度约束的监督与执纪执法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科研诚信和科研作风学风建设工作,国家相继颁布一系列政策措施,从顶层设计层面为好学风好作风筑牢制度保障,积极构建科技大监督格局。开展宣传教育,引导科研人员坚守学术道德,崇尚学术民主,坚守诚信底线,反对浮夸浮躁、投机取巧,反对科研领域“圈子”文化,科研作风学风持续向好态势基本形成,广大科研工作者心无旁骛,聚焦主业,激发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创新成果。
作风建设贵在常抓不懈。2020年岁末,在党内最高层级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以马不离鞍、缰不松手的定力,以反复抓、抓反复的韧劲,以钉钉子精神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整治‘四风’、落实为基层减负的各项规定”。科研作风和学风关系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形象,是整个社会的风向标。
实践表明,科研作风和学风等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隐蔽性的特点,在新条件下还会隐形变异、出现反弹。因此,要把持续抓好优良作风学风建设作为科技强国建设的攻坚战、持久战,要坚持抓常、抓细、抓长,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好作风学风建设。善始善终、善做善成,为科技创新厚植作风学风基础。
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创新活力
营造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
2014年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在全社会积极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既要重视成功,更要宽容失败。”真正“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一方面,要培育和弘扬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科学的灵魂,是创新文化的核心要素,它构成了创新文化的动力、目的、意义和价值。我们要以崇高的科学精神作为创新文化的“理想”、“信念”、“旗子”和“精神支柱”,最大限度地以科学精神激发科研人员进行科技创新。要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创造,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使创新精神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使创新文化成为中国科技文化的时代表达。
另一方面,要营造敢为人先、敢冒风险、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科学是探索未知的过程,必然会遭遇错误和失败,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这些错误和失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基础研究领域,也包括一些应用科技领域,要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
加强宣传,营造尊重人才、尊崇创新的舆论氛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统一科技强国、创新驱动战略的思想,凝聚科技创新力量是科技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环节,要充分发挥宣传工作在培育和建设创新文化进程中的强大舆论力量。
一方面,要创新宣传方式,加强宣传阵地建设。针对受众群体的多元化需求,要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广泛运用影视剧、微视频、小说、诗歌、戏剧、漫画等多种艺术形式,讲好科技工作者科学报国故事,实现“破圈”传播。在主流媒体开设专栏专题,打造科技精品栏目。加强网络和新媒体宣传平台建设,增强宣传效果、扩大传播范围。
另一方面,要保护创新成果。建立健全保护创新的法治环境,加快创新薄弱环节和领域的立法进程,进一步健全和严格执行保护知识产权制度,保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
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科学技术是人类的伟大创造性活动。一切科技创新活动都是人做出来的。要极大调动和充分尊重广大科技人员的创造精神,激励他们争当创新的推动者和实践者,使谋划创新、推动创新、落实创新成为自觉行动。”
新时代,民族复兴伟业提供的广阔舞台,创新文化建设提供的良好氛围,使得广大科技创新人才、科技企业和民间创新人才逐渐成为中国科技实践的创新主体。
通过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培养和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创新文化对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基础性、长期性、决定性的影响。近代以来,工业文明迅速崛起,英、法、美、德、日等国也相继崛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新文化建设模式,大部分国家进入创新文化强国序列。
作者简介:钭利珍,博士、教授,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浙江科技学院基地研究员、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本文系2020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科技文化建设研究”重点项目“重要窗口使命下浙江科技文化的凝炼与发展研究”(20NDYD025Z)的阶段性成果。
【聚焦二十大|专家读报告】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之江策
【聚焦二十大|专家读报告】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之江策
投稿邮箱:zhijiangce@163.com
欢迎个人分享,媒体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