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何国彩 | 回味文友聚会时

本编委 鄂东文史哲 2022-12-28

投稿邮箱:1655281212@qq.com
本平台常年面向全球征集文稿、视频、漫画等,不限题材和体裁。若是全网首发(可声明原创),请务必注明!欢迎您投稿(荐稿)!👉联系我们

我是一名读者,文化水平很低,自从写了几篇草文投稿刊发于《鄂东文史哲》、《黄梅文史哲》自媒体以后,被媒体主编和群主器重,时常邀带我与作家们一同采风学习。每次采风之后便尝试着写一篇记叙文章练练手笔,充实文化精神,以此打发夕阳时光。自2019年下半年以来,前后共参与了采风聚会活动近30次。

采风场地从县城周围的相关村支部到南临长江边的蔡山李英村;东与安徽宿松交界的独山黎岭村;北与宿松相邻的柳林福利院,南北山村的本源农庄;西有黄梅著名的佛教圣地老祖寺及大河的观音寨;还有县外的跨省企业蕲春青石镇虚心谷谦益农业农场(鄂东)总部;武穴市余川镇游鸿苑(文化苑地)。釆风类型有:乡村振兴脱贫致富的省、市、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支部),有跨省名牌企业和本县有名的企业单位,有编制村志和建村史馆的典型村,还有私人书院等等,不胜枚举。既采风人文景观历史文化,又采风乡村振兴的先进典型,开扩了眼界,增长了不少见识。我们每一次采风之后都有几位作家或草根作者将所见所闻及时写报导文章,宣传黄梅的锦绣山河和所采风的单位精神面貌及近年所发生的巨大化,为这些受访单位提高了知名度,为助推乡村文明和乡村振兴起了一定的宣传作用。

我们每次采风人员多则10多人,少则5一6人,每次必参加采风的有《鄂东文史哲》原主编王唤柳先生,有原美协主席,有著名作家、书法家、著名环球诗人,有已退休的原县局级、科级、乡镇老干部,有高中、初中已退休的和现仍在职任教的高、中级教师,也有其他行业的在职部门工作人员,有业余作家和业余歌手,也有草根农民作者。

每次采风人员不尽相同,但都离不开“文学”二字,大都是文学多面手,能著文赋诗,善写会画,能讲会唱。每次釆风都受到釆访单位的热情接待,从此建立了深厚的文学和社交感情,增进了友谊。



使我最愜意难忘的是今年7月9号的武穴市余川镇游鸿苑之行。这一天烈日炎炎,蓝天碧云,清风飘渺,我们一行12人从黄梅县城分乘三辆小车向武穴横岗山方向奔驰,一路上穿山越野,盘旋峰峦,车外的青山绿畈树影婆娑纷纷向窗后倾倒。9点半钟准时到达离横岗山4公里地游鸿寨下的游鸿苑(文化苑地)。开门下车,四面青山簇拥一长排漂亮洁净的白色三层教学大楼和一排一层的矮屋老教室映入眼帘。房屋前新浇筑的柏油大广场,漆黑发亮。东边广场中央一棵百年古松苍劲挺拔佇立,西边是一个游鸿苑招牌的流水墙,墙下一个大舞台,台南沿边至东是一大片翠绿茸茸的长型草坪,舞台边草坪上挂着一个木吊椅,供人们乘坐休闲。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我们环顾四周心旷神怡,恍若是来到了蓬莱仙境,亦犹如登上了庐山牯岭。前方及脚下阡陌枞横,峰峦叠翠,远处的山峦云雾缭绕。欲富千里目,更上一层(教学)楼。



这个悠雅的场地原是1963年建的名为“寨脚下小学”,曾升级为初中、高中,又称“太平中学”,后又恢复为高小。随着社会的前进,山村农民纷纷外出打工迁往外地居住安家,学校的生员越来越少。于2020年将此高小撤并到山下丘陵平原之处办学了,此地便空留校舍和场地闲置着。



在近60年的校龄期间,从这里走出去了不少的莘莘学子,从这个鸟巢里孵化出的鸿雁雄鹰翱翔在武穴和祖国的蓝天之中,为祖国建设事业大显身手贡献才华和力量,为国家输送了不少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该校有曾经的辉煌历史,亦是值得骄傲的亮点。

2020年武穴市教育局退休干部(原太平中学校长)彭卫华先生见该校闲置,频临荒废倒塌之境,便带领儿和媳一起将此地租用开发。前期已投资300多万元精心设计规划改造建设,更名为“游鸿苑”。去年到今年又相继投资不少,把原学校改建成聚休闲、避暑、康养、聚会、旅游和学习园地的多功能文化苑。让该校脱胎换骨,面貌焕然一新;受到武穴市委书记的重视亲临考察。

这里是一处风水宝地,南依彭河十里溪,下连通天河旅游风景区,西接横岗叠翠峰,周围群山怀抱山青水秀,茂林修竹,山花斗艳,野果飘香,小桥流水,人欢鸟唱。生活在此地的山村人家悠闲如世外桃源,快乐舒适如神仙。



我们边听彭先生讲解边顺从彭先生的引导参观。这里的棋牌室、健身房、亲子活动室、会议室、烧烤自助厨房、开心农场、百草园、垂钓等设施应有尽有。还有豪华包间餐厅,设有住宿的大床房、双标间、普通间,能同时容纳40人住宿,可供150人同时进餐,为所有短玩或长住的客人提供各取所需的舒适生活环境条件。



最引我们关注的是只有一层低矮房屋的教室和学生宿舍,当我们走进教室,仿佛至身于自己童年时的学校,无比亲切。一张张有破洞和刻有楚河汉界的旧课桌,教桌上的大珠算,三角尺,黑板擦,那么的眼熟,墙上的大黑板那么醒目。我们分别找座位坐下,重拾少年教室的记忆。走进隔壁的学生宿舍,几张原始上下铺的木床,床头挂着标有“为人民服务”红字的黄色书包,正是我们当代学生的生活场景和物品,这些场景和物品的保存展览,给现代人展示我们社会的变迁历程,今天让我们这辈经历过的人再睹物观景回味无穷,感慨万千。这所学校就是历史前进的见证者。



我们上到二楼走进西头的KTV歌厅,打开电源,五光十色的炫彩灯光在我们脸上身上闪耀滚动,我们12位文学朋友激情蹦发,纷纷拿起话筒纵情高歌,黄梅戏、网红歌、情歌、山歌、土音乡调,独唱合唱,文友们都各显其才争相纷呈,悠雅动听。我们都陶醉了,诗女们翩翩起舞,掌声不断,欢笑不止,手机录像、拍照忙的不亦乐乎。此时此刻即是全体文友们最即兴最开心的时刻。歌声透过门窗伴随着山风飘荡在游鸿苑的上空。



文友们尽情尽兴之后便下楼进午餐,彭先生以本地无污染自产的山珍美味佳肴招待了我们,胜于大鱼大肉的油腻腥味,人们赞不绝口。餐后午时高温,彭先生安排我们分别在大床客房和双标房间享空调凉爽午休,有人进入甜蜜的梦乡。我和几位故交新友在一房畅叙今日之乐,谈古论今,毫无睡意,直到启程动身之前仍流连忘返。

在启程之前西边天空骤起乌云遮避烈日,当我们上车返回之时上帝特意为我们布施了一场大雨凉风,雨水冲洗了车顶上的微尘,凉风驱散了高温暑气,让我们清凉爽快地乘车与游鸿苑招手再见。



我们这次文友聚会采风已过20余天了,但这个场景和快乐心情仍在我的脑海里萦绕荡漾。有诗为证:


游鸿碧水青山处,岁月青葱忆读书。​

蒋国雄

​游鸿苑采风有感

​匡山腹地一农庄,飘渺轻云绕画廊。

南接彭河衔逸彩,西连屏嶂映辉光。

​陈墙欲诉流年事,课桌仍牵读书郎。

​绿色健身颐养苑,桃园无处不芬芳。

卢素兰

​步卢素兰词

一座云山今古中,远交华盖访陶公。​

施家古寨明清屋,那个炊烟袅袅中。

​心慕鸿苑夏日游,匡山叠翠惬意倜。

墨客乘台兴未尽,秋后再觅横岗头。

王亚纯

游鸿苑里欢乐颂,师生齐聚忆少年。​

​返璞归真童心存,笑语晏晏诉光阴。

​蓝凤凰

           ​梅客盛夏游鸿苑,美女如云舞翩跹。

作家牵手吟诗词,文友同声歌震天。​


​采风鸿苑聚一堂,作家诗女同欢唱。

​故交新友觅知音,相册美篇共欣赏。

​何国彩

文学没有疆界,友谊不分远近,我们还会在合适的时机择日重访游鸿苑。

作者简介

何国彩,山野村夫,黄梅县停前镇三渠村人;爱好旅游、拍照、唱歌、种花养草,偶尔写篇把文章自娱自乐。

【链接】七夕

张月 | 那家少奶奶-2

张月 | 那家少奶奶-1

我将无我 不负人民

黄仲华 | 天下祖庭五祖寺始建于何年考

驿站红尘(四)

黄梅交警这样回答电视问政

黄冈黄梅: 驻村书记石锦平

蒋国雄 | 詹圩”青龙“飞灵韵

从五祖向冯茂老汉借山说起

续修《老祖寺志》通告

当年黄广大堤溃口时

雾海流云高山寺

黄梅这位老人求助

王唤柳 | 打脸

苦竹乡杨谷村有我外婆家

五祖中学,你还记得吗?

故人别来三五春

本平台独家爆料!

致高考学子

对黄梅某现象之随感

黄梅一中举行2022届毕业典礼
我为教育大厦添砖瓦
游农家乐
一封特殊的信
《吴风楚韵别样情》后记
“鄂东文史哲”发刊词
那年 那女孩 那粽子
5岁黄梅伢评说课本插画
“戏说黄梅”群主新春寄语
又到端午
一场雨打落了我的心事
小苏彤
红颜知己
​今天黄梅这些画面刷屏了
这个黄梅人被写进了高考题
高考42年
对黄梅某现象之随感
我的女儿
我们的初恋
血洒柳林河
游老祖 结佛缘
空姐拍内衣照遭开除 回应:
黄梅立夏暴动
九死一生
黄冈十县市区,这几个最强
鄂东文史哲 编委会
法律顾问:黄仲华(资深律师)
顾问:刘光天
总编:李滨
特邀主编:汤燕春
主编:龙静
副主编:柳景钢
委员:田宇祥  朱文霞  张剑扬

👇 "阅读原文"留言      👉本平台招募编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