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许宪春:今年我国经济增速预计在5.5%-6.0%区间

GIG 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 2023-11-08

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GIG)立足湾区,服务国家,面向未来。研究院由著名学者郑永年教授担任理事长。


图源:经济日报

许宪春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相关链接:

2023年国内外政经形势预测论坛成功举办
何冬妮:稳信心、稳预期,路虽远行则将至

本文系作者在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合作主办的“2023年国内外政经形势预测论坛”上的发言整理。


非常高兴参加这次论坛。我发言的题目是《202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2023年展望》,主要从生产、需求、收入和价格几个角度谈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2022年中国经济运行的若干特点,二是2023年中国经济运行展望。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特约研究员许宪春

1

2022年中国经济运行的若干特点

1. 生产角度2022年,我国经济增速较低,但实属不易。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3%的年度增速还算不错,当然与印度、越南相比,我国的增速还是比较低的。第二产业表现相对较好,其中,建筑业表现突出,是支撑第二产业增加值较快增长的重要因素。建筑业的较快增长与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较快密切相关。房地产业、接触型服务业表现低迷,导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较低,对经济增速形成明显的下拉作用。

1 2019–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和三大产业增加值实际增长率

2. 需求角度疫情反复导致居民生活半径缩短、消费环境受限,制约了居民消费的恢复,所以消费需求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不足。但投资需求拉动作用在提升,在三大需求中对经济增长起到主引擎作用。投资需求中,制造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明显向上拉动投资增速,但房地产开发投资往下拉动投资增速。另外,净出口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高于疫情前10年的平均水平,但比2021年回落。

2 2019—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季度累计名义和实际增长率

3. 收入角度疫情三年,居民收入增速下降,对消费需求产生了明显影响。受企业成本水平较高、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压力较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持续负增长。去年上半年,受原油价格持续上涨、煤炭价格同比涨幅较高等因素影响,上游原材料等行业利润增长较快,但中下游制造业成本压力较大,上下游企业利润结构分化比较突出。三季度以后,工业企业利润上下游结构分化问题有所改善。政府收入方面,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受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影响,增速较低。

3 2020—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月度累计名义增长率

4. 价格角度2022年前三季度CPI涨幅波动上涨,四季度涨幅回落。PPI同比涨幅持续回落,呈现由涨转降走势。PPI涨幅回落主要受四个方面因素影响:上年基数较高;保供稳价政策效果持续显现;输入性通胀压力有所缓解;国内疫情持续扰动、房地产市场低迷导致的需求不振等。另外,PPI与CPI之间的“剪刀差”转负。

4 2020–20221-12月份PPICPI月度同比上涨

2

2023年中国经济运行展望

当前国际形势非常复杂,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还存在,经济恢复基础仍不牢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六个统筹,要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加强各类政策的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经济有望在政策支持下平稳恢复。刚刚闭幕的两会确定经济增长目标是5%左右,但在疫情防控优化、宏观调控力度加大的背景下,考虑到2022年基数效应的影响,结合2023年一二月的数据分析,初步判断,2023年我国GDP增速在5.5%-6.0%区间。

这里也是从四个角度进行分析。

1. 生产角度生产有望全面恢复。工业生产可能会持续恢复。一二月份数据显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比去年全年高出1.1个百分点。建筑业可能会表现较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两会都指出2023年将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建设,同时还强调“政策性金融工具要加强对符合国家发展规划重大项目的融资支持”,这意味着2023年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重头戏。服务业恢复速度可能加快。随着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扎实推进,消费场景的限制解除,需求会逐渐恢复,线下接触型服务业可能会迎来较快恢复。同时,房地产业可能会有所改善。

2. 需求角度随着防控政策的优化,消费场景对消费的抑制作用将逐步消失,叠加政策的大力支持,今年的消费需求有望逐步恢复,但消费能力恢复和信心修复还需要时间。投资需求有望继续支持经济增长。2023年制造业投资可能会延续较快增长的态势,这类投资主要受技改投资、高技术制造业投资较快发展的支撑,但也要注意到出口走弱可能会对制造业投资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另外,基础设施投资有望在政策支持下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有望逐步恢复。净出口需求方面,预计出口增速将回落,所以对出口还不能有过高期望,更主要是靠内需。

3. 收入角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两会”都强调社会政策要兜底民生底线,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速有望恢复。随着生产生活秩序的逐步恢复,个体工商户经营环境有所改善。受2022年基数较低和减税降费、退税缓税措施可能延续和优化的影响,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有望恢复。另外,在地缘政治冲突影响弱化,海外经济下行、国际需求放缓等背景下,2023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很难大幅上涨,从而由国际大宗价格商品上涨带来的上下游企业利润、结构分化问题可能会持续改善。

4. 价格角度总的来说,系统性通胀压力并不大,两会期间确定的目标是CPI上涨3%左右,应该不会超过这个目标。去年下半年开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已经开始明显回落,而2023年地缘政治影响可能会进一步弱化,随着海外需求放缓加之海外实行偏紧的货币政策,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上升的可能性较小,因此由于输入性因素导致的PPI回升可能性并不大,预计未来PPI可能围绕当前水平,或者即使回升也不会太明显。

谢谢大家!

往期回顾



END

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是“民间性质、官方支持、非营利性”的研究机构。研究院秉承独立、客观、有效的核心价值理念,汇聚海内外具有“国际视野,中国情怀”的学者和实践者,扎根真实世界,积极回应转型中国的重大政治、经济与社会问题,致力于知识创新和专业的政策研究,为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政策咨询和解决方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