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假期多了也苦恼?“春秋假”呼声虽大,学校却应者寥寥

三直 校长会 2020-09-01


在公众印象中,9月1日是中小学开学的“法定日”。然而,刚进入8月中旬,浙江省部分地区的高中就纷纷开学了,从高一到高三,齐刷刷地坐在教室里。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作为新高考改革试点地区,在每年4月和10月的考试之后,实行各一周左右的春假和秋假。于是,从寒暑假里“匀”一些时间作为弥补,成了约定俗成的举动。



谈到“春秋假”,很多人都认为是新鲜事儿。事实上,早在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和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就对大中小学放春、秋假作出了原则性规定。


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也明确了小学和初中的课时总数和各年级周课时数,划分了每学年教学时间和学校机动时间,学校机动时间两周,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对普通高中教学时间、社会实践和假期作了相应规定。


有了政策做后盾,浙江省杭州市主动做起了“吃螃蟹”的城市,并于2014年开始在全国率先进行中小学春、秋假试点。2015年嘉兴市、温州市开始推行高中“学段制”的教学安排,各高中学校在原有寒暑假的基础上,增加春、秋假,相应缩短寒暑假时间。


照这样的形式,“春秋假”应该会迅速席卷全国,毕竟,多两个假期谁不喜欢?然而,事与愿违,由于学校假期调整涉及社会、家庭等方方面面,从近些年探索情况看,大部分地方在实际操作中均持积极而谨慎的态度。


1

教学任务,学校头上的一把刀


先来看看杭州市的做法:
资料显示,杭州市中小学在每学年总教学时间不变的前提下,将传统的一学年两学期两假期改为一学年两学期四假期,实行春假、暑假、秋假和寒假。春假时间为“五·一”节前后两周;暑假时间从7月中旬到8月底;秋假时间为11月的第一周;寒假时间为三周左右,即农历除夕前5天和除夕后15天。


对此,杭州市教育部门的有关人士表示,许多学生暑期无规律的生活使学生在秋季开学时一时难以调整心态适应紧张的学校生活,易造成焦虑情绪。而寒假,年才刚刚开始过,就要开始报到上学了。在总教学时间不变的前提下,实行长短假期有助于学生在学习期间有张有弛,劳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


但有教育界人士却不太赞同杭州假期的调整办法。他认为,单从学习上来看,零碎的假期破坏了学习的连续性。如果真的要把两学期变成四学期,教材也应该相应改变,搞短课程,不能仅仅简单地改时间,要把每个阶段的学习内容科学切分。


东城区教委吕老师表示,第一反应是“教学任务无法完成”,方案执行起来不太现实。“这个方案与国外的一些学校放假安排比较像,在分配上比较注重时间的平均性。但是这里有个问题,五一之后再放一个星期的假,然后,一个多月以后就是暑假了。9月初开学,11月份再放一周假,等于是开学两个月之后就又放假了。直接后果就是教学内容完成不了。”


再来看看温州高中“学段制”教学如何安排:
以2015学年为例,温州市普通高中学校开学时间从9月1日调整为8月25日,其中第一学段为8月25日至11月1日,11月2日—8日放秋假一周。第三学段为2月17日(正月初十)至4月底学考选考结束,5月2日—8日放春假一周。


试行效果怎么样?温州市一位教育工作者表示,尽管温州市从2015年就开始在高中学校试行春秋假,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让春秋假“落地”的学校不是很普遍。


他所接触的多位高中老师均表示,该政策普遍实行了大约两年时间,“以前是因为4月和11月都要有学考,学校要重新安排新课程,所以给学生放几天假。但是现在学考都放在学期末了,也就不存在放假的问题了。”


所以,即便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发布了《关于改善节假日旅游出行环境促进旅游消费的实施意见》,明确各地可以视情况制定出台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的办法。教育部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1212号建议的答复》文件提到赋予地方和学校合理而充分的教学管理自主权,也鲜有学校会主动使用放假权利。



2

工作还是孩子?家长两难


除了学校外,引起最大争议的当属家长群体。


比如,有些小学生家长担心,孩子放假时间改了,必然导致孩子没人带。一般寒假和“五一”、“十一”,小孩子放假都跟大人差不多同步,暑假里就把孩子放在辅导班或是送回老家都可以。但如果按杭州的做法,大人和小孩子放假不同步,必然会导致孩子没人带,孩子的安全问题更无法保证。


即使有些学校会组织学生出游,家长们也不是很赞同。“首先,出游涉及到费用问题,到底由谁来出?其次,学生的安全如何保证?如果学生出了问题,谁来负责?”有家长提出质疑。


对于毕业班的学生来说,家长最担心的当属孩子的学习时间问题,“学习靠的就是一股劲儿,放假太频繁,心都散了”。


而对于请年假有困难的家长来说,放春秋假更会增加不小的麻烦。


市民孔先生表示,因为单位请假较为困难,他一般会在假期时把孩子送回老家,请老人帮忙照顾。“如果要推行春秋假,就应该匹配相应的放假细则,否则像我这样的上班族只能让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以免独自在家发生危险。”


当然,部分家长也认为,如果有了“春秋假”,不光能让孩子在气候适宜的季节走进和感受大自然,做些自己感兴趣的小课题,更是一个"亲子游"的好时机。“每年,带孩子出去旅游很头疼,寒假碰到春节、春运,暑假天气又太热,国庆长假出游人太多,春天和秋天是最好的出游时节,错开寒暑假,机票和酒店价格可能会低一些,期盼中小学设置春、秋假。”


3

专家:春秋假尽量与“五一”“十一”相连


对于学校、家长担心的一些问题,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可实施方案。


比如,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钟祖荣表示,目前学生课业负担较重,特别在中学阶段。短暂的春秋假可以让学生适当调节放松,可以起到缓冲作用。


在休假时间上,他认为学校可将春秋短假与“五一”、“十一”假期相连接,尽可能和家长假期重合,以便家长对孩子的照顾和管理,加强家庭教育和亲子互动。


而在课程安排方面,钟祖荣认为,目前学校在课程设计时没有事先考虑到春秋假,才会导致学习任务完不成的情况。对此,学校可以探索把相关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提高教学效率。另外,地区教育行政部门也要通过调研和分析来推动,在整个制度层面做安排。


江苏省旅游学会会长、东南大学教授周武忠认为,地方政府如果安排中小学生的春假或秋假,应该以各一周左右为宜。因放假时间总量不变,这一周也只能从寒假、暑假中挤出来。怎么挤才好,需要根据教学来考虑,建议安排在每学期期中考试结束后。



如今,中小学生大多有春游、秋游活动,还有游学考察,一周左右的春假、秋假正好可以组织这些活动,一方面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一方面增加他们接触自然与社会的机会,开拓视野。周武忠教授认为,纲要首次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这可以与春、秋假的安排统筹考虑,并不矛盾。


“现在的寒暑假时间较长,春秋假能减轻师生负担,对学生接触社会也有好处,总的来说利大于弊。”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纬虹表示,放春秋假需要一个过程,社会各个方面都得有所转变,比如落实家长的带薪假期。


王纬虹同时建议,家长要学会放手,当孩子成长到一定阶段,就要给予自由。如果放春秋假,孩子将有更多时间参与社会实践和游学活动,家长没必要整个假期都盯着孩子。


责编 | 赵矗

排版 | 虫子

配图 | 闫炳文



推荐阅读

● 中国高考“最怪”的省份,明明是高考大省,却没有一所超级中学

● 李子柒凭生活教育火成大国IP,我们扼杀了多少个李子柒?

● 中国特色高中的特色就是没有特色?听听北师大袁桂林教授怎么说!

● 重磅!中央发文为教师减负!中国教师负担排行榜,快来认领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