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江苏常州市发布低空经济行动方案;北京房山区低空经济行动方案征求意见

请将「低空经济观察」设为星标方能收到正常推送
■ 江苏常州:大力推动“三园五中心一平台”建设
7月15日,《常州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正式发布,提出以低空制造为核心、以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应用场景为牵引,大力推动“三园五中心一平台”建设,努力打造长三角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高地。到2026年,力争集聚产业链相关企业150家,产业规模超过300亿元,建成200个左右低空航空器起降场(点),培育10个以上具备示范效应的创新应用场景,规划开通低空航线18条以上。「低空经济观察」将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一、发展目标

紧扣“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深入实施“532”发展战略,坚持因地制宜、特色发展,以低空制造为核心、以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应用场景为牵引,大力推动“三园五中心一平台”建设〔三园:溧阳别桥无人机产业园、武进低空经济产业园、新北空港产业园;五中心:空域管理创新中心(国家空管飞行流量管理技术重点实验室)、航空空气动力创新中心(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南方分院)、航空复合材料创新中心(长三角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固态电池创新中心(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低空交通服务创新中心(常州机场低空融合发展实验室);一平台:常州市低空飞行服务平台〕,努力打造长三角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高地。到2026年,全市低空经济产业能级得到跃升,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低空技术创新能力有效提升,低空交通运输体系逐步搭建,成为全市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增长极。

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将低空经济纳入“1028”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集群向高而攀、向新而行。到2026年,引育一批低空经济头部企业,力争集聚产业链相关企业15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超50家,产业规模超过300亿元。

基础设施初具规模。规划研究低空航空器起降设施和配套设施布局。到2026年,规划通用机场(运营中心)5个,新建通用机场(运营中心)1个以上,建成200个左右低空航空器起降场(点),按需构建覆盖市域范围的低空智联网。

创新能力有效提升。攻克一批低空领域关键“卡脖子”技术,新增科技创新和公共服务机构5家以上,初步形成低空航空器检验检测、试飞验证、产品认证、适航审定服务能力。

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拓展面向政府、企业和大众的低空应用场景,开展低空领域民用无人驾驶试点示范,培育10个以上具备示范效应的创新应用场景,规划开通低空航线18条以上。

二、重点任务

(一)产业招引培育工程

1. 推动产业补链延链强链。落实《江苏省关于加快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开展低空经济产业布局规划研究,系统梳理低空制造产业链企业清单,加快绘制产业链图谱,吸引一批低空制造企业落户,带动全市电机、电池、复合材料、零部件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快发展,推动实现大中小规模、高中低空域企业融通集聚发展。

2. 加快培育优势企业。立足产业优势,推动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与低空经济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围绕碳纤维材料、零部件加工、动力电池等领域提升产业链配套能力,加大企业培育和成果转化,壮大一批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企业。支持低空制造企业申报首台(套)重大装备项目,相关创新产品优先列入重点推广应用目录。

3. 促进产学研用融合发展。加强创新联合体建设,围绕低空制造中通用航空器关键零部件、发动机技术、电推进技术、航电系统、整机制造等,推动南航、河海、常大等院校与企业协同攻关,争取北航、哈工大、西工大等省外航空强校与我市重点企业加强合作。成立市级低空经济专家智库,引导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新型智库等参与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成立低空经济行业协会。开展低空经济“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鼓励重点企业与航空央企合作,推动国防先进技术、工艺、材料等攻关成果向低空产业装备领域转化应用,支持建设低空制造领域创新平台和研发平台。

4. 大力招引培育重大产业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聚焦各类低空航空器整机、核心零部件和关键材料制造研发的龙头企业,因地制宜招引一批战略性、标志性、引领性重大产业项目。积极招引飞控系统、荷载系统等高附加值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企业,招引培育空中交通、物流、农业、应急、旅游、消防、安防等领域服务企业,做大做强低空经济服务业。

5. 强化高层次人才引进。以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发挥本地南航、河海等高校优势,聚集低空经济人才助力常州创新发展,重点引进领军企业和高校创业团队,吸引各类低空经济专业人才纳入龙城英才计划。依托溧阳长荡湖机场,筹建141航校,培养低空飞行人才;依托常工院、常技师、常交技等开设的飞行技术、飞行器装配与维护、无人机应用技术等专业,培养低空经济专技人才。

(二)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6. 稳步推进通用机场及配套设施建设。落实《江苏省中长期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18—2035年)》,加快推进武进前黄、新北通用机场(运营中心)建设。提升溧阳长荡湖机场航行服务能力,推进跑道延伸、航站楼升级、电动飞行器充换电设施规划建设工程,飞行区等级提升为2B。

7. 统筹布局低空航空器起降场(点)。结合特色文化旅游、城市空中交通、无人机物流、医疗紧急运输、城市管理等需求,分级分类规划布局低空航空器起降场(点),研究形成《常州市低空航空器起降场(点)布局规划(2025—2030年)》和《常州市低空航空器起降场(点)规划建设管理办法》。

8. 建设低空智联信息网。依托5G低空专网、雷达、通感一体等先进技术,优化全市低空通信、导航、监视、气象网络覆盖,在全市构建设施互联、信息互通的低空物联网络。充分利用现有5G基站资源等信息化设施,按照低空空域保障设施建设要求和低空航线及空域使用需求,综合运用“北斗+ADS-B+5G/5G-A+卫星互联网”等技术,完善低空智联信息网,逐步推进通信、导航、监控、气象等配套设施建设,实现重点应用场景全覆盖。

9. 协调划设低空空域和航线。积极对接协调各方,做好地方政府低空空域协同管理相关工作。编制低空数字空域、航路航线图和《环太湖低空空域分类划设与使用管理规则》,动态划设低空飞行管制空域。

10. 构建市级低空飞行服务体系。组建市级低空服务中心,构建低空飞行服务和监管机制,提供高效可靠的低空飞行环境。建设上下衔接、区域协同的市级低空飞行服务平台,通过低空智联网数字孪生、空域管理、航线规划、风险评估、动态监控等,实现低空飞行的“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全域服务、全程监管”,共享低空飞行相关信息。

(三)应用场景搭建工程

11. 丰富政府公共服务场景。率先在治安防控、城市消防、巡检巡查、城市管理、交通治理、国土测绘、医疗救助、环境治理、应急救援、人工增雨、气象监测等公共服务领域,拓展应用场景。围绕环太湖地区综合整治、常州消防“无人机智能感应平台”、常州交控高速公路无人机日常管理、常州交警城市交通无人机协助治理等方面打造3-4个无人机应用试点示范,逐步推广应用经验。构建统一的低空城市管理服务系统,统一管理、统一调度,鼓励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实现无人机应用,节约集约利用无人机资源。

12. 探索客货运输运营应用场景。积极推动利用直升机、eVTOL,开辟面向都市圈城际、环太湖、市域等空中交通航线,支持中短途航线进机场、进高铁站、进园区、进景区等城市功能区。探索开发环太湖、沿长江运河等物流应用场景,积极开展低空智慧物流试点。

13. 拓展市场消费应用场景。依托长荡湖通用机场等,开展飞行培训等业务。聚焦常州恐龙园、春秋淹城旅游区、天目湖旅游景区、环球动漫嬉戏谷、大运河文化带、茅山森林世界等度假区、旅游景区,布设飞行营地,开发eVTOL观光、热气球、动力伞等飞行体验点,开展空中游览、飞行培训、航拍航摄、编队表演、空中赛事等低空运营活动,构建“低空+运动”“低空+文旅”新型商业生态。

 (四)试点示范创建工程

14. 创建苏锡常环太湖区域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与苏州、无锡共同构建环太湖试验区综合示范运行体系,打造环太湖区域特色场景运营模式,探索地方政府主导下的多方协同管理规范,构建跨市域无人机运行管理技术标准体系,建设长三角区域低空产业协同示范区。重点支持溧阳市建设通用航空数字检测与适航认证中心,推动开展无人机试运行、动力检测、适航审定、支撑要素试验、创新产业生态试验等业务,实现低空航空器等完成“研发-制造-验证试飞-适航审定-销售”主要流程。

15. 打造低空经济特色产业园区。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先导区建设,依托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优势产业,促进相关园区向低空经济方向拓展。利用溧阳市、武进区、新北区现有基础,进一步优化相关基础设施、技术研发条件,引导产业发展、培育产业生态,为无人驾驶航空运行理论研究、风险评估、技术应用等提供试运行平台。

(五)协同机制创新工程

16. 建立军地民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机制。强化与东部战区空管部门、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江苏省公安厅等涉航部门对接协调,建立完善省市融合的“军地民”低空空域协同机制,在工作协同、信息通报、数据互通、任务审批等方面,形成军地民深度融合、管理方式科学、服务智慧便捷、飞行安全可靠的协同管理模式。推动低空飞行报批常态化属地管理,探索推进固定航线“备案制”管理模式。

17. 统一低空飞行标准体系。统筹考虑空域环境、低空制造产业布局、低空场景的市场需求等关键要素,在城市场景试点示范基础上,研究制定常州市在低空基础设施建设、低空场景应用、低空运营服务等方面的政策规范,适时出台准入条款、航线申报、飞行监控、技术创新等相关标准。

18. 提高低空安全保障能力。坚持包容审慎的安全风险管控理念,探索跨部门、跨领域联合监管和处置机制,加强飞行人员、飞行活动、数据信息、公民隐私等安全管理。强化低空飞行联合监管责任,加强低空违规飞行、隐私侵犯等监管打击力度,确保空防安全、公共安全和飞行安全。

19. 加大金融资本助力。搭建包括银行信贷、企业债券、股权融资等多种融资方式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围绕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科技型企业融资服务,建立涵盖人行、金融监管和发改、工信、科技等多部门的联合推进机制,提高信贷资金投放规模和效率。发挥政府基金的示范引领作用和龙城金谷投资机构集聚功能,引导社会资本在我市组建以低空经济为投资重点的专项投资基金;采取“园区+项目+基金”联动模式,支持知名投资机构赋能常州低空经济产业发展。

20. 举办低空经济专项活动。支持举办低空经济领域创新创业大赛、行业论坛、会议会展,扩大常州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鼓励各类低空经济关联企业加大品牌宣传,积极参与国内外重大会展。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市政府分管副市长牵头,统筹推进低空经济发展,研究重大政策和事项,解决重要问题。市工信局、交通局、科技局、发改委分别负责推进产业制造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创新攻关、应用场景拓展等四个方面相关工作。相关辖市、区结合自身优势组织专门力量推进低空经济发展相关工作。 

(二)强化政策支持。积极争取省级资金、专项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低空基础设施建设。统筹科技、工信、交通等部门市级财政专项资金,大力支持低空经济领域重点项目建设和重点企业发展。优化完善国土空间规划,对低空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重点项目给予用地保障。 

(三)完善要素保障。强化空间、技术、资金、人才、数据、用能等关键要素高效精准供给,支持低空经济重点企业发展。充分整合国资国企平台、民营企业、高校院所等各方优势资源,吸纳社会资本参与推动全市低空基础设施、低空飞行服务中心等的建设和运营。


■ 北京房山区:打造以低空智造为特色的低空经济产业园
7月12日,北京市房山区经信局就《房山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方案》提出五大类22小类重点任务,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打造以低空智造为特色的低空经济产业园,以无人化、数字化、智能化为技术特征的新型低空装备在应急救援、物流配送、城市空运等领域实现商业应用,形成百亿级市场规模。「低空经济观察」将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坚持创新驱动、开放融合、示范引领、安全发展,以体系化、数字化、融合化为导向,以应用场景创新和大规模示范应用为牵引,加快低空产业技术和装备迭代升级,建设现代化低空产业先进制造业集群,构建低空监管及运行飞行服务技术支撑体系,在原始创新、京津冀协同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将房山打造成北京低空经济发展的创新先导区、示范引领区。

二、发展目标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力争通过三年时间,打造以低空智造为特色的低空经济产业园,以无人化、数字化、智能化为技术特征的新型低空装备在应急救援、物流配送、城市空运等领域实现商业应用。低空经济全面融入房山区、北京市、京津冀人民生产生活各领域,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形成百亿级市场规模。

——产业水平大幅提升。到2027年,打造10家以上具有生态主导力的龙头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效引领和支撑全国低空经济产业发展。

——示范应用带动明显。到2027年,航空应急救援、军民两用物流配送实现规模化应用,城市空中交通实现示范运行,形成5个以上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应用场景,打造若干低空经济应用示范基地,形成多个全国品牌产品。

——创新能力成效显著。到2027年,绿色化、智能化、新构型航空器研制创新居全国先进水平,形成若干个低空领域产学研用联合实验室、测试平台、科技创新中心及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三、重点任务

(一)支持关键技术创新

1.支持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依托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的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等国家级一流学科,北理工和北航联合建设空地一体新航行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无人机自主控制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支持飞行器设计、自主控制、环保降噪、高效新能源推进系统、无人机安全防控及相关软件、元器件、材料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加强高效氢能与储能、航空电池控制与管理等关键技术攻关,强化电池安全、数据链安全等技术突破。加快推进无人机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融合创新,支持无人机自主控制与决策、无人集群动态规划与多任务协同、异构平台系统等技术攻关,推动无人机向智能化与集群化发展。

2.建设高能级科创平台。支持驻区企业与良乡大学城高校形成紧密合作关系,加快重点实验室建设,在无人驾驶、数字低空、绿色动力等领域再争取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或技术创新平台。推进军民先进技术转化中心建设,加快军民两用技术转化应用,孵化转化一批创新成果、产品和技术。

3.强化标准引领能力。支持驻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牵头或参与低空经济领域法规、标准制定和适航技术研究,在智能网联无人技术装备领域形成一批团体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规范。

(二)构筑产业链竞争力

4.支持先进整机及通用平台研制。强化区内新能源、氢能、交通装备等产业协作,重点发展大型无人机及零部件装备体系。支持物流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新能源通用航空平台等先进整机制造项目研制和引进培育,加强整机龙头企业和品牌产品培育。推动打造长续航、大载荷、多功能的工业级优势机型,探索仿生、混合布局、临近空间等新构型整机开发。提升无人机飞行平台通用化、模块化搭载任务执行能力。

5.推动动力系统研发和规模化生产。支持驻区企业涡轴发动机、涡喷发动机研制,加快适航取证及批量交付应用。布局新能源通用航空动力技术和装备,支持固态锂电池、石墨烯电池、氢内燃机等航空动力用产品研制及应用验证,引入和培育混电推进系统。

6.加强航空设备材料产业发展。推进轻质、高强比航空用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及增材制造技术开发,提高机体结构效能。加快碳纤维材料、机体复合材料和模具的研发、高性能复合材料等项目建设,提高无人机、eVTOL等飞行器结构复合材料占比。

7.推进机载、任务系统和配套设备发展。结合航空应急救援、物流配送等领域装备需求,瞄准模块化和标准化任务系统发展趋势,加快发展低成本小型机载航电系统,支持智能机载系统模块化设计,实现基于微纳系统的可重构集成。推进导航系统、制导设备、航电系统等尽快形成产业化及批量生产能力。

8.开展产业强链补链行动。加快提升房山区航空装备企业技术水平,提高航空装备可靠性、经济性及先进性。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进行技术转移、产品配套和资源共享,紧密合作,提高全产业链的效率和效益。梳理产业链图谱,完善低空装备产品谱系,开展精准招商、联合招商,持续推进招大引强。

9.打造低空经济特色产业园。建设中关村(房山)低空经济产业园,打造低空经济发展研究院,为企业提供产品展示、发展空间和试飞保障等专业服务。聚焦军用和应急装备领域,充分发挥良乡大学城创新策源地作用,依托北京理工大学的优势科教资源和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的产业基础,积极承接产业项目落地。大力培育通用航空材料、零部件与系统集成制造企业发展,打造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强化链主企业作用,带动系统建设标准制定、检测认定等体系建设,做大做强房山区低空装备特色产业集群。

(三)加强监管运行支持

10.布局低空监管体系。推动北斗、5G、ADS-B等通导技术的应用,建立起覆盖房山区的低空监管服务体系平台,打造低空智联网,为区域内空域使用及航空器监管运行提供专业服务。以首都安全为核心,突出无人机等航空器的监视和反制能力,服务于首都低空安全,打造北京市低空安全体系西南屏障。

11.探索适航、出口等先行先试。与民航局适航审定部门、无人机适航审定中心等积极对接,探索推进在区企业无人机、eVTOL等新型消费通用航空装备适航认证新模式,为企业提供试验鉴定地点、适航审定技术服务等全过程管理服务,协助对接第三方检验检测资源。与市商务局加强沟通,加强与北方产业园协同,在出口备案登记、许可办理等方面加强指导,加速办理流程,助力企业扩大出口。

12.加强起降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将低空基础设施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加强与城市运输系统连接。在周口店、窦店、十渡、河北等乡镇布局10处以上的智能化、集成型、多用途的垂直起降基础设施。强化起降场地等平急战转换建设,满足不同类型的低空飞行器需求。探索高频次、全天候、大容量、智能自主起降场布局应用。完善导航定位、通信、气象、充电等功能服务,以及路网、电力等配套设施支持。形成多场景、多主体、多层次的“主-干-支”起降点网络。

(四)打造全场景示范应用

13.加强航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结合房山区和北京市航空应急救援发展需求,打造城市航空应急救援运行基地,实现救援航空器的常态化备勤、救援人才的专业化培训。构建先进的航空救援指挥体系和物资储备体系,实现快速响应,服务于区域和首都的航空救援需求。

14.开展“平、急、战”航空物流配送示范应用。聚焦支线、末端物流配送需求,在浅山区、深山区尝试开展常态化物流配送应用。依托窦店物流基地,加强低空应急物资投送、低空物流解决方案等研究,探索智慧物流新模式,推动构建航空物流配送网络,满足平战转换需要。

15.推进低空新兴消费示范应用。围绕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云居寺、周口店猿人遗址等重点旅游区域,突出房山特色,结合传统旅游,规划低空特色文旅线路,开发短线游学等低空旅游产品。以eVTOL为重点,面向低空旅游、私人飞行等新型消费市场,支持开展飞行体验等消费飞行活动,鼓励形成“低空经济+”的消费示范应用。

16.打造北京城市空中交通枢纽基地。建设航空器起降场、机库、维修基地、人员服务中心,应用于eVTOL、飞行汽车等新型城市空中交通航空器往返京津冀的起降、托管、维修保养、补能(充电、加氢、航油),以及人员的住宿、会议、娱乐、租车等,成为京津冀低空经济应用标杆,先行打造为北京市西南门户城市空中交通运营核心枢纽。

17.创新多元应用场景。促进传统农林植保、低空飞行业务规模化运行。在良乡、窦店、琉璃河、石楼等乡镇开展无人机农林植保规模化示范。在重点企业开展规模化、常态化无人机线路巡检运行示范。鼓励拓宽无人机在电力巡线、生态监测、航拍航测、航空物探等场景的商业化应用。推动智慧巡检、医疗救护等辅助性公共服务应用。

(五)加快完善产业生态

18.搭建航空器试飞测试基地。以服务于北京市无人机、eVTOL等新型航空器研发制造为目标,在房山区选址并搭建航空器试飞验证场景,开展航空器试飞验证、无人驾驶测试、AI智能驾驶验证等,建立北京智能航空器(房山)测试基地,打造京南地区无人机试飞保障专业力量。

19.建设专业服务公共平台。完善区内低空经济下游产业,搭建低空经济共性技术交流平台、公共服务保障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交流、小试中试、维修保养等公共服务。为建设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生态圈奠定基础。

20.筹建中关村低空经济产业联盟。支持北京理工大学、北航医工交叉研究院与驻区企业共同组建中关村低空经济产业联盟。聚焦服务低空经济各领域企业,全力构建覆盖中关村示范区低空经济全链条的服务生态,营造一流的产业生态。围绕行业规范、政府支撑、行业研究、标准制定、人才培养、国际合作、活动组织等方面开展工作,辐射带动京津冀地区低空经济发展。

21.加强科技金融服务。提供针对低空经济企业的金融服务,丰富无人机资产评估、抵押贷款、融资租赁、飞行保险等业务模式。做好企业挂牌上市服务工作。

22.加强区域协同发展。加强与中心城区协同,承载海淀、丰台等区外溢项目,同时形成差异化发展;加强与房涞涿等地区协同,共建中大型无人机试飞检测场。

四、保障措施

23.强化组织领导。组建以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主管副区长为副组长,经信、发改、规自分局、中关村房山园管委会区科委、商务、应急、公安、园林等相关部门,窦店、周口店、韩村河等乡镇街道为成员单位的低空经济产业推进专班,办公室设在区经济信息化局,统筹推进房山区低空经济发展。

24.完善产业发展政策。重点聚焦低空经济发展方向,加快编制涵盖智能制造、场景拓展、金融服务、人才落户等重点领域的低空经济专项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技术产品研发投入,支持创新主体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研制攻关。利用好高精尖产业基金,为低空经济提供支持。

25.加强人才保障。依托“房山聚源计划”,对入选的战略人才、领军人才、骨干人才和优秀人才,按照政策规定,做好资金支持、住房保障、子女入学等各项服务支持措施。精准对接企业发展需求,与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房山区第二职业高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合作,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满足企业发展各层次人才需求。

26.加强宣传推广。加强低空经济产业与国内外、行业内外的交流合作,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对接。积极组织参与、承接低空经济会展、中关村论坛、国际展会等活动,扩大地区品牌效应。加强法规标准宣传,强化区内企业行业自律。开展航空科普教育,培育航空消费文化,营造低空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推荐阅读

■ 创新构建城市“4S”服务体系丨《成都市加快提升低空飞行服务能力培育低空经济市场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及其实施细则公开征求意见

■ 明年1月1日实施丨4项无人机领域重要国家标准发布

■ 低空经济观察丨低空经济保险业务乘风起飞

■ 低空经济观察丨“空中F1”培养复合型人才,广州多所重点中学招收无人机竞速特长生

■ 2027年目标达到500亿元丨河南发文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 上海:试点推动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商业应用;陕西《推动低空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2024-2027年)》印发

■ 民航局成立促进低空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 22.5万人、60.8万架……我国低空经济“飞”向快速成长新阶段

■ 4方面14项重点任务丨《体育总局航管中心关于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


■ 欢迎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们,每日为您及时提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政策形势、低空经济发展国内外最新动态信息。

信息来源:常州市政府网站、房山区政府网站,「低空经济观察」编辑整理。欢迎投稿、合作推广,请点击下方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请点击这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低空经济观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