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挤水分”后,山东正加速追赶江苏

海下 江南智造总局 2022-07-21

曾被“唱衰”的山东经济,如何扛住压力?


作者 | 海下 南风窗长三角研究院特约撰稿人

编辑 | 陈莹


4月19日,山东发布今年第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数据,生产总值19926.8达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GDP增速高于全国,不仅完成了保5%的任务目标,还领先了同期的“老对手”广东(3.3%)、江苏(4.6%),这在北方普遍增长失速,更显得十分珍贵。


在2019年第四次经济普查 “挤水分”后,山东已被江苏在经济总量上拉开差距,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转型迫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唱衰”之声,但山东并没有就此沉寂,经历了咬紧牙关艰难转型后,山东经济已经变得更加有韧性。




大象迟滞

毋庸讳言,势大力沉的山东在近年一度陷入了发展的瓶颈。


在第四次经济普查“挤水分”后,山东2018年的GDP数据修改为66649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减少9821亿元,总量下调12.8%。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两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几乎零增长。 


而反观老对手江苏,依然保持了持续稳定的高增长。长期老三的山东与第二名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到2020年山东的GDP为江苏的71%,人均GDP则只有59%。老四浙江追赶的势头也是越来越猛:2006年,山东的GDP是浙江的1.39倍,到了2020年,这一比值已经下降为1.13倍。


一时之间,舆论场上唱衰山东的声音十分汹涌,对山东经济病症的分析往往集中于两点:一是民营经济不发达;二是产业结构偏重。


不过以数据论,第一点上山东虽然称不上强势但也并非明显短板,山东的民营经济在总量、占比和质量等多方面看 都在全国排在前列。


事实上,除了福建、浙江两个民营经济高度发达的省份,其余经济大省的民营经济占全省GDP的比重并无显著差异:2020年,江苏省民营经济占全省GDP比重达56.8%,山东省民营经济占全省生产GDP的比重为51.96%,广东在2019的数据则是54.1%。



根据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1中国民营500强榜单,山东入围企业有53家,累计营收28982.74亿元。这和广东(61家)相差并不算大,在全国看也位居第四的高位。


真正的问题在于产业结构,山东素以经济结构偏“重”著称,被戏称为“大象经济”。长期以来,山东的龙头企业以轻工、化工、机械、纺织、冶金行业为主,多为资源型产业,能源原材料产业占比40%以上。而反观广东、江苏,这两省的第一大行业,均为计算机通信制造业。


2021年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53家山东企业中,从事石化和煤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几个产业的大型民营企业占据了半壁江山。


上述行业普遍有着高能耗、高污染的特点。这也使得传统能源消耗占比高成为了山东能源结构的突出矛盾,能源消费中煤炭比重偏高、电力消费中煤电比重偏高的“两高”问题比较突出, 煤电装机常年位居全国第一,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全国第一。


与之相对的,是山东在高新技术产业上的跛足,2019年,山东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1万家,仅为同期广东的五分之一左右,江苏的二分之一左右。


此外,山东的服务业仍以交通、商贸、餐饮、住宿等传统行业为主,现代服务业发展较慢,在热门的证券、汽车、互联网等行业,山东全国性的龙头企业较少。


制造业规模大而科创能力弱、能耗高而产出比不高,现代服务业不发达,可以说是山东与广东、江苏相比最大产业劣势。




新旧动能转换

山东经济想要再度崛起,就必须要经历一场蜕变。从2018年起,山东经济的命运就和“新旧动能转换”这一政策紧密相连。


新旧动能转换是国家在“十三五”期间推进的重点战略,作为一个政策名词,新旧动能转换指的是一国经济发展转变发展动力。大体而言,一方面要培育以高新科技产业为代表的新动能,另一方面要用优化、提升、改造各类落后产业代表的旧动能,其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学界对创新驱动进行的相关研究。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建立了全世界最为齐全的产业体系,同时也暴露出粗放发展、能耗高、科技含量低等问题,积累了大量过剩产能和落后产能。


“十三五”以来,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呈现新态势,以信息技术、绿色能源为代表的新经济大潮已经汹涌而来,我国的劳动力、资源等要素也有见顶势头。传统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中国经济必须开始高质量发展转型,步入了“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山东的经济结构与全国相似度高,典型示范性强,正是探索新旧动能转换的最佳试点。2018年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了山东省人民政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以济南、青岛、烟台三地为核心,涵盖山东全境。


这是十九大后获批的首个区域性国家发展战略,中央也希望通过山东的试点带动北方地区协调发展,为促进南北发展格局优化提供重要支撑,并为全国提供经验借鉴。


新旧动能转换主要指标


方案以五年为期,提出到 2020 年要基本完成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阶段性任务;


到2022年,要基本形成新动能主导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四新”(即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增加值占比达到30%。


也正是要在2020年前坚决完成去产能的目标,山东省明确提出“坚决淘汰落后动能、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坚决培育壮大新动能”,大刀阔斧“腾笼换鸟”。一大批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及落后产能被关停、淘汰,在主动“挤破泡沫”的魄力下,核算后的山东省经济增速有了较大幅度地下降。


转型的阵痛叠加2020年上半年的疫情影响,使得当时的山东经济举步维艰,在2020上半年GDP百强城市排行榜上,与去年同期相比,排名下滑幅度最大的10个城市中,有7个来自山东,其中聊城、泰安、滨州下滑幅度更是达到了惊人的50位、49位、24位,直接掉出了GDP百强城市榜。




大象起舞

转型的第四个年头,山东经济似乎已经迎来了柳暗花明的时刻。


在国内外复杂经济形势、疫情防控等多重压力下,2021年山东实现生产总值8.3万亿元,同比增长8.3%,形成了两个8.3的良好局面。进出口同比增长32.4%,规模以上工业利润两年平均增长24.2%。


经历了曾经的至暗时刻,山东的新旧动能转换开始释放新能量。产业是动能的力量来源,根据方案,山东的新旧动能转换重点发展“5+5”的十强产业:一方面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养健康等5大新兴产业,另一方面改造提升高端化工、现代高效农业、文化创意、精品旅游、现代金融服务等5大传统优势产业。


山东一直在坚持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力度之大,全国少有,压减粗钢产量1259万吨、焦炭产能290万吨,整合转移炼油产能780万吨,也由此给新动能的增长腾出了广阔空间。


围绕新动能产业的发展,山东陆续出台“五年取得突破”工作方案、落实“三个坚决”行动方案以及“十强”产业高质量发展突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了专项政策。


代表产业链高端化和新兴产业的投资增势明显。2021年,山东“四新”经济投资同比增长5.8%,占全部投资比重达到51.2%。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1.6%;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装备工业比重达46.4%,高端化工增加值占高耗能行业比重达28.1%,比上年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围绕“十强”产业培育了105个“雁形阵”产业集群,规模达到5.7万亿元。


一度被诟病的创新创业型中小企业不足,经济活力不够,也赢来了可喜的变化,2021年山东获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7家,居全国首位;累计培育有效期内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424家、瞪羚企业1140家、独角兽企业20家。


2022年,山东就要迎来新旧动能转换的冲刺之年,除了延续之前的成功做法,还尤其强调了做强做大工业互联网。省级层面提出“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争创国家工业互联网发展示范区”。各个城市也出台自身规划,如济南出台《济南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青岛提出“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青岛


作为制造业大省,山东天然有着在工业互联网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广阔的市场,当地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也居于全国前列。如山东的卡奥斯(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工信部相关评估中连续位居首位,同样在创新领航应用案例中,山东也入选了有济南二机床、青岛双星等23家工业互联网应用企业,数量居全国之首。


按照最初的规划,山东的新旧动能转换要“五年取得突破”, 随着转型的深入,这头巨象,已经在翩然起舞。




END

作者 | 海下

编辑 | 陈莹

排版 | Tia

图片 | 部分来源于网络


关注公众号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商务合作:
0510-88102725

   18925369074(微信同号) 

   投递简历:

 nfccsjhr@163.com


推荐阅读


滑动查看更多


南风窗长三角研究院专注于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经济、产业规划、城市营商环境的研究与观察,在中央权威政策解读、政商学媒“四维一体”资源对接、区域发展战略第三方咨询和城市及园区品牌传播等领域,为政府、企业和社会机构提供一流的智库服务。


『江南智造总局』为长三角研究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点击在看分享您的新“智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