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新“百强县”解析:江浙恒强,谁在悄悄逆袭?

江小局 江南智造总局 2022-10-13



作者 | 江小局

编辑 | 赖镇桃



郡县治,天下安。


县域的力量,向来不容忽视。如果不纳入市辖区、特区和林区的话,我国内陆目前共有1864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百强县”则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佼佼者。


2021 年,百强县以占全国不到2%的土地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9.94%的 GDP。


日前,隶属于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的“赛迪顾问”发布了《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2022年)》,最新版本的“百强县”名单也同期发布。



江南智造总局(ID:changsj001)发现,尽管中国“百强县”的格局已相对固化,但其中仍蕴含着或折射出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江浙军团”:永远的“常胜将军”


如果说“百强县”是中国近两千个县域中的佼佼者,那么“百强县”的TOP10 无疑是中国县域的“第一天团”,成为最受外界关注的焦点。


尽管我国目前有多个机构、不同版本的“百强县”榜单,但无论哪个版本,位居前十强的县域名单几乎不会发生较大异动。


这次的赛迪百强县榜单(以下简称“百强榜”)也不例外,前十分别是:昆山、江阴、张家港、常熟、晋江、慈溪、太仓、宜兴、龙口、长沙。省域分布上看,江苏占了6席,且包揽了前四名;浙江、福建、山东、湖南各1席。


如果单纯以GDP这一指标来衡量的话,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前十个县域分别是:昆山(4748亿元)、江阴(4580亿元)、张家港(3030亿元)、晋江(2986亿元)、常熟(2700亿元)、慈溪(2379亿元)、宜兴(2082亿元)、长沙县(2003亿元)、神木(1848亿元)、义乌(1730亿元)。




对比上述两份名单发现,除个别城市的排名略有变动外,赛迪百强县TOP10名单与县域的经济实力大体是相吻合的。


赛迪顾问副总裁、县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马承恩博士对江南智造总局(ID:changsj001)解释,与往年赛迪百强县的评选相比,今年的入围“门槛”又提高了一些,GDP需要达到500亿元(往年是4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20亿元。



但要上榜,并非“有钱万能”。


该榜单还从经济实力、增长潜力、富裕程度、绿色水平等四大维度、24个评价指标,来进行衡量。因此,赛迪“百强榜”的榜单虽与县域的经济实力高度相关,但并不“唯GDP”,而是一个相对综合性、符合高质量发展理念的评价体系。


百强榜的区域分布格局上看,仍然体现着“区域不均”、“强省强县”的两大特点。


所谓“区域不均”,是指百强县在区域分布上继续体现出高度不均衡的特点,东部地区保持明显优势。本次百强县中,东部地区占65席,中部地区占22席,西部地区占10席,东北地区占3席。与2021年相比,不同区域进入百强的县域数量保持不变。


“强省强县”,则是江苏、浙江、山东三个经济大省表现抢眼、全面领先,三者分别占 25 席、18 席和 13 席,与上年进入百强的数量保持一致。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江苏占据前十强的6席,且常年霸屏前四强,实力非凡。而在第11—20名这一区间,江苏无一入围,浙江表现强劲,多达7个县域,可谓后劲十足。江浙军团,在各类百强榜单中,堪称永远的“常胜将军”。


而黑龙江、吉林、山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重庆、西藏、广西、海南等 11 省(市、区)的县域,均无缘百强县。





山东“多点开花”,湖北加速追赶


作为北方经济大省,山东也是各类百强榜上的“常客”,这次也有13个县域入席,仅次于江浙,堪称百强县“大户”。山东媒体半岛都市报旗下的“第一风口”对此百强榜的报道,标题是《南方看江苏,北方看山东》。


相比江浙,山东虽上榜数量不少,但头部强县并不多。赛迪百强榜的主要负责人马承恩博士在接受风口财经采访时也表示,山东很难找到像昆山和江阴这样体量的头部强县,但山东属于“多点开花”,中等实力的县域居多,县域经济大有可为。


“县域经济强,城市的经济实力自然不会弱。”风口财经举例,以青岛为例,青岛的3个县级市再次全部入围,胶州位列第17,平度位列第55,莱西位列第69。


百强县的“大户”除了山东,还有福建(7席)、湖北(8席)、河南(6席)。其中,福建入围的县域,排名相对靠前,前32名中,福建就占据了5席。



值得一提的是湖北。去年(2021年)4月初,湖北召开全省区域发展布局暨县域经济工作推进会。时任省委书记应勇提出,湖北的全域协同发展,“差距在县域、潜力在县域、关键在县域”。同时,还明确提出了“三百战略”(百强进位、百强储备、百强冲刺),力争经过三年努力,GDP超500亿元的县市达到20个左右、超800亿元的约5个,全国百强县的数量,力争在中部省份领先、位次前移,实现“50强”零的突破。


会上,湖北还出台了颇为有诱惑的激励政策,表示要大力提拔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表现突出、实绩明显的干部。“新进入全国百强的县(市),党委书记符合提拔条件的,优先提拔担任市(州)领导班子成员并兼任县(市)党委书记。”


湖北省当时还提出,支持大冶市、宜都市、仙桃市等聚力冲刺全国县域经济前五十强;支持潜江市、枣阳市、汉川市、枝江市在全国百强县中争先进位。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江南智造总局(ID:changsj001)注意到,上述被“点名”的7个县级市这次都入围了赛迪百强榜。



不过,湖北入围百强榜的席次虽比福建略多,但湖北县域的排名相对靠后。排名最为靠前的仙桃市在百强中名列第65位,另有5个县域排名则在80名之后。


如果以下辖的县域的数量来论,四川、河北、河南、云南的县域都在100个以上,堪称“县域大省”,但上述4个省份入围百强县的成绩并不突出——四川4席,河南6席,河北1席,云南1席。这再次验证了我国县域发展和百强县分布的不平衡、不均衡的特点。





“百强县”到底因何而“强”



提起“百强县”,外界不免好奇,同样是县域,为何这些县域成为区域乃至全国的“领头羊”?


答案固然有多个,但其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则是,这些县域重视“投资”。


2021 年,百强县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速平均水平为20.2%,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4.9%。与经济强省比,百强县的固投增速也远高于浙江省(10.8%)、广东省(6.3%)、江苏省(5.8%)和山东省(6.0%)。


由于固定资产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重要的力量,可见,百强县经济增长潜力巨大。


此外,重视工业发展,也是其共性特征。工业仍然是百强县发展的强劲引擎。数据显示,2021 年,百强县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及第二产业占比,也均超过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和山东省的平均水平。


同时,2021 年,百强县人均 GDP 达到 12.9 万元。百强县居民(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值,分别高出全国水平26.2%、23.6%、59.4%,充分体现了百强县“富民”与“强县”并重的特点。


在百强县中,还有一个“小群体”尤其值得关注,那就是“千亿县”。


2007年中国第一次诞生3个“千亿县”。2021年,兴化、石狮、准格尔、肥西、荣成5县(市、旗)GDP 超1000亿元,由此全国“千亿县”总数达到43个。



这其中,江苏共斩获17个席位,占比近4成;浙江跟随其后,获得9个席位;福建5个席位,山东3个席位,其余省份占位数量均不超过3个。


可以预见,“千亿县”数量快速增长、经济总量持续壮大,越来越多县市 GDP 突破千亿已成为常态。(可参阅《真假“千亿县”,名单大曝光》




中国县域的几大隐忧


但百强县、千亿县,终归只是上千个县城中的少数。更多的县,正经历着分化、收缩,甚至消失。


过去十年间(2011—2020),随着撤县建市设区,中国的县域数量共减少了125个。


据赛迪的研究数据,同时,中国县域的户籍人口数量也呈加速减少的趋势。县域户籍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从70.6%骤降至63.1%。


过去十年,虽然县域数量明显减少,但地方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体呈现大幅增长趋势,于2019年达到最高值(24602.5亿元),是2011年的1.9倍。 


不过,县域“财力”的地区差异正逐渐拉大。


与2011年相比,2020年,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县域的GDP、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都是大幅增长,而东北地区县域的GDP下降了0.4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也出现下滑,与2011年相比减少了3.7%。


如何防止“东北萎缩”现象的蔓延,值得各界关注。


另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是,工业主导地位在一些县域正逐渐消失,而是片面追求第三产业的占比。中国县域三次产业结构,由2011年15.7:51:31.3 转变为2020 年15.0:40.2:44.8。


统计发现,近六成省(市、区)县域以三产为主导,如吉林、黑龙江、海南等18个省份。


不可否认,服务业比重的上升,和县域推进城镇化进程密切相关。但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不少县城发展的三产都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起步晚、规模小。脱实向虚,县域经济便缺少支撑。


与之相对应的,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这一指标,过去十年间波动性较大,2013 年达到峰值(为209735个),而2019年规上工业企业数量为近十年较低水平,2020年才略有抬升。




当然,“工业强县”只是县城致富的一种可能。


在相关研究报告中,赛迪对中国的“千亿县”进行了类型化解析,总结出六大发展模式:


一是以昆山市、江阴市、慈溪市、义乌市等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创新驱动主导模式;


二是以晋江市、南安市等为代表的粤闽浙沿海城市群产业集群驱动主导模式;


三是以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市为代表的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融合驱动主导模式;


四是以龙口市、胶州市为代表的山东半岛城市群传统产业升级驱动主导模式;


五是以神木市、准格尔旗为代表的呼包鄂榆城市群资源驱动主导模式;


六是以仁怀市为代表的核心企业驱动主导模式。




财富密码不一而足,一些县因为“家里有矿”、“河边有酒”而当上土豪,一些县则靠城市群、都市圈组团起飞。


县域经济,未来还需要更多“惊险一跃”。



作者为南风窗长三角研究院研究员





排版 | 杨雨桐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关注公众号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商务合作:
0510-88102725

   18925369074(微信同号) 

   投递简历:

 nfccsjhr@163.co


推荐阅读


滑动查看更多


南风窗长三角研究院专注于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经济、产业规划、城市营商环境的研究与观察,在中央权威政策解读、政商学媒“四维一体”资源对接、区域发展战略第三方咨询和城市及园区品牌传播等领域,为政府、企业和社会机构提供一流的智库服务。


『江南智造总局』为长三角研究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点击在看分享您的新“智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