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菊子:亲历公司裁员 | 二湘空间

空间作者 二湘的六维空间 2023-05-24

思想的碰撞   民声的回鸣

有品格  有良知  有深度  有温度



图源网络

阳历年,阴历年,虎兔相逢大梦归——亲历公司裁员 文/菊子

尴尬时期的尴尬事,得过且过的暖冬


孩子小的时候,每到中国新年时,我都去他们学校他们讲十二属相。慢慢地,班里的美国孩子也都学会了,阳历年结束、阴历年开始之间那几个星期,人的属相还没有变,出生在这段时间的家里人容易说错属相,小朋友们最乐于纠正了,纠正完了能得意半天。


《红楼梦》中元春判词,虎兔相逢大梦归,颇有些不吉利。究竟是虎兔相逢,还是虎兕相逢,我一直不甚了了。倒是豆瓣上有位漫画家Wanze,用漫画记录了每年阳历年与阴历年之间那几个星期的尴尬:


Wanze 漫画,图源《豆瓣》


今年虎兔相逢这个档期,真是再尴尬不过。


先说疫情。12月初,父老乡亲、家人朋友尽皆中招。俗话说,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虎年即将结束时,老虎大王要让我们记住它的威风吧。


美国新冠死亡于2022年5月17日超过一百万大关,尽管数字依然在增长,新冠却不再是头条新闻。2023年1月30日,拜登政府宣布新冠紧急令将于5月11日终结,我们公司也跟着宣布,新冠以来的补助报销等措施将于四月底结束,超市里戴口罩的人已经寥寥无几,四处看去,都是一派新冠退却、生活恢复正常的气象了。


于是,很多人都蠢蠢欲动,探探回乡的路。疫情最严重时,我有担任公司高管的同学为了公务回国,隔离时间长达28天:香港14天,上海14天。大部分人都是7+7,后来不知何时又变成了7+3。2022年11月11日,7+7突然变成了5+3,然后就是1月9日这个神奇的日子,突然就完全不需要任何隔离了。


回国漫漫长途,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足下是什么?就是微信群。我也跟风加入了一个回国群。进去一看,眼前一片惨烈,父母生病,大家心急如焚,都在交流申办人道主义签证的经验,需要赶回去照顾或是送亲人最后一程。纽约,华盛顿,芝加哥,旧金山。填表,排队,反复折腾照片,拿号,寄文件,然后心急如焚地等。等待过程中,爹走了,妈走了,还是想回去奔丧。拿到签证的还在群中暂留几天,回答别的心急如焚的申请人的问题。


其实,很多人和我们一样,手里都有十年签证,但它们都莫名失效了。当下国内结束封控,使馆也不再办理网上签证了,1月16日以后一律改回面签,开几个小时的车开到城里,使领馆门前排着长队,排在后面的说不定都领不到号了,令人望而生畏。我终于让家人发来邀请信,算是启动了回国探亲程序,但心里知道,秋季之前是不会动弹的,不好意思和小留学生们抢机会,另外还有些迷信,那么多人申请人道主义签证,人道主义等于病危、等于过世,我不需要这样的人道主义,我宁可我父母身体健康,快快乐乐地和他们眼前的儿孙一起吃喝玩乐。


然后突然就跳出来一个chatGPT。微软是老用的,电脑操作系统自不用说,MSN刚出来时,也在上面加过几位要紧的朋友。而且,各种email屡遭拦截,只有hotmail一直畅通无阻,和国内编辑朋友们发送邮件都靠它。但自从谷歌问世以后,必应搜索引擎Bing如同笑柄,亚马逊云AWS问世之后,微软云Azure也似乎一直处于守势,这回chatGPT横空出世,居然一夜之间改写了“大厂”的排行版图,微软又重新稳居科技大厂的最前沿。


 OpenAI于2022年7月刚推出MidJourney时,就跟着两位行家上去玩了几天。我不会画画,用软件画出的东西自然比我自己能画的要好得多,但一看就是在某位名画家的画作基础上重新拼凑出来的;等chatGPT出来,我也用中文、英文试着玩了几次。chatGPT能够“回复”,和搜索引擎老老实实地贴出搜索结果略有不同,让人误以为对方——对,首先让你误以为有一个对方,然后这个对方还能够和你一问一答。其实,这个“对方”是不存在的,而且它还老实承认,它不联网,没有网上最新的资料,它的数据库里的信息都是2021年之前的。因为一问一答,它还是有点拟人化的。


我以前做过语言软件,当时语言软件最可靠最实用的一个是医疗,一个是法律。今天看来大致也是如此,主要是这两个方面的数据来源更丰富也更规范,能够避免“垃圾进垃圾出”。对我来说,除了偶尔闲着无聊逗逗chatGPT, 大概还用不上它。它写的文字过俗,缺乏美感,像是打油诗、顺口溜;更重要的是,它反复强调自己是一个AI语言模型,无法表达情绪、情意情感,说不了我想说的话,我不会用它代替我自己的写作,不会让它为我起草写给别人的信件邮件,更无法将它当作朋友,和它聊天。毕竟,它不过是别的码农写出来的程序,处理的是2021年前的数据。


不过,它很谦虚,说它错了,它就认认真真地认错,还耐心地答应会改正。我觉得它颇像是一个二十来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却又有点憨厚、古板、拘泥教条的书呆子,是个萌萌的、有轻微阿斯伯格自闭症的多面手天才。——像不像它家老祖宗比尔·盖茨?


我和chatGPT的聊天记录菊子


今年又是一个暖冬,二月中旬了,地上却毫无积雪,特别适合得过且过。散步时看看草地,夏天时长出的杂草还没有冻死。结果2月3-4日上了一个大冻,北边的新罕布什尔州有了创纪录的低温零下109华氏度(零下43摄氏度)。与此同时,乌克兰战争持续进行,土耳其地震,大气球漂流,美国政治继续分裂,股市继续下降,偷偷看一眼,401K缩水不少,利率提高,房市却继续上涨,但反正我们也不买不卖,于是安慰自己,鸵鸟无需操心。

飞来横祸,公司裁人


新冠一开始,居家办公增加,外面愁云惨雾时,很多IT公司最初都多多少少发了一些国难财。疫情虽然凶狠,最初让人恐惧,后来让人疲倦、不耐烦,其实,高科技公司的员工因祸得福,倒是得了不少好处:


• 居家上班,省去了上下班路途劳顿;

• 时间灵活,家务、体检看病都顺便安排了;

• 公司组织的集体活动,聚餐、摘水果、远足、志愿服务

• 新冠报销、补助,提薪、奖金、发放股票


工作市场一时火热,很多公司大量扩招,连我这个不思进取、不打算另谋高就的人,也常常收到猎头电话、邮件。心思活泛又自恃有一技之长的纷纷跳槽,一时间形成了“大辞职“风潮。公司为了挽留员工,也纷纷想办法留人,各种蝇头小利,一时间令人自觉身价百倍。


然而,突然之间,从2022年年中开始,科技大厂又纷纷开始裁人。亚马逊,脸书,谷歌,微软,推特……计算机和其他专业毕业生趋之若鹜的著名公司,接二连三地发出裁人的消息,似乎唯恐失去了上镜头的机会。根据CNBC统计,2022年间,高科技公司共裁员9万7千人。进入2023年,这个势头方兴未艾,据Crunchbase.com网站, 至2月10日为止,高科技公司已经裁员7万7千人:

 


美国的总失业率很低,目前只有3.4%,但高科技公司比例虽小,份量却重,凭借高薪及高新技术吸引高端人才,眼下却争先恐后地砍人砍产品,自然引起恐慌。


新冠爆发后,Zoom因居家上班的人陡然增加而身价百倍,Zoom总裁袁征美国签证八拒九申的故事也成为坊间佳话。Zoom这次也被迫裁掉占比15%的1300名员工。袁征本人放弃98%的薪水和2023财年全部奖金,所有高管减薪20%,也放弃2023财年的奖金。


Zoom,当初象征着新冠给IT行业带来的机会,现在,也成了IT缩水的象征和裁人的工具。新冠“福利”结束了。


我们不算一线大厂,我还是鸵鸟般的每日撞钟。突然有一天,一位去年才招来的同事问我,他收到了大老板的Zoom会议邀请。我不知就里,还安慰他,或许大老板是想和新员工交流一下。哪里知道,裁员已经开始了。


我毕业后开始上班时,正好碰上了硅谷泡沫破裂。刚刚跌出象牙塔,就看到了资本主义/科技行业的残酷。我自己幸免于难,却也是初历沧桑,提笔写了一段《空荡荡的办公间》。


居家工作三年之后,连“空荡荡的办公间”也看不见了。公司上午开始通知被辞退的员工,他们下午五点之前必须清空公司电脑上的所有个人资料,五点之后,他们的账号将要关闭。


通知的方式,就是一条Zoom会议邀请。接到大老板Zoom邀请的,就知道自己上了名单。


五点之前,我点击进入Microsoft Teams, 还能看见一片绿点。大家小心翼翼地打招呼,互道珍重,留下联络方式。互通消息之后,就知道哪些绿点即将关闭。


我服务的这家公司,从前以从不裁员为傲,近年不得已,也曾经裁员过。按照法律,要裁员之前,公司有义务在六周前发出信号,总有消息灵通的员工早早关注,然后互传小道消息。忽然有一天,办公室人员预定了所有的会议室,我们事先预定的会议都要改时或改地。办公室人员在包下的会议室上贴上“此屋今日几点至几点已被占用,闲人勿扰”的字样,楼道里开始有衣冠楚楚、平日不见的陌生人晃来晃去,都是外地飞来的人力资源部门人士,你就知道,大屠杀开始了。


下面,就是看见熟悉的或不熟悉的人鱼贯进入其中某一个房间,他们的办公间门口就有了几只纸箱子,然后他们就走了。


远程上班,这一切都不能也无需亲眼目睹。只是心中煎熬,看着工作群里的绿点,等着它们在下午五点时熄灭。果然,五点之后,该关闭的绿点都关闭了,开始变成away的黄色,或者变成了白色的圆圈,中间一道黑叉,一只一只的空洞,包括多人组成的团队,也是一只白色的圆圈,里面还依稀能够看到几张愉快的笑脸。


后来听一位同事说,一到五点,IT便已经远程将他们的电脑全部清空。有一位同事认真,他的手机漏网了,五点了还没有被封,他还专门提醒他的老板:这儿有漏洞。


我虽然幸免,却如同在法场陪斩,在同伴们英勇就义之后,我还要惊魂未定地面对他们的虚拟尸身。而且,这几天一直感觉到深深的幸存者的罪恶感——所有人都比我更值得留下。


我和很多同事都是从一家小公司一同并购进现在的公司的,同事十几年,朝夕相处,情同手足,本以为会在干够了时一同退休。这十几年风风雨雨,裁员、公司倒闭都见过不少,我自己也跳过槽,头一天还心心念念牵牵挂挂的难题,辞职的念头一起,马上就成了别人的问题了,一出公司大门,便一拍两散,和公司毫无干系。但几次跳槽之后,不知怎么就在这家公司里混过了十年,十年里,再怎么保持距离、淡然处之、不把公司当“单位”,也还是和同事们成了好朋友。


我的老板十分优秀,技术熟稔,为人宽厚。我不知不觉间早已进入半躺平心态,日常工作认真应付,主要是因为自己天生的责任心和习惯而已。老板则不一样,对工作、对团队都是全副心思的牵挂,哪一件事情没有处理妥当,晚上都会辗转难眠。一夜之间,这些责任都突然卸载了。


持H1B签证的外籍员工们,在美国已经学习生活多年,娶妻、生子、购房,孩子在美国出生、上学,已经不能轻易回到母国。


刚刚毕业工作的小留学生们也一样,新冠以后就再也没有回国见过父母,在网上上完网课以后,总算幸运地进了公司,碰到裁员,首当其冲的便是身份,身份!要么是OPT(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要么是刚刚抽到H1B,无论是哪一种,都必须在两个月内找到专业对口、而且愿意资助签证的雇主,不然就失去了合法身份。


没有身份问题的普通员工,有的是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一两个或者三个孩子,一所房子,一两条狗,一两辆车,平时安逸舒适的中产生活,一纸粉色解雇书,或者大老板的一个Zoom邀请,便马上陷入绝境。


同事们多年不更新的领英账号,渐渐更新了,突然间开始加了很多好友,本月也成了最后一份工作的结束日期。动作快的,头像上还添加了一道绿环,“#OPENTOWORK”——求职中。


一个人在这家公司的职业生命消逝了,整理着他们匆匆离去时留下的文件,就像是整理故人遗物。云遗物。读着他们的工作总结,不知不觉间泪洒键盘。书呆子工程师,爱干活,不爱总结,每次总结都要人催促,学印度人说法,do the needful. 这次的needful没做完,我来一项一项地接着做,做完了,系统里突然拦截的邮件终于发出来,发件箱还是已经关闭的邮箱,带着已经离去的员工的名字,蓦然看见,如故人回来,恍若隔世,令人再一次潸然泪下。


程砚秋


一边要强打起精神一边支撑着上班,一边还要抽时间帮助离去的朋友们,冬日悠长,心中块垒无法排解,竟然听起了京戏。两个多小时端坐在桌前,从头至尾一气看完了程砚秋1954年版的《锁麟囊》。我不懂戏,以前零零星星看过一点片段,这天大概是因为心境、历练都准备好了吧,突然觉得能够看懂了——懂的不是技术或技巧,而是里面承载的情感和世道人心。画面配的是张火丁,背后是程砚秋的录音。


音画之间,更抓人的自然还是音——凄切悲凉的唱词,由温柔缠绵的唱腔低回婉转地唱出来,触到了人心里最柔软的地方,听得人一路涕泗滂沱。“这个剧的人文精神是需要时间沉淀才能体味。”诚哉斯言。


《狂飙》删去含笑出场片段,曾吸毒演员可以复出吗

延伸阅读:
菊子专辑


作者简介

菊子:武汉人,燕园学子,北美码农,个人微信公号“菊说八道”。


平台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微信首发,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the end~

更多往期精粹


《狂飙》删去含笑出场片段,曾吸毒演员可以复出吗

张颂文:妈妈倾尽所能,用成年人的方式提前教我长大

在土耳其地震重灾区,“和全球最会救援的人”一起扎营

黄慧:一个伯克利大学生在伦敦经历的文化震动

棋客:绝对隐私!因为一次按摩,我在派出所里被警察审问


欢迎大家关注“河岸的左岸”和“我们的天空之城”以防失联。

投稿点击此链接,记得公号加星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