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役背后的暗战
历史系列原创号,每周二、五上午10:30准时更新
喜欢的话点击下面名片关注我哦
↓↓↓
由于公众号修改了推送规则,若不加星标可能会错过更新噢。
添加星标方法:
请点击上方名片「握中悬璧」→右上角菜单栏→设为星标
快来成为我的特别读者吧!
前文在这里
百年东吴(四十四)受封吴王
在东吴夺取荆州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刘备一直没有大的动作,而是忙于称帝一事。不过孙权却没有因此放松警惕,而是为应付接下来的复杂局面进行着准备,其中建都武昌就是其中的一项工作。
不过仅仅是军事上的部署还不够,要想在接下来的吴蜀大战中获胜,取得外交上的主动权更为重要。
战争并不完全是在战场上分出胜负的,外交上的斗争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如能通过外交手段为本方创造出相对有利的局面,对日后战局的发展必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夷陵一役的背后,三方在外交战场上的纷争同样激烈,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而孙权凭借高超的手段成了最大的赢家。
黄初二年(221年)七月,刘备正式率军东征,孙权也到了必须尽快做出决断的时候了。
作为一个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君主,孙权具备着危机意识,这一点可以从一件小事得到充分的体现。
或许是轻易取得荆州后有些飘飘然了,当时有些部将追求简约,平时出入不带兵器也不带侍从,孙权对此进行了批评,告诫他们要居安思危,由此可见孙权头脑的清醒。只是打下荆州还远不能高枕无忧,必须做好准备迎接对手的反扑。
此时魏吴关系急转直下,孙权最担心的就是遭到曹丕和刘备的夹击,因为此前发生的一件事让他对当下的局势非常担忧。
一年前刘备以凭吊曹操为名派韩冉出使曹魏,这是外交形势发生重大改变的一个信号。刘备多年以来的招牌就是反曹兴汉,他应该和曹魏是势不两立的。如今却一反常态,主动发起了这次破冰外交,明显就是为夺回荆州在做准备,为此不惜放下身段缓和魏蜀关系。
关于这次出使的细节,王沈《魏书》和鱼豢《典略》有着不同的记载。《魏书》说曹丕对刘备的善意不予理睬,反而将韩冉斩首断了他的念想。而《典略》则说这次外交行动是成功的。
相比起来,《典略》更为可信。按照《晋书》的说法,《魏书》这部作品中有太多的为尊者讳,因此从史实角度来讲评价不高。
与荀顗、阮籍共撰《魏书》,多为时讳,未若陈寿之实录也。(晋书王沈传)
而《典略》的评价就高得多了,《三国志集解》的作者卢弼说鱼豢所作的另一部史书《魏略》非常详实。虽然《魏略》和《典略》是否为同一部作品尚不能确定,但这至少证明鱼豢治史的态度要胜过王沈。
另外,根据王朗给好友许靖的书信,也可以得知后来曹魏将孙权所赠的大量礼品转送给刘备,这说明双方关系比较友好,若曹丕真的斩了韩冉,断不会再做这种打脸的举动。
这件事引起了孙权的高度警惕,虽然他不清楚魏蜀双方达成了什么协议,但他必须做最坏的打算,刘备已经实质上抛弃了多年来反曹的口号,这明显是冲他来的,如果继续坐以待毙,等着他的就是魏蜀双方的两面夹击。这是孙权自赤壁之战以来面临的最严重的一次危机。
和刘备的矛盾虽然不可能化解,但是曹丕却是有可能松动的,只要从他这里入手,就有可能瓦解掉魏蜀之间这次准军事同盟,最起码也要让曹丕保持中立。
为此,孙权进行了两手准备,一方面去跟刘备和谈,同时又向曹魏请降。
当然,孙权并没有足够的诚意跟刘备和谈,看看使者诸葛瑾的言论吧,他通篇只谈感情不谈利益,这种话怎么可能打动刘备呢?
事实上只要东吴愿意就荆州的划分进行谈判,双方就有可能免动刀兵,毕竟蜀汉国内反战的人不少,刘备也不能完全不加考虑。可惜东吴绝不可能放弃荆州,因此和谈是不可能成功的,孙权此举只是在尽量为自己争取时间罢了。
孙权真正全心全意去办的,其实是向曹丕请降,这才是他的真实目的。就在派诸葛瑾使蜀的同时,孙权又命人将之前俘获的于禁等魏将礼送回国,同时表达了称藩请降之意。
务实不务虚是孙权一贯的外交策略,只要能得到实际的利益,稍微低个头又能如何?反正之前已经对曹操请降过了,再来一次也不算什么。
当然,孙权此举也不单单是权宜之计,他是在下一盘大旗。
孙权有着更长远的考虑,周瑜和鲁肃两位英杰虽然已经不在了,但他们为东吴规划的宏图却一直印在孙权的心里,成就帝业始终是他的理想。
在听说曹丕和刘备先后称帝后,要说孙权一点不心动,那是不可能的,当时他就请人来为自己占卜。
不过孙权也清楚,以目前的局势,贸然跟风称帝绝不是明智之举,一是太高调容易成为众矢之的,二是缺乏民意基础。
曹丕称帝得到了汉朝的禅让,刘备虽然差一些,但毕竟也算有些依据,但孙权这个南昌侯想要称帝,那就怎么都说不通了。为了实现这一远大理想,他必须从长计议。
在孙权整个的计划中,曹丕是他实现目的的一个棋子,他从未真心实意地低过头。当年曹操大军压境他都能奋起反抗,如今也只不过是虚与委蛇罢了。
孙权的具体方案就是先假意请降,渡过眼前这次危机,等局势好转后立刻转变态度,故意激怒曹丕,引诱他发兵征讨,继而以此激发江东民众的斗志,让他们对曹魏产生愤怒,从而上下一心,最后便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孙权也就有足够的理由称帝了。
由此可见孙权的手段之高明,不仅将曹丕给算计了,而且还裹挟了整个江东的百姓,可以说非常老谋深算了,当年孙策确实没看错人。
每参同计谋,策甚奇之,自以为不及也。(江表传)
然而再高明的计划也瞒不过所有人,曹丕虽然被套路了,但他身边的刘晔却把孙权的心思摸得很透。
当初众人皆以为刘备不敢出兵报复,唯有刘晔不以为然,最后果如其所料。这次面对孙权的请降,众人都觉得可喜可贺,依然只有刘晔觉得不对头。
他一眼就看穿孙权是因为处境困难才被迫请降的,根本不值得信任,因此不如趁此良机讨伐东吴,那样就能永除后患。
可惜曹丕并未听进这番金玉良言,而他自己又一时无法下定决心,于是就将和于禁一起被释放回来的东里衮和浩周招来,问问他们的意思,毕竟这两个人是见过孙权的,或许能看出些端倪。
不过这两个人给出的答案却截然不同,浩周以为孙权必然臣服,而东里衮则说其必然不服。
降服不是只凭说说就可以的,需要送人质才行。当初浩周在作为战俘期间,孙权对其非常礼遇,于是浩周也投桃报李,以全家百口性命为孙权作保。这一切其实都是孙权有意为之,浩周已经不知不觉被孙权给利用了。
听浩周说得这么信誓旦旦,曹丕也只好表示赞同。其实他心里已经有些打算了,表面上请人问策,显得自己兼听则明,其实就是给接受孙权请降找个借口。
刘晔所说的道理并不复杂,曹丕作为经历过夺嫡之争和即位时短暂动荡的君主,他的心态必然是成熟的,不会如此天真地认为孙权是真心请降。
那么既然如此,他为何又要接受孙权的善意呢?其实曹丕也有自己的考虑。和刘备一起夹击孙权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谁能保证一定获胜呢?连英明神武的父亲当年都没少吃亏,何况是自己,这个方案有些冒险了。
而接受东吴请降则稳妥得多,一方面君臣名分可以正式被确定下来,这在名义上也算是开拓之功了,对于刚刚称帝的曹丕来说是个相当不错的政治加成。
另外即使孙权是虚情假意又能如何?光是刘备就够他应付了,自己完全可以坐山观虎斗,等到吴蜀双方两败俱伤的时候再下场收割。
哎,还是太年轻了,曹丕只想到了好的一面,却没想到他的规划中有一个巨大的漏洞。
当初曹操以为将东吴偷袭的消息告诉关羽,就能坐收渔利,没想到吕蒙使出攻心之计,关羽大军不战自溃。这次也是一样,如果吴蜀双方并没有两败俱伤,而是其中一方轻易获胜,那该怎么办呢?
那样的结果就是胜者将更加强大,而败者只能被迫求和,吴蜀双方将再次结成同盟,到时候曹丕就没有介入的机会了,局势也将重归稳定。
也就是说,机会只有这一次,趁着吴蜀交恶时出兵干涉,这样便可能打破僵局,斩断鼎之一足。
而相比起来,自然是目前实力更强的东吴威胁更大,因此最佳的选择就是如刘晔所说和刘备一同伐吴,而他过于理想化的选择导致自己失去了一生中唯一一次破局良机,而这样的机会直到三国结束都不会再有了。
除此之外,曹丕还有一大失误,那就是不该封孙权为王。要知道孙权目前的爵位仅仅是曹操给的南昌侯,这样跨越了公这一级别直接封王,我想就是孙权也万万想不到会有如此的意外之喜吧。
其实封赏的话完全没必要送这样一份大礼,给个大将军糊弄一下也就是了,或者至多给一个会稽郡公就可以了,那样的话孙权日后要想称帝还得费一番周折。
最终曹丕的使团还是上路了,由太常邢贞领衔,孙权的“老朋友”浩周也一同前往。
为了给江东一个下马威,邢贞故意面露骄色,引得江东众臣大怒。
其中徐盛的表现最为激烈,他对众同僚说:“我等不能为国开疆拓土,反而让主君屈膝求和,这不是奇耻大辱吗?”
邢贞看了这场面,也明白江东人才辈出,不会久居人下,只好暗自叹气。不过使命还是要完成的,最后孙权被拜为大将军,封吴王,加九锡,距离帝业只差最后一步了。
对这个吴王不屑一顾的人很多,徐盛的表现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他们认为孙权应该自称上将军九州伯,不该接受曹魏册封。
孙权耐心地解释说:“当年汉高祖也接受过项羽册封,只不过是一时权宜之计罢了,又有什么实际损害呢?”当然,他那些更深层的算计是不会对外说的。
不过曹丕这些好处不是白给的,孙权应该送上人质以表诚意才行。但这就有点异想天开了,当年曹操索要人质孙权没有给,这次同样也不可能给,他的对策就是一个字“拖”。
这次浩周随使团前来,目的就是跟孙权谈人质的事,他将自己以全家性命为孙权担保一事说了。孙权听了暗自发笑,但表面上仍然做出感动至极并痛哭流涕的样子,并对天发誓一定会送人质,然后就把浩周打发走了。
可怜浩周一片赤诚,换来的却是孙权无情的戏耍,虽然他最后没被满门抄斩,但也落得一个终身不受用的下场。
再说曹丕,他看孙权这边总是没消息,感到非常不满,于是派辛毗和桓阶前来催促,而孙权依然是各种拖延。
当然,孙权也怕曹丕失去耐心前来讨伐,于是派赵咨出使曹魏,在和曹丕的会谈中,赵咨不卑不亢,从容应对,让曹丕对东吴心生忌惮,而等他认识到孙权永远不可能送来人质并下定决心翻脸的时候,夷陵之战早就结束了。
孙权用灵活的外交手段,扭转了最初不利的局面,为自己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不仅排除了后顾之忧,同时也为自己以后称帝打下了基础。
反观刘备,战前派韩冉使魏确实是一步好棋,但此后他在外交方面就鲜有作为了,孙权受封一事不是秘密,刘备明知如此,但在双方长期对峙时却没有对曹魏进行争取,而此前的举动已经充分说明和曹魏结成短期同盟是他并不排斥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孙权做得要比刘备好得多。
兵法有言:“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为衢地。衢地则合交。”
这就是说,一块地盘同时和敌我双方以及第三者接壤,便被称为衢地,到了衢地应该主动和外部势力结交。
荆州就是这样一片衢地。孙权做到了衢地则合交,而刘备却没有,在外交层面上的劣势让他在尚未开战时就已经落于下风了。
建安的尾声系列在这里
三国名将系列在这里
淮南三叛系列在这里
希望与作者进行讨论的话请加入读者交流群,公众号后台私信联系即可。
喜欢的话请关注我的公众号,长期更新
觉得文章还可以的话,请帮点在看吧。
您的支持是对我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