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巍|辜鸿铭的受辱:民族主义与创伤记忆(下)
三、科鲁洪探险队
辞去新加坡辅政司署译员职位后,辜鸿铭去了香港。他哥哥1882年将公司由福州迁到香港,兄弟俩在香港团聚了。但很快,辜鸿铭的名誉就因为一个英国人而遭到损坏,无法在香港再待下去。关于辜鸿铭在香港两三年的生活,他在后来的一封信中约略提到:“你还记得在香港时,早餐前我们常常在你的单身公寓里争论个不休?”(Ku,Part 2: 78)这说明他主要活动在英国人圈子,而正是这个圈子的介绍,使他在1881年年底结识了一个来自英国并计划到中国西南边疆刺探情报的探险家——阿奇巴德·科鲁洪。不过,在“乌石山教案”余波中写出要将“他们”(英国人)“从我们的土地上赶走,就像狂风扫尽尘埃”的诗句后,在辞去新加坡辅政司译员职务后,民族意识已然觉醒的辜鸿铭却“自告奋勇地”充当这支试图为英印政府开辟一条通向中国西南腹地的通道的英国探险队的首席翻译,就令人匪夷所思了。但前引翟理斯《中国当前事态》对包括辜鸿铭在内的南洋归国华侨的观察(“他们作为大英子民和中国臣民的混合的变动的特征”)可以解释这种矛盾性。
一种流传的说法是将辜鸿铭参与此次探险附会为他在与马建忠长谈并决定“重新成为中国人”之后的第一个行动,即“饱览祖国形胜”,如王成圣说他参加探险队是“为了便于重回祖国怀抱,游历华南山川,不惜屈就”[35]。骆惠敏则主要从经济方面分析辜鸿铭何以参加这次探险,说他辞职后失去了经济来源。不过,他没有考虑辜鸿铭的哥哥此时已在香港开办公司,他完全可以在哥哥的公司帮忙。此外,骆惠敏,正如其他研究者,都没有探究这支英国探险队的动机,这就像辜鸿铭一开始接受探险队聘请时,也并不了解这个动机,而一旦意识到这个动机后,他就试图让这桩“探险事业”半途而废。
参与探险队的这段经历不见于辜鸿铭本人任何文字,因此它也就在他人的讲述中成了一个无足轻重的“插曲”,例如吴相湘就一笔带过:“一八八一至一八八二年,辜参加一英国探险队担任译员,随队往中国广州拟赴缅甸曼德勒。到达云南时,辜发现前途困难而舍弃这一工作,转往香港居留。”[36]他在这里将辜鸿铭在广西百色(不是云南)中途退出探险队解释为“畏难”,暗中认可了科鲁洪对辜鸿铭的评价。事实上,有关辜鸿铭中途退出探险队这一“事件”的文字叙事,被科鲁洪一人所垄断(探险队另一个英国人瓦哈布在后一段旅程中患重病,到缅甸就一病不起,不久在转往英国的海船上病亡;辜鸿铭本人从未将这段经历笔之于书,但私下告诉过翟理斯,但翟理斯虽数次在著作中谈到这一事件的“辜鸿铭版本”,却并未提供具体内容;探险队其他华人——助理翻译、仆人、水手、厨子等等——对此也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记载),他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再现”这一事件以及辜鸿铭在这一事件中的动机和行为。自传(科鲁洪这本探险记本身就是自传)是建构传主的主体性的叙事行为,尤其对科鲁洪这种殖民主义者、帝国主义者和种族主义者来说,其主体性往往膨胀到专横的程度,而这种专横不徒见于身体行为,也见于叙事行为。
在这次深入中国西南腹地的探险中,在探险队队长科鲁洪与随队首席翻译辜鸿铭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使辜鸿铭的人品受到怀疑,名誉受到损害,以致尽管他内心受此重创而一生难以平复,成为清末民初最为有名的“攘夷论者”,而他却不愿言及一二?
正如马建忠1881年夏秋的南行负有调查马六甲海峡一线鸦片运转加工情形并劝说英印政府阻止鸦片走私的半秘密外交使命一样,科鲁洪1882年年初对中国西南边疆地区的探险也负有半秘密使命,即绕开马六甲海峡一线(这正是马建忠致力于阻止印度鸦片走私输往中国的线路),从英国殖民地下缅甸另辟一条陆路贸易线路,以深入中国西南,不仅为东印度公司的“大宗商品”(鸦片)打开一个大市场,而且可以把英国的政治影响力渗透到中国的这一边疆地区。这实际是在破坏马建忠正在试图推进的官府经营鸦片贸易政策。此外,西南地区也是与英国形成竞争的法国的目标,英国人担心一旦法国势力抢先一步渗透,则英国就被挡在了外面。
槟榔屿辜氏家族从辜礼欢时代起就协助英国人向缅甸方向扩张,尤其到了1870年代末,在辜尚达成为槟榔屿首富后,为开采新的锌矿,不断向富含有色金属矿脉的马来半岛内陆山区拓展,这样就与英国人的在马六甲海峡之外另辟一条内陆贸易捷径的既定计划不谋而合。正如萨尔·德赛所说:“如果说19世纪前一阶段英国的重点是利用海路,那么,在后一阶段,在确保其在马六甲海峡沿岸以及南海的战略地位的同时,英国的兴趣已越来越转向利用和垄断穿越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后门的缅甸这条陆路。”[37]其时英国已占据下缅甸(“英属缅甸”),时刻觊觎作为通向中国云南边界的古商道的上缅甸。可以说,在打通缅甸-云南内陆贸易捷径上,英国殖民者的利益与海峡殖民地华人富商的利益高度重合。谈到槟榔屿华商与英国向缅甸的扩张之间的关系,罗纳德·厄格勒托写道:“英属缅甸的华人也成长为一个重要的富裕的社团——这比缅王控制该地的时代更为突出。早先中国人从北部(中国西南)移民而来,而缅甸被英国殖民前中缅之间通过多条水上商路进行贸易,但在英缅战争(1824-1826)之后,华人向英属缅甸的移民——尤其是向城镇移民——大为增加。来自英国控制的槟榔屿的海外华人充分利用了英国人给丹那沙林河两岸带来的‘和平’加强了贸易、采矿(尤其是锡矿开采)和渔业方面的活动。”[38]
麦克马洪
这一“内陆贸易通道”将从英国已经据有的印度殖民地、海峡殖民地和在1852年征服的下缅甸向北穿越当时尚为缅王领地的上缅甸,然后与从缅甸八莫到云南腾越(今腾冲)的缅甸-云南传统贸易通道连接,进入中国。麦克马洪在1886年发表的《缅甸边境部落与贸易通道》一文中回顾1860年代以来英国对缅甸-云南贸易通道的关注,写道:“非同寻常的兴趣集中在了这些山区野人身上,因为他们控制了从八莫到云南边境城镇腾越的贸易通道,这些通道过去实际足以让中国军队和大型商队进出缅甸。”[39]然后他谈到斯拉登上校和柏朗上校分别在1868和1875年从缅甸方向对这条古道的探险以及科鲁洪1882年从云南方向对同一通道的探险,加上传教士和其他探险家提供的情报,他认为英国对这一地区的知识已经足够,“即便我们目前尚不能[从缅甸]铺设一条通向云南腹地的铁路,我们也不该仅仅满足于以等而下之的方式来实现我们的计划”[40]。
处于缅甸之南的暹罗王国因为担心法国人入侵而与英国合作。据1882年1月乘“巴坎提”号轻型巡洋舰途径新加坡的维多利亚女王的儿子阿伯特王子和威尔士王子与来此与其会面的暹罗王子的会谈,“暹罗政府非常清楚自己的危险处境,十分担心法国人,于是转而求助于英国。他们愿意修筑一条从仰光到靠近我们缅甸属国边境的城镇内杏的铁路线,如果英印政府准许这条铁路线与英属缅甸的毛淡棉港连为一体的话。这条铁路线将为我们的商贸打开一个广阔的新天地,并可挫败法国人在我们的边境的图谋。这条铁路线的修建将不会遇到太大的物质障碍,它必将成为穿越缅甸诸邦通向中国西南的一条‘金路’”[41]。
科鲁洪将自己此次探险视为六年前布朗上校探险队的未竟之业的继续。1875年年初,受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派遣,公使馆翻译马嘉理从清政府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弄到几张文书,作为他从北京出发穿过大半个中国然后由云南进入缅甸的凭证。有此凭证,他一路并没有受到妨碍。他一路心头回荡着“我来了,我征服”的铿锵句子,边旅行,边暗中刺探沿途情报,像军事地图绘制人员一样记录山川地理、城镇驻军。沿途的中国地方官员因他手里持有朝廷颁发的凭证,按中英之间的条约规定,对他优礼有加。马嘉理到云南南甸时,南甸都司李珍国(李协台)在他的不断要求下给他提供了不少帮助。在马嘉理死后经阿礼国整理出版的《马嘉理旅行记》记载了1875年1月12日李珍国(Li Hsieh Tai,即李协台)如何接待他:
一个性情残暴的前土匪,叫Li Hsieh Tai的,曾在1867年攻击过我们前次派出的探险队,他最近因镇压当地起义者[此即麦克马洪笔下的“山区野人”,他们受英国人怂恿和支持进行反叛,试图将这一“通道地区”并入印度殖民地——引者]而受到朝廷嘉奖,掌控本地军队。他驻守这里,我倒挺好奇想看看他怎么接待我。让我大吃一惊,他给我行了跪拜礼,给了我最高的荣耀。他找来一些乡绅以及蛮族的头人,以极大的敬意向他们介绍我。我们围坐在一个洞窟般的阴暗小房间里,互相吹捧,作为客套。李告诉我,我持有朝廷颁发的凭证,理应受到保护,他们会关照我。[42]
按中英商定的官衔等级,英国公使馆秘书马嘉理的职位高于都司,因此李协台在他面前行跪拜礼,并非给他最高荣耀,而且他持有北京颁发的护照,地方官员按律自然对他加以保护和关照。李协台是按中英条约行事,这却给傲慢的马嘉理一种错觉,认为日后当他和柏朗带着一支由几个地理学家、工程师、测绘人员以及三百名武装卫兵组成的探险队从缅甸进入云南,并且无须中国政府任何凭证,不必知会云南当地政府,也不会有任何妨碍——按照国际法,这已是货真价实的武装入侵了。
马嘉理顺利越过边境线,到达缅甸,与等候在那里的柏朗探险队汇合。在这支英国探险队尚在缅甸做准备时,时在缅甸公干的的李珍国听到消息,急向云南腾越发去信函,让其部下及当地民团在各卡口设防。2月21日,当马嘉理率领的先遣队进至腾越附近时,被当地军民拦截,发生冲突,马嘉理开枪伤人,他本人及四名卫兵随即被戮,尸体被投入当地一条河。后随的探险队及其武装卫队也在数千当地军民的驱赶下被迫退回缅甸。“马嘉理案”发生后,云南巡抚岑毓英“意存掩护,归罪野人”[43],并派出吴启亮、李珍国入山围剿土匪,4月又派李珍国赴缅“赍送诏书”(刚于2月25日登基的光绪帝给缅甸国王的册诏)。英国公使威妥玛指控岑毓英“虚诬”,并根据英方秘密掌握的情报明确给出“Li Ch’én Kuo”(李珍国)的名字,威逼清政府,暗示若不接受英方条件,英方将诉诸武力。
数千里之遥的朝廷对“滇案”详情并不了解,担心牵涉云南官府,使中英谈判陷入被动,屡次斥责岑毓英“任意迟延,归罪野人,并不查明实情奏报,亦不研考事理”,“时阅半年之久未能确查具奏,实属不明事体”(《光》一:207),在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与威妥玛在烟台谈判的同时,并派四川总督李翰章赴昆明对留置在那里的包括李珍国在内的一干云南地方军政官员以及其他“肇事者”进行审讯,英方派员前来听审。为确知案情真相,李翰章“密派总兵李胜潜赴藤越、蒙允一带逐细访查”(《光》一:239),在发往北京的密奏中称:“都司李珍国,密谋事前,有寄藤越众绅函信。蒋宗汉、吴启亮亦供事后闻李珍国实有各路布置之事,罪无可辞,业经奏参革职。”清政府为取得主动,先将腾越总兵蒋宗汉、藤越厅同知吴启亮、南甸都司李珍国暂行革职。烟台方面的谈判既以中方接受英方开出的条件告终,英方达到目的,威妥玛也就顺便表示“责其既往,莫若保其将来,请将案内各犯宽免”,这就为清政府保留了一些面子,又避免了云南军民可能因这些地方要人被法办而对英国人产生更大仇恨。于是,经李鸿章奏请,“除署藤越镇总兵蒋总汉、藤越厅同知吴启亮业经革职毋庸议外,已革都司李珍国,及匪犯而通凹、腊都等十一名,应得罪名,均着加恩宽免”[44]。
英方提出中方须派大员前往伦敦谢罪,于是才有郭嵩焘出使英国。作为李鸿章幕僚,马建忠不仅参与了烟台谈判,而且次年8月以译员身份随郭嵩焘前往英国(那时辜鸿铭正在爱丁堡大学就读,肯定从英国报纸上读到了连篇累牍报导的“滇案”以及被威妥玛指控为“首犯”的李珍国的名字)。李珍国被革职后,其后数年行踪无考,但到1878年,也就是“滇案”发生三年后,经新任云南巡抚潘鼎新奏请,已革腾越总兵蒋宗汉得以“留办军务”,“着以副将用”,而已革南甸都司李珍国想必此时也被“补用”,因为在1882年初,当科鲁洪探险队抵达广西百色时,他们见到了驻守广西百色的“协台”李珍国,而且,在一次与探险队的闲聊中,“他说他非常不喜欢百色这个地方,好在他在百色三年的军职快结束了;他希望退休后就能过上安逸的日子。他更喜欢云南老家凉爽宜人的气候。”[45]思乡心切的李珍国可能染上了烟瘾,至少根据岑毓英1883年年初的一份奏折提供的理由是如此,于是上谕将数位地方官革职,其中包括李珍国:“又谕:岑毓英奏,补用都司李珍国,嗜好滋深,庸懦无能……着即行革职,以肃戎行。”李珍国得以回到腾越家乡,1889年去世。岑毓英是李珍国的老上级,一直对他暗加保护。他对朝廷处分他的将领不满,以丁忧之名返回老家赋闲,但很快又被朝廷起用。岑毓英和李珍国均为彝族,有着强烈的爱国心以及作为边官的守土之责,是挡在英国人的扩张图谋之前的第一道障碍,因此他们就在英国报刊上被描绘成恶魔一样的人物,而马嘉理则被神话为英雄。
马嘉理事件起源地碑
历史事件有时会在另一个地方、另一个时间重复自己。1875年云南腾越的幽灵们纷纷出现在了1882年的广西百色:为完成布朗探险队未竟之业的科鲁洪探险队正在接近百色,而曾谋划截杀马嘉理的南甸都司李珍国此时以“补用都司”身份驻守百色,“手下有大约两千人马”。那么,在这个现实与历史发生重叠的场景中,科鲁洪探险队“首席翻译”辜鸿铭能从当初腾越事件中哪个人物身上发现自己?——那肯定是任布朗探险队翻译的马嘉理了。不仅如此,马嘉理与辜鸿铭在不同时期还分别担任过英国公使威妥玛的私人秘书。
如果说科鲁洪探险队从广州出发前,辜鸿铭还只把自己看作一个“打零工”的随队翻译,并对这次“科学探险”充满热情,那么,当探险队出发后,他肯定渐渐发现探险队的真实目的并非如科鲁洪所说是“科学考察”,而是为了完成柏朗探险队未竟之业——刺探中国西南情报以便为英国开辟从缅甸到云南的“贸易通道”提供情报。这个“发现”让辜鸿铭顿时感到马嘉理的英国殖民主义幽灵附体在自己身上——他在充当着另一个马嘉理。作为不久前在福州经历过“乌石山事件”并写下“将你们从我们的土地上赶走,就像狂风扫尽尘埃”的诗句的“一个年轻中国人”,辜鸿铭居然在为英国殖民者提供关键的翻译服务,这令他感到不安,而他抗拒、摆脱乃至杀死自己身上这一幽灵的方式,是在某个适当的时候退出探险队,迫使科鲁洪探险队像布朗探险队一样无功而返。
科鲁洪是英印政府工程官员,也是英国政府情报人员。他从柏朗探险队的失败看出,若从缅甸进入关卡甚严的中国云南边境,势必引起外交纠纷,而以非官方的私人旅行名义,从广州出发,沿西江向西南地区深入,则可能达到目的。他说“我的想法是,私人的不引人注目的旅行可以达到官方色彩的探险不能达到的目的”。他的想法获得了英国驻东京公使“哈利·帕克斯爵士的赞同,建议他不必走从北京申请护照的正规程序,免得引人注意,被人怀疑”[46]。不申请护照而深入内地旅行,已违反中英条约,尤其是1875年马嘉理案发生后,中国政府为避免类似纠纷发生而再次声明:
洋人入内地游历,各国条约内均经载明,必须持有执照盖用中国印信,经过地方随时呈验放行,倘有不法情事,亦载明就近叫临事官办理,沿途只可拘禁,不可凌虐。各省督抚务当通饬所属地方官细核条约本意,遇有各国执持护照之人入境,必须照约分别办理,以安中外而杜衅端。(《光》一:254)
科鲁洪的探险计划是在广州雇一艘“河渡”(大型帆船),沿西江逆流而上,抵达广西百色后,河渡原路返回,探险队改由陆地穿越云南,抵达缅甸,全程约一千五百英里。当时下缅甸已是英国殖民地,英国正加紧对与云南接壤的上缅甸的征服。科鲁洪的计划得到英国政府、英印政府以及东印度公司的大力支持。他在一年后出版的《中国西南探险记》中谈到当初他提出这一计划时各方的反应:
这一拟议中的探险考察计划的重要性很快就获得英印政府的完全认可。当我返回英国后,商业团体不仅认可了以我提议的方式为英国商品开辟中国西南市场的重要性,各个商会也业已采取步骤来资助我实施这一计划。(Across:vii-viii)
英国皇家地理学会还将一些贵重的测绘设备借给了他。辜鸿铭一开始显然并不知道科鲁洪的秘密身份,而科鲁洪也显然把辜鸿铭误为一个“大英子民”。在漫长的旅途中,他与辜鸿铭无话不谈,并不怎么回避谈论此次探险的动机。这种坦率是一个帝国主义者和殖民主义者的坦率。但正是科鲁洪探险队的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动机引起辜鸿铭的警觉。如果不去考察科鲁洪此次探险的动机,而将辜鸿铭中途离开归结为他的“畏难”,那就恰好落入科鲁洪的叙事陷阱。
1881年12月8日,科鲁洪和制图师瓦哈布(Charles Wahab)离开伦敦,于1882年1月19日抵达广州,获得英国驻广州领事馆大力支持。本来领事馆秘书乔丹将担任探险队翻译,因为他懂粤语和官话,但考虑到自己的官方身份,他最后决定不去,而向科鲁洪推荐曾给戈登将军当过翻译的一个上海人任随队翻译。科鲁洪一边准备探险所需物资,一边等待翻译的到来,但翻译迟迟未到,而科鲁洪必须赶在雨季到来前完成探险,否则暴雨和山洪将使整个探险计划泡汤。科鲁洪于是决定去香港另找翻译:
在香港,我找到了一个华人绅士,叫鸿铭·辜,他不仅各方面看起来都是合适人选,而且也急切想以翻译身份随探险队前往……我想我们真够幸运的,能有这么一位绅士提供服务,他官话讲得好,英语也出色。他在苏格兰受过六年教育,他保证自己会是一个令人满意的、有教养的旅伴。(Across:11)
但辜鸿铭当时粤语讲得不好,而穿越广东和广西的这些河流上流行的是粤语,科鲁洪还必须另找一位精通粤语的翻译,于是,英国驻广州领事休勒特将领事馆一个华人听差交给科鲁洪,作为助理翻译。科鲁洪再次谈到辜鸿铭,对他非常满意:
鸿铭·辜先生是一位有文化的绅士,曾在欧洲多处留学并广为游历,熟稔欧洲文学,对中国经典以及历史也涉猎甚广,并十分关心自己的民族。他还不止这些——举凡今日中国佬所缺乏的美德,全集中于他——他还有一个更宝贵的品质,缺了它,其他美德就失去了大部分价值,那就是他对他将与我们一起从事的那个工作无疑感到一种真正的兴趣。(Across:18)
到1882年2月4日,万事齐备。当夜,由两个英国人(科鲁洪和瓦哈布)、两位华人翻译(辜鸿铭和“听差”)以及华人船主、船员、厨子、仆役组成的探险队在广州西江登上一艘名叫“常兴号”的宽敞帆船。辜鸿铭被安排在船尾一间单独小舱室,“两侧全是小门和小窗,颇为便利”(Across:47-48)。他还带了一个专门伺候他的仆人。由此看出,科鲁洪一开始的确把辜鸿铭当作“大英子民”,地位次于真正的英国人、高于真正的中国人。次日一早,“常兴号”出发,英国驻广州领事休勒特率一干人员在码头送行。由于担心沿途受到盗匪袭击以及民众敌视,科鲁隆和瓦哈布常身着中式官袍掩人耳目,而民船“常兴号”也被他们秘密武装起来:“上层外侧分别安放了一门口径同为一英寸半的炮……船内藏有十二把老式大口径短枪、六柄长矛、三把叉子、三把戟、六把老式马枪以及一把左轮枪。”(Across:46)
瓦哈布负责沿途摄影和绘制地图。在他为辜鸿铭所拍的几幅照片中,可以看到辜鸿铭留着短辫,穿着中式长袍,实践了几个月前他在槟榔屿对自己家族所宣布的“开始蓄辫子,改穿中式服装”的誓言。但出发不久,科鲁洪就惊奇地发现辜鸿铭失去了他出发前所表现出来的热情,而且,船到广西浔州府(桂平),专门伺候辜鸿铭的仆人就宣布退出探险队:
船到浔州府,伺候鸿铭·辜先生的那个仆人不愿再往前走——他本是一个机灵的仆人,却老紧绷着脸,令人不舒服,而且时常显得阴沉——他既然已拿了20美元预定金,又没签什么合同,他就想着离广东越远,就越难以高兴起来,于是就认为干两星期活却拿了两个月预付金,此时不走,更待何时?对于像我们这样的旅行,有一个不顺从的仆人,是难以想象的,我们很高兴让他走。(Across:102)
但科鲁洪很快就高兴不起来了,因为辜鸿铭也准备脱离探险队。实际上,他的仆人打算离开探险队,可能就是出自他的谋划,是他采取的第一步行动,此后他开始怠工,让科鲁洪日益不满。到百色后,探险队拜访了百色县丞、知县和驻守百色的协台。在与协台的一次散步中,科鲁洪突然感到此人的名字听来耳熟,并记起当初在英国报刊有关云南镇压当地部落骚乱的报导中多次出现过,但科鲁洪——经由辜鸿铭的口译——却把这位协台的名字拼成了“Li-hsin-kü”,这样他就万万没有想到“Li-hsin-kü”正是当初策划截杀马嘉理的腾越的“Li Ch'én Kuo”,同时,按官职音译,科鲁洪称百色这位协台为“Li Chen-t'ai”(李协台),却不知它就是当初被英方指控为“首犯”的“Li hsieh-tai”的音转[47],他甚至将“Li hsieh-tai”拼成了“Li si tai”。这都是辜鸿铭“口译”的结果。由于科鲁洪根本不懂粤语、官话和云南方言,加上当时西方人发明的中国姓名西文拼写方式多种多样,造成同一个名字音译出现差别,而同一个人在科鲁洪那里就变成了不同的人。
今百色市
但当科鲁洪向李珍国试探地提到自己在英国时就知道他的大名时,李珍国自然以为他指的是马嘉理案(这是他一生最为出名的事了),于是自辩道,马嘉理死于“悍匪”之手,他对马嘉理被杀感到难过,不过,马嘉理被杀时,他“正丁忧在家,倘若当时自己在场指挥,决不会让这种事发生”(Across:262)。“丁忧”一说,自然是李珍国的编造,当时他的确不在场指挥,但朝廷的秘密调查和英方起获的信件均证明他在缅甸布置了这一切行动。在马嘉理案发生大半年后,当朝廷派员来审理案情时,确有一个人借口“回乡丁忧”,但那是云南巡抚岑毓英。在《中国西南探险记》出版25年后,科鲁洪就当初的探险经历又出版了一本内容重复的《四大洲行纪》,其中提到他在百色遇到的那位“将军”时说:“当马嘉理被杀时,此人正驻守藤越,他本该为马嘉理提供保护,但他那时丁忧在家——所谓‘丁忧’,中国人的意思是完全卸去职务乃至责任。”(Dan:146)他相信了百色那位李协台编造的故事。
科鲁洪对预谋杀死马嘉理的Li si tai恨之入骨,他后一本书中谈到马嘉理案时说:
谁为这起谋杀负责,尚无定论,但嫌疑集中在一个名叫Li si-tai的边境官员身上,他为中缅双方工作,由于中缅双方都同样反对在它们两国边境开辟一条通道,反对大型外国探险队穿越它们共同的边境,它们双方无疑构织了一个阴谋。(Dan:135)
英国人对李珍国的仇恨不仅在于他密谋了截杀马嘉理的计划,更重要的是他以此挫败了英方的一个重大计划。
科鲁洪还在《四大州纪行》中谈到自己后来抵达云南-缅甸边境的腾越并准备循着马嘉理当初的路线出境时,遇到那里的中国边境官员阻挡,让他们从“另外一条新路”走,但那里根本就不存在“路”:
中国的“road”(路)这个字在欧洲人听来容易产生误解。中国有很多“路”,好路和坏路,但这些“路”并非如这个词所指的那样是“造”出来的。以前,那个中国边境官员Li-si-tai说哪条路是路,它就是路,而这个人与马嘉理被杀脱不了干系,我曾听说过他许多事情,尽是些邪恶之事。(Dan:153)
25年过去,他依然不知道自己在广西百色遇到的那个缺了一只耳朵、样子相当威严但礼貌周全的李协台就是当初在云南藤越预谋截杀马嘉理的那个李协台。
本来,李珍国完全可以根据朝廷对各地官员的申饬拘禁没有护照的科鲁洪和瓦哈布,将其转交给离得最近的英国领事,但考虑到由此可能引发新一轮中英外交纠纷,他就止于以礼相待了,并给探险队将要经过的沿线上的几个官员朋友分别写了介绍信,表面是提供方便,实际是令其暗中监控,保证其秋毫无犯地出境。这也显示出在西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野蛮扩张的时代,这个地域辽阔得而交通和通讯技术又落后得无法使北京的外交部门即刻亲临现场而只能将这些日益增多的外交纠纷的临时处置权交给边境官员的国家的尴尬,而边境官员的处置方式和处置能力又可能引发两国间外交冲突乃至战争。
东印度公司
百色的知县、县丞以及李协台分别到“常兴号”上回访探险队一行。这种来往应酬还继续了几次。不过科鲁洪发现,“怠工”的辜鸿铭此时却没闲着,常独自一人上岸去拜访这些地方军政官员,至于谈了什么,他却对科鲁洪守口如瓶。这令科鲁洪相当不快,作为一个刺探情报的间谍,他担心事情不在自己掌控中。辜鸿铭肯定知道百色的李协台就是藤越当初的那个李协台。在百色亲眼见到轰动一时的“马嘉理事件”的主要当事人,辜鸿铭内心肯定颇有触动。他不会不把科鲁洪探险队视为另一支“布朗探险队”,而他本人作为科鲁洪探险队首席翻译,是一个不光彩的角色。探险队从广州出发前,科鲁洪就从辜鸿铭身上发现了一种令他赞赏的品质——“他十分关心自己的民族”——但科鲁洪没料到,实际也未意识到,这同一种品质阻止着辜鸿铭跟随探险队继续往前走,为英国开辟从缅甸到云南的通道,使英国的鸦片和殖民势力渗透进西南边疆。
正如科鲁洪把辜鸿铭的仆人中途离去的动机解释为“经济”,他也把辜鸿铭的“怠工”视为“经济动机”使然,说他以此要挟,希图获得更多报酬——或者,等而下之,是因为看到前路充满艰难困苦和生命危险而胆怯了,因为在他们离开广州后不久,沿途就不断有揭帖,威胁要杀死这两个英国人。不管怎样,辜鸿铭越来越不合作了。一天,在拜访李协台后,科鲁洪回到船上,却发现:
早餐还没有准备好,尽管已经过了中午一点。仆人说厨子上岸到市场买菜去了。在过去的二到三天里,我已察觉到一些小小的迹象,将它们叠加在一起,就可以明显看出,我们的华人仆人们故意不听话了,不再办事稳妥或相处愉快,而这无疑要归咎于这一事实,即鸿铭·辜先生撂挑子了。这一极为不幸的事件,部分是因为鸿铭·辜先生对他的职责有所误解,但我想更主要的原因则在于他不想继续云南之行。我们之间的关系变得如此紧张,以致尽管就我们一方来说,我们在各方面已尽力待他如我们自己人,考虑周全,但他还是故意冒犯人,或借故找茬,不想从百色往前走了。这在当时,对我是一个可怕的打击。实际上,当初,刚离开广州时,我们就明显地感觉到,他对自己本该十分明确的职责缺乏任何概念。他不知道服从是怎么一回事,而这尽管并不影响友谊,但对任何像我们这样的探险来说却必不可少。他完全缺乏干劲,令人遗憾,不久我们又发现,他(尽管他是一个非常令人愉快的旅伴,对此我必须公正指出)因为缺乏热情和干劲,完全不适合我们正在从事的工作。我相信,事实上他当初只是希望去探险,不切实际地被探险所吸引,想去陌生之地旅行以猎奇。他最初显露出来的热情(这热情中透露出来的不切实际的乐观让我们一开始就感到担心)一点点化为乌有,最后就踪影全无了。当我们快接近百色时,也就是快到水路旅行的终点和陆路旅行的起点时,前路艰难的现实成了他焦虑的中心。离百色越近,穿越云南和上缅甸(就气候和人身安全来说,这一地区向来名声不佳)的旅行的艰苦乃至危险对他来说就变得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难以忍受。结果,就要抵达百色时,他宣布自己到百色后就不能继续走下去了,希望随船返回。当一个人失去他对像我们这样的旅行的任何兴趣和热情,那再挽留他,就是徒劳的了。(Across:257-258)
当听到“首席翻译”要脱离探险队时,“听差”(助理翻译)“也立即表示要随船一同返回广州,并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不再随我们继续走下去。这一下子就造成了一个关键岗位的空缺。我们的两个翻译都不愿意继续走下去,而我们的仆人看到这些,同时预感到前路之艰辛,也就表现出不服从的迹象,这着实让我焦虑不堪”(Across:259)。科鲁洪想,如果强迫仆人随行,那么他们大有可能反击。为了不与仆人们发生冲突,科鲁洪和瓦哈布就故意表现出他们将单独进行剩下的探险之旅的样子,但“没有了仆人和翻译,我们就不得不改变原先计划的线路”。在陷入僵持的几天里,辜鸿铭常常独自上岸去拜会百色地方军政官员。有一天晚上,他回来得很晚。科鲁洪记载道:
鸿铭·辜先生告诉我,那天晚上,他去见了知县,并与知县就欧洲的情况进行了长谈。后来他们转而谈到欧洲妇女大量走入社会以及此种状况对男人产生的巨大影响。我们的首席翻译试图向他解释妇女走入社会多么好,利于道德完善。知县不能理解他的话,问:“但女人怎么能被允许露面并参与谈话,就像欧洲那样?”他老是纠缠这一话题。当鸿铭·辜先生说在欧洲男人只被允许娶一个妻子并表示一夫一妻制甚好时,他回答说:“你这样认为,可那里的女人不是准许有两个丈夫吗?”他似乎认为欧洲女人想要多少丈夫都可以,正如中国男人可以有许多妻子。(Across:271-272)
这些“长谈”的内容,辜鸿铭肯定对科鲁洪有所隐瞒,因为他与知县——这位地方官在查看科鲁洪的船舱时,像李协台一样,只对他们带来的地图表现出强烈兴趣——不可能在几个小时里尽谈有关女人的话题。不管怎样,在与这些地方军政官员长谈后,辜鸿铭就决意离开探险队。科鲁洪说:“鸿铭·辜先生并没有因为抛弃我们而有任何内疚,也不作任何解释,并似乎准备袖手旁观我们两个英国人在此后从百色到云南的旅行中没有任何翻译陪伴。”于是,他作出结论说:“当我试图不带任何偏见将这件事写进本书时,我不禁想到,他所受的欧洲教育并没能教会他我们欧洲人为之自豪的一个特点,即永不抛弃同伴。几乎每一个欧洲人,若身处与此相似的境地,即便受到更遭的对待,他也不会——不愿——折身回去。鸿铭·辜先生在这件事上表现出来的冷漠和无情,向我们揭示出他的中国佬特性。”(Across:275)这就是自以为是的帝国主义者的说辞了:他图谋别人的国家,并将一些起初不知真相的人带入险境,却指责他们缺乏责任感、冷漠和无情。
蔡元培
过了几天,事情却出现了转机,本来要随辜鸿铭一起返回广州的“助理翻译”因考虑到他的主人、英国驻广州领事可能会因为自己中途返回而解雇自己,突然向科鲁洪表示愿意随队继续前行,这让科鲁洪有了起死回生的感觉(后来这位翻译随探险队抵达大理后,也折回了,让科鲁洪大为恼火,将非常恶毒的评价写信告诉了他的主人),并立即开始着手准备。一切就续之后,3月15日中午,他们与准备同时启程返回广州的河渡告别后,就出发了。出发前一日,科鲁洪给当初把辜鸿铭介绍给他的斯图亚特写了一封信,封好交给辜鸿铭,让他转交:
我很抱歉告诉您,由于鸿铭·辜先生到百色后就不愿再往前走,我们深感失望和挫折。他对自己的职责的理解与我迥然不同,其结果是,当我和他的关系变得紧张之后,快到百色时,他就甩手不干了。我在此不想琢磨他这样做的动机以及在对待他的态度上我是否有错,我写信只是为了告诉您,他中断了他的翻译职位,要随那艘把我们送到百色后就将返回的船回去。让我为难的是,我和他之间尚余金钱关系未了断,我和他同意将此事托付给您和“中国邮政”的贝恩先生解决,我和他均愿接受您的定夺。(Across:282-283)
信中详细列出了账目,除去返回广州的路上开销,辜鸿铭也就只获得了预资的那区区100美元。但这不是钱的问题,否则辜鸿铭当初就不会先后辞去英国驻华公使馆和新加坡辅政司的译员职位。从广州一出发,他就已经看到那两个英国人以殖民主义地理学家和人类学家的眼光仔细观察着两岸,不时登陆进行实地考察,所到之处,举凡山川、险要、城镇、衙门、驻军、民族、民情、物产(尤其提到本地种植的鸦片,它们是未来印度鸦片的竞争对手)等等,无不一一记录,并绘制详细地图。或许,辜鸿铭已发现他是英印政府资助的情报人员,而不是只为猎奇而来的探险家。科鲁洪本指望在辜鸿铭身上看到一个“欧洲人”,却发现他其实是一个“中国佬”。但此时科鲁洪闭口不提他在发现辜鸿铭是一个不合作的“中国佬”之后的有失“绅士”身份的一个举动,而辜鸿铭更是将这起事件作为永志难忘的耻辱深埋于心。
四 流落上海
探险结束后,科鲁洪返回英国。1882年11月13日晚,他向皇家地理学会成员宣读了探险报告。皇家地理学会给他颁发了一枚金质奖章。报告谈到了辜鸿铭:“我被迫到处寻觅一位合格的翻译,在多方努力后,终于在鸿铭·辜先生身上找到了,他是一个中国绅士,获得过文学士学位,英语说得极好,官话也说得好,对粤语也不算陌生。我相信他曾受雇于英国驻北京公使威妥玛为其私人秘书,后又受雇于新加坡辅政司。他是我在香港的一些朋友向我隆重举荐的,既然他本人对这次探险也非常有热情,那他就正是我要找的那个人了。”[48]但探险队到达百色后,“我们遭遇了一个极为严重的困难,以致差一点使我们无法再继续后面的探险了,那就是我们的那位首席翻译——一个受过很好教育的绅士,英语和德语说得极为流利,一张口就能引用阿尔弗雷德·德·缪塞——显然完全不适于探险工作。他抱怨我对他不够谦恭有礼,然而事实却是,越是接近旅程的困难阶段,他对探险就变得越发厌倦。我们从来就没有指望过他的勇气和忠诚,不过但愿他在弃我们而去之后还能有羞愧之心。”[49]
报告也被提交给英印政府。科鲁洪后来骄傲地说,他在其中提出的一些建议已被英印政府采纳。1885年,英国占领上缅甸,将英国殖民地推进到中国云南边境。在撰写报告的同时,科鲁洪还写了一部有关这次探险的回忆录,此即1883年4月伦敦出版的两卷本《中国西南探险记》。该书立即在英国以及包括槟榔屿和香港在内的英国东方殖民地以及中国口岸的洋人圈里引起极大关注,再版不说,次年连法文译本都出版了,而读者不难在其中看到屡屡出现“Hong-Beng-Kaw”这个华人名字。这个叫“鸿铭·辜”的中国佬尽管在欧洲受过长久的教育,却未能如英国人所设想的那样真正成为一个“英国人”或“欧洲人”。已内化为他的血液的以“胆小”、“懒惰”和“贪财”为特征的中国“种族劣根性”使他中途退出探险,险些让这次为英国政府、英印政府以及英国鸦片商人所关注并暗中给于支持和资助的以打通缅甸-云南贸易通道为目标的探险夭折于百色。
该书甫一问世,英国《学术》杂志就发表书评,对科鲁洪和瓦哈布“艰苦卓绝的探险”给予极高评价,然后笔锋一转,谈到探险队里的华人:“仆人和脚夫的叛乱(mutiny)以及他们的翻译——一个叫鸿铭·辜的,在英国接受过教育——的性格弱点在书中受到了公正而不失分寸的谴责和鄙视。”[50]香港英文杂志《中国评论》1883年第12卷也发表书评,将书中描写的辜鸿退出探险队的事件作为重要部分介绍给读者,并评论道:“鸿铭·辜先生是受过一流英国教育的中国人,但科鲁洪先生却发现他依然是一个中国人。他不爱自己的旅伴,对在炎热季节在内陆旅行数月的前景感到厌倦,他满不在乎地置两位旅伴于危险境地而不顾,于是,他就和他的仆人一起随船返回了。”[51]
这些书评全部接受了科鲁洪对这一事件的叙述以及他对辜鸿铭的评价。连考证辜鸿铭归国早期经历甚详的骆惠敏也被迷惑,采信了科鲁洪的陈述,而且仅仅依据科鲁洪1883年出版的《中国西南探险记》,没留意科鲁洪1908年出版的《四大洲行纪》——后书虽大致重复了前书有关“这一事件”的陈述,却不得不多少透露一点前书避而不谈的他本人在这起“事件”中的非礼举动——因此,骆惠敏轻率地写道:“至少有一个中国作家宣称,辜鸿铭之所以中途甩手不干,是因为,作为一个骄傲的学者,他发现他的洋雇主的傲慢难以忍受。但我们也得听听科鲁洪对此事有何说法。”(Ku,Part 2: 92)“雇主的傲慢”语焉不详,但骆惠敏仿佛认为科鲁洪是这起事件的沉默者,于是就大段引述科鲁洪《中国西南探险记》中“有关这一事件的科鲁洪版本”。实际上,根本就不存在一个公之于众的有关这一事件的“辜鸿铭版本”,尽管他的名誉因科鲁洪版本而大受损害,却没有公开为自己辩白,而且,在科鲁洪版本已抢先公之于众并形成一种固定印象后,他再去为自己辩白,在这个主要由英国殖民者组成的圈子里为自己辩白,也是徒然。
辜鸿铭手书信札
《中国西南探险记》至迟在当年7月就流传到了香港。谁都在打听这位“Hong-beng-Kaw”是谁。这样,因为科鲁洪这本书,辜鸿铭在香港就名誉扫地了,不得不离开香港,再度前往福州。尽管骆惠敏将辜鸿铭由“这起事件”而获得的坏名声归咎于辜鸿铭本人,但他对辜鸿铭在此之后长达两年半的苦涩处境的描述无疑是准确的:
这一事件给辜鸿铭带来的知名度使他在找工作上遇到麻烦,尤其是向他开放的那类工作又非常有限,而潜在的雇主,其中大多数外国人,尽管广泛散布在从北京到香港、新加坡和槟榔屿这一地带,却属于同一个密切的社会圈子,一有新闻,就可传遍整个圈子。科鲁洪的《中国西南探险记》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出版,书中谈到了这一事件。这本书在次年初[应是同年夏秋,即1883年夏秋,该书出版半年后——引者]就进入了各条约口岸城市和东方殖民地的那些俱乐部图书室,其中包括设在上海的皇家亚洲学会北华支会的俱乐部图书室,而辜鸿铭多年来是这一支会的成员。的确,我们完全不知道辜鸿铭从百色返回后,直到我们再次遇到他,两年半的时间里他靠什么为生。这段经历他回忆起来自然苦涩。
(Ku,Part 2: 94)
至于辜鸿铭1882年4月从百色返回香港之后大约两年半之内的情形,骆惠敏没有找到任何可靠材料加以描述,仅是引用辜鸿铭英文自传中的概述文字,说他那几年“游荡在条约口岸乃至英帝国在东方的殖民前哨岛的庞大的嘈杂世界的人行道上”(Ku,Part 2: 94)。但从辜鸿铭1883年8月12日从福州写给当时已迁任英国驻上海副领事的翟理斯的一封信,可知他从百色返回香港后,很快又回到福州。翟理斯当时正在撰写《中国文学瑰宝》,他写信给他与辜鸿铭共同的朋友Nien Yün-ting(阎云亭),请福州的这位年轻雕版家将他的中文序言刻成雕版。但阎云亭刚把中文序言刻好就病逝了。辜鸿铭从福州写信向翟理斯报告这一消息:“我那可怜的朋友,那个为您的《瑰宝》刻序的年轻艺术家,去逝了。”阎云亭大概死于1883年7月中旬福州开始爆发的霍乱,从7月到11月初,短短几个月,当地死亡人数就已达到5千到7千人,而且还在继续增加。[52]
辜鸿铭在阎云亭死后就离开了霍乱肆虐的福州,到了上海,证据是同年10月出版的《中国文学瑰宝》有一个跨页脚注提到辜鸿铭。翟理斯此前肯定已看过科鲁洪的《中国西南探险记》(换言之,这本书将辜鸿铭的“坏名声”从香港又带到了上海),并向辜鸿铭问及“这一事件”,辜鸿铭给了他一个完全不同于科鲁洪的版本。这个跨页脚注先是谈到某首中文诗的翻译以及辜鸿铭的指正,随即“顺带”提到“这一事件”的辜鸿铭版本:“这位辜鸿铭先生正是不久前随A.R.科鲁洪先生一起进行中国西南探险旅行的那位绅士,但辜有关他与探险队之间的分歧以及最终分手的解释,却迥异于探险队队长科鲁洪先生发表的那个版本。”[53]
至于这个迥然不同的“版本”的具体内容,他连一句暗示都没有。他以这种方式试图为辜鸿铭辩白,但作为英国驻上海副领事,他不可能去得罪几乎全都直接或间接相互认识的亚洲英国人小圈子。到1898年翟理斯出版《古今姓氏族谱》时,他在“辜立诚”条下介绍了一番辜鸿铭的学历、外语以及成就之后,随即又旧话重提:“1882年他参与了科鲁洪和瓦哈布深入中国西南地区的探险之旅,但他不满自己被对待的方式,就中途返回了。”[54]这是在暗示科鲁洪与辜鸿铭之间的冲突的起因不在辜鸿铭一方,但也仅仅是暗示而已。
上海
辜鸿铭在上海没有找到固定工作。他将大量时间花在阅读西方汉学家们的著作。1883年10月31日和11月7日,他在上海英文报纸《字林西报》连载《中国学》,逐人评点西方汉学家,否认西方汉学在当今出现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其中谈到翟里斯:“另一个有名望的汉学家是英国领事馆的翟理斯先生,就像早期法国汉学家一样,翟理斯先生拥有令人羡慕的清晰、生动、优美的文体风格。他每涉及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立刻变得明晰易懂。但除了一两个例外,他在选择堪与其文笔相当的主题上并不一直那么走运。一个例外是他对《聊斋志异》的英译,可为中文著作的外译的典范。但《聊斋志异》尽管是极为优美的文学作品,却仍够不上中国文学的上乘之作。”[55]从这里可以知道辜鸿铭英文自传中谈到的1881年夏马建忠在新加坡对他说过的那番话的来源。这两篇针对西方汉学的批判性文字肯定引起了许多对“中国问题”感兴趣的外国人的注意,遂请他就这一主题发表系列演讲,但辜鸿铭缺乏演讲才能,被英文《信使报》记者在1883年12月29日的报道中讥笑了一番,说他“一开始就跑题”,“说了一大通,才回到正题上”。[56]
海峡殖民地首府新加坡的英文报纸《海峡殖民地时报》1884年1月4日转载了英文《北华捷报》12月12日上一篇讥讽辜鸿铭的上海系列演讲的短文,介绍辜鸿铭“乃爱丁堡大学文学硕士,曾一度供职于本城辅助司,后又随科鲁洪进行穿越中国西南的旅行”,而这位口才堪忧的先生在演讲中不时跑题,大谈“来华外国人侮辱中国人并践踏(隐喻用法)其脑袋的那些行为举止。我们不清楚鸿铭·辜先生的脑袋是否被践踏过,但我们担心他星期四晚上失去了脑袋。听众保持了极大的耐心,尽管其中一些人未等到演讲结束就离开了”。[57]从1883年12月下旬开始,到1884年年初,辜鸿铭在上海英国皇家亚洲学会做了五次演讲,其“跑题”部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以致到1891年9月上海英文刊物《中国行医传教杂志》刊登的一篇回顾文章还谈到这些演讲,说“我们相信这种仇恨遍及中国各个阶层,无论高的阶层,还是低的阶层,只不过低阶层不像高阶层那样有能力、影响力和可理解的方式来将其表达出来”。文章继续写道:
事实上,在中国人中间,正如在那些高度文明、思想开通、开明的民族中,总存在一种原始的情感残余,诸如“每个外国人都是我的敌人”,他在还未做任何事之前“他要做的一切一定是对我的伤害”。于是,就产生了对外国的权力和力量的恐惧,无论是来自个人的,还是国家的,这种恐惧因他们自身的身体孱弱和缺乏勇气而变得更加严重。我们经常看到,在内地的城镇或者乡村,一旦看到一个外国人走过来,就足够使当地的妇女和孩子腿如筛糠,我们常听见那些母亲制止孩子哭出声,说“洋鬼子来了!洋鬼子来了!”。但这种厌恶和恐惧的正常的本能情感却不幸因条约口岸的大部分外国人的粗野的草率的行为举止所确认和强化。[58]
然后,文章就提及“几年前,一个来自槟榔屿的华人,叫鸿铭·辜先生的,在亚洲学会图书馆做了五次演讲。在第一次演讲中,他谈到他的同胞的心态——尽管我们感到他的话有些夸大——他说,外国人正在践踏中国人的脑袋。我重复一下,这是夸大之语,但其中也有实情。感谢主,近些年有人呼吁在这方面进行改进。外国人与中国人之间因而一直关系紧张,一点小事故,一件意想不到的事件,都可能立即引发过火的行动,尤其是当中国人能及时召集在一起的时候”[59]。
这些评论几乎都提到辜鸿铭演讲中“外国人正在践踏中国人的脑袋”(the Foreigners are trampling upon the Heads of the Chinese)一句,并断言此为“隐喻用法”或“夸大之语”。但对辜鸿铭来说,这却是他1882年的身体经历。“trample upon”不仅有“践踏”之意,还引伸为“侵害”、“侵犯”。当辜鸿铭在上海演讲中谈到“the Foreigners are trampling upon the Heads of the Chinese”时,他一定联想到了自己在广西百色的经历。
1889年,英国皇家地理协会出版数卷《补充论文集》,其第二卷首篇便是科鲁洪的长篇报告《中国南方和西南探险》,其中谈到探险队到达百色后辜鸿铭的“谋反”(Mutiny):
到百色后,鸿铭·辜要离开我们,此事虽有预料,但依然令人感到不幸,这对我的探险的希望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打击,使我不得不调整先前的计划。其他仆人也几乎不掩饰他们马上就要造反的状态。我只有把事情挑明,当众宣布,即便缺了他们,我也要继续往前,这采避免了团队的分裂。我已诱使那个广东翻译回心转意,后来其他人也与他一样改了主意,说“无论你们去哪”,也将跟从。[60]
1898年,辜鸿铭的名声已经为不少欧美人士所知。这一年阿历克斯·克劳斯出版了一部题为《腐朽的中国:正在消失的帝国》的书,其中提到:“对一个中国人来说,同时成为绅士和有品位的人,是可能的。实际上,就目前而言,有几个已蜚声欧洲的中国绅士,就其教养、举止、教育来说,丝毫不让于一些英国贵族。”他在脚注中列出一份名单:“已故曾侯爵;李凤苞,驻柏林多年的中国公使;辜鸿铭,两湖总督张之洞的秘书,爱丁堡大学毕业生;陆徵祥先生,中国公使馆秘书;罗丰禄先生,驻英国公使,也是社交名流;这些只是几个哪怕从保守的角度看也学识和教养令人无法企及的中国人的例子。”[61]1901年,辜鸿铭在上海出版英文著作《总督衙门论文集》,起而为中国辩护。美国《国家》杂志发表书评,说“就笔调和精神来说,该书是一位中国学者对他的国家及其统治者的热情辩护,这位作者研究西方文明之后,爱上了他本国的文明。他在列强面前一贯持蔑视态度,而且也一贯认为靠再多的枪炮也无法改变中国佬对那些叫嚷着‘给他们一个教训’的外国欺凌者的轻蔑。”[62]
辜鸿铭手迹
1906年辜鸿铭被选为英国皇家亚洲学会北华支会会员[63],到1908年,他在西方思想界和舆论界以及在东方的西方人圈子里已是颇为知名的人物了。这一点为1883年写作并出版《中国西南探险记》的科鲁洪始料未及。1908年他出版了《四大洲行纪》,但这本书始终未获得《中国西南探险记》当初的名气(或许因为此时中国西南对英国人来说不再是难以涉足的“神秘之地”了),即便是考证辜鸿铭早期经历甚详的骆惠敏也未曾寓目,从而错过了那个使辜鸿铭发生彻底改变的事件——科鲁洪在百色对他的肉体施暴。
《四大洲行纪》有很大一部分谈及1882年初穿越西南的探险,基本照抄了《中国西南探险记》,例如谈及探险队从广州出发后,“没过几天,我与鸿铭·辜先生的相处就不那么融洽了,这主要归咎于他的态度。他对自己本该安处的译员地位从来就没有接受,尽管我们急切地想留住他,以不折不扣的平等态度对待他,但探险队毕竟需要一个头领,而我认为,正如美国人所说,这个头领的角色‘非我莫属’。除此之外,我们明显觉得,随着探险接近越发显得艰苦和危险的后一阶段,我们这位翻译的情绪就越发低落。他本想象我们下一步的探险要气派和奢侈得多,能坐在苦力抬的轿子里,当他发现我们的意思是步行探险时,他的热情就彻底被浇灭了”(Dan:143)。他接着总结自己对于辜鸿铭的看法,并以一笔带过的方式将自己对辜鸿铭的身体施暴巧妙安插在其中:
他是一个生得颇为精致、缺乏男子气概的男子,个子很高,也很帅气,极有教养,喜欢引用歌德和阿尔弗雷德·德·缪塞。我认为他真的缺乏从事我们这类探险的那种胆量。用东方的话说,他“无心”。他的这个缺点严重波及了我们的仆人们,以致我们担心,探险队是否还能从百色继续往前走。当我们正与百色地方官员协调时,我确信我们这位翻译在为自己的利益而与这些官员交谈,而不是居间翻译,事情已到了不可忍的地步。我认为我那时忍不住才发了火,抓起一本书,摔到他的脑袋上——我确信这是他应得的。此事发生在我们正与一个低级官员[可能是百色县丞——引者]谈话的时候,鸿铭·辜转向我,对我说“把那本书还给他”。想起来,我之所以发火,是因为我傻坐在那里,他却自顾自地与这位官员谈话,这也太过分了!我想,他当时对我的举动大为吃惊,那位官员也一定对我的举动既惊骇又反感,但这起事件起到了一个期望的效果,即让诸多那时动机尚且暧昧的事情全部摊牌。鸿铭·辜说,他受了如此侮辱,不可能再与我们同行了,于是他带着轻松的神情,丢下了我们,不管我们此后的命运。我让他随船返回广州,给他付了船费和薪水,并写信给我的朋友们给他再付一些钱,只要他们觉得公平。(Dan:144)
当着百色县丞以及其他在座者的面,科鲁洪抓起一本书,摔向辜鸿铭的脑袋。这肉体上的一击,足以彻底颠覆辜鸿铭对西方文明以及所谓西方绅士礼仪的最后一点好感,并从中发现自己民族的身体、自己祖国的身体变成了自己的身体,正在遭受西方的凌辱。辜鸿铭立即对科鲁洪正色道,他受了如此侮辱,不可能再与他们同行了——这里面有一种从身份上决裂的意味。肉体的侮辱,在当时颇为强调“男子气概”的英国文化里,是一种最为严重也最令受辱者感到羞耻的没齿不忘的侮辱,而科鲁洪本人是深知这种身体侮辱产生的深远意义的。他以讥讽的笔触惋惜辜鸿铭从此变回了一个“中国佬”:
在此我想指出,作为一个在欧洲受过教育的中国佬,鸿铭·辜那时对他本民族的认同立场还不牢固。使他今日名声鹊起的那些品性,那时还只能引起别人的不信任和厌恶。他后来在某处的衙门谋得了一份幕僚的差事,并在那里供差数年,然后,出于厌恶和幻灭,他彻底丢弃了他以西方文明装饰的外表,按中国方式结婚和生活,变成了一个刻毒的反西方分子。出自他笔下的那本名叫《为祖国和人民争辩》的小册子机智而辛辣,尽情羞辱欧洲及其文明。我最后听到他的消息,是他在张之洞总督衙门供职。(Dan:145)
像科鲁洪一样,辜鸿铭也深知肉体羞辱对摧毁一个人的尊严的可怕的后果,而当他的“中国人”身份在“西方文明装饰的外表”下突然向科鲁洪显露时,科鲁洪想到的是立即对他进行身体羞辱,从而将他贬回到“中国佬”。如果说身体受辱是一种永远不会淡忘的创伤记忆,那么,这种强烈而持久的创伤又不能示人,不能讲述,因为每一次讲述都等同于一次受辱,但辜鸿铭不能忍受他的国家、他的民族(同样作为一个“身体”,一个他个人的肉体与之血脉相连的“身体”)再一次受辱,而会使用最激烈的严词去捍卫它的一切,同时揭露正在为自己的同胞崇拜为“先进文明”的西方文明内部的深刻冲突。如果不能揭示辜鸿铭身体和内心深处的“创伤记忆”,而将他的激烈言词归因于他的喜作“惊人之语”的“古怪性格”,那就缺乏心理的和历史的深度了。
(编辑:容与)
注 释
[35] 王成圣:《突梯滑稽辜鸿铭》,伍国庆编《文坛怪杰辜鸿铭》,第53页。
[36] 吴相湘:《辜鸿铭比较中西文化》,第188页。
[37] Qtd. in Chris Dixon, South East Asia in the World-Econom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p.72.
[38] Renaud Egreteau, “Indian and Chinese Communities in Comtemporary Burma: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ir Presence and Influence”, in Jayati Bhattacharya and Coonoor Kripalani, eds., Indian and Chinese Immigrant Communities: Comaparative Perspectives, Singapore: Anthem Press, 2015, p.112.
[39] A.R.MacMahon, “Burmese Border Tribes and Trade Routes”, in Blackwood’s Edinburgh Magazine, vol.CXL, July-December, 1886,London: William Blackwood & Sons, 1886, p.403.
[40] A.R.MacMahon, “Burmese Border Tribes and Trade Routes”, p.403.
[41] The Cruise of Her Majesty’s Ship “Bacchante”, 1879-1882, vol.2, compiled from the private journals, letters, and note-books of Prince Albert Victor and Prince George of Wales, London: Macmillan and Co., 1886, pp.272-273
[42] Rutherford Alcock, ed., The Journey of Augustus Raymond Margary, from Shanghae to Bhamo, and Back to Manwyne, London: Macmillan and Co., 1876, p.301.
[43]《光绪朝上谕档》第一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42页。后文引用同一著作,只随文标出该著名称首字、册次及引文出处页码,不再另注。
[44]《光绪朝上谕档》第二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72-273页。
[45] Archibald Ross Colquhoun, Across Chrysê: Being the Narrative of a Journey of Exploration through China Border Lands from Canton to Mandaley, vol.1, London: Sampson Low, Marston, Searle, Rivington, 1883, pp.263-264. 后文引用同一著作,只随文标出该著名称首词及引文出处页码,不再另注。
[46] Archibald Ross Colquhoun, Dan to Beersheba:Work and Travel in Four Continents,London: William Heinemann, 1908, p.136. 后文引用同一著作,只随文标出该著名称首词及引文出处页码,不再另注。
[47] 英方就马嘉理案有大量报道、通信以及议会辩论,而“主谋”李珍国的名字一律被拼为“Li Ch'én Kuo”或按其官职拼为“Li hsieh-tai”(李协台),最初出自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的音译(Parliamentary Papers, House of Commons and Demand,British Parliament,vol.88,1877, p.32)。
[48] A. R. Colquhoun, “Exploration Through the South China Borderlands”, in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 and Monthly Record of Geography, vol.IV, p.714.
[49] A. R. Colquhoun, “Exploration Through the South China Borderlands”, p.717.
[50] The Academy: A Weekly Review of Literature,Science and Art, vol.23, May 12, 1883, London: Alexander and Shepeard, p.321.
[51] The China Review, Or, Notes and Querries on the Far East, vol.12, 1883, Hongkong, p.383.
[52]Annual Report of the National Board of Health, Washington: Goverment Printing Office, 1883, p.155.
[53] Herbert A. Giles, Gems of the Chinese Literature, pp.175-176.
[54] Herbert A.Giles, The Chinese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pp.377-378.
[55] Ku Hung-ming, “Chinese Scholarship”(Part I), 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 pp.135-136.
[56] Qtd. in The Japan Weekly Mail: A Review of Japanese Commerce, Politics, Literature, and Arts, No.35, Vol.1, Dec. 29,1883, p.831.
[57] The Straits Times, 4 January 1884, p.2.
[58] Percy Mathews, ed., The China Medical Missionary Journal, No.3, Vol.5, Shanghai: Kelly & Walsh, Ltd., September, 1891, p.166.
[59] Percy Mathews, ed., The China Medical Missionary Journal, p.166.
[60] Archibald R.Colquhoun, “Exploration in Southern and South-Western China”, in Savile Row, ed., Supplementary Papers, vol.II, London: John Murray, 1889, p.16.
[61]Alexis Krausse, China in Decay: A Handbook to the Far Eastern Questions, London: Chapman & Hall, Limited, 1898,p.50.
[62] The Nation: A Weekly journal Devoted to Politics, Literature, Science& Art, vol. LXXV, Sept. 25, 1902, New York: New York Evening Post Company, 1902, p.253.
[63] “List of Members”, in Journal of the North-China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n Society for the Year 1906, vol.xxxvii, Shanghai, Hongkong, Yokohama & Singapore: Kelly & Walsh, Limited, 1906, p.225.
作者简介
程巍,男,1966年生,湖南省岳阳市人。曾分别就读于武汉大学英语系、北京大学中文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外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1991年至今,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现为研究员。曾发表专著《中产阶级的孩子们:60年代与文化领导权》、《否定性思维:马尔库塞思想研究》、《“泰坦尼克号”上的“中国佬”:种族主义想象力》和文集《查尔斯河上的桥》、《隐匿的整体》、《文学的政治底稿:英美文学史论集》以及论文十数篇。
延伸阅读
泰坦尼克号上的中国佬
程巍 著
漓江出版社
2013年11月,320页
ISBN:9787540766610
购书请扫描二维码
欢迎识别二维码关注“古典学研究”微信公众号
插图来自网络,与文章作者无关。
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相关人士联系本公众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