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 | 经典与解释·施特劳斯讲学录八种
列奥•施特劳斯被认为是20世纪极其重要的政治哲学家、极为深刻的思想家。他面对西方现代性挑战的绝然回应是:回归古典,重读经典。他对经典文本的细致研读与阐释方法,形成了20世纪诠释西方经典的一个重要流派——施特劳斯学派。
列奥•施特劳斯在芝加哥大学任教近20年,他开设的主修课程为经典绎读[研讨课],大多备有课堂录音。施特劳斯以他独特的政治哲学视角讲授西方经典(包括讲授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修昔底徳、孟德斯鸠、洛克、尼采等众多著名哲学家的经典作品),呈现出施特劳斯一生思考的主线:对西方文明发展的检视,对西方现代性的忧思。
列奥•施特劳斯这种从经典入手,梳理西方思想史的发展线索,突显“古今之争”的主旨,这不仅是当今西方学界重要的思想财富,也是汉语学界重新进入西学研究的重要途径。
经典与解释·施特劳斯讲学录系列书籍依据芝加哥大学“施特劳斯中心”公布施特劳斯授课录音记录稿整理,经授权编辑汉译施特劳斯讲学录。原整理稿以课程名称为题,中文版出版时,为了使用方便,中文版主编刘小枫教授拟了简要书名,并在副标题位置标明课程名称。
六点图书已出品施特劳斯讲学录八种
伯格 编订 何博超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年8月
作为演说术的“修辞术”是古典政治哲学中最为重要的手段和问题之一。本稿为施特劳斯1964年春季在芝加哥大学开设的亚里士多德《修辞术》研讨课的授课记录,共十六讲。施特劳斯的疏解关注的是修辞术与政治哲学的关系,他格外看重在古典时期修辞术的意义,其核心问题就是:如果政治领域中的修辞术现象永远不会消失,那么,想要以现代的方式恢复或重建古典政治哲学,古典修辞术(古典演说和写作)的现代形态和功能应该是什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年8月
潘戈 整理 黄涛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3月
布里茨 整理 曹聪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3月
尼采似乎是标签最多的哲学家:生机主义者、后现代主义者、启蒙主义者、反形而上学主义者、虚无主义者、古典主义者、敌基督论者、法西斯主义者……问题在于,形形色色的标签到底有助于我们理解尼采,还是阻碍了我们触及尼采这一“自由精神”?如果有人想从尼采那里学到点什么东西的话,最为稳妥而谦逊的做法,就是踏踏实实地阅读尼采。
尼采的《善恶的彼岸》一书有个副标题:“未来哲学的序曲”。我们知道,尼采一生都致力于一种“未来哲学”,而《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则是这一努力的思想结晶——可同样众所周知的是,此书又十分难懂。为了进入尼采的思想宫殿,从“序曲”着手最为稳妥。
在1971年至1972年,施特劳斯在美国圣约翰学院开设了一期尼采研讨班,专门讨论《善恶的彼岸》。在这次讲课中,施特劳斯将尼采视为一位严谨而有深度的写作者,并力图像尼采本人一样来理解尼采。通过对文本进行字里行间地推敲,施特劳斯直击尼采思想的核心:对哲人的捍卫,或者说,对哲学生活——这一最卓越的生活方式——的捍卫。
2017年9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年6月在现有的施特劳斯讲学录中,西塞罗研讨课是唯一他专讲一位罗马作家的课程,施特劳斯认为,在古典政治哲学传统中,西塞罗的地位相当重要。
本课程分为十五讲,讨论了西塞罗的四部哲学著作。第一至四讲考察《论共和国》,第五至七讲考察《论法律》,第八讲解释和阐明古代的自然概念,第九至十二讲考察《论义务》,第十三至十五讲考察《论至善和至恶》。第八讲独立成章,将本课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讨论基本的政治问题,第二部分讨论道德。施特劳斯的这门西塞罗研读课对我们具有特别的重要性。首先,本书可作为最佳入门导读,非常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正确与历史》;第二,辨识人类历史上个体思想的优劣对错乃至品质的高低,是我们能够从施特劳斯的这门课上学到的最为宝贵的思想经验。
扎科特 整理 娄林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年8月
施特劳斯于1965年冬季在芝加哥大学开设了“政治哲学引论”课,以《政治学》作为进入古典政治哲学的基本引导。本稿是研讨课的录音整理稿,内容疏解了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而第十六讲则反思了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思想之间的区别。
尼采如何克服历史主义
——尼采《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讲疏
【美】列奥·施特劳斯 讲疏
维克利 整理 马勇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年8月
本书基于施特劳斯1959年在芝加哥大学开设“经典文本研读课程”的讲稿,本次课程讲疏尼采的灵感迸发之作《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通过对文本进行细读和详解,施特劳斯为我们揭示了尼采“如何克服历史主义”。
可以说,《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之后的作品意在以平淡无奇的形式清楚地说出《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以更高的形式所表达的东西,这些作品包括《善恶的彼岸》、《道德的谱系》、《偶像的黄昏》、《敌基督》等。在施特劳斯看来,《善恶的彼岸》是尼采最好和最漂亮的作品,但在尼采本人看来,这本书要比《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低一个水准,仅仅是《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导引。
欢迎识别二维码关注“古典学研究”微信公众号
插图来自网络,与文章作者无关。
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相关人士联系本公众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