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典与解释”新书 | 《杜伊诺哀歌》笺注

蔡小乐 古典学研究 2023-03-11

《杜伊诺哀歌》笺注
[奥]里尔克 著  蔡小乐 撰  刘宇辰 校320页,82.00元,2021年3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壹卷工作室



  目 录  


出版说明

前言


一 《杜伊诺哀歌》译文
第一哀歌
第二哀歌
第三哀歌
第四哀歌
第五哀歌
第六哀歌
第七哀歌
第八哀歌
第九哀歌
第十哀歌


二 《杜伊诺哀歌》笺注
第一哀歌
第二哀歌

第三哀歌
第四哀歌
第五哀歌
第六哀歌
第七哀歌
第八哀歌
第九哀歌
第十哀歌


《杜伊诺哀歌》年表


参考文献



  前 言  


关于里尔克生平,前人之述可谓详备,笔者不再赘述,仅对本书的翻译和注释作简要说明。


翻译构想


翻译家卞之琳曾提出“亦步亦趋”“以顿代步”的诗歌翻译原则。遵循这一原则,卞之琳本人,以及杨德豫、江枫等老一辈翻译家在实践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回想当年,笔者学诗之初,曾大量阅读几位前辈的译作,受益匪浅。我在翻译《杜伊诺哀歌》时,虽未能严格按照“亦步亦趋”的原则来进行,但也从中受到许多启发。卞之琳所说的“亦步亦趋”,强调的其实是译文与原文之间的对等,不仅是语义上的对等,也包括节奏和韵律的对等。沿着这个思路,更进一步考虑的话,笔者以为,诗歌翻译,要综合考虑语义、节奏、韵律、句式、风格等各种因素。


青年里尔克(1875-1926


又由于两种语言间的差异,译文不可能做到与原文各方面完全对等,故而作为一项综合的语言活动,翻译过程中必定有所取舍,译文与原文之间必定会有偏差。正是这种偏差,这种译文与原文之间的重影,形成了翻译过程中幽暗的光晕,使翻译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这种必然的偏差和重影,一方面是译者的无奈,另一方面也给译者提供了操作空间,正是对这一偏差的处理,体现了一个译者的水平。如何减少这种偏差?在不得不取舍时如何取舍?是牺牲一部分语义上的对等,还是牺牲一部分节奏、韵律上的对等?怎样平衡视觉、听觉等各个方面以达到最佳的效果?这些都是我在翻译《哀歌》时考虑的问题。


笺注方式


本书随文施注,“通释”从简。注释内容兼取众家,又因顾及行文流畅,故不注出处,只在书后附参考文献列表。唯笔者本人观点,不敢鱼目混珠,皆标出“译按”字样。笔者曾担心这种注疏方式失于琐碎,然而考虑再三,还是放弃了对每首《哀歌》详细疏通的打算。一是能力和精力有限,二是考虑到作品的特点,笔者认为,逐句爬梳,更能展现原诗面貌。在写作《哀歌》期间,里尔克还写下不少片段,他一直计划将这些片段结集出版。他在书信中提到,这些残篇的意义,不亚于《哀歌》本身,这些片段构成了独立完整的世界。里尔克之所以如此看重这些残篇,有学者认为,一方面可能受到1916年出版的荷尔德林晚期残篇的启发;另一方面则要从里尔克的写作过程说起。《哀歌》中有好几首在一开始是以片段的形式呈现的(如《第六哀歌》《第十哀歌》等,详见书后《哀歌》年表),里尔克把这些片段连缀到一起,最后形成完整的作品。


The Cry , Auguste Rodin (French, 1840 - 1917)


这种写作方式对《哀歌》的面貌无疑产生了深刻影响。同一首《哀歌》的内部结构通常较为松散,由多个场景构成,前后联系并不紧密。里尔克在将它们连缀成篇时,除了分段等策略之外,中间也会加上一些理论性的表述,类似于过渡句,使前后看起来更一致,导致《哀歌》呈现出叙事性和论述性交替的面貌。因此,《哀歌》文本呈现出异质性和解构的潜质。它并不是一个前后贯通、逻辑上严丝合缝的作品。而详细疏通则要求某种程度上的一致性。故而笔者依字作注,以求从细节上把握《哀歌》,读者在熟悉作品和相关背景之后,便也能从整体上有所体悟。


撰写过程


细读里尔克的《哀歌》,始于图宾根大学包恩加特(Georg Braungart)教授开设的研讨课。在兴趣驱使下,笔者开始翻译《哀歌》。最先译成的是《第五哀歌》《第四哀歌》和《第十哀歌》,其余各首在之后渐次补齐。

每首诗的翻译和注释是同步的。整个译注工作前后历时两年多方才完成。其中,斟酌字句花费了大量精力,有时连日苦苦思索一字一词,若能想到满意的译法,便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聊举两例:《第二哀歌》第21行,在仔细体味原诗语气之后,把“是的”(ja)改作“是”,以表达让步语气;《第十哀歌》第58行,考虑到汉语的表达习惯,把“找到”(findest)改为“捡到”,等等。个中甘苦,只有个中人方能体会。

最后,向以下人士表示感谢,没有他们的付出,这本书很难顺利完成。好友刘宇辰在整个撰写过程中提供了许多思路,而且在最后详细校订了全书,付出了大量心血;同时,译注过程中,一些疑问得到了包恩加特教授和罗伯特(Jörg Robert)教授的耐心解答;对外经贸大学贾涵斐老师也为本书贡献了许多想法;好友薛小燕、罗梓鸿和王宏伟也对本书提出过一些建议;最后,还要感谢刘小枫老师和贾涵斐老师为本书出版工作付出的努力。

翻译过程中参考了过去的一些《哀歌》译本,多有启发。除文献中列出的几本之外,译稿完成之后,有幸在网络上读到艾洛先生前两首《哀歌》的译文和相关讨论,又对译稿做了微调。

但愿这个译本不是一个无意义的重复,但愿它能为读者阅读和理解《哀歌》时多提供一个视角。当然,由于笔者水平和精力有限,加上时间仓促,难免有诸多疏漏之处。有任何错误或不足,欢迎诸君批评指正。


蔡小乐2019年3月,图宾根大学布莱希特楼


  译、校者简介  

蔡小乐,青年诗人、译者,兼事文学批评与街头摄影。先后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德语系、图宾根大学德语文学系。现居安徽。


刘宇辰,先后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德国图宾根大学。现为图宾根大学在读博士。



  延伸阅读  


点击图片购书


点击图片购书▲


   李永平:里尔克后期诗歌中关于死亡的思考  ● 刘小枫│诗人希罗多德的做戏式“欺骗”  ● 冯庆丨民族的自然根基——赫尔德的“抒情启蒙”  ● 喜剧战胜悲剧 ——《冬季的故事》绎读  ● 尼采哀悼阿莉亚德妮
   新书 | 施米特与破碎时代的诗人  ● 沃格林系列 | 18至19世纪英国的极权式立宪论  ● 沃格林系列 | 洛克的自主理性与浪漫主义的起源

(编辑:陈子博)



设个星标吧 朋友们不然你将接收不到咱公号的精彩推文了

点我了解如何设星标

 


欢迎关注“古典学研究”微信公众号

插图来自网络,与文章作者无关。

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本公众号处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