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文化-博博会系列专访一:苏州和氏总策展师李江涛

新文化 新文化平台经济研究社 2023-10-07

    新文化&展示云致力于中国展览馆行业的宏观市场研究,展览馆与新型文旅产业的融合研究。为有关部门和企业高层主管所面临的各种抉择提供全面的建议和咨询服务,预测今后发展中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和各种机会,制定及时且务实的对策。


伴随着疫情封锁带来的经济下行大周期,财政收入大幅下滑。作为对政府财政健康状况较为敏感的展陈市场,也在今年二季度进入休眠期。今年九月初,时值博博会召开之际,就目前行业面临的严峻挑战、企业间竞争结构和竞争态势的变化,我们对几家业内顶尖企业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专访。大家一致认为当前的挑战是周期性的,只是这个周期会比较长,但长远来看,依然看好展陈市场的发展前景。

各位嘉宾谈到了企业在未来的方向和尝试,谈到了企业坚持秉承的发展理念。
和氏通过“云观博”将线上线下打通,为中国的博物馆社教提供和氏方案;
金大陆设计、施工、运营的全案总包,为展示企业在未来的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形成了以人为本、以受众为引领的场馆建设理论体系。
宽创推出“斐藏”数字文创平台,成为文化产业数字化建设的突出代表。
清尚联合清华大学提出智慧场景创新,将为文化产业智慧、智能的标准化建设指明方向。
金螳螂文化在博博会现场打造出现场最具文化气息和吸引力的企业展台。金螳螂文化坚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对项目的严格把控为基础,将持续为文化产业打造精雕细琢的精品工程。

由于金螳螂文化专访为现场直播,并无录制,当时计划补录,很遗憾因时间原因没来得及。
我们将依次向大家分享苏州和氏总策展师李江涛专访、金大陆上海总经理张士峰专访(下周三10月26日推送)、上海宽创国际董事长张东专访、北京清尚总经理田海婴专访。

我们将在后续的高端访谈中推出更多相关机构和企业负责人的专访。敬请期待!

欢迎对高端访谈系列有兴趣的各界机构、企业及相关从业者与我们展开交流与合作,欢迎各界的鼓励与支持。

高端访谈相关事宜可在文末联系工作人员咨询。




新文化博博会系列专访由新文化首席咨询师李先生担任主持

以下为专访完整正文

新文化: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苏州和氏在博博会现场的负责人李总,请李总聊一聊当前展馆市场,尤其是疫情以来都有哪些趋势。

李江涛:在整个的展馆的设计策展这样一个行业,疫情三年来我们感受最大的是成本变化的情况最大。首先在成本上来看,一是整个的供应链各个方面都已经不是那么顺畅了,造成我们整个的原材料和其它各个方面,它首先有一个成本的变化。第二个方面就是时间成本,加速的进行了一个变化。以前和业主的沟通我们直接在现场就解决一些问题了,而现在的很多都是线上来解决。不管是在前期投标阶段去勘察还是其它,还是到了后期,我们哪怕是中标以后进行工作,然后相对付出的资源成本实际上是有增加的。虽然说我们有先进的网络,但在疫情时代,我们很多沟通其实在效率上,效能上是有这个影响的。这是这几年造成我们整个行业的主要变化就是速度整个的放慢了。不管是我们接工程、还是做工程,整个情况就是大家看起来的这样一个休眠期,也没法给观众很快的进行一个展馆内容的一个提供,所以大家会觉得好像新馆建设少了,大家能够参观的也少了。
其实呢,很多馆它本来想要开馆,做好了也是在一个蛰伏的一个状况。像昨天我们这个博物馆之夜组委会组织我们去了郑州博物馆,它是(2021)去年的4月开馆,到去年年底接待70万观众。按照一般来说,一个大半年的馆,接待量应该不会少于100万的,这是疫情对我们的这个影响。这是我想回答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块关于我们这个行业的发展,我个人还是比较乐观的。我从事博物馆学博物馆工作长达20年。博物馆是满足几个最基础的一个需求的。
我们所有人都有把好的东西放起来储存起来的这样的一个天性。再者人类有一种叫怀旧的一天性。每个人对不同的时代、对自己所生活或是原来的历史,他内心是有这样一种冲动和了解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看到随着我们国家民群众教育水平和生活素质的不断提高,他们会有更多的时间去接触一些实物。虽然我们天天都有很多时间在刷抖音,但是实际上我们仍然脱离不了实物的见证,去了解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而且,当虚拟的东西见多了以后人们更渴望去触摸真实,而博物馆就是这样一个实物见证,让大家触摸真实的地方,哪怕有时候我可能隔着纱幕和玻璃,但是我能看到的是我眼前真实的景观。这也是我们相信展馆这样一个场所会为未来提供一个人类更好的一个精神寄托的一个地方。因为它是我们人的精神本能所赋予我们的一个基本需求。所以从长远来看我认为博物馆的建设还会有更大的发展。昨天的研讨会说我们中国平均每26万人才有一个博物馆,全国6800多家博物馆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庞大的人口基础来说,在全世界来说,我们的这个人均博物馆面积也好、人均博物馆数量也好都还有巨大的一个发展的潜力。

机构定制加印版展陈市场年度报告还有百余份

原价¥1299

现价¥299

文末联系工作人员咨询

新文化:市场现在是一个蛰伏期或是一个休眠期,那您觉得这大概需要度过多长一个时间段?
李江涛:它是伴随我们中国经济转型而的,刚刚提到了我们博物馆的数量上提升。从哪方面提升的?可能不是在我们传统的考古馆和历史博物馆提升,而是更贴近群众的一些现代的和我们日常生活有关的、不管是装饰艺术还是我们生活有关的各个方面的、器具有关的、还是企业馆。这一类的博物馆会大量的爆发。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国家的经济转型已经转型到了依靠品牌和未来的依靠创意进行创新的这样一个国家。作为一个创新国家,我的创新不是无缘之水,也不是无根之木,每一个企业他都会自己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传承。怎么做出富有中国特色的当代的文化产出,我们的生活产品乃至我们做一个凳子、做一个碗,让未来的人说这是中国设计的碗,这是中国做的椅子凳子。在这样一些设计当中我们未来的很多企业也好,还是个人也好。怎样传承我们新时代的中国文化和这些我们厂家的这样一些品牌建设,也需要一系列的这样的一种博物馆,工业类博物馆,设计类博物馆,还有装饰艺术类博物馆,形成一个完整的、更加齐备的一个博物馆大家庭。我们的博物馆可以纵贯古今,可以让中华文明进一步的发扬光大。从这一块来说呢,它也是一个蓝海的区域。我们苏州和氏最近也在为一些企业做他们的企业品牌的形象建设,一起去探索他们企业的源流、历史价值。把我们真正的中华文化和企业文化和我们未来中国要面向世界的品牌做出来。所以这块的呢,我相信它会伴随我们产业转型的成功,可能会需要5-10年,和中国的发展同步建设起来。
新文化:您讲的是一个上百年的时间线,甚至是不只是百年,它是永久流传下去的。再者,您讲到了中国的当前的经济改革,当前中国经济结构已经从粗放式发展转向现在的高效发展。这个过程如果需要五到十年的话,那么接下来我们这些企业怎么吃饭,怎么去应对当前的困难。在这个调整期大家都是很痛苦的,你们和氏是如何去做的。
李江涛:我们的从两个方面在这样一个转型期进行规划。一是引导市场拓展,通过我们的商业渠道扩大我们市场的发展面,和更多的社会上各类型的企业进行合作,做好我们整个产业链的整合。第二块,要坚守好我们的设计水准,这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我们和氏的核心。人家问我们和氏哪项强,我们觉得和氏最重要的就是我们的设计和策展,我们在设计策展当中更注重的是客户的体验和他的需求。我们也会对终端客户进行细分和对接.
新文化:您刚刚讲的终端是指C端吗
李江涛:包括C端在内的许多方面,所以我们的云观博就已经延伸到向观众提供展后、包括展览活动的社教的整个课程的所有的服务。
新文化:那么也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云观博。
李江涛:云观博在全国属于一个领先的提供博物馆智慧化导览服务以及教育课程,它包括整个教育实践体验,这方面我们走在全国领先的一个地位上面。我们不光是在硬件上和相关的全国顶级企业有合作,我们在软件层面也有自主的相关程序。另外,我们云观博最重要的竞争力在于我们对于内容的把握,我们的团队都是专业的文博团队,受众不管是学生也好还是专业的人士也好,我们对于文博的把握对于文物或者是这个展品的这个理解,以及企业需要推广的IP价值观的理解,我们都会做最深刻、深入的呈现。
新文化:现在这个赚钱吗?在公司,有多大比重。
李江涛:目前它的比重是逐步扩大的。今年我们也是面临疫情,但是我们这块业务并没有萎缩,还在更进一步的强大。这和这个疫情期间好多人不能去线下的展馆参观有关,所以我们这一块的业务,今年在全国呢比较响当当的,做出了不错的业绩。
新文化:随着疫情的防控的开放,会不会对你们这个业务有一个比较大的挑战,怎么样持续性的让它在非疫情时代也能够为大家非常喜爱的一种产品或服务。
李江涛:我们云观博有两大板块,主要有一块是博物馆社教,而且博物馆社教,就线下这块其实是我们真正的立足之本,就是博物馆的公共教育和社会教育这一块。
新文化:那这个是否可以理解为这是和氏未来发展的方向呢
李江涛:是的
新文化:它是方向之一,还是说一个大方向
李江涛:我们有几块大的方向。我们有横向产业链整合,也有纵向产业链整合。这个也是众多展览公司的一个共识。横向的整合就是我们在技术板块里相关的横向的产业链,不管是各种技术的,各方面的进行整合。纵向整合就是整个产业链的各个流程的这种端口,我们都有相关的人员去把控,这种协作也好还是推广合作也好,我们也是一直在不断的整合整个产业链。                 
关注文化产业
关注新文化
新文化:我们发现很多其它业内的品牌,你们的竞争对手,他们也在做相应的调整、布局。但是看上去并不是那么的顺利,而且他们也是在多点的进行转型的调整.。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目标太多吗?那么和氏是不是和他们一样,也是多想去尝试但还没有找到一个确定的点。
李江涛:从几个方向来谈我理解的。像风语筑,我们几个友商,他们更重视的是从技术上去尝试,而我们和氏更看重的是从内容和文化实质上去发展我们的产业链,我们相信不管用任何技术,我们希望的是我们公司对于内容、设计本源的理解,用真正的设计和文化、艺术去打动科技,我们讲的我们公司叫文化+、科技+、艺术+、技术+。
新文化:这两年也听到无论是文博馆还是主题馆,很多都是用多媒体的工具堆砌起来的,看起来很高大上,但是好像没文化、没内涵。那这种现象,您怎么看。
李江涛:还是在于一个解读和一个理解,还是没有理解观众真正的需求是什么,观众的需求还是一个人文的和情感的。
新文化:观众需要一些故事
李江涛:不管用什么样的技术,我给他的一定是情感的共鸣和知识的共鸣。和故事的这样的一个钓鱼也好,这个引诱也好。
新文化:还是要把内容做好
李江涛: 内容为王
结语
李总阐述了他对于当前个市场以及企业竞争状态的理解和分析,以及和氏目前在做的以及未来要做的事情。
不仅仅是和氏,还有很多公司都在做自己的一些转型。我们祝愿和氏在未来发展的更好。
谢谢李总,谢谢大家。

总包方项目储备资源介绍

展馆总包方项目储备资源服务主要协助展陈总包方整理、储备项目早期的资源信息,供有关机构和企业更早的介入和跟进项目,为最终的成交打下坚实基础给予充分的时间空间。所以我们的项目资源在整个项目建设中,处于早期阶段,从拟建、立项审批、可研、勘探、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施工图设计、土建招标到土建方确定等阶段的项目资源和持续追踪进度更新。
项目覆盖全国各地
覆盖全类型的项目

总包版资源样本

项目资源是我们从海量的原始数据中经过四次程序清洗和一次人工调校、一次人工登记后产生的。这源于我们对于展陈市场、对于有关各方需求的深刻理解和认识,这样才能够生产出适用于行业中不同需求客户的数据。
在资源板块,除了总包项目资源外,当前,我们还提炼出供应商版项目资源(协助供应商找总包方,详情微信联系工作人员)。
除了资源外,我们的原始数据可以满足展陈市场上的各种数据需求,只是不同数据需求的提炼方式和复杂程度不一样。如果有数据需求的朋友可以联系我们。
在项目资源服务方面还没有收到我们推送更新的
还没有享受到我们数据提炼服务的
机构、企业或个人
联系我们

助理咨询师小智


往期精选

浪尖上的博博会:寻觅远方的灯塔

中国展陈市场周报2022第19期

中国展陈市场周报2022第20期

中国展陈市场5月报

中国展陈市场6月报

展陈市场项目调整公告

展陈设计随笔

2022年度风语筑半年报

我以为只有展馆才是展陈

展陈行业生态概论
设计&施工,谁动了谁的奶酪
思政前瞻:从红色纪念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中国展陈市场新常态
2019年中国展陈市场发展报告(全文)
2020年度风语筑展陈业务报告
2020年度金大陆业绩简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