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图书馆竟藏了一大波中国古籍
【欧洲时报网】明清时期怎么观天象、测时报时,顺治时期如何新编历法,怎么给猫相面?古代打麻将怎么个玩儿法?……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在中国都很难找到,但在梵蒂冈图书馆的中文古籍里,却都记得一清二楚。
综合中新网、北京参考消息网、《环球时报》报道,很多人也许不知道,全世界范围内,现存明末清初传教士文献主要集中在三个地方:上海、巴黎、梵蒂冈,其中,却是以梵蒂冈为“最”。
作为欧洲最著名图书馆之一,梵蒂冈图书馆的此类藏品可谓品种最多、最全、史料价值最高,馆藏中文收藏竟有7000多册!而且不少还是连中国都已找不到的孤本。
在以前,这些古汉籍中国学者却是看不见,用不到的。现在,中国学者要用个另一种方式把它们带回国了。9日,意大利驻华大使馆举办了一场《梵蒂冈图书馆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献丛刊》推介会,汉籍回国路一目了然。
9日,《梵蒂冈图书馆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献丛刊》推介会在意大利驻华使馆举办,图为该丛书已出版的第一辑,共收录170部天主教类文献。(图片来源:北京《环球时报》)
有多少汉古籍?什么内容?
收藏在梵蒂冈图书馆的涉中国文献到底有多大规模?综合北京《新京报》、中国新闻周刊报道,今天,馆内的中文收藏约有7000册,其中1911年之前的手写本和刻印本古籍达2000种,1949年之前的民国印刷品600件,其后的出版物约1000册。
其中,不乏利玛窦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等几百份地图;开封的希伯来语石碑等碑文拓本。此外,还包括手绘与刻印之舆图、星图,稿抄本双语字典、词典,以及中国传统古籍、书法、绘画、拓片,各种碑帖、刺绣、象牙雕、照片和约3000件古币等。其中,最具特色的,仍属其种类齐全、内容丰富的明末清初传教士文献。
这些古籍涵盖的内容也相当丰富。比如,明清时期如何观天象、测时报时,顺治时期如何新编历法,甚至像《猪狗猫像》介绍怎么给猫相面,打麻将在古代不光是现在的一条龙等叫法,还有很多别的叫法……
这些藏在梵蒂冈的图书馆里的历史,现在也能通过在中国出版的《梵蒂冈图书馆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献丛刊》找答案了。
汉古籍怎么流到梵蒂冈图书馆的?
历史上,基督教传教士向中国传播西方宗教,同时也向西方介绍他们了解的中国。梵蒂冈图书馆的中文文献收藏大多是通过传教士从中国带走、寄出以及后来捐献等渠道进入梵蒂冈图书馆的。
例如,梵蒂冈图书馆早期收藏的最大一批中文典籍就是来自从中国到梵蒂冈向教皇汇报工作的比利时耶稣会士柏应理(PhilippeCouplet)。他经荷兰、法国而最终抵达罗马,把从中国带去的414册中文书籍分别赠送给了教皇英诺森十一世和罗马教廷传信部,这些中文书籍正是此前一百年间由在华传教士编撰、出版的著作。
此后几个世纪里,更多中文古籍、文献直接或间接地进入了梵蒂冈图书馆。
中国学者想在梵蒂冈图书馆查古籍有多难?
因为远在海外,梵蒂冈图书馆收藏的这批珍贵文献,中国学者不要说用上,就是看到都很难。
据北京环球网公号报道,丛书编纂组方面透露,想进梵蒂冈图书馆参阅这些文件,至少要经过几道不低的门槛:
首先,要有一两封著名专家或者学术机构的推荐信,证明确实有研究需要;
其次,要经过一系列身份认证,得是研究人员,需要是教授或是博士研究生以上;
第三,要有足够过关的英文能力。
即便是跨过上面的三道关,也不一定就能找到需要的文献。因为资料实在是太多了!而现存的目录又并没有录入图书馆的全部内容。所以,就算进馆了,很多资料也是找不到的。
也正因此,意大利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孟斐璇才会说:“因此作为一个普通汉学家,我认为,这样的编纂工作价值太重要了。”
2008年“罗马梵蒂冈图书馆所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献收集与整理”项目启动。中国学者团队多次到罗马,完成了数十万页的资料拍摄。
《梵蒂冈图书馆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献丛刊》丛刊计划分4辑出版,总计300册,已于2014年出版的第一辑共计44册,辑录了170种文献。
9日的推介会介绍的是即将于今年底出版的第二辑(西方科技与星图舆图),其余汉外词典、稿本抄本、中国传统古籍等部分,也将于近年陆续出版。
(编辑:陈墨)
拓展阅读:
蒙学溯源:传统家塾中的读书人(你能想象六年蒙童“读”多少书吗?)
重大发现:7000年洛书重现人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实质性重大突破
西方是如何依照“中国朝代顺序”,伪造历史的?
西方文化崛起真相:抢过来,毁掉原创,我就是原创!
扫码加小编微信:Leojinyu123进群交流
为防止失联,请关注以下公众号,知道更多真相
也可以登录网站查看更多真相:www.lingmiaomiao.cn
请复制微店链接在微信里打开
https://weidian.com/?userid=301113021&wfr=c&ifr=shopdetail
您的转发是最重要的支持!感恩转发!